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傳奇 !
一百門紅夷大炮和一百門弗朗機對著錦州城池發出了怒吼,這一幕與一年多之前鄭家軍進攻大順軍的情形如出一轍。
隆隆的炮聲震耳欲聾,準備第一輪沖鋒的一萬鄭家軍將士靜靜的等候命令,火炮轟擊結束的時候,就是他們沖向錦州城池的時間。
楊賀一馬當先,率領的三千起兵在隊伍的最前面,他們也將沖鋒在最前面,首先進入到錦州城之內,與八旗軍展開廝殺。
城墻上面被炸的石塊和磚塊漫天飛舞,顯見是不可能有活人了。
作戰總指揮鄭錦宏冷靜的看著這一切,腦海里面浮現出來攻打錦州城池的整體作戰安排。
此番作戰采取圍三缺一的作戰部署,堵住錦州城池之內八旗軍逃往廣寧方向的路徑,但是放開了一條逃生的路徑,就是撤往寧遠城池的路徑。
這是鄭勛睿做出的決定,在鄭錦宏率領大軍出發的時候,秘密告知的。
鄭錦宏也明白其中意思,畢竟攻打錦州城池是鄭家軍正式全面剿滅八旗軍的第一戰,務必要保證完勝,損失也不能夠太大,若是將四萬八旗軍死死的圍困在錦州城內,讓他們沒有了任何的出路,人家可是要拼老命的,那樣的情況之下,前軍的損失也會很慘重。
圍三缺一的戰術安排,也有一個好處,那就是能夠粉碎對手的斗志,既然有可以撤離的路線,在實力不濟的情況之下,誰都會想著撤離,不愿意死拼,至于說撤離的過程之中,是不是會有重大的損失。那就是另外的情況了。
負責鎮守錦州城池的是一等甲喇章京譚泰。
松山之戰的時候,譚泰立下大功,當時他跟隨睿親王多爾袞作戰,負責攻克明軍在塔山的糧倉,譚泰率領四百八旗軍軍士,冒死朝著城池沖鋒。且是第一個沖上城墻的將領,后來譚泰又參加了對洪承疇率領大軍作戰的任務,也是立下了大功。
也正是因為此番的功勞,譚泰被敕封為一等甲喇章京,地位僅次于旗主了。
此次前往遼東作戰,□,<div style="margin:2px 0 2px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