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物無聲間,馮羽給安慶緒悄悄埋下的一顆毒種子已發出了萌芽,未來不久,它將開出妖艷魅人的彼岸花。</br> 安祿山沒有成大事的命,當他以為麾下軍隊攻城掠地連長安城都占領了,江山便唾手可得,然而他卻沒想過,再堅固的堡壘,最終都會從內部開始被攻破。</br> 蕭墻之禍,禍起于不均。</br> 權力,金錢,美色,都是禍亂的根源。</br> 馮羽,便是揭開禍亂封印的人,他放出了安慶緒心中的魔鬼。</br> 安慶緒這樣的二世祖,或許沒有成事的本事,但他一定有敗事的本事。</br> …………</br> 鄧州城外,安西軍大營。</br> 駐軍一個多月了,如今已是天寶十四年深秋時節,趕在天氣漸涼之前,安西軍將士終于添了新衣。</br> 沒人知道自己身上的新衣錢是怎么來的,一絲一縷都透著顧公爺的血淚……和爽歪歪。</br> 皇甫思思最近做買賣如同瘋了似的,每天領著親衛在鄧州城里逛,城里商鋪因北方戰亂而滯銷的貨物,被皇甫思思用極低的價格拿下,然后囤積在后軍輜重里,順便將她以前從洛陽帶來的貨物一清而空,一買一賣賺了不少差價,欠顧青的五千貫賣身錢很快就還上了。</br> 這一個多月里,安西軍派出去的斥候終于傳來了消息。</br> 分批而出的斥候已與郭子儀,李光弼等人取得了聯系,潼關被破,李隆基倉惶逃往西南,郭子儀留守長安,在李隆基走后,郭子儀領一萬兵馬出長安,往北而去,路上遭遇叛軍零星兵馬,與之交戰后,郭子儀率軍殺出一條血路,生生打通了從長安到北面朔方節度使府的一條通路,然后在朔方安營固守。</br> 李光弼則率五千兵馬與郭子儀分兵而出,在關中歧州鳳州一帶游弋,其中也與叛軍零星兵馬交戰過,然而終究是敗多勝少,在付出了兩千人的代價后,李光弼不得不率軍進了秦嶺。</br> 相比安西軍對叛軍的三戰三勝,郭子儀和李光弼卻打得分外狼狽。</br> 這個結果其實很正常,顧青的麾下是安西軍,是大唐最精銳的邊軍,而郭子儀和李光弼率領的是長安守軍,守軍數十年未經歷戰火,許多都是功勛子弟和平民,沒有殺敵的經歷,操練也是懶懶散散,吃慣了太平糧,戰斗素質就是如此低下,跟安祿山的叛軍較量簡直不是一個級別的,純粹被碾壓的存在。</br> 顧青站在帥帳的沙盤邊,鄭重地將郭子儀所部和李光弼所部的位置用小旗幟插在沙盤上,然后站在沙盤邊摸著下巴久久沉吟不已。</br> 眼下的戰局頗為艱難,整個大唐能打的只有安西軍,其他的都是樂色。</br> 當然,顧青對郭子儀和李光弼還是很有信心的,能在青史留名的名將,他們的本事必非泛泛,目前的頹勢不過只是開始,給他們一些時間,他們會有辦法將麾下的軍隊變得強大起來。</br> 也就是說,郭子儀和李光弼還需要猥瑣發育的時間。</br> 太子李亨以及高仙芝,安重璋等部斥候仍未與他們取得聯系,顧青對他們也沒做多少指望,因為他們率領的也是關中軍隊,如今的大唐,只有邊軍才配稱精銳,太子李亨以及高仙芝他們率領的軍隊基本沒什么戰斗力。</br> 如此比較之后,顧青發現自己麾下的安西軍竟然真成了力挽狂瀾的唯一一支力量。</br> 盯著沙盤許久,顧青忽然叫來了韓介,道:“傳令下去,將尋找太子殿下所部的斥候召回來,以后不必刻意尋找太子殿下所部了,安西軍自尋戰機,自己解決叛軍。”</br> 韓介對顧青的這個決定頗為意外,段無忌卻在旁微微一笑,道:“韓將軍,按公爺的話去做,公爺自有計較。”</br> 韓介領命而出。</br> 段無忌輕笑道:“公爺欲與太子所部割裂聯系嗎?”</br> 顧青頭也不回,淡淡地嗯了一聲,道:“原本想走走過場,跟太子聯系后說幾句漂亮話,什么臣愿服從太子調遣之類的,也算是提前在太子面前燒個冷灶。