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長廊畫
頤和園最吸引我的要算長廊的畫了。上大學時有兩次在頤和園實習,休息時我除了游泳,就是瀏覽長廊的畫。后來有了孩子,也常帶他們來看長廊上的畫。有的畫我能說出所以然來,有的卻不知出處,只好以“不知道”為托詞,心中頗感遺憾。
20世紀90年代曾買過一本書,名叫《頤和園長廊畫故事集》。可惜它的文字太多而畫太少,看著不夠過癮。當時我曾立志要親自來拍照片,把此書的內容和照片融合在一起。現在這件事終于做成了一半。
長廊東起邀月門,西到石丈亭,共273間,間間有畫,內外有畫,粗略統計共14000幅。這些畫有大有小,有的是花鳥魚蟲、湖光山色,有的是講故事。故事均取自中國古代文學著作、民間傳說、戲曲或神話故事。其中選自《三國演義》的有49幅、選自《紅樓夢》的有15幅、選自《西游記》的有11幅、選自《聊齋志異》的有9幅、選自《水滸》《楊家將》的有12幅、選自其他文學著作的有21幅,其余的則是民間故事、成語故事等共約200幅。有些故事特別受到人們喜愛,還有一事多畫的重復表現。
本書里臨摹的長廊畫是1974年頤和園大修時所繪,2009年7月我在現場拍照,歷經數月臨摹,成畫116幅。原作基本上是國畫風格,我在臨摹時有所改動,所采取的風格類似兒時愛看的小人書,大概介乎國畫和西畫之間吧。
因為我比較懶散,這里只列了長廊內部有故事的畫。至于長廊外側的畫,我覺得大部分人可能跟我似的,不愿意跨過坐凳去看。一來跨欄到底費勁,二來在外面看畫視角不大好,因此這里就不展示了。所以說這里畫的只是一半。
長廊畫編排的順序是從邀月門開始往西走,左面一張,右面一張,謂之“左顧右盼”吧。要是能對照此書在長廊里游走一回,日后跟朋友侃起頤和園來,內容會豐富些,也算是一件快樂之事吧。
友情提醒:看畫時別光顧著抬頭,小心撞到人;時間長了,別忘了揉揉脖子。
在整個長廊中有四個八角攢尖的亭子,從東到西分別是:留佳亭,代表春;寄瀾亭,代表夏;秋水亭,自然是代表秋;清遙亭,代表冬。每個亭子里有兩幅大畫,反映的都是大場面的故事。
下面,咱們就從東頭看起吧。
頤和園長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