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嬤嬤點點頭:“太后娘娘說的是。”
太后又道:“若是殿下此番讓步也不行,那些人也會得寸進尺的!所以這件事,哀家是最適合出面的人,誰叫哀家年紀最大,是不死的老妖怪呢!”
夏嬤嬤哭笑不得:“太后娘娘您壽比南山,這是老天爺?shù)亩髻n,別胡說!”
夏嬤嬤眸光中盛著溫情:“奴婢還要借著太后娘娘您的福氣,再活個幾十年呢!”
太后哂笑一聲:“幾十年,那就真的成老妖怪落!”
“太后娘娘您難道不想看看江世子的將來的孩子嗎?以后要叫您曾祖母的!”
太后聽了這話,神情中浮出向往:“哀家當然想,只是小殊這孩子對蘇洛用情很深,也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從這其中走出來!”
太后擔憂若是江殊忘不了蘇洛,怕也不會接受別的女孩。
主仆兩個是一邊聊天一邊朝外走的。
因此這最后一句話,一直等在外面的越皇也聽到了。
他上前一步,扶住太后說道:“母后請放心,兒臣找人幫小殊算過了,說他這一生,兒子都有九個呢,更別提女兒了!”
太后神色一喜,被燭火氤氳的眉目都煥發(fā)出光彩:“真的嗎?”
越皇點點頭:“兒子還會欺瞞母后不成?”
太后拍了拍胸口:“那就好,那就好!哎,可惜不是跟蘇洛生的。蘇洛那孩子,還是挺招哀家喜歡的!”
越皇接話:“朕也很喜歡她,有件事朕一直沒有同母后說過。故去的欽天監(jiān)監(jiān)正偶然曾幫蘇洛算過命。說她命格貴重,是母儀天下之相!”
太后沉吟少許時間后道:“可惜她壽命不長,若是現(xiàn)在還活著,未來可不是要驗證……”
她說道這,沒有繼續(xù)朝下說。
就算是一朝太后,立誰為太子這件事上,她也沒有發(fā)言權(quán)。
越皇的眸光卻是閃了閃。
如果蘇洛還在,江殊不一定會愿意回到皇家。
越皇心內(nèi)其實清楚,江殊愿意認祖歸宗,有一部分的原因是因為只有成為皇子,才有更好的立場與衛(wèi)璟一較高下。
要不然,始終要矮一個頭。
而且,蘇洛若是不死,按照夫妻兩個的感情,怕江殊往后后宮也不充裕。
甚至可能不開后宮。
若是那樣的話,又怎么可能會有九個以上的兒子呢!
但是這些話,越皇是不準備跟太后說的。
他扶著太后在椅子上坐定,早就等候多時的太醫(yī)正趕緊上前幫太后把脈。
韓昭端上來一碗熬的濃濃的姜湯:“太后娘娘,您先喝一碗去去寒!”
太后皺眉將姜湯喝完,哼了一聲,道:“皇帝你倒是早就準備好了!”
越皇趕緊蹲在太后的椅子便,低頭認錯:“母后息怒,兒子是在是沒有辦法,才會去麻煩母后,兒子心內(nèi)也很惶恐不安,還望母后不要生氣!”
這一刻,哪怕是年邁的越皇,在太后的跟前還像是個做錯事的孩子!
太后拍了拍他的手背:“起來吧,你是哀家的兒子,你在想什么,哀家還不知道嗎!哀家是你的母親,只要是能幫到你的事情,自然是毫不猶豫就要幫的!何況哀家也的確很喜歡小殊!”
她一直很想將江殊認回來。
可這件事不是那么簡單的。
太后深知越皇的難處,從來都沒有提過。不過眼下既然越皇已經(jīng)開了這個頭,太后當然是盡全力支持。
她說完這些話,低低的咳嗽了幾句。
越皇的神情馬上緊張起來,問太醫(yī)正:“母后的身體如何?”
太醫(yī)正已經(jīng)把脈完畢,回道:“太后娘娘染了點寒氣,幸而衣服穿得厚,加上又及時的換掉濕衣服喝了姜湯,只要這兩日多注意點,不會有什么大問題!”
越皇長舒一口氣。
沒事就好!
太后卻蹙眉:“怎么會沒大問題,哀家淋了一場雨,重病不起,迷迷糊糊間一直叫小殊的名字呢……”
太醫(yī)正楞了楞,抬頭看著精神尚好的太后,似乎有點沒明白她的話到底是什么意思。
太后沖他抬了抬下巴:“你說,哀家是不是不太好?”
太醫(yī)正聯(lián)想起偷偷從側(cè)門進入時,看到御書房外的情景,趕緊避開視線,低著頭應(yīng)道:“是,微臣剛才診斷錯了,太后您這一場風(fēng)寒挺嚴重的,一定不能再受一丁點的刺激,否則情況可能會很不好!”
太后滿意的點點頭:“太醫(yī)正的醫(yī)術(shù)真是越發(fā)精進了!”
太醫(yī)正擦了一把頭上的熱汗,無奈的道:“多謝太后娘娘夸贊!”
沒辦法,深宮就是如此啊!
這不,太醫(yī)正滿面愁容的從御書房出去,很快就被幾個沒有離開的臣子攔住,問太后娘娘的情況如何。
太醫(yī)正搖搖頭,眉毛都能打結(jié):“情況很不好,太后娘娘身體本來一直沒恢復(fù),前段時間端肅皇后去世,太后憂思重重,郁結(jié)難解。如今又添江世子的事情,簡直就是雪上加霜!各位還是多注意點吧,若是繼續(xù)這樣下去,恐怕太后娘娘……”
太醫(yī)正在這里停下了話頭,但未盡的話,大家用腳趾頭也能想得到。
幾個等候的臣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時間都不知道該怎么辦。
張御史說道:“難道這件事就這么算了?”
王御史搖搖頭:“你沒聽太醫(yī)正剛才的話嗎,太后都這把年紀了,若是真有個三長兩短的,咱們往后怎么辦?”
可能會丟性命不說,間接害死了當朝太后,作為一個臣子來說,也會成為心理跨不過去的坎。
兩位御史本來是一個是衛(wèi)璟的人,一個是高達的人,在這一瞬,卻異口同聲的深深嘆息,給各自的主子回消息去了。
淋了一場大雨,大家都受不住,匆匆的離開。
沒有人注意到,大理寺卿柳公允的馬車去而復(fù)返,又回到了皇城腳下,并且拿出一塊腰牌,在一盞茶的功夫后,重新到了御書房外。
不過這一次,他不是跪在外面請愿,而是直接被畢恭畢敬的韓昭引著到了越皇的面前。
他已經(jīng)在馬車上換了衣服,又喝了驅(qū)寒的湯藥,但畢竟年紀大了,這么一番折騰,整個人看上去還是很頹靡。
見到越皇,他屈膝準備跪下行禮。
越皇趕緊快步上來,一把托住他的手臂,溫聲道:“柳愛卿辛苦了,咱們之間不分君臣,快快請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