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七零年代美滋滋 !
第001章
唐紅玫能感覺到陽光透過窗戶照在自己的臉上,可她不大想睜眼,只因為渾身就跟散了架那么酸痛,上一次有這種情況,還是三年前的秋收,天公不作美,眼瞅著分分鐘能落下暴雨來,嚇得全生產(chǎn)隊上下不論老弱病殘全都下了地,拼了命才趕在暴雨之前將地里的糧食收了上來。
恍惚間,她聽到窗戶外有些聲響。
“喲,唐姐你這么早就買菜回來了?喲,瞧著白菜水靈的,多少錢一斤呢?”
“菜農(nóng)四點多剛摘的,可不水靈嗎?也是我去得早,不然哪能買到呢。你要是想買,明個兒早上我叫你,咱倆一道兒去!”
外頭的說話聲兒,輕而易舉的透過隔音很弱的窗戶,清晰的傳入了唐紅玫耳中,她猛的睜開眼睛,入目的卻不是自家那木制的橫梁,而是略有些泛黃的天花板。
半刻后,她才支起身子坐了起來,拿眼瞧了下周遭,混沌的腦子也漸漸清醒了過來。
她昨天結(jié)婚了,正如生產(chǎn)隊上同齡女孩最羨慕的那樣,嫁給了一個有正式工作的城里人。
而這里,將是她以后的家了。
冷不丁的離開了已經(jīng)住了十八年的家,饒是她素來性子豁達,這會兒也有點兒不安,腦海里不停的回想著以前這個時間,自己正在干什么。
瞧了眼窗外,早晨的陽光明亮且不刺眼,這個點,全生產(chǎn)隊都該忙活起來了,灶間早該熱鬧起來,半大的孩子該準(zhǔn)備去公社學(xué)校了,壯勞力們匆匆吃過飯也該下地賺工分了,就連老人們也會上山拾些枯枝筍殼之類的拿回家當(dāng)柴禾燒。
至于唐紅玫她自己,目送全家離開后,也該抹干凈飯桌,把臟碗筷放到大木盆里,舀水洗碗。等將碗筷瀝干擱好后,也該將雞放出來,由著它們在院里找食,畢竟這年頭糧食金貴,人都尚且時常餓肚子,可沒有余糧喂它們。
相比生產(chǎn)隊的其他同齡女孩,唐紅玫無疑是幸運且幸福的,尤其因為她跟底下兩個弟弟年歲接近,先前都一直同去上學(xué),念完了小學(xué),又念初中。及至初中畢業(yè)后才回到家里幫著干活,即便這樣,她也極少下地,多半都是留在家中做些簡單輕巧的家務(wù)活兒。
……
唐紅玫邊回憶邊給自己穿上了衣服鞋襪,她其實還有些不太清醒,感覺腦袋暈暈乎乎的,用指腹稍稍按了按太陽穴,有一會兒后,才感覺好了很多。
真不是她故意磨洋工,除了感覺些許頭暈外,身上的酸痛感才是她最難以忍受的。可憶起酸痛的緣由,她又不好意思再去細(xì)想,只盡可能將動作幅度減少,而在將自己收拾妥當(dāng)?shù)耐瑫r,她又一次仔細(xì)打量起了周遭的情況。
屋子不大,看著卻叫人覺得心里舒坦。
墻面明顯是特地刷新過了,白凈到有些晃眼。地面是整齊的水泥地,打掃得相當(dāng)干凈。她此時坐在雙人床上,床頭一邊擺了個大衣柜,另一邊則是個半人高的矮柜,盡管東西不多,卻也看得出來都是好料子的老家具。
“紅玫啊!你起了沒?”
剛穿好鞋子,唐紅玫就聽到外頭的喚聲,忙一邊高聲應(yīng)著,一邊推門走了出去。
她這間是里屋,出門則是飯廳兼客廳的外屋,而此時,外屋的桌子上已經(jīng)擺好了熱氣騰騰的早飯,泡飯配咸菜。
而她的婆婆就站在飯桌邊上,沖著她笑:“起了?趕緊先吃早飯。”
“嗯,嬸兒……媽。”
話一出口,唐紅玫立馬改口,還頗有些不好意思的看了婆婆一眼,好在婆婆并不在意,只招呼她吃早飯。
說來也是巧,唐紅玫的婆婆也姓唐,往前頭數(shù)個十幾代的,還能跟唐紅玫娘家扯上那么一丁點兒的親戚關(guān)系,擱在舊社會就是族親了,當(dāng)然是早已沒了來往的那種。想也是,一個在鄉(xiāng)下公社的生產(chǎn)隊上,另一個已經(jīng)在縣城里生活了很久很久。
婆婆早年喪夫,一個人拉扯獨子長大,孤兒寡母想也知道生活有多艱難了。好在她性子堅韌,哪怕前些年日子苦了點兒,也不見她叫苦不迭,反而還慶幸自己是個城里人,起碼有供應(yīng)糧,又時常感謝新社會好,廠子里的領(lǐng)導(dǎo)厚道,不單給了撫恤金,還在她兒子高中畢業(yè)后讓他頂了他老子的工作,這日子也就一天天瞧著好過了起來。
對了,她雖然夫家姓許,可大家伙兒更樂意稱呼她為唐嬸兒。
唐嬸兒天生一張笑面兒,邊招呼兒媳吃早飯,邊隨口聊起了家常:“學(xué)軍那孩子就是個鋸嘴葫蘆,紅玫你多擔(dān)待點兒,要是嫌他太悶,或者他說了啥不中聽的話,你都告訴我,我去教訓(xùn)他!”
