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陛下,你這是威脅我們!”&1t;/p>
劉峰道:“沒錯,就是威脅你們,你現在有兩條路可走,一是累死在東方。一是回到尼泊爾,在我的幫助下成為國王,成為帝國的番邦!”&1t;/p>
蘇爾悲笑道:“看來我們族人只有被奴役的命運了!”&1t;/p>
“是也不是,如果的你們能幫助帝國迅擊敗英國人,我可以保證會幫助你們擊敗印度人,并將印度的一部分領土送給你們!”劉峰拋出最后的籌碼說道。&1t;/p>
蘇爾徹底怔住了,如果劉峰說的是真的,那這筆買賣并不虧,要知道尼泊爾曾是清帝國的藩屬國,只是清廷軟弱,無法幫助他們抵抗英國人的侵略。&1t;/p>
“我可以答應皇帝陛下回國攻打英國人,但我不保證能不能實現您的愿望。”&1t;/p>
劉峰笑道:“放心,我會提供你們最先進的武器,相信以你的能力足以成為尼泊爾國王,到時候我們也會派兵進攻英國人。”&1t;/p>
蘇爾也不傻,明白劉峰的意思,“不知道我們要您的帝國朝貢多少財物?”&1t;/p>
劉峰答道:“放心,只需要你們國家一年財政收入的百分之一,而且是三年一朝!”&1t;/p>
蘇爾明白知道這是非常優惠的條件,比英國人的壓榨要好上太多。&1t;/p>
“陛下就不怕我食言,回到尼泊爾后反悔?”&1t;/p>
劉峰道:“你可以反悔,但等我數十萬大軍從西藏南下之時,也就是廓爾喀的末日!”&1t;/p>
蘇爾道:“我明白了,但我還需要考慮一下!”&1t;/p>
“沒問題,希望明天這個時候你能給我答復!”&1t;/p>
蘇爾點點頭,然后被送走。&1t;/p>
蘇爾走后,在劉峰身邊一直未說話的侯成說道:“皇上,這個廓爾喀人能成為我們的助力嗎?”&1t;/p>
劉峰自信道:“放心,蘇爾是尼泊爾沙阿王朝大將軍的大兒子,他有這個能量!”&1t;/p>
侯成道:“希望此人能做出正確的選擇!”&1t;/p>
劉峰道:“他今年還不到三十歲,自由對他來說太重要了,對了,關外的清廷有什么新動向?”&1t;/p>
“情報顯示清廷已經分裂,奕?自立門戶,統治盛京,慈禧和小皇帝退到吉林和黑龍江,兩方相互敵視,但并未生爭斗。不過據內線傳來消息,奕?已經得到了英法二國的支持,軍火物資等源源不斷的從日本送來,而且正在招兵,已經達到二十萬人。”&1t;/p>
劉峰說道:“看來我們要抓緊了,還有日本的情況如何了?”&1t;/p>
侯成答道:“日本的反幕府呼聲越來越強,西南四強藩得到英法二國的支持,情報顯示他們從美國人手里購進了大量的軍火,估計在進行戰爭準備。”&1t;/p>
劉峰揉揉眉心,如果沒記錯的話日本明年倒幕戰爭就要爆了,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明治維新開始,日本走上自強之路。他作為后來人,對給中華民族帶來極大災難的他們無比憤恨,前世他只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只能再網上泄一下。但如今他是一國之主,絕對不會放過這個卑鄙的國家。&1t;/p>
“你立刻派人聯系幕府,告訴德川家茂,就說帝國可以幫助他們!”&1t;/p>
侯成點頭道:“我明白了!”&1t;/p>
接著,劉峰開始布一條條命令,他將陳玉成大軍從甘肅調回,并調南京軍區的楊輔清第十二軍北上,開始部署對清廷的最后一戰。另外開始對青海進行實際控制,他動了全國各地的窮苦漢民進入青海墾田,當然劉峰并沒有強制,而是利誘,他頒布命令凡是進入青海的人家每人分給給予五十畝土地,免除兩年賦稅,每戶獎勵一匹騾馬,同時政府還給每戶三百龍圓的安家費。此令一出,窮苦人家紛紛報名,不到一個月時間,就有兩萬余戶簽下名字。&1t;/p>
青海省雖然地處高原,但地大物博,適合墾荒的土地足有五十萬公頃,而且擁有廣闊的草場,豐富的水資源,只是還未被利用而已,以前這里是少數民族聚集區,加上各朝代控制不強,漢民不是不愿進入這里墾荒,而是無法得到安全保障。為此劉峰給進入青海墾荒的漢民每家一支前裝火槍,并派軍官對他們進行訓練,組建民兵,平時在家勞作,一旦受到襲擊可以拿起兵器保護自己。&1t;/p>
越南都城順化,三朝古都,曾是華夏故地交州,但自東晉后就不在華夏的版圖之內。這里西靠長山山脈,修建在香江岸邊狹長的平原上,離南海只有八公里,緊靠玉屏山,氣候宜人,風景秀麗。&1t;/p>
順化是一座非常美麗的城市,蜿蜒清澈的香江穿城而過,將城市分為南北兩區。順化城方圓八公里,有護城河環繞,城墻高六米,上面有二十四個炮臺。城內也有一座紫禁城,是仿造華夏的故宮所建,正門為午門,午門后是太和殿。太和殿由八十根高大的雕龍朱漆木柱支撐,是越南皇帝召見文武百官的地方,太和殿后面是勤政殿,兩側是太廟,在后是后宮,這里面住著三百名嬪妃。隨是仿造,但也頗為不凡,完全就是縮小版的故宮。&1t;/p>
太和殿上,阮福時正在召集文武官員議事,阮福時看著弘治王阮福洪呈上的國書皺著眉頭。&1t;/p>
“弘治王,這上面的軍火和軍費也就罷了,但每年三百萬兩的銀子的供奉實在太多了,我們哪能支撐的起!”&1t;/p>
“陛下,您再往后看!”阮福洪說道。&1t;/p>
“連續上供三年后變為每三年朝貢一次,如果無法湊足可以用礦產、糧食等代替……嗯,這個還算可以接受,不知道上朝有沒有賞賜?”阮福時問道,他們曾想清廷朝過供,清廷的做法和華夏歷朝一樣,為了顯示自己的強大和富足往往賞賜的回禮要過藩屬國所供奉的,這也是藩屬國爭先朝貢的原因。可惜他們遇到的是劉峰,劉峰才不會做出這種死要面子卻不利己的事情。&1t;/p>
阮洪福有些尷尬,說道:“有,上朝皇帝讓我給您稍來了禮物。”說完,向外招呼一聲,兩個侍衛將東西拿了過來。&1t;/p>
這是一個盒子,另一個赫然是閃閃亮的自行車。&1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