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決策
故事出自《三國演義》。諸葛亮,字孔明,有經天緯地之才,因為生逢亂世,他兄弟幾個都隱居在河南鄉間,不愿過問世事。老打敗仗的劉備聽說后,不顧弟兄們的反對,三次前往,請隱居的諸葛亮出山協助。
其實諸葛亮也希望找個明主展平生所學。這次劉備送上門來,著實高興。諸葛亮給劉備分析了當前形勢,說明曹操勢力太大,孫權穩坐東吳,這兩個人都是惹不起、打不倒的。而四川這個天府之國目前基本沒有有能力的人占領。建議劉備不要跟曹操、孫權在中原搶地盤,而要“北拒曹操,東和孫權”,等到自己站穩了腳跟,就上西川去發展,與曹、吳兩家成三足鼎立之勢。分析完畢,諸葛亮又叫小書童拿出一幅早已畫好的西川五十四州的地圖,并按圖解釋(見圖)。劉備見自己的皇帝夢有望實現,高興至極,于是他誠懇地請求諸葛亮出山幫他。諸葛亮看他確實是誠心誠意,就答應了。這以后,諸葛亮幫助屢敗屢戰的劉備慢慢強大了起來,最終在四川建立了蜀漢政權,實現了他在隆中定下的決策。
諸葛亮出山時年僅27歲,可因為在京劇里唱諸葛亮的角色是須生,一出場就是胡子一大把,讓人總以為他是個老頭子呢。此畫沿襲了這一傳統,也把他畫成一個長胡子的老頭。沒法子,人們看習慣了。
隆中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