要說唐嬸兒這輩子最犯愁的事兒,大概就是攤上了個悶葫蘆兒子,也就是因為兒子那性子,明明家里條件還過得去,自己也有正式工作,卻愣是二十好幾了也沒說上對象。哪怕有人愿意給介紹,多半也嫌棄他性子太悶,往往有個開始卻沒了下文。
眼瞅著街坊鄰居家的小子們,一個兩個的都娶了媳婦兒生了娃兒,唐嬸兒急得不得了,輾轉(zhuǎn)托了親戚朋友幫著介紹,這才有了昨天這樁婚事。
對于唐紅玫這個兒媳婦兒吧,唐嬸兒是打心底里覺得滿意。真要說缺點吧,也不是沒有,就是戶口在農(nóng)村。除此之外,她是哪兒哪兒都覺得好。
長相秀氣,勤快能干,總算也初中畢了業(yè),最要緊的是,早先性子脾氣好。
想到這里,唐嬸兒又道:“學(xué)軍那廠子最近忙得很,昨個兒又不巧調(diào)了休,今個兒只能先去上班。不過,回門那事兒你也別著急,明個兒肯定回去。就是吧,現(xiàn)在也只能委屈你了。”
唐紅玫咽下嘴里的飯,笑盈盈的答道:“媽你說笑了,學(xué)軍也是為廠子里做貢獻,我媽他們都知道的。”
學(xué)軍就是唐紅玫剛嫁的男人,全名許學(xué)軍,就在縣里唯一的一家機械廠里上班。作為縣里乃至市里出了名的國有廠子,哪怕他僅僅是個車間工人,那福利待遇也是很不錯了。
不過,成正比的是他的工作時間,基本上全年也就過年那幾天能休息,旁的時候都得上班,且所有的車間工人都是三班倒,遇到早班中班倒是還好,值晚班的時候卻是得通宵的,很是熬人。
這些個事兒,早在兩家相看初期就已經(jīng)通過介紹人提及了。因此,唐紅玫娘家那邊也知道回門要晚上一日,都表示理解。
話是這么說的,作為婆婆的唐嬸兒還是表示了歉意,幸好最多也就晚個那么一天,到時候備份厚禮,盡可能把禮節(jié)補上。
見兒媳體諒,唐嬸兒面上的笑容更甚了:“那你今個兒是想待在家里歇著,還是跟我出去轉(zhuǎn)轉(zhuǎn)?你也沒來縣里幾回吧?”
“我是頭一回來縣里。”
盡管這幾年城里已經(jīng)開始流行自由戀愛了,可鄉(xiāng)下地頭卻沒那么開放,幾乎所有年輕人都是通過中間人說合,再找時間讓兩邊湊在一起相看一下,覺得好了才定下來的。唐紅玫作為姑娘家,是待在家里等著唐嬸兒母子倆來的,倒是她爸她叔進城瞧了瞧,都覺得好,這才讓她嫁了。
“那成。你趕緊吃,吃完我?guī)愠鋈マD(zhuǎn)轉(zhuǎn)。”
唐紅玫應(yīng)了一聲,埋頭開始吃早飯。
其實,這會兒還挺早的,畢竟這年頭也沒什么娛樂活動,普遍起得都早,就算今個兒唐紅玫有些睡過了頭,這個點也才八點。
等吃過早飯,唐紅玫利索的收了碗筷抹了飯桌,沒讓婆婆沾手,就獨自一人抱著碗筷進了小廚房洗涮了起來。
他們家住在機械廠家屬樓一樓靠南的小套里,房子不算大,統(tǒng)共也就三間屋兒。最外頭那屋還算敞亮,既當(dāng)飯廳又當(dāng)客廳使,兩間里屋就小多了,一間住著婆婆唐嬸兒,另一間仔細(xì)歸整了一番后,成了唐紅玫和許學(xué)軍小夫妻倆的新房。
除了這三間外,他們家還有個巴掌大的小廚房,平常一人站在里頭還成,要是多個人,轉(zhuǎn)個身兒都難。再有就是靠著外側(cè)的廁所了,著實小得可憐。
不過,因為是在一樓,他們家倒還有個小院兒。公公還在世時,往小院兒搭了個棚,現(xiàn)在是當(dāng)雜物間使,里頭堆了不少唐嬸兒舍不得丟的老物件。
家里不大,人口更少,唐紅玫早先在娘家是做慣了各種活計的,洗涮起來快得很。沒多久,她就洗干凈碗筷,瀝干后小心的擱到了碗柜里。接著,就跟婆婆一塊兒出門熟悉地盤去了。
機械廠整個兒廠區(qū)都位于縣里靠南邊,而家屬樓又在比較靠外的地頭,等于往后是廠區(qū),往前出了家屬樓大門,就差不多能遠遠的看到街道了。
唐紅玫昨個兒出嫁時,因為心里頗有些緊張不安,根本顧不上細(xì)看縣里的情形,這會兒跟在婆婆身后,左瞧瞧右看看,大大的眼睛里難掩好奇之色。
縣城里跟她娘家的生產(chǎn)隊差別太大了,旁的不說,她娘家只有公社那頭有個供銷社,而縣里,光是走了這么一小會兒,她就瞧見不少商店了。
糧油店、國營飯店、肉店、副食品店……
大清早的,今個兒又是工作日,街面上的人其實并不算多。唐紅玫一面好奇的張望四下,一面跟緊了婆婆,聽她說縣里的事兒。
“你別聽鄉(xiāng)下地頭都說城里人過得有多好,其實也就那樣吧。吃的飽穿的暖,旁的再好又能好到哪里去?”
