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毛片免费看-欧美 日韩 人妻 高清 中文-一本色综合亚洲精品88-加勒比无码一二三区播放-亚洲欧美精品av在线观看-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一区-日本三级日产三级国产三级-暴躁老外玩minecraft-日韩欧美亚洲一区二区四季

正文 開市大吉

    火車在北平東站還沒開,同屋那位睡上鋪的穿馬褲,戴平光的眼鏡,青緞子洋服上
    身,胸袋插著小楷羊毫,足登青絨快靴的先生發了問:“你也是從北平上車?”很和氣
    的。
    我倒有點迷了頭,火車還沒動呢,不從北平上車,難道由——由哪兒呢?我只好反
    攻了:“你從哪兒上車?”很和氣的。我希望他說是由漢口或綏遠上車,因為果然如此,
    那么中國火車一定已經是無軌的,可以隨便走走;那多么自由!他沒言語。看了看鋪位,
    用盡全身——假如不是全身——的力氣喊了聲,“茶房!”
    茶房正忙著給客人搬東西,找鋪位。可是聽見這么緊急的一聲喊,就是有天大的事
    也得放下,茶房跑來了。“拿毯子!”馬褲先生喊。
    “請少待一會兒,先生,”茶房很和氣的說,“一開車,馬上就給您鋪好。”
    馬褲先生用食指挖了鼻孔一下,別無動作。
    茶房剛走開兩步。
    “茶房!”這次連火車好似都震得直動。
    茶房象旋風似的轉過身來。
    “拿枕頭,”馬褲先生大概是已經承認毯子可以遲一下,可是枕頭總該先拿來。
    “先生,請等一等,您等我忙過這會兒去,毯子和枕頭就一齊全到。”茶房說的很
    快,可依然是很和氣。
    茶房看馬褲客人沒任何表示,剛轉過身去要走,這次火車確是嘩啦了半天,“茶房!
    ”
    茶房差點嚇了個跟頭,趕緊轉回身來。
    “拿茶!”
    “先生請略微等一等,一開車茶水就來。”
    馬褲先生沒任何的表示。茶房故意地笑了笑,表示歉意。然后搭訕著慢慢地轉身,
    以免快轉又嚇個跟頭。轉好了身,腿剛預備好要走,背后打了個霹靂,“茶房!”
    茶房不是假裝沒聽見,便是耳朵已經震聾,竟自沒回頭,一直地快步走開。
    “茶房!茶房!茶房!”馬褲先生連喊,一聲比一聲高:站臺上送客的跑過一群來,
    以為車上失了火,要不然便是出了人命。茶房始終沒回頭。馬褲先生又挖了鼻孔一下,
    坐在我的床上。剛坐下,“茶房!”茶房還是沒來。看著自己的磕膝,臉往下沉,沉到
    最長的限度,手指一挖鼻孔,臉好似刷的一下又縱回去了。然后,“你坐二等?這是問
    我呢。我又毛了,我確是買的二等,難道上錯了車?
    “你呢?”我問。
    “二等。這是二等。二等有臥鋪。快開車了吧?茶房!”我拿起報紙來。
    他站起來,數他自己的行李,一共八件,全堆在另一臥鋪上——兩個上鋪都被他占
    了。數了兩次,又說了話,“你的行李呢?”
    我沒言語。原來我誤會了:他是善意,因為他跟著說,“可惡的茶房,怎么不給你
    搬行李?”
    我非說話不可了:“我沒有行李。”
    “嘔?!”他確是嚇了一跳,好象坐車不帶行李是大逆不道似的。“早知道,我那
    四只皮箱也可以不打行李票了!”這回該輪著我了,“嘔?!”我心里說,“幸而是如
    此,不然的話,把四只皮箱也搬進來,還有睡覺的地方啊?!”
    我對面的鋪位也來了客人,他也沒有行李,除了手中提著個扁皮夾。
    “嘔?!”馬褲先生又出了聲,“早知道你們都沒行李,那口棺材也可以不另起票
    了!”
    我決定了。下次旅行一定帶行李;真要陪著棺材睡一夜,誰受得了!
    茶房從門前走過。
    “茶房!拿毛巾把!”
    “等等,”茶房似乎下了抵抗的決心。
    馬褲先生把領帶解開,摘下領子來,分別掛在鐵鉤上:所有的鉤子都被占了,他的
    帽子,大衣,已占了兩個。車開了,他頓時想起買報,“茶房!”
    茶房沒有來。我把我的報贈給他;我的耳鼓出的主意。
    他爬上了上鋪,在我的頭上脫靴子,并且擊打靴底上的土。枕著個手提箱,用我的
    報紙蓋上臉,車還沒到永定門,他睡著了。
    我心中安坦了許多。
    到了豐臺,車還沒站住,上面出了聲,“茶房!”沒等茶房答應,他又睡著了;大
    概這次是夢話。
    過了豐臺,茶房拿來兩壺熱茶。我和對面的客人——一位四十來歲平平無奇的人,
    臉上的肉還可觀——吃茶閑扯。大概還沒到廊房,上面又打了雷,“茶房!”
    茶房來了,眉毛擰得好象要把誰吃了才痛快。
    “干嗎?先——生——”
    “拿茶!”上面的雷聲響亮。
    “這不是兩壺?”茶房指著小桌說。
    “上邊另要一壺!”
    “好吧!”茶房退出去。
    “茶房!”
    茶房的眉毛擰得直往下落毛。
    “不要茶,要一壺開水!”
    “好啦!”
    “茶房!”
    我直怕茶房的眉毛脫凈!
    “拿毯子,拿枕頭,打手巾把,拿——”似乎沒想起拿什么好。
    “先生,您等一等。天津還上客人呢;過了天津我們一總收拾,也耽誤不了您睡覺!
    ”
    茶房一氣說完,扭頭就走,好象永遠不再想回來。
    待了會兒,開水到了,馬褲先生又入了夢鄉,呼聲只比“茶房”小一點。可是勻調,
    繼續不斷,有時呼聲稍低一點。用咬牙來補上。
    “開水,先生!”
    “茶房!”
    “就在這兒;開水!”
    “拿手紙!”
    “廁所里有。”
    “茶房!廁所在哪邊?”
    “哪邊都有。”
    “茶房!”
    “回頭見。”
    “茶房!茶房!!茶房!!”
    沒有應聲。
    “呼——呼呼——呼”又睡了。
    有趣!
    到了天津。又上來些旅客。馬褲先生醒了,對著壺嘴喝了一氣水。又在我頭上擊打
    靴底。穿上靴子,溜下來,食指挖了鼻孔一下,看了看外面。“茶房!”
    恰巧茶房在門前經過。
    “拿毯子!”
    “毯子就來。”
    馬褲先生出去,呆呆地立在走廊中間,專為阻礙來往的旅客與腳夫。忽然用力挖了
    鼻孔一下,走了。下了車,看看梨,沒買;看看報,沒買;看看腳行的號衣,更沒作用。
    又上來了,向我招呼了聲,“天津,唉?”我沒言語。他向自己說,“問問茶房,”緊
    跟著一個雷,“茶房!”我后悔了,趕緊的說,“是天津,沒錯兒。”
    “總得問問茶房;茶房!”
    我笑了,沒法再忍住。
    車好容易又從天津開走。
    剛一開車,茶房給馬褲先生拿來頭一份毯子枕頭和手巾把。馬褲先生用手巾把耳鼻
    孔全鉆得到家,這一把手巾擦了至少有一刻鐘,最后用手巾擦了擦手提箱上的土。
    我給他數著,從老站到總站的十來分鐘之間,他又喊了四五十聲茶房。茶房只來了
    一次,他的問題是火車向哪面走呢?茶房的回答是不知道;于是又引起他的建議,車上
    總該有人知道,茶房應當負責去問。茶房說,連駛車的也不曉得東西南北。于是他幾乎
    變了顏色,萬一車走迷了路?!茶房沒再回答,可是又掉了幾根眉毛。
    他又睡了,這次是在頭上摔了摔襪子,可是一口痰并沒往下唾,而是照顧了車頂。
    我睡不著是當然的,我早已看清,除非有一對“避呼耳套”當然不能睡著。可憐的
    是別屋的人,他們并沒預備來熬夜,可是在這種帶鉤的呼聲下,還只好是白瞪眼一夜。
    我的目的地是德州,天將亮就到了。謝天謝地!
    車在此處停半點鐘,我雇好車,進了城,還清清楚楚地聽見“茶房!”
    一個多禮拜了,我還惦記著茶房的眉毛呢。
    老舍把早飯吃完了,還不知道到底吃的是什么;要不是老辛往他(老舍)腦袋上澆了半罐子涼水,也許他在飯廳里就又睡起覺來!老辛是外交家,衣裳穿得講究,臉上刮得油汪汪的發亮,嘴里說著一半英國話,一半中國話,和音樂有同樣的抑揚頓挫。外交家總是喜歡占點便宜的,老辛也是如此:吃面包的時候擦雙份兒黃油,而且是不等別人動手,先擦好五塊面包放在自己的碟子里。老方——是個候補科學家——的舉動和老舍老辛又不同了:眼睛盯著老辛擦剩下的那一小塊黃油,嘴里慢慢的嚼著一點面包皮,想著黃油的成分和制造法,設若黃油里的水分是一·○七?設若擱上○·六七的鹽?……他還沒想完,老辛很輕巧的用刀尖把那塊黃油又插走了。
    吃完早飯,老舍主張先去睡個覺,然后再說別的。老辛老方全不贊成,逼著他去收拾東西,好趕九點四十五的火車。老舍沒法兒,只好揉眼睛,把零七八碎的都放在小箱子里,而且把昨天買的三個蘋果——本來是一個人一個——全偷偷的放在自己的袋子里,預備到沒人的地方自家享受。
    東西收拾好,會了旅館的賬,三個人跑到車站,買了票,上了車;真巧,剛上了車,車就開了。車一開,老舍手按著袋子里的蘋果,又閉上限了,老辛老方點著了煙卷兒,開始辯論:老辛本著外交家的眼光,說昨天不該住在巴茲,應該一氣兒由倫敦列不離死兔,然后由不離死兔回到巴茲來;這么辦,至少也省幾個先令,而且叫人家看著有旅行的經驗。老方呢,哼兒哈兒的支應著老辛,不錯眼珠兒的看著手表,計算火車的速度。
    火車到了不離死兔,兩個人把老舍推醒,就手兒把老舍袋子里的蘋果全掏出去。老辛拿去兩個大的,把那個小的賞給老方;老方頓時站在站臺上想起牛頓看蘋果的故事來了。
    出了車站,老辛打算先找好旅店,把東西放下,然后再去逛。老方主張先到大學里去看一位化學教授,然后再找旅館。兩個人全有充分的理由,誰也不肯讓誰,老辛越說先去找旅館好,老方越說非先去見化學教授不可。越說越說不到一塊兒,越說越不貼題,結果,老辛把老方叫作“科學牛”,老方罵老辛是“外交狗”,罵完還是沒辦法,兩個人一齊向老舍說:
    “你說!該怎么辦!?說!”
