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傻可不知道吳中元在想什么,見吳中元一直盯著它,便慢悠悠的爬了過來,挨著他趴下。
吳中元抬手摸了摸大傻的頭,嘆氣過后輕身而上,自獨角后面坐下,神授指揮,催著它往前移動,這家伙吃的太多了,得溜溜腿,消消食。
要說不沮喪,那是假的,不過細想過后感覺大傻壽命的長短應(yīng)該是可以人為控制的,昆蟲的壽命都不長,大傻之所以能存活多年,除了受到了隕石輻射的影響,可能還與此前一直處于饑餓狀態(tài)有關(guān),所有的生命都遵循出生,成長,繁衍,衰老,死亡這五個過程,進食是推動這些進程的源動力,只要減少食物供給,理論上是可以延緩衰老,延長壽命的。
此外,隕石輻射的影響也不能排除在外,大傻壽命的快速消減究竟是因為遠離了隕石,還是因為吃的太多,目前還不能確定,需要進一步觀察。
大傻是個直腸子,沒過多久就開始排便,它排便時并不需要停止移動,而是一邊往前爬一邊屙屎,糞便的形狀與馬糞蛋有些相似,卻比馬糞蛋要大很多,也沒有很重的異味兒。
到得二更時分,大傻終于“輕裝減負”,震動翅膀,升空南下。
練氣之人都有夜視能力,便是晚上自天上飛行也可能被人看到,為了避免被人發(fā)現(xiàn),吳中元一直授意大傻低空飛行,他此前曾經(jīng)去過南疆,熟悉路徑,不過這次他沒有走當(dāng)日的老路,而是往東偏移了幾十里。
大傻雖然飛的慢,卻也比牽著馬步行要快的多,三更不到便到得朱雀把守的十字路口附近。
朱雀仍然蹲在那棵參天古木上,那棵古木枯死多年,在別處樹木都發(fā)芽吐綠的初春時節(jié),古木更顯滄桑衰敗。數(shù)月不見,朱雀顯得更加蒼老,羽毛也不復(fù)柔順,斑駁稀朗,在殘月的籠罩之下,大有枯藤老樹昏鴉的垂暮蒼涼。
有了大傻為坐騎,便沒有必要自那十字路口通過,但猶豫過后吳中元仍然神授大傻偏移西南,往那十字路口飛去,上次路過時朱雀曾經(jīng)跟他說過幾句話,而今前路迷茫,他希望能夠再次得到它的指點。
隨著距離的臨近,看的更加真切,朱雀老態(tài)盡顯,精神越發(fā)萎靡,感知到大傻載著吳中元飛來,朱雀只是微微歪了歪頭,連眼睛都不曾睜開。
吳中元命大傻自十丈外降落,步行上前,沖朱雀抬手行禮。
朱雀沒有睜眼,實則它睜眼與否也沒什么分別,因為上次路過的時候吳中元已經(jīng)知道它是個瞎子了。
吳中元只是沖其行禮,并沒有說話,朱雀也沒有任何反應(yīng)。
吳中元一直沒說話,朱雀也一直沒開口。
足足站了五六分鐘,吳中元帶著大傻向南走去,他不說話是因為沒必要說話,如果朱雀想給他什么指點,就會主動講說,如果朱雀不想給他指點,他主動求請就是強人所難,人家也不會理他。
走出十幾步之后,朱雀蒼老的聲音自耳畔傳來,“現(xiàn)在回頭還來得及。”
吳中元聞言心中一凜,急忙止步轉(zhuǎn)身,朱雀仍然蹲在死樹上一動不動,實則它也的確沒有動過,甚至連嘴都沒有張開過,他所聽到的聲音實則是朱雀使用心靈感應(yīng)傳遞過來的。
“請長者指點迷津。”吳中元彎腰行禮。
朱雀沒有回應(yīng)。
等了良久,朱雀始終未曾言語,吳中元沉又沖朱雀抬了抬手,然后轉(zhuǎn)身向北走去,他并不知道朱雀為什么會說‘現(xiàn)在回頭還來得及’,但這句話的意思已經(jīng)很明顯了,此番南下很可能會遭遇危險,自己眼下修為低劣,既然明知山有虎,便不往虎山行了。
一直走到十丈之外,吳中元方才騎乘大傻升空,往西北方向飛去。
原本他是想去山羊谷的,此番突然改變行程,也不知道該往哪里去,熊族是留不得的,鳥族也去不得,而今只有牛族對他還不很仇視,可以往牛族去。
不過他也沒準(zhǔn)備去連山城尋找姜南,原因有二,一來姜南很可能在山羊谷而不在連山城,二來連山城是牛族的都城,人多眼雜,很有可能藏有鳥族和熊族的探子,還是尋一處安全的所在,潛心練氣才是正事。
雖然聽從了朱雀的規(guī)勸,吳中元的心里還是多有疑惑的,因為他想不明白此去南疆會遇到什么危險,姜南既然在山洞里留下線索,讓他去埋劍處,就應(yīng)該在山羊谷附近等他才對,而且姜南既然讓他去,就一定會有萬全安排,按理說此去南疆應(yīng)該不會遇到什么危險。