“就說這糧油店吧,咱們每個月都有糧食供應(yīng),得拿著糧本子過來買糧食,光排隊就能耗個老半天,給的還不都是細(xì)糧,得粗糧細(xì)糧摻著買。糧食還成,這油啊,那才是最寒磣的,一個月就二兩,還沒用到月中呢,油瓶子就見了底。”
“要說這縣里,東西最全最多的,就該數(shù)百貨商店了,就是票實在是不好弄。咱們一般都只發(fā)糧票、油票、副食品券這些日常用的,對了,還有工業(yè)券。可像什么縫紉機票、收音機票、自行車票啥的,那得廠子里抽,誰抽到就是誰的。學(xué)軍運氣不好,這些年來,咱們家也就弄到了一張三五牌座鐘票。”
唐紅玫想起了擱在飯廳矮柜上的三五牌座鐘,深覺這已經(jīng)很不錯了,要知道,就連她娘家生產(chǎn)隊的大隊長家都沒有座鐘。
這一路上,她只努力充當(dāng)著一個忠實的聽眾,吸收消化著新的信息。畢竟,生產(chǎn)隊跟縣里的差別真不是一星半點兒。
與此同時,唐嬸兒也跟路上碰到的老街坊們打著招呼,幫兩邊做介紹。
他們這縣里真心不大,走在街面上,來往都是熟面孔,好些人都知道唐嬸兒的兒子昨個兒剛結(jié)婚,今個兒看到她領(lǐng)著個年輕小媳婦兒出門,哪里還有不明白的?當(dāng)下就借著嘮家常的機會,光明正大的打量著新媳婦兒。
這年頭結(jié)婚簡單,能去國營飯店擺上兩桌的,絕對是樁體面事兒。唐嬸兒早年喪夫,雖說她自個兒能干,兒子也爭氣,可到底家底子不厚,就只在家里擺了一桌。因此,多半人都沒見過她家這個新媳婦兒,難免心生好奇。
而作為被打量的那一方,唐紅玫要說完全不緊張是不可能的。好在,她面上還挺鎮(zhèn)定的,加上模樣不錯,是那種很討中老年人喜歡的乖巧樣兒,倒也算經(jīng)得起打量。
話是這么說的,可架不住有人故意雞蛋里頭挑骨頭。
又一個街坊湊過來,還沒開口說啥呢,唐紅玫就感覺身畔的婆婆態(tài)度有點兒冷,剛覺得奇怪,就見那老街坊把自己從頭到腳,又從腳到頭,仔仔細(xì)細(xì)的打量了一遍,末了,還意猶未盡的說:“唐姐,這就是你家剛進門的新媳婦兒?瞧著……倒是看不出來是個地里刨食的。”
這年頭,鄉(xiāng)下姑娘嫁到城里吃供應(yīng)糧是個叫人羨慕的事兒。可反過來說,城里小伙子要不是娶不到媳婦兒,那是篤定不會找鄉(xiāng)下人的。
許學(xué)軍的情況有點兒特殊,他本人倒是沒啥毛病,無非就是不善言辭了點兒。關(guān)鍵在于,他爸很早就沒了,留下孤兒寡母相依為命,就算許學(xué)軍長大以后頂了他爸的職,卻仍是很多人家比較忌諱的。很多城里姑娘一聽這寡母和獨子的組合,連人都沒見,就先退卻了。
剛圓了娶兒媳的夢,就被人當(dāng)頭一盆冷水澆下來,唐嬸兒能有好脾氣才怪了。不過,她也沒直接上去理論,而是笑瞇瞇的接口道:“李家弟妹剛買菜回來?……紅玫,這是你李叔的媳婦兒,娘家姓劉,你喚她李家嬸兒或者劉大媽都成。他家就住咱們家隔壁,家里頭有個歲數(shù)跟你差不多大的閨女。回頭要是得了空,你倆倒是可以湊一道兒說說話、解解悶。”
唐紅玫這回是真沒聽出這番話里的禪機,只是順勢喚了一聲。而對面的李家嬸兒當(dāng)下面色一變,氣得好半晌都沒尋到話來接。
早些時候,機械廠的婦女主任眼見因公殉職的許工兒子一直沒娶上媳婦兒,就把這事兒擱在了心上。在她看來,許學(xué)軍這孩子挺好的,不抽煙不喝酒,前些年甭管那幫子年輕人怎么鬧騰,都沒摻合進去,真要說的話,也就是平常不愛說話了點兒,可油嘴滑舌有啥好的?她還瞧不上呢!
就這么說,婦女主任在廠子里看了一圈,連帶家屬都盤算了一遍,最后還真幫著相中了一人。那人不是別人,就是跟前這李家嬸兒的閨女。
婦女主任琢磨著,兩家原就當(dāng)了幾十年的鄰居,倆孩子又都是能干活不鬧騰的,歲數(shù)差得也不算太多,方方面面還是比較般配的。
可唐嬸兒并不認(rèn)同。
作為多年的老鄰居,唐嬸兒對人閨女倒是挺喜歡的,可她不想跟李家嬸兒當(dāng)親家。不過,婦女主任的面子還是要給的,她就打算回頭琢磨個說得過去的借口,把這事兒給推了。
結(jié)果,她還沒吱聲,就被李家嬸兒突突了一臉。
李家嬸兒提了兩個要求,要“三轉(zhuǎn)一響”和“三十六只腳”。
“三轉(zhuǎn)一響”就是縫紉機、自行車、手表和收音機。“三十六只腳”是成套的家具,包括木桌、大衣柜、五斗櫥、大木床、夜壺箱,再加上四把椅子。
聽到這兩個要求,唐嬸兒也懶得再找借口了,直截了當(dāng)?shù)恼f,自家廟小,供不起大佛。
也就是因著這個事兒,兩人結(jié)了點兒梁子。
時間一晃這都一年了,唐嬸兒的兒媳婦兒進門了,可李家閨女還沒嫁出去,畢竟他們這兒是小縣城,哪家能湊得起這許多東西?就算湊得起,只怕也都跟唐嬸兒一樣不樂意攤上這種親家。