但是如今仔細一想,安西軍若與太子聯系上了,恐怕這位太子會打安西軍的主意,他若恃權而強行接過安西軍的指揮權,我豈不是給自己找麻煩?”</br> 段無忌點頭認同道:“沒錯,學生亦贊同公爺的想法,如今叛軍作亂,河西軍被打垮了,隴右軍隨陛下巡幸西南,北庭軍不知轉戰何處,天下唯一能與叛軍正面一戰的只有安西軍,太子必然對安西軍垂涎不已,所以最好還是兩兩不見為上。”</br> 顧青盯著沙盤,嘆道:“可我這一支安西軍,也無法與叛軍正面相抗,人數相差頗為懸殊,只能在關中外部漸漸削弱,如切肉般一片一片消耗叛軍的實力……”</br> 段無忌嚴肅地道:“公爺,學生以為,安西軍可以適當出擊,安祿山占領長安后,整個關中都成了他的地盤,雖然勢力大了,但實際上他的力量已無法集中,每占一地一城,他都要分出兵馬守衛維持,那么大的關中,那么多的城池,每一城都分出兵馬守衛的話,學生以為留駐在長安的叛軍主力實際上已經不多了。”</br> 顧青笑贊道:“不錯,你已經可以獨當一面了。”</br> 段無忌謙遜地一笑,道:“學生這點本事都是在公爺身邊學到的。”</br> 顧青又道:“話雖有道理,但你不能忽略了安祿山這個人的野心。他要的不僅僅是長安和關中,他要的是整個大唐江山,在逼得皇帝不得不出京巡幸,而天下大部兵馬仍在調動,沒來得及合兵而擊之前,安祿山一定會馬上向南方進軍,只要將山南,江南,淮南,黔中等道逐一攻克占領,這座江山恐怕還真會改姓安。”</br> 段無忌不解地道:“安祿山剛占下關中,還未曾消化,他又要向南進軍?”</br> 顧青點頭:“我如果是安祿山,就一定會選擇馬上向南進軍,哪怕果斷放棄后方某些城池的防守,也要將兵鋒席卷大唐全境,待席卷之后,就算還有人反抗,也不過是零星疥癬之患,不足一提,輕松可滅之,重要的是,占領南方后,大勢已成,任何人都無法再扭轉了,換了是你,你會不會進軍?”</br> 段無忌想了半晌,無奈點頭道:“學生若是安祿山,恐怕真會選擇南進,公爺所言有理。”</br> 顧青笑道:“再等等,斥候應該會傳來消息的。趁著鄧州附近還算太平,你和劉宏伯要趕緊將那四千新兵操練出來,安西軍減員后一定要補上,咱們的將士不能越打越少。”</br> “是。”</br> …………</br> 五日后,斥候從函谷關方向輾轉混出了敵占區,入安西軍大營稟報軍情。</br> 安祿山半月前下令派遣兩萬兵馬向南進軍,先走東面函谷關,然后占洛陽城,將安西軍曾經截斷的糧道打通恢復,最后兵發向南,進軍許州。</br> 顧青立馬下令擂鼓聚將。</br> 帥帳內,眾將齊聚一堂,其中神射營新任的營官都尉孫九石也赫然在列,混在一群老殺才中像一只誤入虎籠的鵪鶉,老實巴交地坐在角落不敢出聲。</br> 眾將圍在沙盤邊,看著顧青的手指在沙盤上比劃,從鄧州到許州,數百里路程,安西全軍皆是騎兵,日夜兼程的話,一天一夜能趕到許州城外。</br> 指著沙盤上的許州城,顧青笑道:“安祿山又出兵了,這次的目標是許州,許州守備松弛,咱們不做守軍的指望,就當它是一座空城。”</br> 李嗣業大笑道:“兩萬叛軍,每個腦袋五十文的話,總計才一千貫,呵呵,安祿山這廝小氣得很,怎么不多送些人頭來,咱們麾下的兒郎如何發得了財?”</br> 眾將一陣大笑,顧青也笑了,指了指他,道:“驕兵必敗,嘴上占占便宜沒事,心里卻絕對不能輕視叛軍,否則等著叛軍收你的人頭吧。”</br> 常忠道:“公爺的意思,咱們這次吃下這兩萬叛軍?”</br> 顧青點頭:“對,吃下來,讓叛軍不敢南下,這次我不參與指揮,常忠,沈田,你們幾個商議戰術,我在旁邊看著就好。”