    老舍打了個哈欠,揉了揉眼睛,擦了擦鼻子,有氣無力的說:
    “附近就有旅館,拍拍腦袋算一個,找著那個就算那個。找著了旅館,放下東西,老方就趕緊去看大學教授。看完大學教授趕快回來,咱們就一塊兒去逛。老方沒回來以前,老辛可以到街上轉個圈子,我呢,來個小盹兒,你們看怎么樣?”
    老辛老方全笑了,老辛取消了老方的“科學牛”,老方也撤回了“外交狗”;并且一齊夸獎老舍真聰明,差不多有成“睡仙”的希望。
    一拐過火車站,老方的眼睛快(因為戴著眼鏡),看見一戶人家的門上掛著:“有屋子出租”,他沒等和別人商量,一直走上前去。他還沒走到那家的門口,一位沒頭發沒牙的老太婆從窗子縫里把鼻子伸出多遠,向他說:“對不起!”
    老方火兒啦!還沒過去問她,怎么就拒絕呀!黃臉人就這么不值錢嗎!老方向來不大愛生氣的,也輕易不談國事的;被老,太婆這么一氣,他可真惱啦!差不多非過去打她兩個嘴巴才解氣!老辛笑著過來了:
    “老方打算省錢不行呀!人家老太婆不肯要你這黃臉鬼!還是聽我的去找旅館!”
    老方沒言語,看了老辛一眼;跟著老辛去找旅館。老舍在后面隨著,一步一個哈欠,恨不能躺在街上就睡!
    找著了旅館,價錢貴一點,可是收中國人就算不錯。老辛放下小箱就出去了,老方雇了一輛汽車去上大學,老舍躺在屋里就睡。
    老辛老方都回來了,把老舍推醒了,商議到哪里去玩。老辛打算先到海岸去,老方想先到查得去看古洞里的玉筍鐘乳和別的與科學有關的東西。老舍沒主意,還是一勁兒說睏。
    “你看,”老辛說:“先到海岸去洗個澡,然后回來逛不離死兔附近的地方,逛完吃飯,吃完一睡——”
    “對!”老舍聽見這個“睡”字高興多了。
    “明天再到查得去不好么?”老辛接著說,眼睛一閉一閉的看著老方。
    “海岸上有什么可看的!”老方發了言:“一片沙子,一片水,一群姑娘露著腿逗弄人,還有什么?”
    “古洞有什么可看,”老辛提出抗議:“一片石頭,一群人在黑洞里鬼頭鬼腦的亂撞!”
    “洞里的石筍最小的還要四千年才能結成,你懂得什么——”
    老辛沒等老方說完,就插嘴:
    “海岸上的姑娘最老的也不過二十五歲,你懂得什么——”
    “古洞里可以看地層的——”
    “海岸上可以吸新鮮空氣——”
    “古洞里可以——”
    “海岸上可以——”
    兩個人越說越亂,誰也不聽誰的,誰也聽不見誰的。嚷了一陣,兩個全向著老舍來了:
    “你說,聽你的!別再耽誤工夫!”
    老舍一看老辛的眼睛,心里說:要是不贊成上海岸,他非把我活埋了不可!又一看老方的神氣:哼,不跟著他上古洞,今兒個晚上非叫他給解剖了不可!他揉了揉眼睛說:
    “你們所爭執的不過是時間先后的問題——”
    “外交家所要爭的就是‘先后’!”老辛說。
    “時間與空間——”
    老舍沒等老方把時間與空間的定義說出來,趕緊說:
    “這么著,先到外面去看一看,有到海岸去的車呢,便先上海岸;有到查得的車呢,便先到古洞去。我沒一定的主張,而且去不去不要緊;你們要是分頭去也好,我一個人在這里睡一覺,比什么都平安!”
    “你出來就為睡覺嗎?”老辛問。
    “睡多了于身體有害!”老方說。
    “到底怎么辦?”老舍問。
    “出去看有車沒有吧!”老辛拿定了主意。
    “是火車還是汽車?”老方問。
    “不拘。”老舍回答。
    三個人先到了火車站,到海岸的車剛開走了,還有兩次車,可都是下午四點以后的。于是又跑到汽車站,到查得的汽車票全賣完了,有一家還有幾張票,一看是三個中國人成心不賣給他們。
    “怎么辦?”老方問。
    老辛沒言語。
    “回去睡覺哇!”老舍笑了。
    我,老王,和老邱,湊了點錢,開了個小醫院。老王的夫人作護士主任,她本是由看護而高升為醫生太太的。老邱的岳父是庶務兼會計。我和老王是這么打算好,假如老丈人報花賬或是攜款潛逃的話,我們倆就揍老邱;合著老邱是老丈人的保證金。我和老王是一黨,老邱是我們后約的,我們倆總得防備他一下。辦什么事,不拘多少人,總得分個黨派,留個心眼。不然,看著便不大象回事兒。加上王太太,我們是三個打一個,假如必須打老邱的話。老丈人自然是幫助老邱嘍,可是他年歲大了,有王太太一個人就可把他的胡子扯凈了。老邱的本事可真是不錯,不說屈心的話。他是專門割痔瘡,手術非常的漂亮,所以請他合作。不過他要是找揍的話,我們也不便太厚道了。
    我治內科,老王花柳,老邱專門痔漏兼外科,王太太是看護士主任兼產科,合著我們一共有四科。我們內科,老老實實的講,是地道二五八。一分錢一分貨,我們的內科收費可少呢。要敲是敲花柳與痔瘡,老王和老邱是我們的希望。我和王太太不過是配搭,她就根本不是大夫,對于生產的經驗她有一些,因為她自己生過兩個小孩。至于接生的手術,反正我有太太決不叫她接生。可是我們得設產科,產科是最有利的。只要順順當當的產下來,至少也得住十天半月的;稀粥爛飯的對付著,住一天拿一天的錢。要是不順順當當的生產呢,那看事作事,臨時再想主意。活人還能叫尿憋死?我們開了張。“大眾醫院”四個字在大小報紙已登了一個半月。名字起的好——辦什么賺錢的事兒,在這個年月,就是別忘了“大眾”。不賺大眾的錢,賺誰的?這不是真情實理嗎?自然在廣告上我們沒這么說,因為大眾不愛聽實話的;我們說的是:“為大眾而犧牲,為同胞謀幸福。一切科學化,一切平民化,溝通中西醫術,打破階級思想。”真花了不少廣告費,本錢是得下一些的。把大眾招來以后,再慢慢收拾他們。專就廣告上看,誰也不知道我們的醫院有多么大。院圖是三層大樓,那是借用近鄰轉運公司的像片,我們一共只有六間平房。
    我們開張了。門診施診一個星期,人來的不少,還真是“大眾”,我挑著那稍象點樣子的都給了點各色的蘇打水,不管害的是什么病。這樣,延遲過一星期好正式收費呀;那真正老號的大眾就干脆連蘇打水也不給,我告訴他們回家洗洗臉再來,一臉的滋泥,吃藥也是白搭。
    忙了一天,晚上我們開了緊急會議,專替大眾不行啊,得設法找“二眾”。我們都后悔了,不該叫“大眾醫院”。有大眾而沒貴族,由哪兒發財去?醫院不是煤油公司啊,早知道還不如干脆叫“貴族醫院”呢。老邱把刀子沾了多少回消毒水,一個割痔瘡的也沒來!長痔瘡的闊老誰能上“大眾醫院”來割?
    老王出了主意:明天包一輛能駛的汽車,我們輪流的跑幾趟,把二姥姥接來也好,把三舅母裝來也行。一到門口看護趕緊往里攙,接上這么三四十趟,四鄰的人們當然得佩服我們。
    我們都很佩服老王。
    “再賃幾輛不能駛的,”老王接著說。
    “干嗎?”我問。
    “和汽車行商量借給咱們幾輛正在修理的車,在醫院門口放一天。一會兒叫咕嘟一陣。上咱們這兒看病的人老聽外面咕嘟咕嘟的響,不知道咱們又來了多少坐汽車的。外面的人呢,老看著咱們的門口有一隊汽車,還不唬住?”我們照計而行,第二天把親戚們接了來,給他們碗茶喝,又給送走。兩個女看護是見一個攙一個,出來進去,一天沒住腳。那幾輛不能活動而能咕嘟的車由一天亮就運來了,五分鐘一陣,輪流的咕嘟,剛一出太陽就圍上一群小孩。我們給汽車隊照了個像,托人給登晚報。老邱的丈人作了篇八股,形容汽車往來的盛況。當天晚上我們都沒能吃飯,車咕嘟得太厲害了,大家都有點頭暈。
    不能不佩服老王,第三天剛一開門,汽車,進來位軍官。老王急于出去迎接,忘了屋門是那么矮,頭上碰了個大包。花柳;老王顧不得頭上的包了,臉笑得一朵玫瑰似的,似乎再碰它七八個包也沒大關系。三言五語,賣了一針六○六。我們的兩位女看護給軍官解開制服,然后四只白手扶著他的胳臂,王太太過來先用小胖食指在針穴輕輕點了兩下,然后老王才給用針。軍官不知道東西南北了,看著看護一個勁兒說:“得勁!得勁!得勁!”我在旁邊說了話,再給他一針。老邱也是福至心靈,早預備好了——香片茶加了點鹽。老王叫看護扶著軍官的胳臂,王太太又過來用小胖食指點了點,一針香片下去了。軍官還說得勁,老王這回是自動的又給了他一針龍井。我們的醫院里吃茶是講究的,老是香片龍井兩著沏。兩針茶,一針六○六,我們收了他二十五塊錢。本來應當是十元一針,因為三針,減收五元。我們告訴他還得接著來,有十次管保除根。反正我們有的是茶,我心里說。把錢交了,軍官還舍不得走,老王和我開始跟他瞎扯,我就夸獎他的不瞞著病——有花柳,趕快治,到我們這里來治,準保沒危險。花柳是偉人病,正大光明,有病就治,幾針六○六,完了,什么事也沒有。就怕象鋪子里的小伙計,或是中學的學生,得了藥藏藏掩掩,偷偷的去找老虎大夫,或是袖口來袖口去買私藥——廣告專貼在公共廁所里,非糟不可。軍官非常贊同我的話,告訴我他已上過二十多次醫院。不過哪一回也沒有這一回舒服。我沒往下接碴兒。
    老王接過去,花柳根本就不算病,自要勤扎點六○六。軍官非常贊同老王的話,并且有事實為證——他老是不等完全好了便又接著去逛;反正再扎幾針就是了。老王非常贊同軍官的話,并且愿拉個主顧,軍官要是長期扎扎的話,他愿減收一半藥費:五塊錢一針。包月也行,一月一百塊錢,不論扎多少針。軍官非常贊同這個主意,可是每次得照著今天的樣子辦,我們都沒言語,可是笑著點了點頭。
    軍官汽車剛開走,迎頭來了一輛,四個丫環攙下一位太太來。一下車,五張嘴一齊問:有特別房沒有?我推開一個丫環,輕輕的托住太太的手腕,攙到小院中。我指著轉運公司的樓房說,“那邊的特別室都住滿了。您還算得湊巧,這里——我指著我們的幾間小房說——還有兩間頭等房,您暫時將就一下吧。其實這兩間比樓上還舒服,省得樓上樓下的跑,是不是,老太太?”