平常吧,兩人就算見了面,一般也裝作沒瞧見。可今個兒不是例外嗎?一想到跟自己不對盤的唐嬸兒費勁千辛萬苦,居然找了個鄉(xiāng)下兒媳婦兒,李家嬸兒想都沒想就走上前來,打算好好落落一番,卻忘了人家兒子好歹娶了妻,她家閨女已經(jīng)因為她的高要求,到現(xiàn)在還沒個著落。
雖說有了這段小插曲,可婆媳倆倒是并不在意。唐紅玫是還沒弄清楚這里頭的彎彎繞繞,唐嬸兒就更簡單了,瞅著李家嬸兒漲紅了臉也不知道該怎么反駁,她這心里比喝了蜜都甜。
因為縣里不大,婆媳倆只逛了半個上午,就差不多把縣里各大商店都轉(zhuǎn)了個遍兒,等瞅著快中午時,才慢慢悠悠的往回趕。
家里唯一上班的許學(xué)軍是三倒班的車間工人,今個兒上的是早班,得下午兩點才下班。因此,唐嬸兒往日里都會晚點兒做飯,跟兒子一道兒吃,畢竟她一人吃飯也沒啥滋味。
如今,兒媳進了門,唐嬸兒把這事兒一說,作為兒媳的唐紅玫自然不會反對,一家子坐到一起吃飯才有滋味。
……
嫁人頭一天,唐紅玫其實還有些迷迷瞪瞪的,第二天總算緩過神來,又跟著婆婆跑了半個上午,等下午許學(xué)軍回了家,一家子用過午飯,小夫妻倆被婆婆趕到了小屋里,她才無比清晰的感受到,自己嫁了人。
“媽說,咱們明個兒回門。”面對這個已經(jīng)成為了自己丈夫,可又還不算太熟悉的男人,唐紅玫多少還是有些緊張的。
事實上,許學(xué)軍比她更緊張,哪怕昨個兒夜里他倆已經(jīng)成了夫妻,可因為他昨天灌了兩杯酒,腦子里暈暈乎乎的,壓根就沒記著事兒。這會兒,瞧著跟自己并排坐在床沿上的小媳婦兒,他完全不知道該說什么才好。
唐紅玫等了老半天,才等來了一句“嗯”,要不是她早就知道自家男人是個鋸嘴葫蘆,加上她本身也不是愛使小性子的人,只怕這新婚第二天,小夫妻倆就該鬧別扭了。
好笑的瞧了眼臉比自己還紅的許學(xué)軍,唐紅玫忽的不緊張了,笑著開口說起了明個兒回門的事兒。
“我家里的情況你是知道的,我爸是家里的老大,爺奶都跟著我爸媽住。我呢,上頭倆姐姐,都已經(jīng)嫁出去了。大姐嫁到了別的地兒,家里孩子都還小,明個兒應(yīng)該不會特地回來;二姐倒是離得近,估摸著能瞧見。我底下還有倆弟弟,都在上初中,正好明個兒學(xué)校放假,到時候你就能瞧見了。”
許學(xué)軍幾乎是小媳婦兒說一句,他就點下頭,看著倒是聽得很認(rèn)真。
其實,正如唐紅玫說的那樣,她娘家的情況許學(xué)軍是知道的,多半人也是見了的。尤其是她爸和她叔,特地跟著介紹人來過縣里,把他家里外都瞧了一遍,又仔細(xì)打聽過了,才松口同意的。
鄉(xiāng)下姑娘嫁到城里是福氣,可當(dāng)長輩的,當(dāng)然還是希望自家女兒能夠幸福的。
當(dāng)時,許學(xué)軍沒有吭聲,卻在心里暗暗發(fā)誓,一定會對小媳婦兒好的,讓她過上好日子。
好日子不光是說說的,還得落到實處上來。
就現(xiàn)階段而言,許學(xué)軍能做的事情很少很少。他們家吧,到底早些年少了個頂梁柱,就算唐嬸兒干活麻利,廠子里也是能幫就幫,這家底還是薄得可憐。再就是娶媳婦兒這事兒了,哪怕上頭再三強調(diào),要破除封建迷信,該給的彩禮還是得給,不然誰家閨女愿意嫁?
唐紅玫娘家還算是厚道的,考慮到閨女是嫁到城里享福的,自家跟唐嬸兒她娘家又有著拐彎抹角的親戚關(guān)系,只要了二十斤米面并十塊錢。當(dāng)然,這個錢是不會叫唐紅玫帶到婆家的,不過唐嬸兒特地攢了布,依著唐紅玫身形做的新衣裳倒是叫她穿著過來了,比起那獅子大開口的李家,確實不賴。
想著明個兒就要回門了,唐嬸兒是半點兒沒閑著,她知道兒子不大通人情世故,有些事兒就得她這個當(dāng)媽的來做。
這幾年還算是風(fēng)調(diào)雨順的,鄉(xiāng)下地頭在收成方面比前些年好多了,可這年頭買點兒稀罕東西都得憑票,她就琢磨著,給帶點兒要票才能買到的好東西。
瞅了眼房門緊閉沒啥動靜的兒子兒媳那屋,唐嬸兒進了廚房,打開了靠墻擱著的櫥柜,里頭除了鍋碗瓢盆外,還擱了不少其他東西。
大半籃子的地瓜干,兩包花生瓜子,一包木耳,還有兩包早先備用的硬水果糖……
唐嬸兒先是把硬水果糖拿了出來,買糖是要糖票的,而糖票這東西就連縣里都不是每個月都有的,算是稀罕物件。
瞧了瞧手頭上的禮物,唐嬸兒覺得還是不太夠,認(rèn)真的思考了一會兒,她咬了咬牙,把珍藏著舍不得吃的水果罐頭拿了出來。可別小看了這水果罐頭,絕對是上檔次的禮物,拿出去,送禮和收禮的都覺得體面,更別提她珍藏著的還有罐頭里面比較罕見的山楂罐頭。
等小夫妻倆從屋里出來后,唐嬸兒已經(jīng)把明個兒回門要用的禮物備下來了。其實,像這種情況,假如能弄到煙酒就更體面了,可惜許學(xué)軍并不抽煙喝酒,廠子里偶爾有發(fā)煙酒票,一準(zhǔn)兒被老煙槍、老酒鬼搶了先。
光備了禮還不算,唐嬸兒還有話要叮囑。
