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晨,看到桌上豐盛的早餐,龐浩欣慰一笑。
“小妮子,還是很關心我嘛!”
他想起了自己剛穿越來,初次見到阿楚的情形。
黃月英長相正如她的外號,丑丫,傲人的身材,盈盈一握的腰肢,還有一雙修長的美腿,一張臉卻像蒙了一層黑紗,完全遮住了本該屬于她的光彩。
不過高中生物滿分的他,很快發現一個嚴重的邏輯悖論,黃月英的父親黃承彥是荊州名士,母親蔡氏姿色也很出眾,這樣的父母生下的小孩,顏值不敢說多么妖孽,但絕對在線才對啊!
于是龐浩借著考較的名義,讓華佗給她治臉,并且給出兩點提示:
第一,阿楚的臉黑而黃是一種真菌皮膚病,不是真的丑;
第二,用現在已知的草藥可以治愈。
其實龐浩心中也是沒底,畢竟自己的主攻方向是外科,而對于皮膚方面他真的不知道能不能治好。
而華佗之所以被稱為神醫,真的就是神醫,起碼開出的方子沒有錯。
雖然使用方法錯了,不過幸好黃月英的惡作劇竟然找了治愈的途徑,真是無心插柳柳成蔭。
“別傻站著了,過來吃早餐。本小姐第一次給人準備早餐,便宜你了!”
“嗯嗯不錯,有長進!你也過來吃吧!”
“我吃過了,這是專門為你做的愛心早餐!”
黃月英坐在對面,雙手捧篩,期待的看著龐浩。
只是當龐浩夾起一片青菜時,整個人都不好了。
泥馬,黃月英你們家是買醋的嗎,用得著放這么多醋。
龐浩眉頭緊皺,強忍著咽了下去。再夾起一塊小炒肉,小心的嘗了一口。泥馬這么這么咸呢,這肉里的血絲怎么回事
龐浩已經生無可戀,兩行眼淚流了下來。我將華夏頂級的炒菜之法傳授給你,你做的比那啥還難吃?不過這個時代沒有什么辣椒胡椒之類的調料,自己也不該有太多奢望。
“怎么樣我的愛心早餐。”
龐浩強忍住感動的淚水,擠出一個比哭還難看的笑容,“嗯不錯,味道非常特別!”
“嗯那就好,你趕快吃完。那個美顏丹現在缺了幾味藥材,一會咱們去一趟汝南城吧!”
“呃呃,好!你去準備一下,咱們一會就走。”
看到黃月英走出院子,龐浩趕緊把早餐倒掉,泥馬這早餐吃的,簡直是受罪啊。
于此同時,汝南城中突然多出一個‘義館’,給病人免費診治。
說是義館其實就是一個臨時搭建的草棚。
一張臨時找來的桌椅,華佗正襟危坐,正在給排隊治病的百姓認真診治。
大街上,一個十一二歲的小姑娘,飛快的跑回家中,來不及搽汗,匆匆喊道:“奶奶!奶奶,你的病有救了!”
草屋中躺在床上的老人,睜開疲倦的雙眼,心疼的看著眼前相依為命的孫女。
“怎么了靈兒,急成這樣!先坐下喝口水,看你這滿臉大汗!”
她祖孫倆相依為命,兒子打仗早早死了,兒媳不愿在家受苦,沒過多久就改嫁走了。
“奶奶您病有救了,城南華佗神醫正在免費義診。”
“免費義診?華佗?”
“對,咱們幾個鄰居都在那排隊呢。”
“好,老婆子就再去碰碰運氣,如果神醫華佗都不能治,那老婆子的命恐怕也就到頭了。”
玲兒扶著奶奶穿好衣服,借了鄰居家一輛獨輪車,推著老人往城南趕去。
窮人是沒有資格坐馬車的,況且這個家也沒有錢雇倆馬車。
五月的天氣,陽光明媚,已經漸漸有了夏日的暑熱,可老人依然裹著一層厚厚的棉被。
她身體一會冷的打顫,一會又大漢淋漓,濕透衣背。其實老人心里清楚,自己這是感染了瘟疫,根本沒有什么好辦法,很多窮人都是直接不去就醫,躺在床上等死。
今天聽到神醫華佗,再次燃起了她求生的渴望,如果神醫也不能治好自己,她就準備趁著孫女不在的時候上吊自殺,省的連累自己的孫女。
二人來到城南,見早就到處擠滿了人。
華佗從早上一直到下午一直做著,沒有起身,頭上早已泌出一層細汗,也來不及擦拭一下。
幸好有幾個熱心的青年,幫著維護秩序,不然整個現場不知道要亂成什么樣子。
他越是診治于是心驚,這些病人大部分人的癥狀都基本相似,那就是瘟疫。
這場184年爆發的瘟疫,竟然一直持續到了196年,漢朝一半人的生命被奪去,到處是累累白骨。再加上朝政日非,戰火不斷,根本沒有人去理會這可怕的瘟疫。
幸好有好心的村民給自己送來了一碗稀粥,自己勉強吃了幾口,才一直強撐到現在。不然恐怕義診第一天,自己就要累到在這。
“唉,如果師父在就好了!”華佗感嘆,再次想起了自己年輕的師父。
而他的便宜師父龐浩,此時也剛好到了汝南。聽說華佗在城南義診,也趕來過來。
“元化,你這樣不行啊!”人群中擠過一個青年,劈頭蓋臉就對著華佗指點。
眾人紛紛投去鄙夷的目光,你這家伙誰啊,上來也不排隊,還年紀輕起直呼華神醫名諱,指指點點。
然而華佗確實露出欣喜的目光,趕緊站起對著眼前青年恭敬行禮,“師父,您能來太好了!”