    老太太的第一句話就叫我心中開了一朵花,“唉,這還象個大夫——病人不為舒服,上醫院來干嗎?東生醫院那群大夫,簡直的不是人!”
    “老太太,您上過東生醫院?”我非常驚異的問。“剛由那里來,那群王八羔子!”
    乘著她罵東生醫院——憑良心說,這是我們這里最大最好的醫院——我把她攙到小屋里,我知道,我要是不引著她罵東生醫院,她決不會住這間小屋,“您在那兒住了幾天?”我問。
    “兩天;兩天就差點要了我的命!”老太太坐在小床上。我直用腿頂著床沿,我們的病床都好,就是上了點年紀,愛倒。“怎么上那兒去了呢?”我的嘴不敢閑著,不然,老太太一定會注意到我的腿的。
    “別提了!一提就氣我個倒仰——。你看,大夫,我害的是胃病,他們不給我東西吃!”老太太的淚直要落下來。“不給您東西吃?”我的眼都瞪圓了。“有胃病不給東西吃?
    蒙古大夫!就憑您這個年紀?老太太您有八十了吧?”老太太的淚立刻收回去許多,微微的笑著:“還小呢。剛五十八歲。”
    “和我的母親同歲,她也是有時候害胃口疼!”我抹了抹眼睛。“老太太,您就在這兒住吧,我準把那點病治好了。這個病全仗著好保養,想吃什么就吃:吃下去,心里一舒服,病就減去幾分,是不是,老太太?”
    老太太的淚又回來了,這回是因為感激我。“大夫,你看,我專愛吃點硬的,他們偏叫我喝粥,這不是故意氣我嗎?”
    “您的牙口好,正應當吃口硬的呀!”我鄭重的說。
    “我是一會兒一餓,他們非到時候不準我吃!”“糊涂東西們!”
    “半夜里我剛睡好,他們把小玻璃棍放在我嘴里,試什么度。”
    “不知好歹!”
    “我要便盆,那些看護說,等一等,大夫就來,等大夫查過病去再說!”
    “該死的玩藝兒!”
    “我剛掙扎著坐起來,看護說,躺下。”
    “討厭的東西!”
    我和老太太越說越投緣,就是我們的屋子再小一點,大概她也不走了。爽性我也不再用腿頂著床了,即使床倒了,她也能原諒。
    “你們這里也有看護呀?”老太太問。
    “有,可是沒關系,”我笑著說。“您不是帶來自個丫環嗎?叫她們也都住院就結了。您自己的人當然伺候的周到;我干脆不叫看護們過來,好不好?”
    “那敢情好啦,有地方呀?”老太太好象有點過意不去了。“有地方,您干脆包了這個小院吧。四個丫環之外,不妨再叫個廚子來,您愛吃什么吃什么。我只算您一個人的錢,丫環廚子都白住,就算您五十塊錢一天。”
    老太太嘆了口氣:“錢多少的沒有關系,就這么辦吧。春香,你回家去把廚子叫來,告訴他就手兒帶兩只鴨子來。”我后悔了:怎么才要五十塊錢呢?真想抽自己一頓嘴巴!幸而我沒說藥費在內;好吧,在藥費上找齊兒就是了;反正看這個來派,這位老太太至少有一個兒子當過師長。況且,她要是天天吃火燒夾烤鴨,大概不會三五天就出院,事情也得往長里看。
    醫院很有個樣子了:四個丫環穿梭似的跑出跑入,廚師傅在院中墻根砌起一座爐灶,好象是要辦喜事似的。我們也不客氣,老太太的果子隨便拿起就嘗,全鴨子也吃它幾塊。始終就沒人想起給她看病,因為注意力全用在看她買來什么好吃食。
    老王和我總算開了張,老邱可有點掛不住了。他手里老拿著刀子。我都直躲他,恐怕他拿我試試手。老王直勸他不要著急,可是他太好勝,非也給醫院弄個幾十塊不甘心。我佩服他這種精神。
    吃過午飯,來了!割痔瘡的!四十多歲,胖胖的,肚子很大。王太太以為他是來生小孩,后來看清他是男性,才把他讓給老邱。老邱的眼睛都紅了。三言五語,老邱的刀子便下去了。四十多歲的小胖子疼得直叫喚,央告老邱用點麻藥。老邱可有了話:
    “咱們沒講下用麻藥哇!用也行,外加十塊錢。用不用?快著!”
    小胖子連頭也沒敢搖。老邱給他上了麻藥。又是一刀,又停住了:“我說,你這可有管子,剛才咱們可沒講下割管子。還往下割不割?往下割的話,外加三十塊錢。不的話,這就算完了。”
    我在一旁,暗伸大指,真有老邱的!拿住了往下敲,是個辦法!
    四十多歲的小胖子沒有駁回,我算計著他也不能駁回。老邱的手術漂亮,話也說得脆,一邊割管子一邊宣傳:“我告訴你,這點事兒值得你二百塊錢;不過,我們不敲人;治好了只求你給傳傳名。趕明天你有工夫的時候,不妨來看看。我這些家伙用四萬五千倍的顯微鏡照,照不出半點微生物!”胖子一聲也沒出,也許是氣胡涂了。
    老邱又弄了五十塊。當天晚上我們打了點酒,托老太太的廚子給作了幾樣菜。菜的材料多一半是利用老太太的。一邊吃一邊討論我們的事業,我們決定添設打胎和戒煙。老王主張暗中宣傳檢查身體,凡是要考學校或保壽險的,哪怕已經作下壽衣,預備下棺材,我們也把體格表填寫得好好的;只要交五元的檢查費就行。這一案也沒費事就通過了。老邱的老丈人最后建議,我們勻出幾塊錢,自己掛塊匾。老人出老辦法。可是總算有心愛護我們的醫院,我們也就沒反對。老丈人已把匾文擬好——仁心仁術。陳腐一點,不過也還恰當。我們議決,第二天早晨由老丈人上早市去找塊舊匾。王太太說,把匾油飾好,等門口有過娶婦的,借著人家的樂隊吹打的時候,我們就掛匾。到底婦女的心細,老王特別顯著驕傲。
    老舍把早飯吃完了,還不知道到底吃的是什么;要不是老辛往他(老舍)腦袋上澆了半罐子涼水,也許他在飯廳里就又睡起覺來!老辛是外交家,衣裳穿得講究,臉上刮得油汪汪的發亮,嘴里說著一半英國話,一半中國話,和音樂有同樣的抑揚頓挫。外交家總是喜歡占點便宜的,老辛也是如此:吃面包的時候擦雙份兒黃油,而且是不等別人動手,先擦好五塊面包放在自己的碟子里。老方——是個候補科學家——的舉動和老舍老辛又不同了:眼睛盯著老辛擦剩下的那一小塊黃油,嘴里慢慢的嚼著一點面包皮,想著黃油的成分和制造法,設若黃油里的水分是一·○七?設若擱上○·六七的鹽?……他還沒想完,老辛很輕巧的用刀尖把那塊黃油又插走了。
    吃完早飯,老舍主張先去睡個覺,然后再說別的。老辛老方全不贊成,逼著他去收拾東西,好趕九點四十五的火車。老舍沒法兒,只好揉眼睛,把零七八碎的都放在小箱子里,而且把昨天買的三個蘋果——本來是一個人一個——全偷偷的放在自己的袋子里,預備到沒人的地方自家享受。
    東西收拾好,會了旅館的賬,三個人跑到車站,買了票,上了車;真巧,剛上了車,車就開了。車一開,老舍手按著袋子里的蘋果,又閉上限了,老辛老方點著了煙卷兒,開始辯論:老辛本著外交家的眼光,說昨天不該住在巴茲,應該一氣兒由倫敦列不離死兔,然后由不離死兔回到巴茲來;這么辦,至少也省幾個先令,而且叫人家看著有旅行的經驗。老方呢,哼兒哈兒的支應著老辛,不錯眼珠兒的看著手表,計算火車的速度。
    火車到了不離死兔,兩個人把老舍推醒,就手兒把老舍袋子里的蘋果全掏出去。老辛拿去兩個大的,把那個小的賞給老方;老方頓時站在站臺上想起牛頓看蘋果的故事來了。
    出了車站,老辛打算先找好旅店,把東西放下,然后再去逛。老方主張先到大學里去看一位化學教授,然后再找旅館。兩個人全有充分的理由,誰也不肯讓誰,老辛越說先去找旅館好,老方越說非先去見化學教授不可。越說越說不到一塊兒,越說越不貼題,結果,老辛把老方叫作“科學牛”,老方罵老辛是“外交狗”,罵完還是沒辦法,兩個人一齊向老舍說:
    “你說!該怎么辦!?說!”
    老舍打了個哈欠,揉了揉眼睛,擦了擦鼻子,有氣無力的說:
    “附近就有旅館,拍拍腦袋算一個,找著那個就算那個。找著了旅館,放下東西,老方就趕緊去看大學教授。看完大學教授趕快回來,咱們就一塊兒去逛。老方沒回來以前,老辛可以到街上轉個圈子,我呢,來個小盹兒,你們看怎么樣?”
    老辛老方全笑了,老辛取消了老方的“科學牛”,老方也撤回了“外交狗”;并且一齊夸獎老舍真聰明,差不多有成“睡仙”的希望。
    一拐過火車站,老方的眼睛快(因為戴著眼鏡),看見一戶人家的門上掛著:“有屋子出租”,他沒等和別人商量,一直走上前去。他還沒走到那家的門口,一位沒頭發沒牙的老太婆從窗子縫里把鼻子伸出多遠,向他說:“對不起!”