“紅玫啊,我也懶得同學(xué)軍說了,橫豎說了也沒用,答應(yīng)得再好,回頭他還是嗯嗯啊啊的,就不費這個勁兒了。我同你說,這些是給你帶回娘家的回門禮,早些時候備酒席費了些,這個月肉店又沒開門,照道理,怎么說也該叫你割塊肉回去的。咱們就先這么著,等正月初二那回,我提前想想轍兒,看能不能多弄點兒票來。”
唐嬸兒依稀記得親家公是抽煙的,不過鄉(xiāng)下地頭抽的都是自家卷的煙,至于酒,稍微上了年紀(jì)都愛喝,像她娘家兄弟每回見了酒,那眼神兒,锃光瓦亮的,比家里這大燈泡可亮堂太多了。
“媽你放心,我娘家人你也是知道的,不打緊的。”唐紅玫也想光鮮亮麗的回門,哪怕她本人不在意,也要考慮娘家人的感受。
城里人道鄉(xiāng)下人淳樸,其實鄉(xiāng)下地頭是非更多,誰家日子過得好,誰家孩子出息,這些全是三姑六婆平日里掛在嘴上叨叨的。又因為唐紅玫她媽進門連生了仨閨女,早些年那日子真叫是泡在苦水里似的,也就是后來她大弟二弟先后出生,外頭的流言蜚語才少了下來,連她爺奶都漸漸好說話了。
當(dāng)然,這些話就沒必要同婆婆說了,就是唐紅玫懷疑,以她婆婆的精明,怕是早在相看前,就已經(jīng)打聽清楚了。
……
話分兩頭。
卻說興安公社第三大隊里,唐爸唐媽早就望眼欲穿的盼著了。尤其是唐媽,她雖更偏愛后頭生的倆小子,可對自家的仨閨女也還是疼愛的。尤其在生下唐紅玫后,她終于生了兒子,就老感覺后頭這倆皮小子是唐紅玫帶來的。
到了正日子,唐媽一早就打發(fā)家里倆皮小子去村口大樹底下等著,還特地叮囑道:“別光想著玩,看見你們?nèi)懔⒖袒丶覉笮怕牭經(jīng)]?不然叫你爹揍你!”
唐家倆兄弟打小就跟在他們?nèi)愕钠ü珊箢^,姐弟仨早先幾乎是形影不離了。前日唐紅玫嫁出去了,哥倆還偷偷的紅了眼圈,哪怕心知姐姐是高嫁了,心里依然滿是舍不得。明明爹媽說了昨個兒姐姐不會回門,哥倆還是跑去村口等了大半天,直到下午瞅著天色不早了,才戀戀不舍的回家來。
這會兒,一聽到唐媽的話,哥倆就格外大聲的喊了一嗓子,高高興興的轉(zhuǎn)身跑了,眨眼間就跑了個無影無蹤。
唐媽瞅著這倆小子的開心勁兒,又好笑又有些難過:“紅玫嫁得好我是高興,可這也嫁得太遠了點兒。唉……”
今早專程回娘家的唐紅玫二姐頓時有些哭笑不得:“媽,大姐嫁到臨縣公社里,還能說是嫁的遠。紅玫就嫁到了縣城里,統(tǒng)共也就那么十里地,遠啥呢?”
“你離娘家才三里地,我都嫌遠,只恨不得當(dāng)初應(yīng)了隊上人家,天天見著才叫好。”唐媽說著說著,眼圈都紅了,“紅玫這孩子打小就懂事,從沒叫我操過心,看她嫁到城里享福我也高興,可我老擔(dān)心她婆家嫌棄咱們是鄉(xiāng)下人。”
“就這事,媽你從相看開始說,這紅玫都嫁了,還提它干啥?再說了,地里刨食的泥腿子能跟吃供應(yīng)糧的城里人比?你現(xiàn)在是舍不得了,可這么好的婚事擱你眼前,你要是不答應(yīng),怕是得后悔一輩子。”
似是被二閨女說服了,唐媽剛要點頭,就看到自家皮小子從遠處飛奔而來,邊跑邊扯著嗓門大叫:“媽!二姐!我三姐和三姐夫來了!”
當(dāng)下,唐媽忍不住往前頭走了好幾步,跟她一樣的還有她二閨女,母女倆皆一臉期待的迎了上去,伸長脖子往遠處看。
因著是農(nóng)閑時分,生產(chǎn)隊上的活兒都停了,就算鄉(xiāng)親們本身閑不住,也多半是在家里做些手工活兒,或者干脆就蹲在房檐底下閑嘮嗑。親眷們早就知道今個兒唐紅玫要回門,就算沒早早的守著,也算著時間差不多了,相繼往唐家趕。
等唐紅玫和許學(xué)軍被鄉(xiāng)親們簇?fù)碇^來時,唐家院子里外都擠滿了人。
出嫁的閨女第一次回娘家本就稀罕得很,更別提唐紅玫還是嫁到了城里。別說在他們生產(chǎn)隊是頭一份,就算擱在整個公社,那也一定叫人羨慕得很。
唐紅玫雖然早就料到會有這么一出,可就連她也沒想到會有那么多人等著她,一時間難免有些緊張。
她都這樣了,許學(xué)軍幾乎都要懵了,只老老實實的提著從家里帶過來的回門禮,寸步不離的跟在唐紅玫身邊,卻不知道該如何應(yīng)對那些看著就一臉熱情的鄉(xiāng)親們。
幸好,唐紅玫她二姐是個會來事兒的,見狀忙上前打圓場:“瞧把咱們城里姑爺給驚的,來來,先進屋喝口熱水,暖暖身子再說。今個兒是請了假的吧?能待到晚間再回去吧?”
就算再怎么不善言辭,點頭搖頭總是沒問題的,許學(xué)軍聽了這話心下松了口氣,忙點頭說是。
這會兒,唐紅玫也回過神來了,笑著從許學(xué)軍手里拿過回門禮,轉(zhuǎn)身交到了她媽手里:“媽……”
唐媽張了張嘴,還沒開口就先紅了眼圈,雖說唐紅玫這婚事她是千萬個愿意的,可嫁到城里終究跟在鄉(xiāng)下地頭不同,旁的不說,她大閨女二閨女農(nóng)閑那會兒還能過來竄個門子,三閨女這樣的,可不得一年只見個一兩回?
