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了個三阿哥,對于府里的風向來說,變化倒是不太大。</br> 無非就是宋格格屋里多了些好處,吃喝穿戴上更好了些。</br> 不過,后院里也看出來了,宋格格這里是更好了些,對三阿哥的關懷上,也是少不得要盡心的。</br> 可是,盡心多少,這就見仁見智了。</br> 畢竟,就算是有了孩子,能保證下半輩子不艱難,可是跟得寵又有孩子也還是有區別的。</br> 所以,葉棗這里是絲毫沒有影響,該是如何還是如何。只有更盡心的。</br> 李氏那,也漸漸恢復起來,本身就有位份在,這一點,就不是宋格格能比肩的。</br> 這一日夜里,四爺就去了李氏那。</br> 這也是這么久以來,四爺正經留宿在了李氏屋里。</br> 李氏自然喜不自勝,四爺還來,就說明他還是在意她和孩子們的。</br> 李氏心里比誰都清楚,過去那種最得寵肆意的時光,是沒有了。</br> 可即便是沒有,也是盼著四爺能來的。</br> 她總是安慰自己,總還有一雙兒女,總還是有個側福晉的位份的。</br> 可心里對正院的恨,是無時無刻不在。</br> 四爺面對李氏的小心翼翼和刻意討好,心里是有些感慨的。</br> 他當然不喜歡這樣的李氏,可還是耐心的安慰了一句:“只要你守著規矩,該有的不會少。”</br> 因這一句,李氏就差點哭出來,只是福身:“臣妾都知道。”</br> 她心里,真真是五味陳雜。</br> 有一絲放松,畢竟這一年,起起伏伏,四爺對她越發淡漠了。</br> 她真怕有那么一日,四爺再不肯來,她怎么辦?孩子怎么辦?</br> 可酸澀的是,她曾是這后院里的第一人,可四爺如今,卻只說該有的不會少。</br> 側福晉該有什么,都是明著規定的,她又有孩子,奴才們也不敢克扣。</br> 可是,四爺的心和寵愛,這是沒有規定的,求不來的。</br> 她守著規矩,能求來四爺的寵愛么?</br> 甚至,有一絲怒意,想問問四爺,那葉氏可守著規矩了么?</br> 她就算是不如以前了,也是知道的,那葉氏如今的吃喝穿戴,哪里是一個侍妾受用的起?就是她這個側福晉,都有時候比不上的。</br> 四爺寵她寵的早就亂了規矩,可是她一個側福晉,就要守著規矩么?</br> 這是哪家的道理?</br> 可李氏,到底不是過去的李氏。</br> 她心里雖然委屈,可是也知道,鬧起來的不著好。</br> 男人要寵愛誰,女人是不能說話的。</br> 何況……她萬分不愿承認的事實就擺在那,縱然是她最得寵的時候……除了這個側福晉的位份是最好之外,四爺沒有像是對葉氏的時候那么有耐心……</br> 葉氏是侍妾,她無法晉位,可是李氏想,要是葉氏是個格格呢?</br> 這府里第二個側福晉的位置,只怕姓葉了吧?</br> 可是,再寵愛她,她也就是個侍妾!</br> 想到這,李氏又有一絲快慰了。</br> 這樣起伏的心情沒有露出來,只是盡心的服侍四爺。</br> 次日一早上朝,朝上氣氛不太好。</br> 四川與云南交界處的安寧河附近山里的一處少數名族村寨叛亂。</br> 說是村寨,也有幾萬人,雖然這樣的****不算什么大事,可畢竟是少數名族。</br> 滿人素來的規矩就是親近少數民族的,這一回的****就是考驗他們了。</br> 強壓固然快,可是云貴川這里多數都是少數名族,要是壓不好,就容易造成更大的****。</br> 所以,朝中文武很看重這件事。</br> 大部分大臣建議還是派大臣先去安撫最合適。</br> 不過也有一部分人是建議直接出兵剿滅揚我大清國威的。</br> 皇子們站在一旁,都沒有說話。</br> 康熙爺聽過了臣子的討論之后,問站在一邊的太子:“太子,你意下如何?”</br> “回皇阿瑪的話,兒臣覺得,該先安撫,雖然此次叛亂不足為慮,但是云貴川多少數名族,一旦引起不滿,可能會有別的人也生事。蒙古戰亂平息不久,如今不宜再有戰事。倘或安撫能解決,還是不要動干戈的好。”</br> 立馬就有大臣附和,太子爺英明等等。</br> 實話實說,太子爺說的都在理。</br> 看起來是盛世,可實則前些年,平三藩,打葛爾丹,打臺-灣,國庫是耗盡了的。</br> 縱然這幾年恢復了些,可康熙爺隔三差五就要南巡,也是銀子啊。</br> 如今平亂不算什么,可是一旦引起大亂,就是大事了。</br> 再說了,葛爾丹是死了,可是蒙古素來不平靜……誰知道會不會有人趁火打劫?</br> “太子爺年紀輕輕,倒是謹慎。朕都不及你。”康熙爺冷笑一聲。</br> 太子爺忙跪下:“兒臣無能。”</br> 太子爺跪下了,那幾個主和的也都跪下了。</br> 剩余的人也不好站著,一瞬間,也就都跪下了。</br> 四爺素來是明面上支持太子爺的,自然也是主和一派,一早就跪下來了。</br> 直郡王雖然善戰,可是今兒他沒說話。</br> 可皇上不會允許他不說話,這會子就點名問他:“直郡王,你說該如何辦?”</br> “回皇阿瑪的話,兒臣聽皇阿瑪的。皇阿瑪要安撫,兒臣愿意出面。皇阿瑪要收拾他們,兒臣愿意領兵前往。”</br> 直郡王很直接,很簡單。</br> 跪著的大臣們里頭,如索額圖,如明珠這類的老臣,心下就有了計較。</br> 不說素日里誰更得寵的話,如今這回答上,直郡王雖然回答的像是極為沒有主見,也沒有什么國計民生的籌謀,可是貴在順耳啊。</br> 他就一個態度,聽皇阿瑪您的。</br> 這一對比,太子爺的顧慮就很是多余了。</br> 皇上春秋鼎盛,做主的還是皇上。</br> 更何況,皇上如今還站不起來呢……</br> 做兒子的,是示弱好啊?還是……替他拿主意好啊?</br> 這要是個尋常百姓家,肯定是拿主意啊。</br> 可這是帝王家!</br> 做太子的這個時候,本該示弱。本該是一副時時刻刻離不開皇阿瑪提點的樣子。</br> 太子爺錯了。</br> 縱然是個胸中有丘壑的,也不該如此。</br> 相對來說,看起來沒腦子了些的直郡王,何其聰慧?何其叫皇上放心?</br> “你這孩子,也不小了,怎么不知自己琢磨?”康熙爺果然馬上就愉悅了,笑著道:“都起來吧。”()錦繡清宮:四爺的心尖寵妃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網最快。</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