思前想后,想不出所以然,最終只能放棄,俗話說的好,聽人勸,吃飽飯,不是每個人的意見都值得采納的,只有那些成功人士的意見才值得聽取,因為他們的成功已經(jīng)證明了他們的心智是高于常人的,朱雀是伏羲女媧留下鎮(zhèn)守四方的神獸之一,等同神靈一般的存在,它的意見必須聽取,哪怕自己暫時想不明白也不能自作聰明。
他并沒有遠離朱雀,西行百十里就命大傻斂翅下落,這里是河流的北岸,河岸內(nèi)凹,河邊有大片沙灘,這里避風(fēng)溫暖,取水也很方便,可以考慮在此落腳。
有大傻在,他就敢安心入睡,在睡下之前神授大傻守在附近,不準(zhǔn)遠離也不準(zhǔn)進食。
雖然氣溫已經(jīng)回升,但夜晚露宿還是有些冷,昆蟲都是冷血動物,大傻也怕冷,屎殼郎是會挖洞的,而且挖的很好,等到他次日起身,大傻已經(jīng)在河灘和北面樹林交界的地方挖出了一處很大的坑洞,藏身其中,只露了個腦袋在外面。
見吳中元起身活動腿腳,大傻也自洞里爬了出來,爬過來用腦袋蹭他。
吳中元不用感知也知道它想干什么,但他還是凝神感知了,他感知的不是大傻的想法,而是它的壽命。
經(jīng)過這一夜,大傻的壽命又有少量縮減,這段時間大傻并沒有進食,這就說明隕石輻射對大傻的壽命是有影響的。
確定了這一點,便騎乘大傻重回天坑,天坑已經(jīng)暴露,自不能再住了,此番回來是為了拿取隕石的,順便也可以觀察一下周圍的情況,以此推斷昨日在他和吳荻離開之后,吳融和吳雷有沒有發(fā)生意外。
吳融和吳雷已經(jīng)不在了,兩只飛禽的尸體也被帶走了,而且周圍沒有明顯的搏斗痕跡,也沒有血跡,這就說明二人是被熊族帶走的。
去到坑底,隕石還在,有大傻幫忙,很快挖了出來,頂托負載,重回河邊。
挖是大傻挖,埋也是大傻埋,吳中元只負責(zé)選定掩埋的位置,就埋在山洞的右側(cè)。
埋好隕石,吳中元又命大傻將坑洞擴大,以便于他也能住進去。
忙完這些已近午時,吳中元自河邊撿了幾個河蚌,生火烤了,白天生火沒什么光亮,只要柴草干燥,煙也不多。
接下來該干正事兒了,教導(dǎo)大傻如何戰(zhàn)斗,在此之前首先要確定大傻都有什么能耐,大傻不喜歡水,但并不表示它不會游泳,跟螻蛄一樣,它也有游泳,但水平差強人意。不過這也不重要,因為它是會飛的,會不會游泳作用并不大。
上游有長達十幾里的寬闊河灘,也很平坦,用它做跑道,檢試大傻的奔跑速度。此番檢試給他帶來了不小的驚喜,大傻奔跑的速度非常驚人,世人多用快逾奔馬來形容移動速度很快,大傻的奔跑速度可比馬跑的快多了,大致目測,時速最少也能達到一百二十,而這幾乎是風(fēng)行術(shù)催到極限的速度,也是太玄高手的移動速度。
不過這只是理想速度,受客觀條件限制,大傻平時不太可能跑的這么快,影響速度的最大因素就是它個頭兒太大,除了一望無際的草原,在其他地方奔跑難免遇到阻礙。
到得傍晚,吳中元再度感知大傻的壽命有無消減,凝神感知之后心里的這塊大石頭終于落了地,只要克制飲食,大傻的壽命可以大大延長,實則這種情況不止適用于大傻,對于所有生命也都同樣適用,俗話說吃得多,死得快,這話不是沒有道理。
如果是人,肯定管不住嘴,但大傻思維很簡單,對于他的命令,總是給予無條件的執(zhí)行,大傻之所以餓得要死還能服從命令,也可能是因為它小時候苦日子過慣了,這時候再怎么饑餓也不可能比小時候更慘。
隨后幾日吳中元一直在忙著訓(xùn)導(dǎo)大傻如何作戰(zhàn),真的到了緊要關(guān)頭,他不可能分神親自指揮,必須得讓大傻學(xué)會獨立戰(zhàn)斗。
首先得讓它有必勝的信心,自信很重要,只有自信才能無所畏懼,才能一往無前,得讓大傻知道自己就是最厲害的,沒有什么對手是不可戰(zhàn)勝的。
除了心靈相通,訓(xùn)導(dǎo)的時候還得加上食物引誘,每當(dāng)大傻領(lǐng)會了某一個要領(lǐng),就給予食物獎勵,給也不能多給,吃多了折壽。
大傻很餓,每當(dāng)建立心靈感應(yīng),第一時間感受到的就是它強烈的饑餓感,人在減肥的時候會餓的睡不著,大傻也會餓的睡不著,但它很聽話,盡管食物隨處可見,只要吳中元不允許它進食,它絕不偷嘴,哪怕是在吳中元睡著的時候。
第三日清晨,吳中元睜眼之后眉頭大皺,不知何時,沙灘上多了兩堆干牛糞。
見吳中元起身,大傻急匆匆的爬到其中一堆牛糞近前,然后回頭看著吳中元。
見吳中元站立不動,大傻調(diào)頭爬回來將他推到了另外一堆牛糞近前。
“你這是在賄賂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