    老方火兒啦!還沒過去問她,怎么就拒絕呀!黃臉人就這么不值錢嗎!老方向來不大愛生氣的,也輕易不談國事的;被老,太婆這么一氣,他可真惱啦!差不多非過去打她兩個嘴巴才解氣!老辛笑著過來了:
    “老方打算省錢不行呀!人家老太婆不肯要你這黃臉鬼!還是聽我的去找旅館!”
    老方沒言語,看了老辛一眼;跟著老辛去找旅館。老舍在后面隨著,一步一個哈欠,恨不能躺在街上就睡!
    找著了旅館,價錢貴一點,可是收中國人就算不錯。老辛放下小箱就出去了,老方雇了一輛汽車去上大學,老舍躺在屋里就睡。
    老辛老方都回來了,把老舍推醒了,商議到哪里去玩。老辛打算先到海岸去,老方想先到查得去看古洞里的玉筍鐘乳和別的與科學有關的東西。老舍沒主意,還是一勁兒說睏。
    “你看,”老辛說:“先到海岸去洗個澡,然后回來逛不離死兔附近的地方,逛完吃飯,吃完一睡——”
    “對!”老舍聽見這個“睡”字高興多了。
    “明天再到查得去不好么?”老辛接著說,眼睛一閉一閉的看著老方。
    “海岸上有什么可看的!”老方發了言:“一片沙子,一片水,一群姑娘露著腿逗弄人,還有什么?”
    “古洞有什么可看,”老辛提出抗議:“一片石頭,一群人在黑洞里鬼頭鬼腦的亂撞!”
    “洞里的石筍最小的還要四千年才能結成,你懂得什么——”
    老辛沒等老方說完,就插嘴:
    “海岸上的姑娘最老的也不過二十五歲,你懂得什么——”
    “古洞里可以看地層的——”
    “海岸上可以吸新鮮空氣——”
    “古洞里可以——”
    “海岸上可以——”
    兩個人越說越亂,誰也不聽誰的,誰也聽不見誰的。嚷了一陣,兩個全向著老舍來了:
    “你說,聽你的!別再耽誤工夫!”
    老舍一看老辛的眼睛,心里說:要是不贊成上海岸,他非把我活埋了不可!又一看老方的神氣:哼,不跟著他上古洞,今兒個晚上非叫他給解剖了不可!他揉了揉眼睛說:
    “你們所爭執的不過是時間先后的問題——”
    “外交家所要爭的就是‘先后’!”老辛說。
    “時間與空間——”
    老舍沒等老方把時間與空間的定義說出來,趕緊說:
    “這么著,先到外面去看一看,有到海岸去的車呢,便先上海岸;有到查得的車呢,便先到古洞去。我沒一定的主張,而且去不去不要緊;你們要是分頭去也好,我一個人在這里睡一覺,比什么都平安!”
    “你出來就為睡覺嗎?”老辛問。
    “睡多了于身體有害!”老方說。
    “到底怎么辦?”老舍問。
    “出去看有車沒有吧!”老辛拿定了主意。
    “是火車還是汽車?”老方問。
    “不拘。”老舍回答。
    三個人先到了火車站,到海岸的車剛開走了,還有兩次車,可都是下午四點以后的。于是又跑到汽車站,到查得的汽車票全賣完了,有一家還有幾張票,一看是三個中國人成心不賣給他們。
    “怎么辦?”老方問。
    老辛沒言語。
    “回去睡覺哇!”老舍笑了。
    火車在北平東站還沒開,同屋那位睡上鋪的穿馬褲,戴平光的眼鏡,青緞子洋服上
    身,胸袋插著小楷羊毫,足登青絨快靴的先生發了問:“你也是從北平上車?”很和氣
    的。
    我倒有點迷了頭,火車還沒動呢,不從北平上車,難道由——由哪兒呢?我只好反
    攻了:“你從哪兒上車?”很和氣的。我希望他說是由漢口或綏遠上車,因為果然如此,
    那么中國火車一定已經是無軌的,可以隨便走走;那多么自由!他沒言語。看了看鋪位,
    用盡全身——假如不是全身——的力氣喊了聲,“茶房!”
    茶房正忙著給客人搬東西,找鋪位。可是聽見這么緊急的一聲喊,就是有天大的事
    也得放下,茶房跑來了。“拿毯子!”馬褲先生喊。
    “請少待一會兒,先生,”茶房很和氣的說,“一開車,馬上就給您鋪好。”
    馬褲先生用食指挖了鼻孔一下,別無動作。
    茶房剛走開兩步。
    “茶房!”這次連火車好似都震得直動。
    茶房象旋風似的轉過身來。
    “拿枕頭,”馬褲先生大概是已經承認毯子可以遲一下,可是枕頭總該先拿來。
    “先生,請等一等,您等我忙過這會兒去,毯子和枕頭就一齊全到。”茶房說的很
    快,可依然是很和氣。
    茶房看馬褲客人沒任何表示,剛轉過身去要走,這次火車確是嘩啦了半天,“茶房!
    ”
    茶房差點嚇了個跟頭,趕緊轉回身來。
    “拿茶!”
    “先生請略微等一等,一開車茶水就來。”
    馬褲先生沒任何的表示。茶房故意地笑了笑,表示歉意。然后搭訕著慢慢地轉身,
    以免快轉又嚇個跟頭。轉好了身,腿剛預備好要走,背后打了個霹靂,“茶房!”
    茶房不是假裝沒聽見,便是耳朵已經震聾,竟自沒回頭,一直地快步走開。
    “茶房!茶房!茶房!”馬褲先生連喊,一聲比一聲高:站臺上送客的跑過一群來,
    以為車上失了火,要不然便是出了人命。茶房始終沒回頭。馬褲先生又挖了鼻孔一下,
    坐在我的床上。剛坐下,“茶房!”茶房還是沒來。看著自己的磕膝,臉往下沉,沉到
    最長的限度,手指一挖鼻孔,臉好似刷的一下又縱回去了。然后,“你坐二等?這是問
    我呢。我又毛了,我確是買的二等,難道上錯了車?
    “你呢?”我問。
    “二等。這是二等。二等有臥鋪。快開車了吧?茶房!”我拿起報紙來。
    他站起來,數他自己的行李,一共八件,全堆在另一臥鋪上——兩個上鋪都被他占
    了。數了兩次,又說了話,“你的行李呢?”
    我沒言語。原來我誤會了:他是善意,因為他跟著說,“可惡的茶房,怎么不給你
    搬行李?”
    我非說話不可了:“我沒有行李。”
    “嘔?!”他確是嚇了一跳,好象坐車不帶行李是大逆不道似的。“早知道,我那
    四只皮箱也可以不打行李票了!”這回該輪著我了,“嘔?!”我心里說,“幸而是如
    此,不然的話,把四只皮箱也搬進來,還有睡覺的地方啊?!”
    我對面的鋪位也來了客人,他也沒有行李,除了手中提著個扁皮夾。
    “嘔?!”馬褲先生又出了聲,“早知道你們都沒行李,那口棺材也可以不另起票
    了!”
    我決定了。下次旅行一定帶行李;真要陪著棺材睡一夜,誰受得了!
    茶房從門前走過。
    “茶房!拿毛巾把!”
    “等等,”茶房似乎下了抵抗的決心。
    馬褲先生把領帶解開,摘下領子來,分別掛在鐵鉤上:所有的鉤子都被占了,他的
    帽子,大衣,已占了兩個。車開了,他頓時想起買報,“茶房!”
    茶房沒有來。我把我的報贈給他;我的耳鼓出的主意。
    他爬上了上鋪,在我的頭上脫靴子,并且擊打靴底上的土。枕著個手提箱,用我的
    報紙蓋上臉,車還沒到永定門,他睡著了。
    我心中安坦了許多。
    到了豐臺,車還沒站住,上面出了聲,“茶房!”沒等茶房答應,他又睡著了;大
    概這次是夢話。
    過了豐臺,茶房拿來兩壺熱茶。我和對面的客人——一位四十來歲平平無奇的人,
    臉上的肉還可觀——吃茶閑扯。大概還沒到廊房,上面又打了雷,“茶房!”
    茶房來了,眉毛擰得好象要把誰吃了才痛快。
    “干嗎?先——生——”
    “拿茶!”上面的雷聲響亮。
    “這不是兩壺?”茶房指著小桌說。
    “上邊另要一壺!”
    “好吧!”茶房退出去。
    “茶房!”
    茶房的眉毛擰得直往下落毛。
    “不要茶,要一壺開水!”
    “好啦!”
    “茶房!”
    我直怕茶房的眉毛脫凈!
    “拿毯子,拿枕頭,打手巾把,拿——”似乎沒想起拿什么好。
    “先生,您等一等。天津還上客人呢;過了天津我們一總收拾,也耽誤不了您睡覺!
    ”
    茶房一氣說完,扭頭就走,好象永遠不再想回來。
    待了會兒,開水到了,馬褲先生又入了夢鄉,呼聲只比“茶房”小一點。可是勻調,
    繼續不斷,有時呼聲稍低一點。用咬牙來補上。
    “開水,先生!”
    “茶房!”
    “就在這兒;開水!”
    “拿手紙!”
    “廁所里有。”
    “茶房!廁所在哪邊?”
    “哪邊都有。”
    “茶房!”
    “回頭見。”
    “茶房!茶房!!茶房!!”
    沒有應聲。
    “呼——呼呼——呼”又睡了。
    有趣!
    到了天津。又上來些旅客。馬褲先生醒了,對著壺嘴喝了一氣水。又在我頭上擊打
    靴底。穿上靴子,溜下來,食指挖了鼻孔一下,看了看外面。“茶房!”
    恰巧茶房在門前經過。
    “拿毯子!”
    “毯子就來。”
    馬褲先生出去,呆呆地立在走廊中間,專為阻礙來往的旅客與腳夫。忽然用力挖了
    鼻孔一下,走了。下了車,看看梨,沒買;看看報,沒買;看看腳行的號衣,更沒作用。
    又上來了,向我招呼了聲,“天津,唉?”我沒言語。他向自己說,“問問茶房,”緊
    跟著一個雷,“茶房!”我后悔了,趕緊的說,“是天津,沒錯兒。”
    “總得問問茶房;茶房!”
