《盛世收藏》的話,節(jié)目確實是一個很優(yōu)秀的節(jié)目。可是算來算去,也確實有自己一定的局限性。
節(jié)目很不錯,但是想要超過現(xiàn)在當紅的那些娛樂性節(jié)目,還是很困難的。
就如徐清之前考慮的那樣,《盛世收藏》現(xiàn)在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但是到最后,最多也就成為蘇峰電視臺第一王牌節(jié)目了。
平臺所限,大部分觀眾其實根本就懶得去關注在機頂盒軟件里面,位置那么靠后的頻道的。
《盛世收藏》很優(yōu)秀,但是不至于優(yōu)秀到全國風靡的程度。
上一世的時候,《百家講壇》都是用了很長一段時間,才算是正式火爆了起來。
但是徐清,卻沒有那么長時間浪費在《盛世收藏》上面。徐清現(xiàn)在的計劃,就是等把《百家講壇》馬老師部分的節(jié)目復制完畢,就讓《盛世收藏》往《百家講壇》的方向靠攏。
內容上,徐清沒準備把《百家講壇》和收藏無關的內容帶過來。
《盛世收藏》就專注收藏節(jié)目就挺好。但是就算只是其他收藏專題,也不見得就需要徐清一直自己親自出馬了。
《百家講壇》里關于收藏知識類的節(jié)目,也就那么些。徐清的考慮是,把《百家講壇》的模式借鑒過來。以后這里用其他的人才,講他們自己的課程。節(jié)目繼續(xù)火爆,徐清卻可以騰出手來做別的節(jié)目了。
《百家講壇》持續(xù)火爆十幾年的節(jié)目,徐清可不想自己穿越過來之后,就把自己的一生綁定在《百家講壇》這一個戰(zhàn)車上面。
而現(xiàn)在的情況,《盛世收藏》已經(jīng)把收藏圈子里的潛在觀眾差不多都吸引過來了。
想要把本來不是收藏圈子里的觀眾,培養(yǎng)成《盛世收藏》的忠實觀眾,是需要一個不算短的醞釀期的。
這樣的情況下,短時間內《盛世收藏》不會給徐清帶來太大的突破。
所以徐清,開始考慮在其他方向上做一些補充。人氣都提升起來,等到徐清從《盛世收藏》脫身的時候,就能有更高的基礎。下一步,也更好走一些。
徐清做的努力,主要就是在《不差錢》這里。
小品這種形式,想要賺大錢,真的很難。
但是如果演好了,卻可以迅速的捧紅一個人。當年小沈陽出演《不差錢》之前的時候,雖然說是本山大叔的徒弟,在東北那嘎達,已經(jīng)積累了一些人氣。
可是全國范圍內,其實聽過小沈陽的,根本沒有太多人。
就是因為《不差錢》里的優(yōu)秀表現(xiàn),小沈陽一夜之間火遍全國。之后就走出以前的小舞臺,各種電視臺的活動參與著,電影拍著、電視劇拍著。人氣一夜之間就達到了一個頂點。
這一次,徐清自己沒有去演小沈陽的這個角色,是把這個角色,交給了陸子平。算來算去,徐清自己,其實是不習慣那種故意裝娘的風格的。
都知道那只是演員的演技爆發(fā),可是一個形象刻劃的太深刻,觀眾們很難把一個演員從這個角色身上分離出來,對演員本身,也不見得就是好處。
而與此同時,要是演得太好,所有人都以為徐清就是那樣一個性格的話,徐清自己,還是會很不習慣的。
最火的角色,交給了陸子平去演。陸子平演得很出色,《不差錢》注定要在短時間內火遍大江南北。
捎帶著,徐清這個男二號,再加上小品編劇這樣一層身份,肯定也能跟著《不差錢》大漲一波人氣。
這里的人氣先積攢起來,徐清到時候從《盛世收藏》脫身的時候,有這樣的人氣基礎,也就能想辦法爭取下一個節(jié)目更高的起點了。
彭偉這里的這些情況,都是彭偉自己非要一頭撞上來的。
而拋開彭偉這里的情況的話,徐清其他的目的,也已經(jīng)算是開始陸續(xù)實現(xiàn)。
《不差錢》沒有上央視的平臺,第一天的時候,根本就沒有多少觀眾注意到了這個節(jié)目。
徐清的粉絲、雨朦朧的粉絲、秦峰的粉絲,后續(xù)不少人都去看了視頻。看完之后,都是忍不住叫好的。也開始在自己的飛信、微博平臺上分享這個節(jié)目,分享自己的評論。
可是說到底,人數(shù)基數(shù)還是有點小。
然而之后,彭偉開始到處造謠徐清買票。徐清懷疑,鳳翔網(wǎng)的記者,很有可能也是彭偉聯(lián)系的。
于是,徐清買票的丑聞,就開始通過鳳翔網(wǎng)的平臺,在全國范圍內傳播開來。然后其他一些小平臺開始跟風,蘇峰電視臺這里的情況,也就被更多人注意到了。
彭偉和鳳翔網(wǎng)的動機不純,這一點毋庸置疑。但是事實上的話,徐清后來卻感覺,這兩方面,其實也算是在一定程度上幫到了徐清。
如果沒有那些炒作,以《不差錢》的水平,肯定也能在網(wǎng)上火爆起來。可是這個速度,可就不見得有多快了。說不定就需要更長的時間進行醞釀。
而這種情況的話,《不差錢》給網(wǎng)民帶來的驚訝,平攤在了一個相對較長的時間之內。話題熱度平攤開來,也就很難搶頭條了。
搶不到頭條,《不差錢》造成的效果,也就要有不小的損失。
但是彭偉和鳳翔網(wǎng)的炒作,卻使得《不差錢》提前上了頭條。
雖然是負面消息,但是再怎么說,也是上頭條了。
很多習慣性仇富的網(wǎng)民,一聽到有人買票,根本懶得深究具體的情況,直接就是到處轉發(fā),并在下面跟上自己很深刻的仇富言論。
但是也有不少網(wǎng)民,在看到這里的新聞之后,先去通過其他的渠道,去了解了一下蘇峰電視臺元旦晚會具體的情況,沒有早作評論。
然后,蘇峰文化局又發(fā)出了那樣一篇文章,為徐清正名。
本來的話,蘇峰文化局,也不見得能有多大的號召力。如果在平時,蘇峰文化局發(fā)一篇稿子,根本就不見得會有多少人看到。
就像普通人瀏覽新聞一樣,都是直接去那些國內頂級的新聞平臺瀏覽,有誰沒事兒找事兒,跑到自己所在市里文化局的官網(wǎng)上面,查看和文化相關的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