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那句捅馬蜂窩的話,竇舉人并沒有多做停留,徑直關(guān)上大門離開了。
殊不知,他前腳剛走,大慶娘后腳就發(fā)飆了。
她先是跺了一腳陸家門前的核桃樹。
然后朝著竇舉人離開的方向吐了口唾沫。
接著才冷笑道:“呸!以貌取人的臭男人!
“頂著個舉人的名頭,我以為你總比李耀文出息點兒!沒成想,還是他那般膽小的貨色!
“真他娘的膚淺啊!老娘能看上你們,那是你們的福氣!”
花嬸原本在一旁看著她丑態(tài)百出。
卻不想,大慶娘口中的話越來越不中聽。
到后來,竟是連村長都罵上了。
而且,聽她話中的意思,她竟曾勾搭過村長。
只可惜,村長也沒看上她!
花嬸怒極!
她一直將這婦人當好姐妹。不成想,這婦人竟然在背后,打起了她男人的主意。
越想越氣,花嬸便同大慶娘理論起來。
兩人理論著理論著,竟是破口大罵起來。
越罵越難聽,到最后直接動起手來。
立刻吸引了不少村民圍觀。
小林娘聽說竇包兒在李嬸家,便趕去李嬸家找她來勸架。
之后的事情,竇包兒和陸庭竹都知道了。
聽完花嬸的解釋,村長恨聲道:“我以前只當這個大慶娘是個好吃懶做、愛嚼舌根的婆娘。沒想到,她竟是這般心思惡毒的婦人!”
“哼,那你還招惹她?”
花嬸瞪他一眼,不滿道。
村長看向她,狐疑地問:“我何時招惹她了?”
“你不招惹她,她怎會去勾搭你?”
花嬸反駁道。
村長一噎,無奈道:“那你說,竇文長招惹她了嗎?她就是個耐不住寂寞的瘋女人!你根本不能用正常人的想法來看她!”
想了想,花嬸點點頭:“那確實是個瘋女人!”
隨即,她看向竇包兒和陸庭竹:“剛才,多謝你倆了!不然,那老虔婆真能將我的頭發(fā)給拔光了!”
說著再次理了理頭發(fā),似乎還有些后怕。
“嬸子別怕,沒那么嚴重的,”竇包兒笑笑,解釋道,“我和庭竹是故意那樣說著來嚇唬你們的!”
“什么?那瘋子扯你頭發(fā)了?扯掉得多嗎?來,給我瞧瞧!”
村長急道。
花嬸避開他:“不礙事的!”
“別動,讓我瞧瞧!”
村長又湊近幾步。
花嬸臉頰微紅,有些不自在地看了眼竇包兒和陸庭竹。
陸庭竹轉(zhuǎn)開視線,只當什么都沒看到。
竇包兒善意地笑笑。
心道,村長雖然時常念叨著他那位初戀,不,暗戀對象。但內(nèi)心深處,對花嬸已是用情至深了。
也難怪,若非深情,又怎會有李春柏和春桃這倆孩子的存在?
“哎呀,李耀文你這個老不羞,你在干甚?”
身后忽然響起竇文長滿是驚訝的聲音。
花嬸一驚,一把推開村長,理了理鬢發(fā)。
村長眼睛微瞇,轉(zhuǎn)頭瞪向竇文長:“喲,咱們風流多情的竇大才子回來了?不知這一會兒的功夫,又招惹了什么不能招惹的人!”
“最想招惹的就在面前,只是不能招惹!你說可不可惜?”
竇文長說著,看一眼花嬸。
花嬸臉頰更紅了,留下歲月風霜的臉上,依稀能看出幾分年輕時的俏麗來。
村長神色一變,立即擋在花嬸面前。隨即冷笑道:“你真是白長了一副好相貌!真不知蓮兒當初看上你什么了!”
“蓮兒是誰?”
花嬸冰冷的聲音在村長身后響起。
村長身體一僵,沉聲道:“都過了午時了,還不回家做飯?你是想餓死我嗎?”
“你先告訴我蓮兒是誰?然后,我回家給你做飯!”
花嬸追問道。
“你這婆娘,怎的這般啰嗦?快跟上!”
村長說著,大步朝前走去。
經(jīng)過竇文長身邊時,狠狠地瞪了他一眼。
那模樣,有點落荒而逃的味道。
“哈哈哈!”
竇文長放聲大笑起來。
花嬸懂得見好就收,很快就收起剛才的那股潑辣勁兒,面帶微笑地跟了上去。
經(jīng)過竇文長身邊時,她還禮貌地說了聲:“竇舉人,之前多謝你了!得空帶著小娘子和陸少爺來我家玩!”
“一定前來叨擾!”
竇文長笑著回道。
至此,風流倜儻的竇舉人,惹起的風流債,終于告一段落了。
竇包兒無奈的同時,也頗為感慨。
這大庸國的女性,真是一次次刷新了她的認知。
如此折騰了這一中午,他們發(fā)的那許多面,都被李嬸整成了饅頭和包子。
中午,沒再做飯,就著李嬸煮的稀飯,每人吃了幾個熱騰騰的肉包子。
臘月二十九,就在這場不大的風波中,結(jié)束了。
臘月三十,要做的事情同樣不少。
一大早,竇包兒便去李嬸家?guī)椭箅u肉。
兩只大公雞,足足燉了一大鍋。
快中午時,滿院肉香味。
陸家,竇舉人領(lǐng)著陸庭竹和李從田剪了些紙錢。
大庸各地,都有過年祭祖的習慣。竇舉人雖然在外地過年,但那份敬畏祖先的心,卻是不分地域。
雖說前幾天準備得差不多了,但幾人還是一直忙到了申時。
因著這里既不是陸家,也不是竇家,竇舉人便省去了迎接祖先的習俗。只領(lǐng)著陸庭竹,在路口放了幾串鞭炮,又燒了些紙錢,聊表孝心。
對此,陸庭竹面上恭敬,心中卻頗有些不以為然。
若陸家的祖宗真的能庇佑后輩,他這位大少爺就不會流落他鄉(xiāng),孤苦無依了。
家中,竇包兒和李嬸已經(jīng)在著手準備年夜飯。
竇包兒并無故鄉(xiāng),因此也就沒了入鄉(xiāng)隨俗的必要。
所以,過年應遵循的習俗,多是按著五柳村的來。
在這五柳村,年三十是需要吃餃子的。
聽李從田說,過年吃餃子的寓意為“更歲交子”,預示著吉祥如意、辭舊迎新。
包餃子寓意著喜慶吉祥、幸福美好。
過年包餃子時全家人一起動手,不同分工,象征著齊心合力。
李嬸調(diào)餡,竇包兒搟面皮。
等陸庭竹他們忙完,便一起動手包起來。
包好之后,自然便是煮餃子。
煮餃子寓意著奔騰向前,蒸蒸日上。
最后,則是盡情地享受。
吃餃子寓意著闔家歡樂,團圓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