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好男人 !
第一百零八章
“蘇亶的嫡長女不錯,堪為太子妃。”李世民眼神溫柔的注視著長孫皇后輕撫小腹的動作說道。
“蘇亶嫡長女?”長孫皇后微擰秀眉,略有些不快的說,“那不就是蘇威的曾孫女。”
蘇威這人很有才能,蘇家也算得上是人才輩出的京兆士家大族,但他本人的品性實在是不怎么樣,從北周到隋再到唐,換了好幾任的主子。李世民平王世充后,蘇威求見李世民和李淵均遭拒絕,最后武德六年病死于長安。李世民現在給太子選這么一位太子妃,長孫皇后自然有所不滿。
安撫的在長孫皇后保養良好的柔荑上拍了拍,李世民才笑著說:“蘇威雖然稍微有點……”說到這里他頓了一下,眼里一抹幽深閃過才繼續說道,“但這蘇琬確實是一個不錯的姑娘,且蘇亶乃蘇夔次子,蘇勖同宗堂弟,兩人關系非常不錯。”
“那姑娘名蘇琬?”長孫皇后撫摸肚子的動作頓了頓,“如果我沒記錯的話,蘇家這一輩的孩子是‘玉’字輩的吧。”
“正如觀音婢所說。”李世民自得得笑了起來,“蘇琬乃蘇家這一輩中最杰出的女孩兒,前不久才被正式起名為蘇琬,并上了蘇家族譜。”
長孫皇后震驚了:“蘇家竟然會給女子起名并記入族譜?”
蘇家是純正的漢人家族并以此為榮,他們一向崇尚儒家思想并對女子多有束縛,竟然還會讓蘇家女的名記入族譜?長孫皇后難以置信。
“觀音婢,漢人家族也完全都是迂腐之人。雖然蘇威的行事稍微有點出格,但蘇家卻是好的,尤其是他們一族傾心培養的蘇琬現在不過十歲之齡卻盡顯大家風范。如果不是太子也很是不錯,朕還真不敢下旨冊封太子妃。”李世民想到那些沒事就詬病一下他們李唐血統的人不禁冷笑了一下,整個大唐在他的治理下一副欣欣向榮的景象,那些人不過就是一些吃不到葡萄非說葡萄酸的跳梁小丑。
雖然李世民對那蘇琬一片贊譽,長孫皇后卻還是有些不太滿意。在她心里她的長子可說是全大唐最杰出的少年也不為過,聽李世民的意思那蘇家居然還有挑揀的意思!如果不是不想和李世民鬧得不愉快,她還真不想要這么個兒媳。
“雅歌,你父皇為你選的太子妃,你覺得怎么樣?”她側頭看向一旁抱著城陽公主的雅歌。李世民對這個嫡長子一向很看重,有些朝堂上的事也愿意和他商量,如果他不愿意娶這位太子妃的話,說不定李世民會重新考慮也說不定。
“母后,這婚事一向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兒子當然是聽您和父皇的。”雅歌一早就知道這個世界他是必須成親生子的,綿延子嗣是作為一名太子最基本的義務。所以無論娶誰都沒有什么關系,就算是做不到琴瑟和鳴恩愛一輩子,但最起碼的相敬如賓,他敢保證自己一定能做到。
沒好氣的瞪了兒子一眼,長孫皇后又斜睨了一旁笑得開心的李世民:“你們父子陣線一致,就我一個人在這挑剔,是吧?”
“母后,父皇為我選的太子妃肯定是經過多方考慮的。而且兒子的喜好父皇也是知道的,總不會讓我娶到不合心的妻子才是。”雅歌此話說得李世民暗暗點頭不已。
他自己的兒子當然是寵的,總不能給他娶一個房玄齡家的盧氏那樣嫉妒成性的妻子才是。李世民最愛的女性就是長孫皇后,而雅歌平時也更欣賞他母親這樣的女子,所以這蘇琬,還真是他挑選了好久才選出來的最佳太子妃人選。
他卻不知,雅歌情愿娶盧氏那樣的夫人為妻,因為他實在是不想應付復雜的后院。對雅歌來說,他非得娶妻的話,那也只有一名妻子就好了。既然現在是嫡長子繼承制,又何必再納妾弄出庶子庶女來呢?同母所出的兄弟都有可能為了利益鬩墻了,不是一個娘胎的,豈不是更會斗得你死我活。
太子的側妃什么的,說得再好聽,不也是妾嗎?雅歌不會妨礙其他男人娶妻納妾,但他卻不會讓自己這樣,更不會讓他的子女這樣。太子后院的女人出身都不會太差,表面上或許會一片祥和,但有了各自的兒子之后,想的肯定就不一樣了。
如果皇室能夠一夫一妻并且五代皇后不能出自同一家族,那么前朝后宮或許就不會連成一線,也不用太過擔心后族篡權的問題。不過這也只是雅歌的想法而已,如果皇室手中沒有足夠的力量,這樣就很容易讓皇族被架空。
雅歌是覺得皇族被架空也沒所謂,能夠多給百姓一些權力是好事,但這想法實在是跨越時代太多。在清朝他能弄君主立憲,但在這個年代,這超前的想法卻是沒法實行的。
隋煬帝為什么會下臺?除了他確實狂征暴斂弄得民不聊生,更重要的原因卻是他大力推廣科舉制選出寒門子弟為官,影響了世家門閥的利益!李淵和李世民上臺后并沒有廢除科舉制,但也不像隋煬帝時那么在意。不是說李唐家族愿意讓那些士家大族繼續坐大,而是他們現在根基還算不上很穩,動作不能做得太大。
作為皇帝,誰不希望自己名下的集權能夠更集中?