    我笑了,沒法再忍住。
    車好容易又從天津開走。
    剛一開車,茶房給馬褲先生拿來頭一份毯子枕頭和手巾把。馬褲先生用手巾把耳鼻
    孔全鉆得到家,這一把手巾擦了至少有一刻鐘,最后用手巾擦了擦手提箱上的土。
    我給他數著,從老站到總站的十來分鐘之間,他又喊了四五十聲茶房。茶房只來了
    一次,他的問題是火車向哪面走呢?茶房的回答是不知道;于是又引起他的建議,車上
    總該有人知道,茶房應當負責去問。茶房說,連駛車的也不曉得東西南北。于是他幾乎
    變了顏色,萬一車走迷了路?!茶房沒再回答,可是又掉了幾根眉毛。
    他又睡了,這次是在頭上摔了摔襪子,可是一口痰并沒往下唾,而是照顧了車頂。
    我睡不著是當然的,我早已看清,除非有一對“避呼耳套”當然不能睡著。可憐的
    是別屋的人,他們并沒預備來熬夜,可是在這種帶鉤的呼聲下,還只好是白瞪眼一夜。
    我的目的地是德州,天將亮就到了。謝天謝地!
    車在此處停半點鐘,我雇好車,進了城,還清清楚楚地聽見“茶房!”
    一個多禮拜了,我還惦記著茶房的眉毛呢。
    我,老王,和老邱,湊了點錢,開了個小醫院。老王的夫人作護士主任,她本是由看護而高升為醫生太太的。老邱的岳父是庶務兼會計。我和老王是這么打算好,假如老丈人報花賬或是攜款潛逃的話,我們倆就揍老邱;合著老邱是老丈人的保證金。我和老王是一黨,老邱是我們后約的,我們倆總得防備他一下。辦什么事,不拘多少人,總得分個黨派,留個心眼。不然,看著便不大象回事兒。加上王太太,我們是三個打一個,假如必須打老邱的話。老丈人自然是幫助老邱嘍,可是他年歲大了,有王太太一個人就可把他的胡子扯凈了。老邱的本事可真是不錯,不說屈心的話。他是專門割痔瘡,手術非常的漂亮,所以請他合作。不過他要是找揍的話,我們也不便太厚道了。
    我治內科,老王花柳,老邱專門痔漏兼外科,王太太是看護士主任兼產科,合著我們一共有四科。我們內科,老老實實的講,是地道二五八。一分錢一分貨,我們的內科收費可少呢。要敲是敲花柳與痔瘡,老王和老邱是我們的希望。我和王太太不過是配搭,她就根本不是大夫,對于生產的經驗她有一些,因為她自己生過兩個小孩。至于接生的手術,反正我有太太決不叫她接生。可是我們得設產科,產科是最有利的。只要順順當當的產下來,至少也得住十天半月的;稀粥爛飯的對付著,住一天拿一天的錢。要是不順順當當的生產呢,那看事作事,臨時再想主意。活人還能叫尿憋死?我們開了張。“大眾醫院”四個字在大小報紙已登了一個半月。名字起的好——辦什么賺錢的事兒,在這個年月,就是別忘了“大眾”。不賺大眾的錢,賺誰的?這不是真情實理嗎?自然在廣告上我們沒這么說,因為大眾不愛聽實話的;我們說的是:“為大眾而犧牲,為同胞謀幸福。一切科學化,一切平民化,溝通中西醫術,打破階級思想。”真花了不少廣告費,本錢是得下一些的。把大眾招來以后,再慢慢收拾他們。專就廣告上看,誰也不知道我們的醫院有多么大。院圖是三層大樓,那是借用近鄰轉運公司的像片,我們一共只有六間平房。
    我們開張了。門診施診一個星期,人來的不少,還真是“大眾”,我挑著那稍象點樣子的都給了點各色的蘇打水,不管害的是什么病。這樣,延遲過一星期好正式收費呀;那真正老號的大眾就干脆連蘇打水也不給,我告訴他們回家洗洗臉再來,一臉的滋泥,吃藥也是白搭。
    忙了一天,晚上我們開了緊急會議,專替大眾不行啊,得設法找“二眾”。我們都后悔了,不該叫“大眾醫院”。有大眾而沒貴族,由哪兒發財去?醫院不是煤油公司啊,早知道還不如干脆叫“貴族醫院”呢。老邱把刀子沾了多少回消毒水,一個割痔瘡的也沒來!長痔瘡的闊老誰能上“大眾醫院”來割?
    老王出了主意:明天包一輛能駛的汽車,我們輪流的跑幾趟,把二姥姥接來也好,把三舅母裝來也行。一到門口看護趕緊往里攙,接上這么三四十趟,四鄰的人們當然得佩服我們。
    我們都很佩服老王。
    “再賃幾輛不能駛的,”老王接著說。
    “干嗎?”我問。
    “和汽車行商量借給咱們幾輛正在修理的車,在醫院門口放一天。一會兒叫咕嘟一陣。上咱們這兒看病的人老聽外面咕嘟咕嘟的響,不知道咱們又來了多少坐汽車的。外面的人呢,老看著咱們的門口有一隊汽車,還不唬住?”我們照計而行,第二天把親戚們接了來,給他們碗茶喝,又給送走。兩個女看護是見一個攙一個,出來進去,一天沒住腳。那幾輛不能活動而能咕嘟的車由一天亮就運來了,五分鐘一陣,輪流的咕嘟,剛一出太陽就圍上一群小孩。我們給汽車隊照了個像,托人給登晚報。老邱的丈人作了篇八股,形容汽車往來的盛況。當天晚上我們都沒能吃飯,車咕嘟得太厲害了,大家都有點頭暈。
    不能不佩服老王,第三天剛一開門,汽車,進來位軍官。老王急于出去迎接,忘了屋門是那么矮,頭上碰了個大包。花柳;老王顧不得頭上的包了,臉笑得一朵玫瑰似的,似乎再碰它七八個包也沒大關系。三言五語,賣了一針六○六。我們的兩位女看護給軍官解開制服,然后四只白手扶著他的胳臂,王太太過來先用小胖食指在針穴輕輕點了兩下,然后老王才給用針。軍官不知道東西南北了,看著看護一個勁兒說:“得勁!得勁!得勁!”我在旁邊說了話,再給他一針。老邱也是福至心靈,早預備好了——香片茶加了點鹽。老王叫看護扶著軍官的胳臂,王太太又過來用小胖食指點了點,一針香片下去了。軍官還說得勁,老王這回是自動的又給了他一針龍井。我們的醫院里吃茶是講究的,老是香片龍井兩著沏。兩針茶,一針六○六,我們收了他二十五塊錢。本來應當是十元一針,因為三針,減收五元。我們告訴他還得接著來,有十次管保除根。反正我們有的是茶,我心里說。把錢交了,軍官還舍不得走,老王和我開始跟他瞎扯,我就夸獎他的不瞞著病——有花柳,趕快治,到我們這里來治,準保沒危險。花柳是偉人病,正大光明,有病就治,幾針六○六,完了,什么事也沒有。就怕象鋪子里的小伙計,或是中學的學生,得了藥藏藏掩掩,偷偷的去找老虎大夫,或是袖口來袖口去買私藥——廣告專貼在公共廁所里,非糟不可。軍官非常贊同我的話,告訴我他已上過二十多次醫院。不過哪一回也沒有這一回舒服。我沒往下接碴兒。
    老王接過去,花柳根本就不算病,自要勤扎點六○六。軍官非常贊同老王的話,并且有事實為證——他老是不等完全好了便又接著去逛;反正再扎幾針就是了。老王非常贊同軍官的話,并且愿拉個主顧,軍官要是長期扎扎的話,他愿減收一半藥費:五塊錢一針。包月也行,一月一百塊錢,不論扎多少針。軍官非常贊同這個主意,可是每次得照著今天的樣子辦,我們都沒言語,可是笑著點了點頭。
    軍官汽車剛開走,迎頭來了一輛,四個丫環攙下一位太太來。一下車,五張嘴一齊問:有特別房沒有?我推開一個丫環,輕輕的托住太太的手腕,攙到小院中。我指著轉運公司的樓房說,“那邊的特別室都住滿了。您還算得湊巧,這里——我指著我們的幾間小房說——還有兩間頭等房,您暫時將就一下吧。其實這兩間比樓上還舒服,省得樓上樓下的跑,是不是,老太太?”
    老太太的第一句話就叫我心中開了一朵花,“唉,這還象個大夫——病人不為舒服,上醫院來干嗎?東生醫院那群大夫,簡直的不是人!”
    “老太太,您上過東生醫院?”我非常驚異的問。“剛由那里來,那群王八羔子!”
    乘著她罵東生醫院——憑良心說,這是我們這里最大最好的醫院——我把她攙到小屋里,我知道,我要是不引著她罵東生醫院,她決不會住這間小屋,“您在那兒住了幾天?”我問。
    “兩天;兩天就差點要了我的命!”老太太坐在小床上。我直用腿頂著床沿,我們的病床都好,就是上了點年紀,愛倒。“怎么上那兒去了呢?”我的嘴不敢閑著,不然,老太太一定會注意到我的腿的。
    “別提了!一提就氣我個倒仰——。你看,大夫,我害的是胃病,他們不給我東西吃!”老太太的淚直要落下來。“不給您東西吃?”我的眼都瞪圓了。“有胃病不給東西吃?
    蒙古大夫!就憑您這個年紀?老太太您有八十了吧?”老太太的淚立刻收回去許多,微微的笑著:“還小呢。剛五十八歲。”
    “和我的母親同歲,她也是有時候害胃口疼!”我抹了抹眼睛。“老太太,您就在這兒住吧,我準把那點病治好了。這個病全仗著好保養,想吃什么就吃:吃下去,心里一舒服,病就減去幾分,是不是,老太太?”
    老太太的淚又回來了,這回是因為感激我。“大夫,你看,我專愛吃點硬的,他們偏叫我喝粥,這不是故意氣我嗎?”
    “您的牙口好,正應當吃口硬的呀!”我鄭重的說。
    “我是一會兒一餓,他們非到時候不準我吃!”“糊涂東西們!”
    “半夜里我剛睡好,他們把小玻璃棍放在我嘴里,試什么度。”
    “不知好歹!”
    “我要便盆,那些看護說,等一等,大夫就來,等大夫查過病去再說!”
    “該死的玩藝兒!”
    “我剛掙扎著坐起來,看護說,躺下。”
    “討厭的東西!”
    我和老太太越說越投緣,就是我們的屋子再小一點,大概她也不走了。爽性我也不再用腿頂著床了,即使床倒了,她也能原諒。
    “你們這里也有看護呀?”老太太問。
    “有,可是沒關系,”我笑著說。“您不是帶來自個丫環嗎?叫她們也都住院就結了。您自己的人當然伺候的周到;我干脆不叫看護們過來,好不好?”
