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瞬時安靜了下來,廢了太子立誰,皇上的子嗣并不多,合適年紀(jì)的就這么幾個,六皇子太小,五皇子雖記在皇后名下但年紀(jì)也才四歲,三皇子四皇子聰明,母妃身份也高,但若按著順序按著年紀(jì),二皇子看似是最合適的。
但誰也沒開這么口。
趙國公一派肯定是反對廢太子的,只要誰出口說另立的人,他們就卯足了勁先攻擊了再說,這么多大臣心里也有數(shù),誰也沒有先開這個口。
倒是剛剛開口的那個大臣說道,“微臣認(rèn)為,應(yīng)當(dāng)先廢了太子,另立的皇子且看他們是否合適?!?br/>
把這話題的重點繞到廢不廢太子,而不是另立誰上面去,這兩方的陣營就明顯多了,管誰支持誰呢,廢了太子總是首要任務(wù)不是,廢了才有立,至于立誰,皇上尚且氣盛,皇子們也都還小,可以慢慢商量。
這不,剛剛安靜了一會的,又吵起來了...
而景仁宮那邊,早朝還沒結(jié)束,皇后就得知了朝臣上奏有關(guān)于廢太子的事,險些沒被那些人氣死,平日里趙家送出去的禮不夠多么,太子一病一個個都抱著朝廷為重,國事為重的幌子,暗地里都不知道已經(jīng)站到哪邊去了。
皇后下意識的開口想喊何嬤嬤,何字出口才意識到何嬤嬤早就不在了。
沉著臉吩咐人去太子府請?zhí)渝^來,自己則匆匆去了壽和宮內(nèi),找太后商議此事。
早朝結(jié)束,這兩個時辰里,還是沒討論出什么結(jié)果來,只是廢太子這件事,已經(jīng)擺到臺面上了,蘇謙陽冷眼看著什么人跳腳,什么人反對,默默都記下了,回到承乾宮,數(shù)十封暗信下去,很快就接到了壽和宮那傳話,太后請他過去一趟。
蘇謙陽到了壽和宮里,太后的臉色也不好,皇后已經(jīng)離開了,長公主不在。
為的是什么事,也無需猜測無需問,蘇謙陽坐下后,靜等著太后開口。
廢不廢太子,太后已經(jīng)不能用正統(tǒng)兩個字來維持了。
有才德的太子可以無子,將來皇位可以傳給弟兄,傳給侄子,但太子不可以是這個身子,如今連床都下不了了,說的再不好聽,隨時可能走的人,如何還能死抱著這太子之位。
所以太后問的,是關(guān)于另立的事情。
蘇謙陽的態(tài)度和今天朝堂之上的一樣,把主動權(quán)給了太后,“母后覺得立誰呢?!?br/>
“國家大事,皇上您自有主張,哀家能說立誰就立誰么,哀家不過是問問皇上的意思,廢太子這么大的事,也不能輕易而為?!碧蟮恼f著,“畢竟,太子如今還病著,凡是也不能做的太過了?!?br/>
“母后說的是,不過朕這皇帝,怎么說都還能再當(dāng)一些年,既然如此,廢太子的事宜先行,至于立誰,以后再說?!碧K謙陽又補充了一句,“這也是朝中大部分臣子的意思?!?br/>
太后臉色一沉,“倘若太子的身子恢復(fù)了呢?!?br/>
“母后,您若抱著這樣的想法,那兒臣也沒什么可說的。”用先說立誰來拖延廢太子的時間,能拖多久,“太子的身子即便是好了,羸弱是不爭的事實,為皇的日理萬機,沒有好的身體,母后以為能多支撐幾年,母后抱著正統(tǒng)二字,可有為我大今朝考慮過今后的榮盛,循兒身子不好,好好養(yǎng)著不忙政務(wù),也許還能多活幾年,您讓他埋頭處理國事,這不是要累死他么?!?br/>
只能先廢后立,而不是先把立的人選出來。