</br> 眾將被顧青的決定弄得一頭霧水,段無忌在旁邊笑著解釋道:“公爺的意思是,讓各位將軍學著自尋戰機,自處戰術,為各位將軍未來獨當一面打個基礎。”</br> 顧青贊許地朝他笑了笑,然后道:“我又不是你們的爹,總不能一輩子指望我來發號施令吧?這次你們自己試著商議戰術,若不合適我會說話,若合適的話,就按你們的決定去辦。”</br> 眾將恍然,李嗣業卻不自在地撓頭道:“還是請公爺直接下令吧,末將只懂戰場廝殺,這權謀戰術的活兒咱們不會干呀。”</br> 眾將亦紛紛點頭。</br> 顧青笑罵道:“都多大的人了,還沒斷奶嗎?兩萬叛軍對你們來說不難,你們趕緊商議決定,兵貴神速,議妥就馬上出兵吧。”</br> 眾將面面相覷后,常忠終于帶頭與眾將商議起來。</br> 顧青在一旁靜靜地看著他們,嘴角掛著微笑。</br> 前世他帶領的團隊成員,每個人都能獨當一面,眾人合起來一同辦一件事更是天下無敵,這就是顧青的團隊理念,這個理念他覺得也適用于今世。
三月,初春。</p>
南凰洲東部,一隅。</p>
陰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著沉重的壓抑,仿佛有人將墨水潑灑在了宣紙上,墨浸了蒼穹,暈染出云層。</p>
云層疊嶂,彼此交融,彌散出一道道緋紅色的閃電,伴隨著隆隆的雷聲。</p>
好似神靈低吼,在人間回蕩。</p>
,。血色的雨水,帶著悲涼,落下凡塵。</p>
大地朦朧,有一座廢墟的城池,在昏紅的血雨里沉默,毫無生氣。</p>
城內斷壁殘垣,萬物枯敗,隨處可見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體、碎肉,仿佛破碎的秋葉,無聲凋零。</p>
往日熙熙攘攘的街頭,如今一片蕭瑟。</p>
曾經人來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無喧鬧。</p>
只剩下與碎肉、塵土、紙張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觸目驚心。</p>
不遠,一輛殘缺的馬車,深陷在泥濘中,滿是哀落,唯有車轅上一個被遺棄的兔子玩偶,掛在上面,隨風飄搖。</p>
白色的絨毛早已浸成了濕紅,充滿了陰森詭異。</p>
渾濁的雙瞳,似乎殘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著前方斑駁的石塊。</p>
那里,趴著一道身影。</p>
這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衣著殘破,滿是污垢,腰部綁著一個破損的皮袋。</p>
少年瞇著眼睛,一動不動,刺骨的寒從四方透過他破舊的外衣,襲遍全身,漸漸帶走他的體溫。</p>
可即便雨水落在臉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鷹隼般冷冷的盯著遠處。</p>
順著他目光望去,距離他七八丈遠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禿鷲,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時而機警的觀察四周。</p>
似乎在這危險的廢墟中,半點風吹草動,它就會瞬間騰空。</p>
而少年如獵人一樣,耐心的等待機會。</p>
良久之后,機會到來,貪婪的禿鷲終于將它的頭,完全沒入野狗的腹腔內。</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