    “那敢情好啦,有地方呀?”老太太好象有點過意不去了。“有地方,您干脆包了這個小院吧。四個丫環之外,不妨再叫個廚子來,您愛吃什么吃什么。我只算您一個人的錢,丫環廚子都白住,就算您五十塊錢一天。”
    老太太嘆了口氣:“錢多少的沒有關系,就這么辦吧。春香,你回家去把廚子叫來,告訴他就手兒帶兩只鴨子來。”我后悔了:怎么才要五十塊錢呢?真想抽自己一頓嘴巴!幸而我沒說藥費在內;好吧,在藥費上找齊兒就是了;反正看這個來派,這位老太太至少有一個兒子當過師長。況且,她要是天天吃火燒夾烤鴨,大概不會三五天就出院,事情也得往長里看。
    醫院很有個樣子了:四個丫環穿梭似的跑出跑入,廚師傅在院中墻根砌起一座爐灶,好象是要辦喜事似的。我們也不客氣,老太太的果子隨便拿起就嘗,全鴨子也吃它幾塊。始終就沒人想起給她看病,因為注意力全用在看她買來什么好吃食。
    老王和我總算開了張,老邱可有點掛不住了。他手里老拿著刀子。我都直躲他,恐怕他拿我試試手。老王直勸他不要著急,可是他太好勝,非也給醫院弄個幾十塊不甘心。我佩服他這種精神。
    吃過午飯,來了!割痔瘡的!四十多歲,胖胖的,肚子很大。王太太以為他是來生小孩,后來看清他是男性,才把他讓給老邱。老邱的眼睛都紅了。三言五語,老邱的刀子便下去了。四十多歲的小胖子疼得直叫喚,央告老邱用點麻藥。老邱可有了話:
    “咱們沒講下用麻藥哇!用也行,外加十塊錢。用不用?快著!”
    小胖子連頭也沒敢搖。老邱給他上了麻藥。又是一刀,又停住了:“我說,你這可有管子,剛才咱們可沒講下割管子。還往下割不割?往下割的話,外加三十塊錢。不的話,這就算完了。”
    我在一旁,暗伸大指,真有老邱的!拿住了往下敲,是個辦法!
    四十多歲的小胖子沒有駁回,我算計著他也不能駁回。老邱的手術漂亮,話也說得脆,一邊割管子一邊宣傳:“我告訴你,這點事兒值得你二百塊錢;不過,我們不敲人;治好了只求你給傳傳名。趕明天你有工夫的時候,不妨來看看。我這些家伙用四萬五千倍的顯微鏡照,照不出半點微生物!”胖子一聲也沒出,也許是氣胡涂了。
    老邱又弄了五十塊。當天晚上我們打了點酒,托老太太的廚子給作了幾樣菜。菜的材料多一半是利用老太太的。一邊吃一邊討論我們的事業,我們決定添設打胎和戒煙。老王主張暗中宣傳檢查身體,凡是要考學校或保壽險的,哪怕已經作下壽衣,預備下棺材,我們也把體格表填寫得好好的;只要交五元的檢查費就行。這一案也沒費事就通過了。老邱的老丈人最后建議,我們勻出幾塊錢,自己掛塊匾。老人出老辦法。可是總算有心愛護我們的醫院,我們也就沒反對。老丈人已把匾文擬好——仁心仁術。陳腐一點,不過也還恰當。我們議決,第二天早晨由老丈人上早市去找塊舊匾。王太太說,把匾油飾好,等門口有過娶婦的,借著人家的樂隊吹打的時候,我們就掛匾。到底婦女的心細,老王特別顯著驕傲。
    老舍把早飯吃完了,還不知道到底吃的是什么;要不是老辛往他(老舍)腦袋上澆了半罐子涼水,也許他在飯廳里就又睡起覺來!老辛是外交家,衣裳穿得講究,臉上刮得油汪汪的發亮,嘴里說著一半英國話,一半中國話,和音樂有同樣的抑揚頓挫。外交家總是喜歡占點便宜的,老辛也是如此:吃面包的時候擦雙份兒黃油,而且是不等別人動手,先擦好五塊面包放在自己的碟子里。老方——是個候補科學家——的舉動和老舍老辛又不同了:眼睛盯著老辛擦剩下的那一小塊黃油,嘴里慢慢的嚼著一點面包皮,想著黃油的成分和制造法,設若黃油里的水分是一·○七?設若擱上○·六七的鹽?……他還沒想完,老辛很輕巧的用刀尖把那塊黃油又插走了。
    吃完早飯,老舍主張先去睡個覺,然后再說別的。老辛老方全不贊成,逼著他去收拾東西,好趕九點四十五的火車。老舍沒法兒,只好揉眼睛,把零七八碎的都放在小箱子里,而且把昨天買的三個蘋果——本來是一個人一個——全偷偷的放在自己的袋子里,預備到沒人的地方自家享受。
    東西收拾好,會了旅館的賬,三個人跑到車站,買了票,上了車;真巧,剛上了車,車就開了。車一開,老舍手按著袋子里的蘋果,又閉上限了,老辛老方點著了煙卷兒,開始辯論:老辛本著外交家的眼光,說昨天不該住在巴茲,應該一氣兒由倫敦列不離死兔,然后由不離死兔回到巴茲來;這么辦,至少也省幾個先令,而且叫人家看著有旅行的經驗。老方呢,哼兒哈兒的支應著老辛,不錯眼珠兒的看著手表,計算火車的速度。
    火車到了不離死兔,兩個人把老舍推醒,就手兒把老舍袋子里的蘋果全掏出去。老辛拿去兩個大的,把那個小的賞給老方;老方頓時站在站臺上想起牛頓看蘋果的故事來了。
    出了車站,老辛打算先找好旅店,把東西放下,然后再去逛。老方主張先到大學里去看一位化學教授,然后再找旅館。兩個人全有充分的理由,誰也不肯讓誰,老辛越說先去找旅館好,老方越說非先去見化學教授不可。越說越說不到一塊兒,越說越不貼題,結果,老辛把老方叫作“科學牛”,老方罵老辛是“外交狗”,罵完還是沒辦法,兩個人一齊向老舍說:
    “你說!該怎么辦!?說!”
    老舍打了個哈欠,揉了揉眼睛,擦了擦鼻子,有氣無力的說:
    “附近就有旅館,拍拍腦袋算一個,找著那個就算那個。找著了旅館,放下東西,老方就趕緊去看大學教授。看完大學教授趕快回來,咱們就一塊兒去逛。老方沒回來以前,老辛可以到街上轉個圈子,我呢,來個小盹兒,你們看怎么樣?”
    老辛老方全笑了,老辛取消了老方的“科學牛”,老方也撤回了“外交狗”;并且一齊夸獎老舍真聰明,差不多有成“睡仙”的希望。
    一拐過火車站,老方的眼睛快(因為戴著眼鏡),看見一戶人家的門上掛著:“有屋子出租”,他沒等和別人商量,一直走上前去。他還沒走到那家的門口,一位沒頭發沒牙的老太婆從窗子縫里把鼻子伸出多遠,向他說:“對不起!”
    老方火兒啦!還沒過去問她,怎么就拒絕呀!黃臉人就這么不值錢嗎!老方向來不大愛生氣的,也輕易不談國事的;被老,太婆這么一氣,他可真惱啦!差不多非過去打她兩個嘴巴才解氣!老辛笑著過來了:
    “老方打算省錢不行呀!人家老太婆不肯要你這黃臉鬼!還是聽我的去找旅館!”
    老方沒言語,看了老辛一眼;跟著老辛去找旅館。老舍在后面隨著,一步一個哈欠,恨不能躺在街上就睡!
    找著了旅館,價錢貴一點,可是收中國人就算不錯。老辛放下小箱就出去了,老方雇了一輛汽車去上大學,老舍躺在屋里就睡。
    老辛老方都回來了,把老舍推醒了,商議到哪里去玩。老辛打算先到海岸去,老方想先到查得去看古洞里的玉筍鐘乳和別的與科學有關的東西。老舍沒主意,還是一勁兒說睏。
    “你看,”老辛說:“先到海岸去洗個澡,然后回來逛不離死兔附近的地方,逛完吃飯,吃完一睡——”
    “對!”老舍聽見這個“睡”字高興多了。
    “明天再到查得去不好么?”老辛接著說,眼睛一閉一閉的看著老方。
    “海岸上有什么可看的!”老方發了言:“一片沙子,一片水,一群姑娘露著腿逗弄人,還有什么?”
    “古洞有什么可看,”老辛提出抗議:“一片石頭,一群人在黑洞里鬼頭鬼腦的亂撞!”
    “洞里的石筍最小的還要四千年才能結成,你懂得什么——”
    老辛沒等老方說完,就插嘴:
    “海岸上的姑娘最老的也不過二十五歲,你懂得什么——”
    “古洞里可以看地層的——”
    “海岸上可以吸新鮮空氣——”
    “古洞里可以——”
    “海岸上可以——”
    兩個人越說越亂,誰也不聽誰的,誰也聽不見誰的。嚷了一陣,兩個全向著老舍來了:
    “你說,聽你的!別再耽誤工夫!”
    老舍一看老辛的眼睛,心里說:要是不贊成上海岸,他非把我活埋了不可!又一看老方的神氣:哼,不跟著他上古洞,今兒個晚上非叫他給解剖了不可!他揉了揉眼睛說:
    “你們所爭執的不過是時間先后的問題——”
    “外交家所要爭的就是‘先后’!”老辛說。
    “時間與空間——”
    老舍沒等老方把時間與空間的定義說出來,趕緊說:
    “這么著,先到外面去看一看,有到海岸去的車呢,便先上海岸;有到查得的車呢,便先到古洞去。我沒一定的主張,而且去不去不要緊;你們要是分頭去也好,我一個人在這里睡一覺,比什么都平安!”