李世民都這樣忍耐只能選擇一步步削弱世家門閥,雅歌難道還能和時代對著干?頂多他也只能潛移默化的做一些事而已,不過也得等他真正上位之后才行。如今才貞觀五年,貞觀朝還有十七年,他現在要做的也仍然是有選擇性的讓眾人看到他的才能。
朝堂上關隴貴族和山東貴族的爭斗一直未曾停息,李世民也不可能讓他們停息。只有他們繼續這樣爭斗下去,他才能將朝堂維持在一個平衡之上,更是能夠不著痕跡的打壓他們。
而這,也是他為雅歌選擇蘇亶嫡長女為太子妃的另一個理由。蘇家作為京兆世家雖然強盛,但比起那些真正的世家門閥卻還是差了一點。太子的妻族必須有一定勢力,但也不能太強,更不能是那種最后必定會衰敗的家族!
不久之后,太宗李世民一道冊封秘書丞蘇亶嫡長女為太子妃的旨意頒下,給看似平靜的長安拋下一顆巨大的石頭,水花頓起。不管這些人因為這道旨意想到什么又想做什么,雅歌的妻子人選卻是定下了。
三年后,貞觀八年,十六歲的太子李承乾在東宮迎娶十三歲的太子妃蘇琬。從此,東宮有了女主人,雅歌也正式擁有了上朝參與朝政的權力,而不再是上朝聽政。
這一年,太子迎娶太子妃前三個月,長孫皇后再次產下一個女嬰,滿月的時候就被李世民冊封為新城公主。雖然兒女眾多,但李世民對這個女兒的降生仍然是高興的。后宮眾人再次明白,長孫皇后和她的子女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是完全不一樣的!
隋煬帝帝姬楊妃看著長孫氏和她子女的榮寵心里苦澀難當,但她也不敢再做什么動作。太子的根基日漸穩固,李世民對長孫氏和太子都是信任有加,只是想想三年前李世民毫不留情的對楊氏一族在前朝和后宮的清洗,她就心里發寒。
她以為她在李世民心中是有地位的,當初不過是因為她的身份比較特殊所以只能以妾室的身份入秦王府。而且后來李世民能夠政變成功登基為帝王,她楊氏一族也付出了不少。
她所出的李恪和李愔兩個兒子李世民也是喜愛的,但和長孫氏所出的太子還有李泰李治一比,那根本就不夠看!她的李恪和李承乾同歲,雖然不比李承乾優秀,但比起同齡人來說也是甩下他們一大截了!李承乾三年前就行了冠禮,現在更是娶了蘇家女為太子妃并且在朝堂上有了實職。
而李恪呢?雖然被封為吳王,冠禮卻遙遙無期,王妃人選更是還沒著落,但比李恪還小一歲的魏王李泰的王妃聽說皇上和長孫皇后已經在相看之中了。
可再不平,楊妃也真不敢再動用她后宮中還殘存的勢力。她恨長孫氏,更恨她生出的李承乾!如果沒有李承乾,她的李恪絕對是眾多皇子中最肖似李世民的,再加上李恪身上兼有的獨孤氏、楊氏和李氏三個家族的高貴血脈,絕對是李世民繼承人的最佳人選!
當初她壯士斷腕的嫁給李世民是為了什么,不就是為了楊氏的血脈能夠成為下一任的帝王嗎。可惜她的敵人太過強大,她看不起長孫氏,結果長孫氏卻早她幾個月產下李世民的嫡長子。她看不上李承乾,結果他的表現卻大出她的意料,甚至她私底下安排的那些事都沒能將這太子帶到歪路上,反而成長得越來越優秀,將她的李恪遠遠的拋在身后。
當初殿內省協助長孫皇后給蘇家下的聘禮就有夠讓人眼紅了,而昨日那從宮外抬進來的十里紅妝,更是讓楊妃紅了眼。可惜她也只能私底下嫉妒紅眼,表面上還得笑語晏晏的恭喜長孫氏和她的好兒子。
今日整個皇宮都是喜氣洋洋,連以前最會偷懶的宮人今天也都是忙忙碌碌的。太子殿下的婚禮豈是簡單的,再加上太子不僅是今上放在心上的兒子更是朝堂上擁有勢力的太子,他們這些人不好好巴結他才奇怪了!
不過楊妃心里清楚得很,今日皇宮里真正高興的,大概也就只有那么幾個人而已。
作者有話要說:感謝下面的小萌物們,土豆愛死你們了喲~
盒子里的貓扔了一個地雷
盒子里的貓扔了一個火箭炮
血色泣歌扔了一個地雷
幽悠扔了一個地雷
血色泣歌扔了一個地雷
盒子里的貓扔了一個火箭炮
眾多的唐朝歷史土豆看得眼暈了,其實貞觀之治怎不是容易的事。
李世民要打壓世家門閥,還要好好治理整個國家……
魏征并不是真正的直臣,其實他與唐太宗很多是做戲,要不他也不會被李世民鞭尸了。
魏征為了山東貴族的利益,李世民為了李唐的面子……好悲催的感覺,唉
最開始李世民還要將嫡女嫁給魏征的兒子,可惜魏征死了就直接悔婚了。
果然皇家還是利益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