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的直白難聽一些,這個結(jié)論就是速度并沒有什么卵用。
因為騎兵的機動性之所以能在全世界各大軍隊之中大放異彩,就是因為騎兵不但跑的快,而且能打中別人。
否則即便機動性再高,又有哪只軍隊會被打?。看蛘痰慕Y(jié)果畢竟是通過要“打”來得出的。
蒸汽列車要載上士兵,上面的士兵的確可以射箭或者投擲標槍,這一點,沒有人懷疑。甚至客觀的說,因為蒸汽列車行駛比馬匹更平穩(wěn),這就意味著騎士可以更從容的拉弓射箭,攻擊能力還會提升一點——但也就是一點而已,蒸汽列車無論跑的再怎么快,也不能像馬匹一樣隨便跑,同時這火力提升相比騎兵也就是杯水車薪的程度,
那干嘛還花大錢弄這種麻煩的東西?畢竟蒸汽列車是一種極為復(fù)雜的機械,要占用到羅馬大量的工匠,這些可都是寶貴的人才資源。
如果當初不是因為小漢尼拔堅決果斷的決定,如果不是因為在位的是小漢尼拔,羅馬的大臣和貴族們早就將這個項目反對掉了——而這種反對許多還都是出于對羅馬命運的關(guān)懷,而不是反對皇帝或者怎么樣,那樣的反對是最為有效的。
但即便這樣。
即便是在王玄臣馬庫斯這兩個羅馬的忠臣眼中,這蒸汽列車也是個相當值得“再探討探討”的項目,說到底,無論軍事經(jīng)濟價值這東西都太低了。但是此刻,
這一刻,王玄臣也好亦或是馬庫斯也好,都不得不佩服小漢尼拔這果然是雄才大略。
要不是小漢尼拔之前以個人威望強制起了這個項目,如今羅馬哪有這樣的強大武器可用?
雖然這蒸汽列車配火炮的組合還沒造出來,但王玄臣和馬庫斯都已經(jīng)能夠想象到了,等到那東西完成,嘿嘿,蒸汽列車本身,的確不足以對羅馬軍事力量有多大提升,但這玩意對于火炮的作用提升,那就還真有,而且很大!
試想羅馬的邊境從此有了火炮來回逡巡,唐軍即便再強,也會面臨無論從何處進攻,都會遇到火炮攻擊的窘境!到了這種狀態(tài)出現(xiàn),唐軍就算再強,羅馬也不必再怕了!
這么好的計策竟然突然之間還真想出來了,一時間王玄臣和馬庫斯激動不已,乃至于,連小漢尼拔本人都不太敢自信了,這么巧妙的謀略實在讓人很難不去想,這里邊該不會還有什么漏洞自己沒有考慮到的,必須要和自己最聰明,最機敏的謀士討論一番。
不過這下見馬庫斯和王玄臣都激動起來,小漢尼拔就知道這事應(yīng)該是成了。即便各種執(zhí)行上的小問題肯定會層出不窮,并且想想還是不可避免的,但大的思路方向絕對正確!
,實際上蒸汽列車運載火炮,這也是大唐的軍事精英們考慮過的。
無論是李二還是李靖,或者李孝恭,或者李績,這些大唐的頂尖人才,都不是沒有想過蒸汽列車配上火炮,未來會有何等卓越的偉力。
后來具體論證,這個打算還是被取消了。首先,神州這疆域太大了,即便用上了火炮這東西,只怕也很難做到足夠靈活的支援,意義,不大,還不如更用心的選擇軍鎮(zhèn)位置,然后把這些預(yù)算用來強化要塞軍鎮(zhèn)的經(jīng)濟軍事等各種屬性,這樣有用多了。
最終這個考慮也就只是考慮而已,李二君臣集團也沒再研究這事,再說了,蒸汽列車運載火炮,這只是一種結(jié)合,并沒有什么新東西存在于這上面——換句話說就是沒有什么可改進的,那么,相應(yīng)的也就不存在給各地學院中的士子們找個事做,或者雖然沒有什么特別的目的但只為了積累技術(shù)先做著——這樣的需求了。
于是這個項目自然也就從大唐的清單中消失。
李靖依舊不是沒有考慮過蒸汽車運載火炮的問題——阿爾卑斯山以西的,真正的歐陸地區(qū),距離甚至還是太過遙遠,即便不說運火炮,就說轉(zhuǎn)運冬衣和糧草也是一筆巨大的開銷。
這種場合之下,建造鐵軌,通行蒸汽列車就是經(jīng)濟的。
而因為是經(jīng)濟的,那的確有可能實行——事實上這個選項目前也在考慮之中,只是從神州修建鐵軌一路搞到歐陸這距離實在太遠,因此才至今沒有決定。
不過李靖還是想的遠,既然要修建蒸汽列車,那這一路山長水遠,不免路途顛簸,更何況盡管大唐如今是一統(tǒng)天下了——按照過去的神州文化中的定義,如今的大唐是真正的一統(tǒng)了天下,連傳統(tǒng)意義上的“塞外”這個概念都消失掉了。
但是漠北畢竟還是漠北,漠北的許多胡人部落盡管都已經(jīng)歸順了大唐,連最為悍勇的鮮卑人現(xiàn)在都去給大唐的工廠干活了,但是那地方畢竟有過了太多的戰(zhàn)亂,死亡,這種地方最容易滋生梟雄人物,進而生出亂子來。
至于更北邊的地方,也就是安西軍鎮(zhèn),目前程處默這小子“鎮(zhèn)守”——說白了只是試用其治理能力而已——的地區(qū),那就更是天下各路匪人、亂兵的天堂。
在神州斗敗了的胡人,要跑路去那片地方。
在歐陸斗敗了的野蠻人,也要往那片地方跑。
如果換做世界其他地方乍一看,或許會認為那里的百姓十分可憐,因為本就因為遠離海洋的自動調(diào)節(jié)而氣候多變,旱災(zāi)和洪澇都動輒發(fā)生,還氣候寒冷,這還要被四面八方亂竄的強盜匪徒兵劫掠,簡直是苦不堪言。而實際上,真相往往比現(xiàn)實更魔幻,實際情況就是那里的百姓早就習慣了,家家戶戶都是半民半匪,不過話又說回來,日子還是苦——而一個日子總是很苦的地方還飽受強盜文化熏陶,就可想而知,那地方滋生強人領(lǐng)袖,強大政權(quán)的頻率也就不是一般的高了。事實上,神州的北魏六軍鎮(zhèn)就是那樣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