    “你出來就為睡覺嗎?”老辛問。
    “睡多了于身體有害!”老方說。
    “到底怎么辦?”老舍問。
    “出去看有車沒有吧!”老辛拿定了主意。
    “是火車還是汽車?”老方問。
    “不拘。”老舍回答。
    三個人先到了火車站,到海岸的車剛開走了,還有兩次車,可都是下午四點以后的。于是又跑到汽車站,到查得的汽車票全賣完了,有一家還有幾張票,一看是三個中國人成心不賣給他們。
    “怎么辦?”老方問。
    老辛沒言語。
    “回去睡覺哇!”老舍笑了。
    我,老王,和老邱,湊了點錢,開了個小醫院。老王的夫人作護士主任,她本是由看護而高升為醫生太太的。老邱的岳父是庶務兼會計。我和老王是這么打算好,假如老丈人報花賬或是攜款潛逃的話,我們倆就揍老邱;合著老邱是老丈人的保證金。我和老王是一黨,老邱是我們后約的,我們倆總得防備他一下。辦什么事,不拘多少人,總得分個黨派,留個心眼。不然,看著便不大象回事兒。加上王太太,我們是三個打一個,假如必須打老邱的話。老丈人自然是幫助老邱嘍,可是他年歲大了,有王太太一個人就可把他的胡子扯凈了。老邱的本事可真是不錯,不說屈心的話。他是專門割痔瘡,手術非常的漂亮,所以請他合作。不過他要是找揍的話,我們也不便太厚道了。
    我治內科,老王花柳,老邱專門痔漏兼外科,王太太是看護士主任兼產科,合著我們一共有四科。我們內科,老老實實的講,是地道二五八。一分錢一分貨,我們的內科收費可少呢。要敲是敲花柳與痔瘡,老王和老邱是我們的希望。我和王太太不過是配搭,她就根本不是大夫,對于生產的經驗她有一些,因為她自己生過兩個小孩。至于接生的手術,反正我有太太決不叫她接生。可是我們得設產科,產科是最有利的。只要順順當當的產下來,至少也得住十天半月的;稀粥爛飯的對付著,住一天拿一天的錢。要是不順順當當的生產呢,那看事作事,臨時再想主意。活人還能叫尿憋死?我們開了張。“大眾醫院”四個字在大小報紙已登了一個半月。名字起的好——辦什么賺錢的事兒,在這個年月,就是別忘了“大眾”。不賺大眾的錢,賺誰的?這不是真情實理嗎?自然在廣告上我們沒這么說,因為大眾不愛聽實話的;我們說的是:“為大眾而犧牲,為同胞謀幸福。一切科學化,一切平民化,溝通中西醫術,打破階級思想。”真花了不少廣告費,本錢是得下一些的。把大眾招來以后,再慢慢收拾他們。專就廣告上看,誰也不知道我們的醫院有多么大。院圖是三層大樓,那是借用近鄰轉運公司的像片,我們一共只有六間平房。
    我們開張了。門診施診一個星期,人來的不少,還真是“大眾”,我挑著那稍象點樣子的都給了點各色的蘇打水,不管害的是什么病。這樣,延遲過一星期好正式收費呀;那真正老號的大眾就干脆連蘇打水也不給,我告訴他們回家洗洗臉再來,一臉的滋泥,吃藥也是白搭。
    忙了一天,晚上我們開了緊急會議,專替大眾不行啊,得設法找“二眾”。我們都后悔了,不該叫“大眾醫院”。有大眾而沒貴族,由哪兒發財去?醫院不是煤油公司啊,早知道還不如干脆叫“貴族醫院”呢。老邱把刀子沾了多少回消毒水,一個割痔瘡的也沒來!長痔瘡的闊老誰能上“大眾醫院”來割?
    老王出了主意:明天包一輛能駛的汽車,我們輪流的跑幾趟,把二姥姥接來也好,把三舅母裝來也行。一到門口看護趕緊往里攙,接上這么三四十趟,四鄰的人們當然得佩服我們。
    我們都很佩服老王。
    “再賃幾輛不能駛的,”老王接著說。
    “干嗎?”我問。
    “和汽車行商量借給咱們幾輛正在修理的車,在醫院門口放一天。一會兒叫咕嘟一陣。上咱們這兒看病的人老聽外面咕嘟咕嘟的響,不知道咱們又來了多少坐汽車的。外面的人呢,老看著咱們的門口有一隊汽車,還不唬住?”我們照計而行,第二天把親戚們接了來,給他們碗茶喝,又給送走。兩個女看護是見一個攙一個,出來進去,一天沒住腳。那幾輛不能活動而能咕嘟的車由一天亮就運來了,五分鐘一陣,輪流的咕嘟,剛一出太陽就圍上一群小孩。我們給汽車隊照了個像,托人給登晚報。老邱的丈人作了篇八股,形容汽車往來的盛況。當天晚上我們都沒能吃飯,車咕嘟得太厲害了,大家都有點頭暈。
    不能不佩服老王,第三天剛一開門,汽車,進來位軍官。老王急于出去迎接,忘了屋門是那么矮,頭上碰了個大包。花柳;老王顧不得頭上的包了,臉笑得一朵玫瑰似的,似乎再碰它七八個包也沒大關系。三言五語,賣了一針六○六。我們的兩位女看護給軍官解開制服,然后四只白手扶著他的胳臂,王太太過來先用小胖食指在針穴輕輕點了兩下,然后老王才給用針。軍官不知道東西南北了,看著看護一個勁兒說:“得勁!得勁!得勁!”我在旁邊說了話,再給他一針。老邱也是福至心靈,早預備好了——香片茶加了點鹽。老王叫看護扶著軍官的胳臂,王太太又過來用小胖食指點了點,一針香片下去了。軍官還說得勁,老王這回是自動的又給了他一針龍井。我們的醫院里吃茶是講究的,老是香片龍井兩著沏。兩針茶,一針六○六,我們收了他二十五塊錢。本來應當是十元一針,因為三針,減收五元。我們告訴他還得接著來,有十次管保除根。反正我們有的是茶,我心里說。把錢交了,軍官還舍不得走,老王和我開始跟他瞎扯,我就夸獎他的不瞞著病——有花柳,趕快治,到我們這里來治,準保沒危險。花柳是偉人病,正大光明,有病就治,幾針六○六,完了,什么事也沒有。就怕象鋪子里的小伙計,或是中學的學生,得了藥藏藏掩掩,偷偷的去找老虎大夫,或是袖口來袖口去買私藥——廣告專貼在公共廁所里,非糟不可。軍官非常贊同我的話,告訴我他已上過二十多次醫院。不過哪一回也沒有這一回舒服。我沒往下接碴兒。
    老王接過去,花柳根本就不算病,自要勤扎點六○六。軍官非常贊同老王的話,并且有事實為證——他老是不等完全好了便又接著去逛;反正再扎幾針就是了。老王非常贊同軍官的話,并且愿拉個主顧,軍官要是長期扎扎的話,他愿減收一半藥費:五塊錢一針。包月也行,一月一百塊錢,不論扎多少針。軍官非常贊同這個主意,可是每次得照著今天的樣子辦,我們都沒言語,可是笑著點了點頭。
    軍官汽車剛開走,迎頭來了一輛,四個丫環攙下一位太太來。一下車,五張嘴一齊問:有特別房沒有?我推開一個丫環,輕輕的托住太太的手腕,攙到小院中。我指著轉運公司的樓房說,“那邊的特別室都住滿了。您還算得湊巧,這里——我指著我們的幾間小房說——還有兩間頭等房,您暫時將就一下吧。其實這兩間比樓上還舒服,省得樓上樓下的跑,是不是,老太太?”
    老太太的第一句話就叫我心中開了一朵花,“唉,這還象個大夫——病人不為舒服,上醫院來干嗎?東生醫院那群大夫,簡直的不是人!”
    “老太太,您上過東生醫院?”我非常驚異的問。“剛由那里來,那群王八羔子!”
    乘著她罵東生醫院——憑良心說,這是我們這里最大最好的醫院——我把她攙到小屋里,我知道,我要是不引著她罵東生醫院,她決不會住這間小屋,“您在那兒住了幾天?”我問。
    “兩天;兩天就差點要了我的命!”老太太坐在小床上。我直用腿頂著床沿,我們的病床都好,就是上了點年紀,愛倒。“怎么上那兒去了呢?”我的嘴不敢閑著,不然,老太太一定會注意到我的腿的。
    “別提了!一提就氣我個倒仰——。你看,大夫,我害的是胃病,他們不給我東西吃!”老太太的淚直要落下來。“不給您東西吃?”我的眼都瞪圓了。“有胃病不給東西吃?
    蒙古大夫!就憑您這個年紀?老太太您有八十了吧?”老太太的淚立刻收回去許多,微微的笑著:“還小呢。剛五十八歲。”
    “和我的母親同歲,她也是有時候害胃口疼!”我抹了抹眼睛。“老太太,您就在這兒住吧,我準把那點病治好了。這個病全仗著好保養,想吃什么就吃:吃下去,心里一舒服,病就減去幾分,是不是,老太太?”
    老太太的淚又回來了,這回是因為感激我。“大夫,你看,我專愛吃點硬的,他們偏叫我喝粥,這不是故意氣我嗎?”
    “您的牙口好,正應當吃口硬的呀!”我鄭重的說。
    “我是一會兒一餓,他們非到時候不準我吃!”“糊涂東西們!”
    “半夜里我剛睡好,他們把小玻璃棍放在我嘴里,試什么度。”
    “不知好歹!”
    “我要便盆,那些看護說,等一等,大夫就來,等大夫查過病去再說!”
    “該死的玩藝兒!”
    “我剛掙扎著坐起來,看護說,躺下。”
    “討厭的東西!”
    我和老太太越說越投緣,就是我們的屋子再小一點,大概她也不走了。爽性我也不再用腿頂著床了,即使床倒了,她也能原諒。
    “你們這里也有看護呀?”老太太問。
    “有,可是沒關系,”我笑著說。“您不是帶來自個丫環嗎?叫她們也都住院就結了。您自己的人當然伺候的周到;我干脆不叫看護們過來,好不好?”
    “那敢情好啦,有地方呀?”老太太好象有點過意不去了。“有地方,您干脆包了這個小院吧。四個丫環之外,不妨再叫個廚子來,您愛吃什么吃什么。我只算您一個人的錢,丫環廚子都白住,就算您五十塊錢一天。”
    老太太嘆了口氣:“錢多少的沒有關系,就這么辦吧。春香,你回家去把廚子叫來,告訴他就手兒帶兩只鴨子來。”我后悔了:怎么才要五十塊錢呢?真想抽自己一頓嘴巴!幸而我沒說藥費在內;好吧,在藥費上找齊兒就是了;反正看這個來派,這位老太太至少有一個兒子當過師長。況且,她要是天天吃火燒夾烤鴨,大概不會三五天就出院,事情也得往長里看。
    醫院很有個樣子了:四個丫環穿梭似的跑出跑入,廚師傅在院中墻根砌起一座爐灶,好象是要辦喜事似的。我們也不客氣,老太太的果子隨便拿起就嘗,全鴨子也吃它幾塊。始終就沒人想起給她看病,因為注意力全用在看她買來什么好吃食。
    老王和我總算開了張,老邱可有點掛不住了。他手里老拿著刀子。我都直躲他,恐怕他拿我試試手。老王直勸他不要著急,可是他太好勝,非也給醫院弄個幾十塊不甘心。我佩服他這種精神。
    吃過午飯,來了!割痔瘡的!四十多歲,胖胖的,肚子很大。王太太以為他是來生小孩,后來看清他是男性,才把他讓給老邱。老邱的眼睛都紅了。三言五語,老邱的刀子便下去了。四十多歲的小胖子疼得直叫喚,央告老邱用點麻藥。老邱可有了話:
    “咱們沒講下用麻藥哇!用也行,外加十塊錢。用不用?快著!”
