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薛仁貴一腳把薛訥踹進大營,可不是讓他來做買賣賺錢的。
薛訥在倭國干的那些破事,在他爹面前只能一輩子封口,若被他爹知道,一定會活活打死他。
但是薛訥很清楚,倭國沒有脫不下褲子的女人,天下也沒有不透風的墻。
自己在倭國干買賣的事,他爹遲早會知道的。
別的不說,人販子和石見銀山這兩樁買賣的巨額收入,是瞞也瞞不住的,人家直接往長安薛府里送,巨額財產(chǎn)來源不明,薛訥怎么解釋?
既然瞞不住,薛訥就必須在戰(zhàn)場上立下功勞,用功勞來抵消自己的罪孽,他爹揍他時應該不會痛下殺手。
主意打定,薛訥決定干點人事了。
親自上陣廝殺是不可能的,薛訥不缺勇氣,但也不缺心眼,留待有用之身用來吃喝嫖賭不香嗎?年紀輕輕玩什么命呀。
所以想要立功,必須另辟蹊徑。
沉思許久,薛訥眼睛眨了眨,轉(zhuǎn)身回了營帳,一陣窸窸窣窣之后,薛訥走出來時已換了一身衣裳。
甲胄卸下了,他只穿了一身高句麗平民的粗布衣裳,腰間用草繩隨便打了個結(jié),腦袋綁了一塊白布,模樣難看了一點,但這就是高句麗平民的模樣。
光有外表偽裝還不夠,薛訥眼睛四下一掃,發(fā)現(xiàn)了四名手下將士,平日里跟他的關(guān)系還算不錯。
于是薛訥叫來這四人,從營帳里扔出四套平民衣裳,命四人換上。
最后薛訥在馬廄里找了幾匹騾子,騾子背上幾只褡褳,一行五人,再加幾匹騾子,看起來就像是行商的小商賈和雇請的幾名伙計,終日奔波換點養(yǎng)家糊口的血汗錢。
薛訥對自己的模樣表示很滿意,仔細檢查一遍后,發(fā)現(xiàn)沒什么異樣,于是大手一揮。
“走,咱們?nèi)ケ边吂涔洹!?br/>
一名手下忍不住道:“薛監(jiān)牧,大軍即將開拔,咱們?nèi)綦x開,戰(zhàn)馬沒人打理,李帥會問罪的?!?br/>
“隨便再找個兄弟幫我頂幾日便是,我要去北邊干大事的,真拿我當弼馬溫了?”薛訥翻著白眼道。
“薛監(jiān)牧,咱們這可是擅自離營,若被人揭舉,不大不小是個罪,咱們會不會多行不義必自斃呀?”
“滿嘴順口溜,你想考狀元呀?”薛訥怒道:“都閉嘴,聽我的,出了事我扛著?!?br/>
拍了拍騾子背上的褡褳,褡褳里全都是銀錢,最近賺的不義之財。
錢財傍身,薛訥頓時有了滿滿的安全感,于是薛家逆子領(lǐng)著四名手下,大搖大擺地從唐軍大營出發(fā)北上了。
…………
大軍繼續(xù)開拔,兩日后,快要接近高句麗南部邊境了,李欽載下令全軍扎營。
大營外,斥候來去如梭,無數(shù)單人單騎或是小支的斥候隊伍在大營內(nèi)進進出出,神色匆忙。
營盤剛扎下,前鋒營奉命出營,前行十里肅敵清道。
而此時,唐軍派出去的斥候已跟高句麗的斥候交上了手。
兩軍交戰(zhàn),最先接戰(zhàn)的一定是雙方的斥候,大家都在各自打探敵軍的情報動向,任何環(huán)境都有可能遭遇上。
見面二話不說,互相開打。
用刀用箭,人多勢眾時設(shè)伏下套,敵眾我寡時掉頭就跑。
短暫交手,一觸即離。雙方斥候各有傷亡。
