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完顏婁室得知烏魯撒拔進攻陜州城大敗,萬人僅剩下千余人,不由得大怒。令左右將烏魯撒拔推下去斬首示眾。</br> 烏魯撒拔一聽,心中哀嘆不已,想:“早知道就不回來了!”</br> 這時,旁邊的眾將急忙跪下為其求情。因為大家都知道,誰都有帶兵出征的時候,難免會吃敗仗。如果這個時候大家都不為烏魯撒拔求情,那以后輪到自己估計也沒有人求情了。</br> 完顏婁室看下面齊刷刷跪了一地的求情將領,也知道目前正是關鍵時期,也不宜對眾將太過嚴苛,否則容易影響士氣。</br> 雖然完顏婁室軍紀嚴明,甚至嚴苛,但并不是一個頭腦蠢笨的將領,“勝敗乃兵家常事”這個道理他還是清楚的。</br> 于是他大喝一聲:“好!既然眾將為爾求情,今天本帥就法外開恩,留下你戴罪立功。但死罪可免,活罪難逃!來人哪,將烏魯撒拔拉下去重責五十軍棍!”</br> 左右立刻吆喝一聲,將烏魯撒拔拉下去受刑不題。</br> 完顏婁室道:“各位,我們自云中南下,一路勢如破竹,幾無停滯,皆賴眾人齊心之故也!然至陜西之地,為何如此之艱難?大概眾人驕傲自滿之故,從今日起,望眾人收起驕狂、懈怠之色。宋西軍常年與西夏征戰,戰力強悍,吾等不可小覷!望各位奮起勇氣,一鼓作氣拿下陜州城!”</br> 眾人一聽主帥如此之說,皆哄然答應,并無敢有怠慢之人。</br> 完顏婁室見將眾人的士氣調動起來之后,遂下令率部十萬人移師至解州,伺機再攻陜州。</br> 完顏婁室南下解州的消息很快就被李彥仙的探馬獲得。李彥仙一聽,并不敢怠慢。</br> 他心里很清楚,雖然前面打了幾次勝仗,并不能說明什么。因為完顏婁室是金軍將領里面很能打的幾個人之一,而且此人精通謀略,并非浪得虛名之輩。</br> 此人從云中出兵,一路南下,河東各州望風而潰,其威名之盛,戰斗力之強由此可見一斑。雖然陜州戰役失敗,并不能說明完顏婁室就是庸碌之輩。</br> 李彥仙召集吳騰龍、王延、邵云、邵隆等將商議完顏婁室親自率兵南下之事。</br> 經過眾人商議,均覺得金兵此次十萬大軍,人數眾多,而李彥仙部兵力不足兩萬,以兩萬對十萬大軍,勝算不大。于是眾人均覺得有些頭痛。</br> 經過再三計議,李彥仙還是決定要智取,最終他們將目光放在中條山。</br> 中條山,位于河東西南,在黃河與涑水,太行山和華山之間,山勢狹長,故名中條山。因中條山隱蔽著洛陽、潼關和關中,瞰視著豫北和晉南,因此軍事地理位置十分重要。</br> 而且此處山高林密,道路崎嶇難行,金人的重騎兵在此嚴重受限,而對于擅長山地戰的宋兵來說,優勢大于金人。</br> 為確保這次伏擊戰取得勝利,李彥仙親率吳騰龍、王延、邵云等將前去設伏,襲擊完顏婁室的部隊。</br> 此時屯兵解州城的完顏婁室,也正在計議派兵越中條山達陜州之事。</br> 這時,忽有心腹大將赤盞越羅過來道:“大帥,解州乃關公誕生之地,建有關公廟,何不前去瞻仰一番?”</br> 完顏婁室欣然道:“關公乃忠義之人,實為我武人之楷模,必去祭奠一遭,方不負我等仰慕之情!”</br> 遂命人準備香蠟、祭祀之物,前去關公廟拜祭。</br> 不多時,便來到了關公的廟前,此廟建于隋朝,只見廟宇飛檐高翹,斗拱相連,四處多有文人墨客對關公贊頌的詩詞匾額,端得是一個莊嚴之處。</br> 此天,本是艷陽高照,晴空滿天。完顏婁室興致勃勃率十數人前往。而此時,解州居民早已躲避殆盡。所以關公廟宇之內空無一人,唯有廟祝仍在廟內清掃落葉。</br> 看著關公威嚴的塑像,完顏婁室禁不住肅然起敬,對著關公的塑像施了三個禮,然后命隨從將祭祀之物和香蠟盡數燃起。</br> 誰知就在此時,天氣忽然發生變化。本來晴空,忽然烏云密布,瞬間大風刮起,將所燃之香燭盡數吹滅,眾人均有些訝然。</br> 就在眾人正在納罕之際,忽然又是狂風刮起,地上草屑灰塵飛起,瞬時天昏蔽日。眾人正在驚疑之時,只見大風刮起一物直向眾人砸來。</br> 卻原來是立于塑像之下的大香爐,完顏婁室等人一看大駭,閃避不迭,但仍有數人被香爐掃到,受傷倒于地哀叫不已。</br> 這時,那廟祝大叫道:“不好,關公爺發怒了,爾等速速離去,否則恐有禍端!”</br> 完顏婁室等一聽,無可奈何,只好抱頭鼠竄而去。說來也怪,十數人剛出了廟門,下山之后,天空依然晴空白日,剛才的一切好似并沒有發生。</br> 完顏婁室心中感慨:“真乃忠義之人,看來我大金強攻宋地,有些不仁不義了!”只好怏怏而去,心中卻有了不祥之感。</br> 不數日,完顏婁室親率大軍跨越中條山往陜州進發而來,然而他們知道到的是,李彥仙早就在此地設下伏兵,專等完顏婁室大軍。</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