“先進屋,進屋再說!”一直待在堂屋里沒出去過的唐爸終于忍不住走了出來,他一開腔倒是管用,幾人忙先進了堂屋。
等進了堂屋,唐紅玫這才發(fā)現(xiàn),她爺奶她叔嬸以及親近的幾房人都已經(jīng)等在里頭了。她忙拉著許學(xué)軍一起走到爺奶跟前,雖說前個兒是見過的,不過她還是重新做了遍介紹,讓許學(xué)軍跟著她喊爺奶。
這年頭各家各戶親戚都多,更別提鄉(xiāng)下地頭了,要知道,唐紅玫她爺奶就生了七個兒女,哪怕姑姑們都嫁出去了,剩下的也不少。再有就是,她爺爺親兄弟就有五個,雖說今個兒并沒有全部到齊,等著的人也是不少。
許學(xué)軍跟著唐紅玫叫了一圈人,愣是在十二月的天氣里,急出了一頭汗來。至于小夫妻倆帶來的回門禮,也早就叫唐媽拿著分了出去。
回門禮這玩意兒吧,其實就是一個臉面問題,這個跟彩禮不同,并不是專門給娘家人備的,而是叫親朋好友、鄉(xiāng)里鄉(xiāng)親們看看,嫁出去的閨女在婆家很是得臉。當(dāng)然,也不是全部分掉的,糖塊瓜子啥的也就算了,那個山楂罐頭唐媽咋都舍不得分著吃,干脆給她婆婆先收著。
這天的午飯自然是留在唐家吃了,城里的姑爺頭一次上門,唐家人自然也是客氣極了。平常舍不得下鍋的白米飯煮了小半鍋子,又炒了好幾盤子時蔬,別的不說,鄉(xiāng)下地頭家家戶戶都有自留地,吃個蔬菜倒是比城里方便多了。
到了下午,過來湊熱鬧的人就少了很多,唐媽也終于尋著機會跟唐紅玫說起了體己話,叫倆兒子去陪著新姑爺。
唐紅玫同情的看了眼許學(xué)軍,她那倆弟弟熊成啥樣兒了,她這個當(dāng)姐姐的還能不清楚?好在她也提前留了個心眼,拿了幾塊硬水果糖用帕子包著擱在許學(xué)軍那衣服兜里,希望他能夠想起來,糖塊還是很管用的。
見閨女這樣,唐媽倒是放了心,想來她男人對她不差,要不然也不能才剛分開就惦記成這樣。
好笑的拉著閨女進了屋,就算心里已經(jīng)猜到了幾分,唐媽還是忍不住問出口:“趕緊跟媽說說,你男人你婆婆待你咋樣?”
“他們對我很好……”唐紅玫收回了目光,看了看拽著她不放手的親媽,又瞧了瞧跟著擠進屋的二姐,失笑道,“嫁到城里不是每個鄉(xiāng)下姑娘最盼著的事兒嗎?我倒是嫁了,你們咋還愁上了呢?”
見妹子這樣,她二姐沒好氣的白了她一眼,對唐媽說:“看來咱們是白操心了,這丫頭過得舒坦著呢。”
“好好好……這樣我就能放心了。”唐媽一疊聲的說了好幾個“好”,目光卻舍不得從閨女臉上挪開。
同樣舍不得也有唐紅玫,早先在縣里,她就惦記得很,尤其她剛嫁過去,哪怕婆婆待她如親閨女,可那地兒處處都顯陌生,真要說的話,她肯定是更想念待了十八年的娘家。每回做事兒的時候,都忍不住去回想,以前這個點在娘家做什么,現(xiàn)在她的娘家人又在干什么。
盡管才分開了兩三天,母女之間卻是說不完的話,連二姐想插話都費勁兒,末了,二姐索性不說話了,就這么笑瞇瞇的瞧著她倆。
等到了下午三四點鐘,就算再怎么戀戀不舍,唐紅玫都得走了,唐媽又忍不住抹起了眼淚,倒是二姐笑著打圓場:“這都十二月份了,離過年還有多久?媽,你快別哭了,回頭三妹該跟著難過了。你自個兒琢磨琢磨,正月初二就該回娘家了,沒多少日子了。”
這么一想,果然感覺好多了。唐媽瞧了瞧天色,擔(dān)心冬天日頭短,趕緊催女兒女婿快走,又說家里一切都好,讓她好好在婆家過日子,不用惦記家里人。
唐紅玫全都答應(yīng)了,幾乎是唐媽叮囑一句,她就點下頭應(yīng)個好。到了后來,反而是唐媽不好意思了,收了聲兒,站在村口看著她走遠。
……
回門過后,唐紅玫難得情緒低落了兩天,畢竟早先剛嫁時,她多半時候都是忐忑不安的,那種心情反而沖淡了離愁別緒。現(xiàn)在倒好,緊張不安是沒了,剩下的全是惦記。
幸好,唐嬸兒很是體諒兒媳,沒事兒就找她說說話,帶著她去家屬樓里竄門子,給她介紹多年的老鄰居,還有跟她差不多大的大閨女小媳婦兒,讓她多出門跟人聊聊天。
至于許學(xué)軍,他主要還是忙廠子里的事兒,機械廠福利待遇是好,可上班還是很辛苦的,尤其到了年底,更是一堆的事兒等著做。好在,現(xiàn)在忙活一些,等到了過年那會兒就會輕松很多了。
另外,還有一個事兒叫唐紅玫特別驚訝。
真要說起來的話,這事兒應(yīng)該是從她新婚夜開始的,仿佛就從那一夜起,她每晚都會做同一個夢。又或者說,也不能算是同一個夢,而是一個個相似度很高的夢境。
夢里的她一直都在不停的干活,地點好像是個寬敞而又古樸的灶間,干的活則是配鹵方、做鹵肉。
