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南北朝,政治很亂,國家很亂,漢民族很凄慘,特別是在北方的漢人那更是連奴隸時代的奴隸都不如。
在南北朝時期,出現(xiàn)了一個名詞,叫做“兩腳羊”,這就是北方少數(shù)民族用來形容漢人的,啥意思呢?
就是羊嘛,羊是用來干啥的,就是吃唄,漢人的作用就是這個,而最美味的自然是女性,作用很多,你懂的。
但是就像春秋戰(zhàn)國,混亂的政治局勢帶來了繁榮的文化,這是中國文化的一個很大特點,文化最為繁榮的時期,一般都是戰(zhàn)火紛飛、國家紛亂的時期。
比如春秋戰(zhàn)國時期,比如魏晉南北朝時期,比如兩宋時期(此刻國家并未真正統(tǒng)一),比如民國時期,都是文化的盛世。
當然文化也有一些現(xiàn)在看起來比較怪異的,在南北朝時期,最為“怪異”的就是男風,這個時代的一些男人就像是女人一樣,弱不禁風,胭脂水粉全部往臉上招呼,還搞斷背山啥的。
除此之外,這個時代最為耀眼的兩顆明珠就是玄學和佛學。
玄學是這個時代融合了道家和儒家思想而產(chǎn)生了一門學問,以道家思想為主,講究天人合一、回歸自然,比如赫赫有名的竹林七賢就是其中的代表,什么光著身子出門之類的事情,在這個時代并不少見。
因為道家主張的是極度個人主義的學派,他們有很多利己主義的言論,比如最著名的那句“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
意思就是如果拔一根毛就能拯救天下,他也不會去做的,不做損人利己的事情,但是也不會去做損己利人的事情,比如不穿衣服,這個內(nèi)在的簡單邏輯就是自己穿衣服是為了讓別人看起來舒服,但是自己感覺不舒服,所以不穿。
當然一開始這種思想是非常璀璨的,不過后來就慢慢變味了。
這個時代中國的本土宗教道教形成,道教和道家是有極大差異的,雖然他們都推崇老子,這個時代出現(xiàn)了很多道教名人,各種天師就像不用錢似得出現(xiàn)在這個時代。
陳堪為了完善武道,也鉆研過道教學說,甚至拜師葛洪,但是后來陳堪就放棄了,因為道教講究“中正平和”,這和陳堪精猛勇進的武道相違背,陳堪最終只能將其當做是一種參考。
不過并非說陳堪在這個時代沒有收獲的,這個時代對陳堪來說是一個豐收的季節(jié),當年陳堪傳下武道終于見成果了,數(shù)以萬計的武者,以他們的智慧幫助陳堪去探尋武道,葛洪、張道陵、達摩等一系列天才探索出陳堪之前從未看到的武學道路,給陳堪巨大的啟發(fā)。
這個時代最大的贏家不是道教,而是佛教,佛家在秦漢的時候就進入中華大地,但是當時影響不大,真正開花結(jié)果是到了南北朝時期。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這一句詩,說盡了佛教盛景。
當初陳堪讀書的時候,一直就想不通一個問題,為了這個問題,現(xiàn)實世界陳堪也去遍訪佛學學者和佛家高僧,但是都沒有得到陳堪非常滿意的答案。
這個問題就是佛教是怎么在中華大地傳播開來的,要知道這個時候中華大地的主流思想是以儒家為基礎的家族思想。
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曹操甚至能割發(fā)代頭,不管這是出于什么目的,但是這個做法安撫了軍心,由此可見古人對于頭發(fā)的看法,但是佛教卻要求剃發(fā)。
不孝有三,無后為大,佛教要絕七情六欲,不能娶妻生子,這是最大的不孝。
不孝有三,其二為家貧親老,不為祿仕,意思就是家里貧窮卻不去當官吃俸祿來供養(yǎng)父母,這是第二種不孝,而佛教講究出家,也正好和它相違背。
如此有違儒家的倫理綱常的一種外來學說,這也是為什么漢代的時候,佛教也沒能開枝散葉的原因,但是為什么到了南北朝時期,佛教就像嗑藥了一樣遍地發(fā)芽呢?
陳堪用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見證了一門“歪理學說”是怎么在一個文化迥異的地區(qū)站穩(wěn)腳跟并發(fā)展壯大的,簡單的講佛教理論自身的可塑性,使得佛教學說能夠依附玄學,同時又進行了一番本土化改革,最后站住腳跟的。
早期佛教將佛學稱為玄學下面的一個分支,是玄學中的一門,在這點上佛教有天然的優(yōu)勢,這個時代玄學講究的是“無”,佛教卻有一個更為高深的核心,叫做“空”,“空”比“無”境界更高,通過不斷地辯論,佛學在理論上站穩(wěn)了腳跟。
至于那些有違儒家的做法,佛教的高僧也是聰明,他們不再這種小事情上面較勁,而是直接上升到核心觀點上面,將自己的理論和儒家的理論對比。
簡單的講,就是不管是佛教還是儒家,我們講究的都是治國平天下,我們是要改變世界的,我們的本質(zhì)其實是一樣的,是要造福全天下人民的。
這點和道家是完全不同的,道家是高度利己主義,但是佛和儒都是講究一個舍己為人的利他主義。
在最核心的地方,佛學站住腳跟,什么剃頭、不結(jié)婚這些都是為了拯救蒼生,為了大我,犧牲小我算什么呢!
同時利用有些類似于現(xiàn)代社會的某些的傳播方式進行快速瘋狂的傳教,在下層民眾這里打開口子。
不僅如此,佛教還利用這個時代頻繁的朝代更替,不斷的尋找全新穩(wěn)固的政治支撐,加上佛家教義在安撫人心上面確實是有好處,被統(tǒng)治者承認了,最終得以發(fā)展。
站穩(wěn)之后,就自成一派,至此儒釋道三教并立,一些能人志士開始尋求這三教合一的可能性。
這其中伴隨著無數(shù)的戰(zhàn)爭和紛亂,等三教真正意義上并立之后,中華大地也迎來了統(tǒng)一,時間進入了隋唐時期。
戰(zhàn)亂之后就是盛世,這是一個怪圈子,隋和秦一樣,沒多久就完蛋了,隨后出現(xiàn)了一個堪比漢朝的鼎盛王朝——唐朝。
到這個時候,陳堪來到這個位面已經(jīng)將近四千年了。
PS:明天就結(jié)束這個位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