太后神情一頓,繼而有幾分難堪,感情她們不答應(yīng)廢太子,就是逼著太子趕緊去死。
但蘇謙陽說的不是事實么。
當(dāng)皇帝的,要繼承大統(tǒng)的人,哪一個是可以翹著腿什么都不做的,什么都不學(xué)的,當(dāng)年他是太子的時候,代父皇出巡,一年兩次,還要幫忙處理諸多政務(wù),接手朝政。
太子這些年未出巡一趟,全是他親自去或者讓別的大臣代替,政務(wù)也都是只處理一部分,多了怕他吃不消,就算是為這個兒子考慮,讓他再多活幾年,這太子之位也應(yīng)該要廢了。
“母后不是不同意廢太子,但這詔書一下,沒有所立的人選,這朝廷不是要亂?!庇幸粋€主心骨了,大臣們就知道該支持誰,該幫著誰,否則這東一派,西一派的,得多亂。
“趁此機會,朕也想好好看看,這些人到底想支持誰?!碧K謙陽直言,“母后心中若有人選,可以告訴兒臣,但說到底立誰,兒臣不急?!彼褪怯腥诉x,現(xiàn)在也不會說。
見他這么說,太后點點頭,“哀家心中覺得這幾個孩子都好,除了這小六年紀(jì)太小不合適外,其余的,還是要看他們了。”
蘇謙陽點點頭,“母后說的有理,若是無事,兒臣先行告退?!?br/>
看著皇上出去,太后這神情變了變,吩咐人送信去了葉家...
到了三月底,這件事還沒什么起落,早朝的時候天天有人爭執(zhí),而宮外,竟然有人集結(jié)長跪在了宮門外,祈求太子身子早日康復(fù)。
廢太子的話題天天在早朝說起,宮外有消息也不意外,意外的時候,這群百姓幾乎是天天跪在宮門外,一跪就是幾個時辰,說太子寬厚仁德,不應(yīng)該遭受如此,求圣恩,不要廢太子。
平民老百姓哪里能想的遠,太子病了,養(yǎng)病就是,好了還是那個寬厚的太子,為什么要廢,太子做了這么多的好事,不能廢。
而老百姓這一跪,趙家人直接以民心所向來反對廢太子這件事,說的也夠直白,太子只是病了,并不是崩逝,如此大肆說廢太子之事,如何能讓太子好好養(yǎng)身子,并且長跪在承乾宮外,以示決心。
除了皇上和太子妃之外,沒有人知道蘇彥循是要求主動廢太子的,太子妃答應(yīng)過太子,不將這件事告訴皇后,而皇上,更不會和朝臣說,太子是自己不想當(dāng)了,你們?nèi)率裁础?br/>
所以宮外宮內(nèi)的事,一直延續(xù)到了四月,因為皇上遲遲沒有表態(tài)到底意屬誰,這有心的也另外抓不到抨擊的對象,說來說去,就繞著廢還是不廢這件事。
而私底下就算是有支持哪一位皇子的朝臣,這時候也沒有傻到把這皇子推出來,先廢了,大伙公平競爭么。
不過四月中的時候,北圖王前來臨安城上貢的事暫時讓這爭執(zhí)停了一停。
北圖王親自前來,攜貢品,由平王爺前去迎接,到了臨安城安頓下來之后,再進宮覲見皇上。
這些年來北圖和大今和平相處沒有戰(zhàn)事,陽關(guān)衡關(guān)那亦是太平的很,關(guān)系好了,來往自然密切些。
再者當(dāng)年謀反,這其中還得了當(dāng)時極年輕的北圖王的幫助,和平王爺?shù)年P(guān)系算在內(nèi),這也算是友好鄰里。
四月二十進宮這天,什么事都得放一放不是,宮中舉辦了盛宴來迎接這個北圖王,不少人見到他的時候,都還驚詫了一番,北圖王竟然這么年輕。
三天盛宴,后兩天宮中妃子也前往了,有幸見了這北圖王的風(fēng)采,而后三天,皇上還命人舉辦這狩獵,算是歡迎這北圖王的到來...