這還不算,夢里的她好像是個鹵肉高手,光是制作鹵水都需要幾十道工序,且繁瑣又復(fù)雜。當(dāng)然,有付出也有回報,她做出來的鹵肉,無論是色澤還是香味,都是第一流的,哪怕她根本就沒嘗過,也下意識的覺得,那絕對是世間難得一見的珍品。
第一次做夢時,她沒往心里去,畢竟當(dāng)時的她剛到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里。再說了,做夢罷了,哪怕夢境的內(nèi)容是稀罕了點兒,那也沒啥好在意的。算算時間,她快有大半年沒嘗到肉味兒了,權(quán)當(dāng)是自己饞肉好了。
然而,等第二次、第三次……
每天夜里,她都會或多或少的做到這個夢,有時候早上醒來腦子里只有極少的片段,有時候卻仿佛把步驟細(xì)節(jié)全部烙刻在了腦海里,整個人清醒得不得了。當(dāng)然,更多的時候她光顧著饞肉了,完全沒注意到別的。
肉啊,鄉(xiāng)下地頭想要吃口肉可不容易,也就只有年底分肉時,各家各戶能按人頭分到那么幾塊肉。就算這樣,家里人也舍不得一口氣吃掉,而是剁碎了以后跟白菜蘿卜混在一起包餃子吃。
唐爸唐媽都舍不得吃,每回都是挾素餃子解解饞,她和倆弟弟倒是能分到幾個,可肉畢竟少,幾口下去就沒了,感覺非但沒解饞反而更饞了。
這肉隨便煮一下就是美味了,夢境里那些經(jīng)過了七八十道工序的肉,該好吃到什么地步啊?
唐紅玫真的不知道,想都想象不出來,哪怕她已經(jīng)記住了好幾個鹵肉方子,也不覺得自己真能做得出來。
直到這天下午,婆婆唐嬸兒一臉喜悅的從外頭回來,告訴她一個天大的好消息:“明個兒一早肉店供應(yīng)豬肉,我問過了,一整頭大肥豬呢!”又說,“正好今天學(xué)軍早班,叫他吃了飯趕緊睡一覺,半夜好起來排隊買肉。明個兒中午,咱就能燉肉吃了!”
一聽這話,唐紅玫第一反應(yīng)不是去年大年夜吃過的白菜豬肉餡兒的餃子,而是夢境里的鹵肉。
夢里的她,永遠都在挑選上等豬肉,切塊倒水煮沸去腥,用文火慢燉,倒入秘制鹵水燉至肉香四溢……
不行了,饞蟲又出來了。
等下午,許學(xué)軍下班回到家,第一時間就被告知了這個特大喜訊,唐嬸兒還給兒子布置了一個光榮偉大而又艱巨的任務(wù):“你媳婦兒能不能吃上肉,就看你的了!”
許學(xué)軍照例只點了點頭,匆匆扒拉了幾口飯,回屋倒頭就睡。等到了凌晨兩點多,不用人喊自己就起來了,輕手輕腳的穿衣套鞋,再揣上肉票和錢,悄沒聲息的出了門。
離過年也就一個半月了,白天里都冷得慌,更別提這大半夜的。尤其這會兒街上一個人都沒有,寒風(fēng)呼啦啦的吹著,幸虧肉店也不算遠,許學(xué)軍悶頭快步走了一會兒,直接搶了個頭名。
又半個鐘頭后,才陸續(xù)有人打著哈欠搖搖晃晃的走過來,一見已經(jīng)有人擱前頭等著了,趕忙緊了緊衣服往前跑了幾步,站到許學(xué)軍身后排起了隊。
排隊本就熬人,天氣又那么冷,沒一會兒就有人搓手跺腳,到處找人閑聊嘮嗑,好借此打發(fā)時間。可就算再冷再困,也沒人愿意就這么離開了,畢竟下回再有肉又不知道是什么時候了,再說就是有,不也照樣得排隊買嗎?
等啊等啊,等到天亮了,又過了好些時候,肉店才總算是開門了。
作為排在第一個的許學(xué)軍,倒是毫不擔(dān)心會有買不到肉的情況出現(xiàn),可排在比較靠后的,就忍不住伸長脖子探出腦袋往肉店里頭瞅,瞅見里頭擺出來的,約摸只有大半頭豬時,當(dāng)下就更犯愁了。
就在許學(xué)軍進店買肉時,還在家中的唐紅玫也開始忙活起來了。
婆媳倆都起得很早,不同的是,唐嬸兒又去縣城外頭買菜了,這回她還約上了老街坊同去。而在唐嬸兒出門前,唐紅玫就跟她商量了一下,想做些鹵水先備著。
街坊在門口等著呢,唐嬸兒著急出門,聽了這話也沒當(dāng)回事兒。再說了,這些日子以來,唐紅玫也做了好幾次飯,味道也還可以。因此,唐嬸兒只告訴兒媳,家里的調(diào)料除了擺在臺面上的鹽罐子外,其余的都在櫥柜最上層,叫她自個兒開了拿。
得了準(zhǔn)信兒,唐紅玫就淡定多了,目送婆婆走出家門,轉(zhuǎn)身就回了廚房,開了櫥柜仔仔細(xì)細(xì)的挑了起來。
叫唐紅玫意外的是,家里的配料還真不少,除了一般人家都有的油鹽醬醋外,居然還有花椒、桂皮、八角、陳皮等等,廚房的窗臺上還擺了個舊花盆,里頭倒是沒有花,而是種了些蔥。
唐紅玫各取了一些,掐蔥時還意外的在窗臺上尋到了一大塊老姜,她一面回憶著夢境里的具體步驟,一面手腳麻利的開始忙活起來。
以前還在娘家時,她也是干慣了廚活兒的,雖說她前頭有倆姐姐,可姐姐們要下地賺工分,生火做菜這些事兒都是她做的。