    小胖子連頭也沒敢搖。老邱給他上了麻藥。又是一刀,又停住了:“我說,你這可有管子,剛才咱們可沒講下割管子。還往下割不割?往下割的話,外加三十塊錢。不的話,這就算完了。”
    我在一旁,暗伸大指,真有老邱的!拿住了往下敲,是個辦法!
    四十多歲的小胖子沒有駁回,我算計著他也不能駁回。老邱的手術漂亮,話也說得脆,一邊割管子一邊宣傳:“我告訴你,這點事兒值得你二百塊錢;不過,我們不敲人;治好了只求你給傳傳名。趕明天你有工夫的時候,不妨來看看。我這些家伙用四萬五千倍的顯微鏡照,照不出半點微生物!”胖子一聲也沒出,也許是氣胡涂了。
    老邱又弄了五十塊。當天晚上我們打了點酒,托老太太的廚子給作了幾樣菜。菜的材料多一半是利用老太太的。一邊吃一邊討論我們的事業,我們決定添設打胎和戒煙。老王主張暗中宣傳檢查身體,凡是要考學校或保壽險的,哪怕已經作下壽衣,預備下棺材,我們也把體格表填寫得好好的;只要交五元的檢查費就行。這一案也沒費事就通過了。老邱的老丈人最后建議,我們勻出幾塊錢,自己掛塊匾。老人出老辦法。可是總算有心愛護我們的醫院,我們也就沒反對。老丈人已把匾文擬好——仁心仁術。陳腐一點,不過也還恰當。我們議決,第二天早晨由老丈人上早市去找塊舊匾。王太太說,把匾油飾好,等門口有過娶婦的,借著人家的樂隊吹打的時候,我們就掛匾。到底婦女的心細,老王特別顯著驕傲。
    火車在北平東站還沒開,同屋那位睡上鋪的穿馬褲,戴平光的眼鏡,青緞子洋服上
    身,胸袋插著小楷羊毫,足登青絨快靴的先生發了問:“你也是從北平上車?”很和氣
    的。
    我倒有點迷了頭,火車還沒動呢,不從北平上車,難道由——由哪兒呢?我只好反
    攻了:“你從哪兒上車?”很和氣的。我希望他說是由漢口或綏遠上車,因為果然如此,
    那么中國火車一定已經是無軌的,可以隨便走走;那多么自由!他沒言語。看了看鋪位,
    用盡全身——假如不是全身——的力氣喊了聲,“茶房!”
    茶房正忙著給客人搬東西,找鋪位。可是聽見這么緊急的一聲喊,就是有天大的事
    也得放下,茶房跑來了。“拿毯子!”馬褲先生喊。
    “請少待一會兒,先生,”茶房很和氣的說,“一開車,馬上就給您鋪好。”
    馬褲先生用食指挖了鼻孔一下,別無動作。
    茶房剛走開兩步。
    “茶房!”這次連火車好似都震得直動。
    茶房象旋風似的轉過身來。
    “拿枕頭,”馬褲先生大概是已經承認毯子可以遲一下,可是枕頭總該先拿來。
    “先生,請等一等,您等我忙過這會兒去,毯子和枕頭就一齊全到。”茶房說的很
    快,可依然是很和氣。
    茶房看馬褲客人沒任何表示,剛轉過身去要走,這次火車確是嘩啦了半天,“茶房!
    ”
    茶房差點嚇了個跟頭,趕緊轉回身來。
    “拿茶!”
    “先生請略微等一等,一開車茶水就來。”
    馬褲先生沒任何的表示。茶房故意地笑了笑,表示歉意。然后搭訕著慢慢地轉身,
    以免快轉又嚇個跟頭。轉好了身,腿剛預備好要走,背后打了個霹靂,“茶房!”
    茶房不是假裝沒聽見,便是耳朵已經震聾,竟自沒回頭,一直地快步走開。
    “茶房!茶房!茶房!”馬褲先生連喊,一聲比一聲高:站臺上送客的跑過一群來,
    以為車上失了火,要不然便是出了人命。茶房始終沒回頭。馬褲先生又挖了鼻孔一下,
    坐在我的床上。剛坐下,“茶房!”茶房還是沒來。看著自己的磕膝,臉往下沉,沉到
    最長的限度,手指一挖鼻孔,臉好似刷的一下又縱回去了。然后,“你坐二等?這是問
    我呢。我又毛了,我確是買的二等,難道上錯了車?
    “你呢?”我問。
    “二等。這是二等。二等有臥鋪。快開車了吧?茶房!”我拿起報紙來。
    他站起來,數他自己的行李,一共八件,全堆在另一臥鋪上——兩個上鋪都被他占
    了。數了兩次,又說了話,“你的行李呢?”
    我沒言語。原來我誤會了:他是善意,因為他跟著說,“可惡的茶房,怎么不給你
    搬行李?”
    我非說話不可了:“我沒有行李。”
    “嘔?!”他確是嚇了一跳,好象坐車不帶行李是大逆不道似的。“早知道,我那
    四只皮箱也可以不打行李票了!”這回該輪著我了,“嘔?!”我心里說,“幸而是如
    此,不然的話,把四只皮箱也搬進來,還有睡覺的地方啊?!”
    我對面的鋪位也來了客人,他也沒有行李,除了手中提著個扁皮夾。
    “嘔?!”馬褲先生又出了聲,“早知道你們都沒行李,那口棺材也可以不另起票
    了!”
    我決定了。下次旅行一定帶行李;真要陪著棺材睡一夜,誰受得了!
    茶房從門前走過。
    “茶房!拿毛巾把!”
    “等等,”茶房似乎下了抵抗的決心。
    馬褲先生把領帶解開,摘下領子來,分別掛在鐵鉤上:所有的鉤子都被占了,他的
    帽子,大衣,已占了兩個。車開了,他頓時想起買報,“茶房!”
    茶房沒有來。我把我的報贈給他;我的耳鼓出的主意。
    他爬上了上鋪,在我的頭上脫靴子,并且擊打靴底上的土。枕著個手提箱,用我的
    報紙蓋上臉,車還沒到永定門,他睡著了。
    我心中安坦了許多。
    到了豐臺,車還沒站住,上面出了聲,“茶房!”沒等茶房答應,他又睡著了;大
    概這次是夢話。
    過了豐臺,茶房拿來兩壺熱茶。我和對面的客人——一位四十來歲平平無奇的人,
    臉上的肉還可觀——吃茶閑扯。大概還沒到廊房,上面又打了雷,“茶房!”
    茶房來了,眉毛擰得好象要把誰吃了才痛快。
    “干嗎?先——生——”
    “拿茶!”上面的雷聲響亮。
    “這不是兩壺?”茶房指著小桌說。
    “上邊另要一壺!”
    “好吧!”茶房退出去。
    “茶房!”
    茶房的眉毛擰得直往下落毛。
    “不要茶,要一壺開水!”
    “好啦!”
    “茶房!”
    我直怕茶房的眉毛脫凈!
    “拿毯子,拿枕頭,打手巾把,拿——”似乎沒想起拿什么好。
    “先生,您等一等。天津還上客人呢;過了天津我們一總收拾,也耽誤不了您睡覺!
    ”
    茶房一氣說完,扭頭就走,好象永遠不再想回來。
    待了會兒,開水到了,馬褲先生又入了夢鄉,呼聲只比“茶房”小一點。可是勻調,
    繼續不斷,有時呼聲稍低一點。用咬牙來補上。
    “開水,先生!”
    “茶房!”
    “就在這兒;開水!”
    “拿手紙!”
    “廁所里有。”
    “茶房!廁所在哪邊?”
    “哪邊都有。”
    “茶房!”
    “回頭見。”
    “茶房!茶房!!茶房!!”
    沒有應聲。
    “呼——呼呼——呼”又睡了。
    有趣!
    到了天津。又上來些旅客。馬褲先生醒了,對著壺嘴喝了一氣水。又在我頭上擊打
    靴底。穿上靴子,溜下來,食指挖了鼻孔一下,看了看外面。“茶房!”
    恰巧茶房在門前經過。
    “拿毯子!”
    “毯子就來。”
    馬褲先生出去,呆呆地立在走廊中間,專為阻礙來往的旅客與腳夫。忽然用力挖了
    鼻孔一下,走了。下了車,看看梨,沒買;看看報,沒買;看看腳行的號衣,更沒作用。
    又上來了,向我招呼了聲,“天津,唉?”我沒言語。他向自己說,“問問茶房,”緊
    跟著一個雷,“茶房!”我后悔了,趕緊的說,“是天津,沒錯兒。”
    “總得問問茶房;茶房!”
    我笑了,沒法再忍住。
    車好容易又從天津開走。
    剛一開車,茶房給馬褲先生拿來頭一份毯子枕頭和手巾把。馬褲先生用手巾把耳鼻
    孔全鉆得到家,這一把手巾擦了至少有一刻鐘,最后用手巾擦了擦手提箱上的土。
    我給他數著,從老站到總站的十來分鐘之間,他又喊了四五十聲茶房。茶房只來了
    一次,他的問題是火車向哪面走呢?茶房的回答是不知道;于是又引起他的建議,車上
    總該有人知道,茶房應當負責去問。茶房說,連駛車的也不曉得東西南北。于是他幾乎
    變了顏色,萬一車走迷了路?!茶房沒再回答,可是又掉了幾根眉毛。
    他又睡了,這次是在頭上摔了摔襪子,可是一口痰并沒往下唾,而是照顧了車頂。
    我睡不著是當然的,我早已看清,除非有一對“避呼耳套”當然不能睡著。可憐的
    是別屋的人,他們并沒預備來熬夜,可是在這種帶鉤的呼聲下,還只好是白瞪眼一夜。
    我的目的地是德州,天將亮就到了。謝天謝地!
    車在此處停半點鐘,我雇好車,進了城,還清清楚楚地聽見“茶房!”
    一個多禮拜了,我還惦記著茶房的眉毛呢。

神明改造計劃 洪荒之青蛇成道 十方神王 女村長的貼身兵王 一品村姑 大敗局I(紀念版) 人生何處不相逢 我有一座無敵城 柳浩天林芊芊平步青云 鄉村小醫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