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上周沖以為馬掌雖好不宜馬上推行天下。”周沖說出自己的看法道:“以周沖之見單論騎兵應該推趙國的騎兵最利最勁若是我大秦的馬掌馬鐙還有馬刀以及作戰方式讓趙國知道了會對我大秦不利。”
秦王點頭道:“這是自然。周先生的意思寡人明白了這事一定要保密若有泄露者誅九族。有了馬掌我大秦的騎兵就可以長時間奔馳推進度會很快可以打趙國一個措手不及攻下的把握就大多了。
“有了馬鐙能夠用上腰力砍殺更有力度再加上周先生的好刀即使騎兵對上騎兵趙國騎兵也占不到上風。依寡人看趙國騎兵不僅占不到上風還會在我大秦騎兵面前吃敗仗。”這話雖是樂觀實情也是這樣。趙國騎兵沒有這三大利器騎兵對騎兵的大戰中必然討不了好去。
尉繚點道:“騎兵的威力天下皆知當年長平之戰白起用兩萬騎兵扎口子(按:還有一說認為是用五千騎兵我不太贊同這一數字因為五千面對數十萬亡命徒的進攻即使是鐵打的也不太可能守得住)顯示出了非凡的戰斗力。可是由于沒有必需的利器騎兵一直難以有一個大的提升。繚子一直在想要是能把騎兵作戰能力提高到一個新水平。那么這場大戰就好打多了。見識了周先生地杰作繚子豁然而悟原來道理就在這里。”
他是軍事大家對騎兵威力的認識自然是比別人深刻得多。但是戰國時代的騎兵從整個歷史角度來看還處于起步階段好多問題沒有得到解決自然是難以大幅提升。
韓非結巴道:“繚子先生說得對韓非也以為從此以后。大秦將擁有天下最精銳的騎兵。”
王翦手撫馬背贊嘆不已地道:“有了如此精銳騎兵這用兵之道就又要增加一門新學問了。有了騎兵固然可喜如何用好這些騎兵才是最重要的事情王上。王以為當把大秦的將領謀智之士召集起來好好商量一下。”
不愧是名將所想所謀都比別人深遠。無數的戰爭證明了光有了好的武器裝備沒有優秀地軍事理論裝備僅僅是擺設難以成大器。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人之所以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橫掃歐洲不是他們的坦克比英法的先進相對來說還大為不如主要是因為他有一套優秀的戰術理論“閃電戰”。
聽了王翦的話。周沖再也忍不住了大拇指一豎。贊道:“王將軍所言極是。騎兵雖好要是不能用好。有等于沒有。”
秦王很是贊許道:“王將軍不愧是寡人地臂膀這倒是個好主意。王將軍你說說看你以為如何運用這些騎兵為宜?”
王翦思索著道:“騎兵的最大優點在于快機動能力可以大縱深穿插、包抄、迂回用來截斷敵人的補給線攻打敵人防守虛弱之地。攻占敵人的要地都是不錯的選擇。”
蒙武這員老將也忍不住了。接著往下分析道:“奇襲敵人也是一個很好的主意。”
李斯忍耐不住了道:“還可以擒賊先擒王運用騎兵打擊敵人的主腦。”這主意不錯可惜后面那句太不應該了他說的是:“王上臣愚昧臣一時妄言還請王上圣斷。”
當此之情大家都在各抒己見暢所欲言他如此加上一句就太見外了秦王笑道:“你不說后面這句話多好!擒賊擒王倒是個不錯的主意周先生不正是要為寡人擒王嗎?”
尉繚不無感嘆地道:“周先生早就妙算在胸才向王上提出此策繚子現在方才明曉慚愧慚愧!”他是一代軍事大家沒有周沖想得遠自認不如嘆息是真。其實他大可不必感嘆他和周沖之間差了兩千年的文明不能完全明曉騎兵地妙用是情理中事。
他們你一言我一語地談論起騎兵的運用之道周沖不得不感嘆他們不愧是時代精英把騎兵地運用之道說得很透徹。
秦王看著周沖問道:“周先生你怎么不說話?周先生你以為該如何運用騎兵為宜?”
周沖是這次騎兵提升的始作俑者他肯定是成竹在胸聽聽他地高見必然有讓人耳目一新之感就連有點看不慣周沖的李斯都凝神靜聽。
“王上周沖以為騎兵的妙用雖多王將軍蒙將軍繚子先生已經說得很透徹了。”周沖開始向秦王建議道:“王上騎兵的妙用不外兩途。”
秦王頗為好奇地問道:“哪兩種用法?”
周沖接著道:“一種是沖陣。騎兵不僅僅是機動性好可以快突擊還在于他的沖刺能力可以很好地沖亂敵人的堂堂之陣。戰場之上必然是箭矢橫飛騎兵要沖陣先就要保證存“騎兵在遠處要邊射箭邊沖鋒。然后手持長矛一齊沖入敵人的堂堂之陣扔掉長矛用馬刀砍殺。即使堅如鐵桶的陣勢也會給沖亂這是重騎兵。”
重騎兵沖陣絕對占有優勢尉繚這個軍事大家聽得雙眼冒光連連擊掌贊道:“好主意好主意!周先生此計得行堂堂之陣將不難突破。”
王翦蒙武蒙恬王賁內史騰他們是欣然色動道:“真是好主意!”
秦王不僅沒有興奮還緊盯著周沖臉色也變了緊咬嘴唇久久沒有說話。
周沖和秦王相識以來就沒見過秦王以這種不善地眼神持著自己的道理很是奇怪道:“王上周沖一得之言還請王上圣裁。”秦王仍是盯著周沖不放沒有說話周沖就更是奇上加奇了。
活要保證存活周沖以為可以給人制造專用盔甲覆蓋軀體。對于馬匹也要保護好可以制造專用地馬甲讓馬匹披上馬甲如此一來人馬皆安全。但還不能沖陣還要給騎兵配備很多武器:弓箭、長矛、馬刀這些必備之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