再一個,做鹵水的步驟仿佛早已牢牢的烙刻在了她的腦海里,到真上了手的時候,動作如同行云流水一般,就感覺已經(jīng)練習(xí)了無數(shù)次,早已成為了本能一般。
配料下鍋熬煮之前,她回了一趟自家那屋,找出了從娘家?guī)н^來的針線包,又尋出了巴掌大的一塊紗布,把先前的鹵水料都倒在紗布上,用針線仔細(xì)縫好,這才倒水下鍋。
下鍋時,她心下還有些可惜,哪怕她婆婆珍藏的配料遠比她預(yù)想中的更多,還是沒能湊齊全部鹵水料。要知道,在她的夢境里,就是最簡單的一個鹵方,至少也要十余種材料,多半還是中藥材。
不過很快,她就顧不得可惜了,只因鹵水的味道慢慢滲出來后,出乎意料的好聞。
仿佛有點兒苦,又有些中藥的味道,畢竟這只是鹵水,還不曾放入肉類熬煮。可就是這些氣味,一下子將她再度帶回了那夜的夢里,就連狹小的廚房都仿佛變成了夢里寬敞古樸的老灶間了。
……
許學(xué)軍比唐嬸兒更早一步回來,畢竟肉店是在街面上,而唐嬸兒跟老街坊結(jié)伴去了縣城外頭跟菜農(nóng)買菜。
等許學(xué)軍拎著豬肉回到家時,就覺得自家有股味兒,倒不是勾人饞蟲的那種,而是一種他從來沒聞過奇特味道。循著怪味去了廚房,他看著媳婦兒站在爐灶前不知道在鼓搗什么,而那股奇特的氣味就是從鍋子里傳出來的。
“肉買來了?”唐紅玫很快就發(fā)現(xiàn)許學(xué)軍回來了,忙上前接過豬肉,又忙將特地在鍋里溫著的早飯給他拿出來,“先把早飯吃了,再回屋歇會兒,等吃飯了我喊你。”
許學(xué)軍昨天是早班,今天就是中班了,下午兩點上班,剛好是吃過午飯歇會兒的工夫。三班倒原本就累人,加上他又排了大半夜的隊,確實是又困又累,匆匆吃過還熱乎的早飯,他就再度回了屋。
其實,擱一般人碰上像許學(xué)軍這樣的悶葫蘆,早就不高興了,尤其是城里姑娘,這也是為什么許學(xué)軍一直找不到媳婦兒的緣故,哪怕唐嬸兒再三解釋,她兒子就是嘴笨,人好又勤快,依然沒用。
好在唐紅玫并不介意,瞅著許學(xué)軍進了屋,她還把廚房門給帶上了,又順手拿過碗筷洗干凈擱好,轉(zhuǎn)身繼續(xù)盯著她的鹵水鍋。
等唐嬸兒買菜回來時,豬肉都已經(jīng)下鍋了,驚得唐嬸兒差點兒把剛買的兩棵白菜三斤蘿卜給掉地上了。
那可是一斤肉啊!她還想著中午先切一兩肉,做個白菜炒肉絲或者切點兒肉燉土豆不是挺好?剩下的放著過兩天再煮,反正這會兒天氣冷,能放不少日子。
還沒等唐嬸兒心疼夠,她又發(fā)現(xiàn)了一個事兒,那就是她辛辛苦苦攢了很久很久的珍藏佐料,全沒了。
唐嬸兒:………………
胸悶氣短的她,干脆把白菜蘿卜連同她的菜籃子一并擱在了廚房地上,轉(zhuǎn)身一步一挪的出了廚房。
鹵肉耗時耗力,好在鹵水料是可以反復(fù)使用的,加上唐紅玫終于可以一償宿愿了,干得格外起勁兒,終于趕在飯點之前做好了第一鍋鹵肉。
在掀開鍋蓋的那一刻,饒是唐紅玫早已有了心理準(zhǔn)備,聞到這股濃香時,還是忍不住長吸了一口氣。
唐紅玫都這樣了,更別提唐嬸兒了。她本來是看著快飯點了,先去喚了兒子起床,又走到廚房里催下兒媳,結(jié)果剛推開廚房的門,一下子就愣住了,手搭在半開的門邊,傻眼了。
“媽,學(xué)軍他起了嗎?”唐紅玫也算著快到飯點了,忙從櫥柜里拿碗盛飯,不過鹵肉還得稍稍放涼一會兒。
“起了。”
“我這兒就快好了,媽你先等等。”冬天鹵肉涼得也快,到不燙手時,唐紅玫先拿了一半擱在碗里放到了櫥柜里,剩下的拿刀切成厚薄均勻的肉片,擺盤端了出去。
至于鍋里的鹵水,暫時就先擱著吧,回頭還能再用。
終于開飯了,甭管是唐嬸兒還是許學(xué)軍,都無比期待的看著桌上那盤鹵肉。
唐紅玫多少還是有點兒忐忑的,這夢終歸是夢,其實這是她第一次親手做鹵味。因此,她有些緊張的看著許學(xué)軍和唐嬸兒分別挾了一筷子肉片送到嘴里,忍不住問:“好吃嗎?”
許學(xué)軍想的是,肉的滋味總歸差不了,更別提這么香的肉了,就是滋味一般,他也一定會夸一句好吃的。結(jié)果這一吃,他就忘了原本想要說什么了。
唐嬸兒也沒比兒子好多少,早先她還心疼兒媳禍害了她的珍藏,就是兒媳剛進門,她也不好說什么。可等肉片一入口,啥心痛的想法都沒了,只想丟開筷子捂著圓臉吶喊。
怎么形容這種感覺呢?肉還是那個肉,就是口感好到爆,那種濃郁至極的肉香就好像一下子在嘴里爆裂開來,下意識的嚼了嚼,她突然理解兒子了。
這還有啥好說的?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