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混亂的真實】
據說廢太子殿下起兵造反是個大烏龍……
據說廢太子殿下帶兵沖進皇帝行宮是因為擔憂皇帝龍體安康……
據說皇上見到廢太子殿下身體就好了,吃嘛嘛香,身體倍兒棒……
據說廢太子雖然被廢了,可是突然受寵,原本一直受寵的九阿哥被皇帝厭棄了……
據說太子被廢是因為不從皇帝,后來廢太子殿下想通了,于是榮寵無限……
總之,現在行宮,有太多的傳言,比十年前謠言滿天飛的草原還要熱鬧不少。
但事實上,如今最失落的,不是被廢的太子,不是被“厭棄”的九阿哥,而是眾大臣一致想要推舉為太子的八貝勒。
而八貝勒失落的原因,也不是傳言中皇帝重新信任廢太子,而是……閻微不見了。
是的,閻微不見了,在這場魂魄大混亂的十年之中,香草是徹底的消失了,如今,那個叫香草的女子也沒有了呼吸,除了她,一切都回歸了原位,一切都好像沒有變過。
可是,有誰會知道,這里曾經有過一個人,她讓八貝勒覺得溫暖,她一直陪伴了他走了十年,可是,卻是突然消失在了時間的長河里。而那個人,除了八貝勒,有誰會去在乎呢?
皇帝和廢太子如今形影不離,就算打算啟程回京,行宮一頓忙亂,皇帝也未曾和胤礽分開。九阿哥第二日就來了八貝勒的院子,去和自己的表妹說話。唯獨八貝勒一個人,形單影只地坐在書房里,想著閻微曾經說過的話,茫然不知所措。
要去哪里才能找到她呢?她曾經和他說過,說她來自三百年后的世界,那個世界,和他們這兒截然不同。也許,她也是想要回去的吧,所以雖然這十年來,他們關系很好,閻微卻從來沒有對他敞開過心扉。
八貝勒想著就覺得心痛,書房里安安靜靜地,沒有一絲當初的歡聲笑語。還能找回她嗎?八貝勒自己也不確定。
卻說再次和榮華碰頭的九阿哥,兩個人的再次見面,卻不像皇帝和廢太子那般溫情脈脈,大抵是因為榮華現在的身份是八福晉的緣故,九阿哥就算和她親密地說著話,舉動也是十分地疏離,不敢貿然動作。
“看來,當初皇阿瑪的確是變成了香草,也難怪太子二哥對一個小侍女這么看重,如此看來,只怕就算皇阿瑪沒有回來,太子二哥也還有后招。”九阿哥沉聲分析道。當初,他和榮華也不是沒有想過香草,不過這么多年安然無恙,也沒什么確切的證據,倒也未曾去深究的。說到底,兩個人也是害怕,真正發現了皇帝的身份,到底該如何自處。
榮華和九阿哥固然有狠絕的心思,可那個人到底是皇帝是九阿哥的皇阿瑪,如何能輕易下手,更何況這怪力亂神的事情一再發生,兩人都不敢隨意動作,只寧愿當做不知,過得一日是一日。
可是,不僅僅是一日十日一年,而是十年,那么漫長的時間過去了,幾乎所有人都要習慣了,都適應了各自的身份,命運卻又突然改變了!這情景,如何不叫人唏噓。
而皇帝的行宮內,皇帝也正和胤礽討論著九阿哥和榮華,不過九阿哥到底是自己的兒子,皇帝能不提起就不愿意提起,更何況自己和自己的二兒子也是這樣的關系,好像也沒辦法去指責自己的九兒子,只好將錯全部歸在榮華頭上。
“如今看來,只怕榮華早就想要謀奪皇位了,此次他想法設法廢了你,只怕還有后招,不知道她是想立誰為太子?九阿哥還是八貝勒?”榮華當初下嫁八貝勒要說沒有什么貓膩,現在的皇帝打死都不會相信的,只是當初自己怎么就犯渾給他們指了婚呢?哦,當初自己是想著八貝勒沒有母族親眷撐腰,只能給他找一個厲害的“妻家”,正好安親王府也有意八貝勒。
“皇阿瑪不用擔心,立太子一事,必然要群臣上諫,回京之后,皇阿瑪讓眾大臣上折子,就不怕不知道榮華屬意誰,到時候在覺得如何走下一步也好。如今這狀況,只怕他們暫時也無法有動作呢。”胤礽不在意道。他現在確實是激動的很,終于,能夠真正和皇阿瑪在一起了,雖然對于死去的香草,胤礽還有些膈應,可是能這樣真正地和皇帝并肩,才是讓胤礽最最開心的事情。
皇帝點了點頭,果然不再糾結于此,等著大軍整頓回京,再做下一步地處理。
回京之后,皇帝果然問群臣太子人選,于是,鋪天蓋地的折子送到了乾清宮皇帝的桌案前,那些折子里無一不寫著:八貝勒!
竟然是八貝勒。
之前偶然和胤礽提起,胤礽也是一直說,只怕榮華會選擇八貝勒,一來八貝勒身后沒有母族勢力,好控制;二來,榮華畢竟是名義上的八福晉。
皇帝卻覺得,女人嘛,多少感情用事,榮華和九阿哥的關系,就算他不想承認,也是真實存在的。皇帝多少覺得按女人的見識,肯定是要選擇自己喜歡的男人的。
可榮華選了八貝勒。
皇帝皺眉,不過這樣也好,左右榮華都要除掉,選了八貝勒倒是下手容易得多了。而且,她這般選擇,到讓皇帝更覺得不容小覷,只恨不得立馬處置了榮華。
不過急不來。皇帝先是把一眾上折子推舉八貝勒的臣子罵了一通,又罵了八貝勒有覬覦皇位之心,又褒獎了唯一替廢太子求情的四貝勒。眾大臣雖然有跪地求饒的,也有堅持支持八貝勒的,但總之,心底只有一句話:坑爹的皇帝你究竟要鬧哪樣!之前讓我們選八貝勒的是你,現在罵我們的也是你!到底想怎么樣?
不過大臣嘛,注定要被皇帝耍著玩的,更何況如今的皇帝和當初暗示你們的其實并不是一個人呢?
于是,處理了幾個人打壓了八貝勒的勢力之后,八貝勒看似于皇位無緣了。那一方也沉寂了許多,皇帝卻是終于找到了機會,向榮華下手了。
這日是一個雨夜,皇帝下了一道口諭,言八福晉善妒無所出,且教唆八貝勒謀奪皇位,押入宗人府問罪。
只是一個口諭而來,來宣旨的太監卻帶了近百來個侍衛,目的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