只是這狩獵結(jié)束后,北圖王忽然向蘇謙陽提出了想迎娶大今朝公主回去做他王妃的事,當(dāng)時蘇謙陽聽了是笑著問他,想娶哪個公主的。
可聽完北圖王說完后,他這笑就有些僵持不住了。
北圖王維特明明白白的告訴蘇謙陽,他想娶的,是大今朝的二公主,蔣貴妃所出的平寧公主。
維特提出這個請求的時候,還是當(dāng)著狩獵后宴會諸位大臣的面說的,說完后,眾人都注意去了皇上的反應(yīng)。
平寧公主今年十四了,去年開始就有人說起這皇上最寵愛的公主到底會花落誰家,娶了她可真的是賺到了,但大家也都是靜觀其變,因為沒有人做這個出頭鳥。
沒想到這平寧公主的美名都傳到北圖去了,北圖王都跟著來插一腳,也想娶她回去。
北圖王說完,還讓人送上了這迎娶公主的聘禮單子,呵,誠意十足啊,盤子里裝著的這冊子,足足有三冊。
蘇謙陽的神情終于維持不住了,可北圖王還說了一句,他如今孤身一人,并無后宮,娶了平寧公主為王后,今后也不會立后宮,僅娶她一人,僅讓她一人和他共享北圖天下。
這么霸氣的宣誓,還是當(dāng)著大今朝皇帝,大今朝諸位大臣的面說的,足見北圖王這決定了吧。
蘇謙陽看了坐在下方的蘇謙默一眼,后者搖了搖頭,他也不知道這臭小子什么時候看上平寧了,還是偷偷的,這賊心!
蘇謙陽繼而笑看著北圖王,“北圖王有如此心意,實屬難得,不過平寧公主的婚事,還需另議?!比⒄l不好呢,偏偏就挑了個他眼中最精貴的,看北圖王那眼神里勢在必得的樣子,蘇謙陽忽然覺得,做北圖王的岳父,一點都不愉快...
平王爺帶著求親后的北圖王出宮去了,蘇謙陽拿著這聘禮冊子,直接去了昭陽宮,這件事他還真不能自己做主。
蔣茹茵一聽他的來意,當(dāng)下就反對了,“不行,北圖這么遠,一年四季天冷的時候這么多,平寧如何受得了。”說罷推了推這聘禮冊子,“皇上不用說了,給再多的聘禮,臣妾也不會答應(yīng)的,一嫁就這么遠,別說他北圖王就娶她一個不納后宮,皇上您舍得把平寧嫁這么遠么?!睅啄昊夭粊硪惶?,她養(yǎng)個女兒,等于直接送給人家了,受了委屈呢,想家了呢,她這里一點都不知道,想幫點忙都使不上勁。
“朕當(dāng)然不舍得,你看一眼這冊子先?!碧K謙陽就知道她這情緒激動的,安撫她道,蔣茹茵直接推了他一把,“有什么好看的,莫不是北圖愿意送多少座城池做嫁妝,皇上心動了?!?br/>
這女人耍脾氣起來,就是一點道理都不會講的,蘇謙陽但凡表現(xiàn)出一點對這婚事有傾向,蔣茹茵即刻就不依不饒了,還最疼的女兒呢,舍得往那么遠的地方送。
蘇謙陽拉住她的手,嘆了一聲,“你看一眼,朕又沒說要把平寧嫁過去,你別氣?!?br/>
蔣茹茵這不是沒緩過來么,瞪了他一眼,拿起其中一本冊子翻看了起來,本來翻的速度是極快的,但是翻到后來,她這神情里,滿是詫異。
作者有話要說:咳咳,之前說起這北圖王~喵嗚,霸氣登場,咳咳,人家誠意很足滴</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