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數日,眾人都在談論當前國家之事,對于亡了的朝廷,是恨其不爭。對于侵宋滅宋的女真金國,也是怒其殘暴。</br> 事實上,古往今來,落后就要挨打,這是注定的鐵律。人類社會本身就是一個弱肉強食的社會,好比在一個森林里,兇猛的動物吃掉弱小的動物是一個道理。</br> 這些道理,雖然不是每個人都明白,但是史進作為梁山中頭腦比較清醒的人,他心里是明白的,只是他不能說出來而已。</br> 史進仔細回想自己的一生,有過荒唐的時候,也有過熱血沸騰的時候,還有過認真反思的時候。每思考一次,史進的心里就越發的清明一次。</br> 他知道,一個時代想要長久延續下去,必然要有百姓的擁護,根基才穩。否則,大廈將傾的時候,只要有人登高一呼,便會有無數人的響應,那你的執政根基就會坍塌。</br> 即便不是一下就倒塌,但也經不起幾次折騰,用不了多久,一個王朝的時代就會結束。比如現在的趙宋朝,看似亡在異族的手中,其實是亡在自己手里。</br> 史進長嘆一聲,心道:“假如我有生之年,能實現這個愿望,為百姓們建立一個人人平等,有飯吃有衣穿的大同社會,無論成敗,今生也就無憾了!”</br> 終于到了分別的時候了,史進也準備繼續向故鄉華州進發。而吳騰龍也向史進告別,除掉了丐幫的敵人,幫中事情還很多,需要自己回去處理,就不陪史進去了。</br> 史進問孫岳:“賢侄,你要到哪里去呢?”孫岳道:“我也要回到陜西涇原去看看,順便將王重陽帶回終南山去看望他的父母。”</br> 林暗風也向史進、吳騰龍等告別,也準備回去安頓一下家小,可能下一步女真賊子要打過來了,需要提前做好準備。</br> 大人們都好說,說走就走了。但小孩子們卻不愿意了,史鳳鳴拉著吳兮若的手,淚汪汪地說:“姐姐,你能不能不走,再和我玩!”史進笑著對兒子說:“傻孩兒,姐姐要和她爹爹回去了,以后你長大了就去找她吧!”</br> 而這邊王重陽和林朝英卻有些傷感,王重陽依然是木訥的樣子,而林朝英卻對王重陽產生了好感。雖然林朝英才十來歲,王重陽不過十五六歲。但林朝英卻對王重陽的好感日益俱增。</br> 幾天里,王重陽教了不少林朝英的武功,他憨憨的性格卻讓林朝英極為喜歡,少男少女的情愫就此在心間萌發。</br> 眾人寒暄了幾句,就準備離開了。其實這里面最傷感的還是燕青,好不容易與各位英雄相聚一堂,沒想到這么快就要分別了。但是江湖兒女,四海為家,每人都有每人的事,所以分別才是常理,此次的分別才會有下一次重逢。</br> 燕青與史進狠狠地擁抱了一番,互相拍著肩頭說:“珍重!”史進和孫岳等走水路,一路向西去。而吳騰龍和林暗風走陸路,一路向東去。燕青將兩撥人送到三岔路口,看著大家漸漸消失在天盡頭,方才緩緩歸去。</br> 且說史進一家三口與孫岳、王重陽二人從鄂州繼續登船,順漢江向西北鄖陽而去,一路上史進卻有些憂心忡忡,不知道陜西老家是個什么樣的情況,畢竟很多年沒有回去了。</br> 沿途的風光自不必說,漢江雖然沒有長江那么雄渾,但畢竟是長江的第一大支流,卻也不差,風光也是無限優美。</br> 孫岳問史進道:“史叔叔,你此次回去有何打算?”</br> 史進道:“十數年沒有歸家鄉了,思鄉之情難泯滅啊!這次回去拜謁一下祖先陵墓。另外視情況發展一些明教教眾,擴大明教的影響力!另外很有可能女真金人會鐵蹄南下,抗金之事我輩義不容辭!”</br> 孫岳道:“叔叔說的是,我此次回去,也是先給父母掃掃墓。然后看下一步國內局勢如何,少不得也會出山收拾金國賊子。”</br> 幾日里,幾人都在船上度過,大家相互聊著天,倒也不寂寞。史進又誠懇地向孫岳請教了一些關于武功方面的問題,孫岳也不吝己學,將自己所學和感悟盡數傳于史進,王重陽在一旁聽著,不時頻頻點頭。</br> 孫岳的徒弟王重陽經過數年的磨礪,加上天資聰慧,武功的進展也非常快,已然達到二三流水平,一般的武師都不是他的對手了。</br> 王重陽也對史進道:“史前輩,以后如果用得著晚輩的地方,盡管開口!”</br> 史進道:“好好好!以后如果需要你,肯定會相請!”</br> 話不多說,時間過得非常快,這一天,已然到了商州,大家又要分別了。史進等往北去華州,孫岳要往西北去長安,兩人就此分別。</br> 正所謂:近鄉情更怯。隨著離家越來越近,史進心里反而有些忐忑起來。離家十幾年了,不知道家中是什么情況,老宅子還在嗎?老家的那些親人們還在嗎?</br> 不數日,便回到了故鄉史家莊,老遠便看見了此前莊外的二三百株大柳樹。但是這莊子已然沒有了蹤影,原來當年史進邀請朱武、陳達、楊春中秋節在家中吃酒時,被人告發。</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