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那日,高俅、蔡京、童貫等人在一起計議,便是想把梁山余下諸人一網打盡,尤其是宋江和盧俊義兩人。</br> 高俅等人正在為宋江、盧俊義而煩惱時,內中一人說:“我有一計,管教三位大人滿意,必定能解心頭之恨!”</br> 高俅等一看,卻原來是內侍太監楊戩,三人大喜,忙問何計?</br> 楊戩道:“要解決宋江,就要先對付盧俊義,解決了此人便是斷了宋江一只胳膊。但此人十分英勇。若先對付了宋江,盧俊義得知,必會出現變故,反倒惹出一場麻煩。”</br> 高俅道:“愿聞你的妙計!”</br> 楊戩道:“可以授意幾個廬州軍漢,來朝廷告發盧俊義招軍買馬,積草屯糧,意在造反。然后奏天子請旨定奪,將他騙至京師,待官家賜酒食與他,卻在酒中下些水銀,墜他腰腎,早晚喪命。然后再差使臣賜御酒與宋江吃,酒里也下慢性毒藥,只消半月之間,一定沒救!”</br> 高俅三人哈哈大笑道:“此計大妙。”遂去操辦不題。</br> 且說史進得知林沖去世,武松有請。便心急如焚隨著錢飛虎去了六和寺。</br> 此時,林沖的遺體已然收殮,看著林沖的遺體,史進仍然抑制不住內心的悲傷,其實林沖不過五十來歲,由于家破人亡,導致精神長時間受到折磨,林沖看起來顯得十分蒼老。</br> 寺中的方丈親自為林沖做了超度,旁邊的眾佛家子弟為林沖頌讀了《?地藏菩薩本愿經》?和《金剛經》,最后林沖的遺體在火焰中化為灰燼。</br> “唉,人的一生就這么過去了,如果不過得轟轟烈烈一些,這個世間就白來了!”史進忽然就有了這么一些感悟。</br> 正思索間,忽然一陣旋風不住地圍著史進亂轉,史進心靈感應,對著旋風說:“林大哥,放心去吧,你的仇我會替你報的,你無需擔心!”</br> 說來也怪,那旋風一聽此言,徑自散去了,再也不見。</br> 武松對史進說:“史兄弟,就在這里住幾天吧,陪我說說話!”</br> 就這樣,史進又在六和寺住了數旬,那錢飛虎每天不時來孝敬、侍奉師父,武松便指點他一些功夫,有時候史進也指點一二。</br> 又過了數日,武松便對史進說了一番話,誰料史進聽了之后,直如晴天霹靂,五雷轟頂,一時間,真是氣從膽邊生,惡從心中起。</br> 且說朝中那幾個奸賊商議了要害梁山余下諸人的計策之后,便開始依計而行。</br> 高俅便派心腹花重金找了兩個廬州軍漢,寫下盧俊義在廬州招軍買馬,積草屯糧,并連結楚州安撫宋江,意欲共同造反的狀子。然后由蔡京將此狀呈送道君皇帝趙官家。</br> 趙官家看罷,心里有些疑惑道:“朕思宋江、盧俊義,破大遼,收方臘,掌握十萬兵權,尚且不生歹心。今已去邪歸正,焉肯背反?寡人也不曾虧負他,如何敢叛逆朝廷?或許其中有詐,難以相信。”</br> 此時高俅在旁邊奏道:“陛下所言乃至理,但人心難測,想必盧俊義嫌官卑職小,不稱其心,又生出反意,也未可知。”</br> 趙官家沉思片刻道:“可將盧俊義喚來,朕親自詢問!”</br> 三賊一聽,心內狂喜。蔡京奏道:“陛下,不如將盧俊義喚來京師,陛下親賜御膳御酒,將圣言撫諭,窺其虛實動靜。若無,不必究問,亦顯陛下不負功臣之念。”趙官家便同意了。</br> 且說盧俊義得圣旨召喚,哪里知道有詐,便隨欽差上京師而來。</br> 趙官家將盧俊義召于偏殿,問了幾句話,了解了一些情況,但并未發現盧俊義有謀反跡象。</br> 時至中午用飯時間,趙官家便賜御膳于盧俊義,盧俊義拜謝后,便吃了個干凈。</br> 趙官家又撫慰盧俊義道:“卿去廬州,務要盡心安養軍士,勿生非意。”盧俊義頓首謝恩,出朝回還廬州,卻全然不知奸臣早已在飯中下了水銀。</br> 盧俊義星夜返回廬州,誰知中途忽覺腰腎疼痛,無法騎馬,便走水路坐船返回。</br> 行至淮河,立于船頭時,水銀下墜腰胯,盧俊義站立不牢,落于淮河深處,待隨從打撈上來時,早已溺水而死。</br> 可憐河北玉麒麟,本是一名富翁好漢,受吳用的詭計上了梁山,現又中朝廷奸臣毒計,送了性命!可憐,盧俊義一生都遭人算計,人生何其坎坷,可悲可嘆!</br> 蔡京、童貫、高俅這幾個奸臣,得知盧俊義墮河而亡,三人可真是喜出望外,又著手開始實施毒計的第二步。</br> 早朝時,三賊啟奏天子說:“泗州申復:盧安撫俊義行至淮河,墜水而死。臣等省院,不敢不奏。今盧俊義已死,只恐宋江心內設疑,別生他事。乞陛下圣鑒,可差使臣,帶御酒往楚州賞賜,以安其心。”</br> 可憐趙官家,糊涂昏庸,哪里知曉奸臣這些毒計,便又準奏了。</br> 且說宋江征剿方臘后,被任命楚州安撫使,大約有半年多的時間。一天,忽然聽得朝廷降賜御酒,便率眾出迎。</br> 使臣進入官衙,宣讀了圣旨。捧過御酒,教宋江飲畢。宋江亦將御酒回勸使臣,使臣推不會飲酒。使臣見宋江喝了御酒,便告辭回京。</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