唐軍大營內(nèi),李欽載再次擂鼓聚將,昏暗的燭光下,李欽載神情沉靜地盯著地圖。
“斥候來報,我軍距高句麗敵軍大約五十里,明日開拔后,定會與敵人遭遇。”
“我軍正北方二十里有一片平原,若是與敵正面交戰(zhàn),那里將會是戰(zhàn)場……”李欽載一邊沉思一邊道。
孫仁師也盯著地圖,凝視許久,突然指著地圖上的一處道:“李帥,我軍前方十五里有一處峽谷,末將以為,該派斥候去查探一番,敵軍若在此設(shè)伏,于我軍不利?!?br/>
李欽載點頭:“我已派出了斥候,今日扎營后,斥候與敵遭遇,我方斥候有一些傷亡,大約百人之數(shù)……”
王方翼沉聲道:“高句麗國貧而民悍,軍將驍勇善戰(zhàn),名不虛傳。”
李欽載想了想,道:“傳令黑齒常之,前鋒營再往前推進五里扎營,徹夜戒備,提防敵人襲營。”
“如果他們真敢來,便讓前鋒營將士試試高句麗軍的成色,看看他們究竟是何戰(zhàn)力,也讓我心里有個數(shù)?!?br/>
雖說唐軍裝備了火器,但李欽載從不覺得自己可以輕敵。
戰(zhàn)爭的勝負是人決定的,不是武器。主帥輕敵,將士拉胯,手里的武器再先進也會吃大虧。
在不了解高句麗軍戰(zhàn)力的情況下,讓前鋒營先試探接敵,了解了敵人的戰(zhàn)力后,李欽載才能對接下來的交戰(zhàn)做出正確的決斷。
“王方翼,劉仁愿。”李欽載又道。
二將抱拳:“末將在?!?br/>
“你二人各領(lǐng)三千兵馬,在峽谷上方設(shè)伏,若敵軍打算在峽谷埋伏,你們可圍而殲之?!?br/>
“末將領(lǐng)命!”
“裴正清?!?br/>
“末將在。”
“陌刀營前行十里列陣,守住峽谷外的狹道,敵軍若敗退,陌刀營封鎖狹道,務必全殲敵軍?!?br/>
…………
第二天,黑齒常之所部前鋒營在往前推進十六里處,與高句麗軍一支五千人的前鋒兵馬遭遇。
提前得到了斥候的稟報,黑齒常之果斷下令前鋒營列陣。
三千唐軍兵馬對敵五千高句麗軍,人數(shù)上不占優(yōu)勢,但唐軍的武器卻占盡了優(yōu)勢。
高句麗軍趕到時,唐軍已列好了陣,陣列徐徐向前推進。
高句麗軍也匆忙列陣,黑齒常之是名將,當然不會犯低級錯誤,更不會保持什么君子風度等敵軍列好陣再進攻。
當高句麗軍還在列陣時,唐軍前鋒營便開始步步逼近。
雙方距離兩百步左右,對方的弓箭射程之外,唐軍三眼銃的射程之內(nèi),黑齒常之下令放槍。
按照以前的操練步驟,唐軍將士從容不迫地點火,擊發(fā),退后,第二排補位,繼續(xù)點火,擊發(fā)……
一輪又一輪,高句麗軍還沒列好陣,便倒下一片又一片,霎時間人仰馬翻,慘叫不絕。
然而對面的高句麗軍將領(lǐng)是個狠人,戰(zhàn)況如此劣勢之下,索性下令全軍沖鋒。
高句麗將士也是令行禁止,將領(lǐng)剛下達沖鋒的命令,他們明知前方唐軍的火器很可怕很要命,但還是怒吼著抄刀朝唐軍發(fā)起了沖鋒。
悍不畏死,前赴后繼。
隋唐三代帝王,東征高句麗皆無功而返,彼國將士之驍勇,自是隋唐東征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