“我不是讓你開設醫館嗎?你怎么?”
“是啊師父,我這是按照您給的建議,首先義診打響名氣,然后在義診中遴選一些不錯的青年,在開設課堂舉辦醫學院。”
龐浩:“”
大哥你都這么大名氣了,還用這樣搞?
“總體思路是對的,今天的情況給我說說。”
“呃,今天從早上到現在,一共診治了51位病人,大部分都是寒熱之癥,我已經將您提煉好的青蒿素一一發放了下去。而且馬上就要用完了,我正不知道該怎么辦,不如您再提取一些給我?”
“嗯,這個自然可以。不過我看這人數太多,你繼續醫治,我來想想辦法。”
龐浩叫來一旁的黃月英,“師姐,你再去買一批黃篙,再買一口大鍋,咱們熬制藥湯。”
黃月英知道事關緊急,轉身立刻朝附近藥鋪跑去。
龐浩找來竹簡,拆去牛皮筋,在上面寫著數字,然后找幫忙的幾個青年,一一發給排隊的眾人。
“大家都拿好手中的號碼,一會叫到幾號,幾號上前就診,不要都擁擠在一起了。”
很多病人身體本來就虛弱,一直站著肯定累的不行,而且大家聚在一起也有可能再度感染。
然后又找了一塊木牌,寫上寒熱癥專用通道。
這樣就等黃月英的藥材了。
很快黃月英,抱著一口大鍋和藥材趕到,熬煮藥湯。
現在藥物不夠只能用藥湯先做緩解。不知道張角同志的靈水是什么東西,至少他這個藥水可是千百年來人民群眾的結晶。
很快大部分人都聚集在專用通道,癥狀比較輕的,就領一碗藥湯,比較重的再配合青蒿素。
一直忙到黃昏時分,眾人也基本領到藥湯,一個個滿意的離去。
“呼~”龐浩長吁一口氣,我只是下山游玩一下,沒想到有碰到華佗,還和他一起干起來義工?
“師父,你這個方法很妙啊!我怎么就沒想到。”
“嗯,這個熬煮的方法可以告知病人讓他們在家自行熬藥湯喝,這樣才可以更廣泛的救治。那幾個青年我看不錯,可以挑選幾個留下。”
“醫學院一定要盡快開起來,不行我回一趟龐家,問家族要一些資助過來。”
龐浩正一一說著,一個管家模樣的中年人走了過來。
“華神醫,許府愿意出錢資助華神醫!”
“在下是許劭府上管家陳二,奉家母之命恭請華神醫前去治病救人!許老爺得了重病,一直躺在床上,這幾日更是滴水未進,生命垂危!希望華神醫可以救我老爺一命!”
管家一口氣說完,直接跪在地上哀求道。
“華神醫啊,只要您能治好許老爺,您開醫學院的錢,許家愿意全額資助。”
“呃許劭?月旦評的許劭?”
許劭可是三國時期著名的評論家,特別是對曹操的評價--治世能臣,亂世奸雄,大家耳熟能詳。
這個時代可沒有什么科舉制度,如果想參政唯一的渠道就是舉孝廉,而想在官場上有所成就,就要有名人品鑒,這許劭的月旦評在當時可是風靡一時,無數士族子弟都以得到許劭點評為榮,許府門檻更是被踏破,只為許劭的一句品評。
不過龐浩并沒有什么如朝為官的想法,漢朝都名存實亡了,搞這些似乎沒什么用。
華佗看到這個人有點熟悉,這才想起來上午這人確實來過,因為插隊自己讓他到后面排隊,所以也不知道他的身份。
“治病救人醫之根本,待我去看看吧!”
說著看向龐浩和黃月英二人,“師父,我先去許府救人,要不咱們同去。”
“元化,救人要緊!趕緊去吧!”
華佗想不到師徒二人剛見面又要分開,嘆息一聲上了徐家的馬車,消失在街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