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的五月,陽光格外刺眼,已經有了夏日的先兆。
初平元年(190年),荊州刺史劉表徙治襄陽,統領江夏、武陵、長沙、零陵、桂陽等八郡之地。
這里人杰地靈,三國時期更是住著很多隱士大能。
像后世大家熟知的水鏡先生、龐德公、黃承彥、龐統、諸葛亮、徐庶等等。
而龐德公是龐浩的伯父,龐統龐士元是龐浩的哥哥。
水鏡先生剛剛對龐統進行了測評,對其甚為推崇,稱其為“鳳雛”,與“臥龍”諸葛亮并列,更是流傳著“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
有這樣的上層圈子,按說龐浩的仕途應該非常順利,只是龐浩是有名的紈绔敗家子,所以這幫人也懶得搭理他。
雖然龐浩本人很無語,但是前主的所有自己都得繼承不是,包括這臭名聲。
“你這小子還知道回來?這一段又去哪里鬼混去了?”龐德公看到龐浩就氣不打一處,平時一個謙謙君子也氣的胡子眉毛亂顫。
只因龐浩父親早逝,所以龐德公算是他半個父親。
“伯父,我去靈山找阿楚去了!這次真沒有干什么壞事,你要不信可以去黃家問問。”
“師父不要動氣!”一個儒雅秀氣少年,身長六尺,青衣儒帽。
神態卻是年少老成,自有一番氣度。
“孔明,讓你見笑了,這個不肖子整天胡作非為,簡直給我龐家丟臉。”
“我觀士安兄,氣宇軒昂,定非池中物!”
諸葛亮朝龐浩微微點頭,一個微笑,他早聽說龐德公有這么一個侄兒性格頑劣,今日得見也沒有別人說的那么不堪。
龐浩也沖諸葛孔明,點點頭,一副我認識你很久的樣子。孔明兄對不住了,我搶了你的老婆!
心中暗爽,卻不敢表現出來。
“孔明,你去書房等我,咱倆再對弈一局!”
孔明恭敬應諾行禮離去。
“你現在也成年了,伯父不想太過苛責與你,再過兩天就是月旦評,你準備準備,看看能不能得到大家的認可。”
“呃伯父,我無心為官,這個月旦評要不還是算了吧。”
“唉!隨你吧。”說完轉身朝書房走去。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龐家有一個龐統也就夠了!
龐浩他是真心不想管了,劉表多次請自己出山自己都沒有去,怎么能強求侄子去做官呢。
一切聽天由命吧!
想到此處,龐德公步伐也輕便了許多。
話分兩頭,各表一枝。
黃月英帶著小喬回到黃府。
黃承彥和蔡氏夫婦見到女兒回來,并且臉上的黃色斑點盡數褪去,差點沒有認出來。
一番寒暄,安置好小喬后。
“娘,最近姨媽姨夫他們還好么?”
“怎么突然關心起你姨來了?該不是有什么事情要求你姨夫吧?”
“現在我已經下山,所以想找點事做,我姨夫既然是荊州太守,這么也能給我安排個職務不是?”
“胡鬧!”黃承彥停不下去了,直接打斷。
“爹,難道你懷疑女兒的才能?”
“向來都是男兒出外干事,女子只需安守婦道,結婚生子即可,哪有女子拋頭露面,出外謀官的。”
“再說這亂世,天天打仗,你姨父多次邀請我我都沒有答應出仕!所以你盡早打消這胡鬧的想法。”
“爹,你乃荊州名士,怎么思想這般迂腐。龐浩還知道男女平等呢?”
“龐浩?你什么時候又和龐浩那個敗家玩意在一起了?”黃承彥臉色鐵青,看來對前主龐浩也沒什么好印象。
“我沒有!再說黃浩博學多識,為人豁達,根本不是外人所傳的那樣。”
“總之,謀官之事萬萬不可能。”
黃月英氣的跺腳,憤憤走了。
黃承彥也是飽學之士,并非頑固不化,只是上山學藝也就罷了,只是女子謀官,這種事叫自己怎么開口?他黃承彥起步淪為笑談。
過了一會,黃月英再度折返回來。
“其實我是想給龐浩謀官,現在龐家都對他有比較深的誤解。”
“龐家有龐德公在,咱們不要胡亂牽扯。”
“爹,你還不明白?”黃月英不停對母親使眼色。
蔡氏似乎突然明白了女兒的意思。
“這事母親去說。”
黃承彥:“”
“女兒的意思只是接著龐浩的名義,實際上是真正掌權的是咱女兒。”
“可是咱女兒能駕馭的了龐浩?”
“你不是說了,龐浩不學無術,以月英的聰明才智,再加上他這個足智多謀的爹,這事還能不成?”
黃承彥聽完也是很高興,“嗯,不錯,是這么回事!”
黃月英母親去找姐姐蔡氏細節不提,劉表聽了妻子蔡氏的話,直接給了一個新野縣令來做,反正現在新野一直無人打理,空著也是空著。
委任文書發到龐浩手中時,他有點懵逼,這就是新野縣令。
不過這新野他知道,官渡之戰后劉備暫居的小破城。他正想著要不要花錢在哪買個縣令,這下錢也是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