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說?”,徐憂民手摁桌面,看樣子像要跳起來。
“是這么回事……”,于是褚遇就把五百兩銀子的事兒重復了一遍,“我看那印戳日期寫的是昨天,而昨天正是高福才自殺的日子”。
徐憂民深吸了一口氣,“你的意思是說有人出五百兩銀子買高福才自殺?”。
“不錯”,褚遇擰起淡淡的眉毛,“我頂替了原本是高福才的文記之位,他惱火,沮喪,甚至有輕生的念頭,這都有可能,不過,我總認為輕生,他只是會想想,絕不會真做。
雖然他窮,但他卻有一個溫馨,溫暖的家,而如今出現了這五百兩銀子,情形就大不一樣了,五百兩銀子,一個普通家庭十多年的收入。
如果是正常的開支,花銷,完全可以給桑大姐養老送終,完全可以幫助高蘊高天嫁人娶妻”,說到最后,褚遇哭了。
徐憂民拍拍他的肩膀,“這或許是五百兩銀子的出處最合理的解釋了,五百兩銀子買一輩子,老百姓的命,何時變得這么不值錢了?”。
哈哈哈!褚遇突然放聲大笑起來,“虧徐爹自詡是上古第一人,清廉愛民,卻不清楚律法是保護有錢,有權人的,有錢人可以殺人如麻,可以喪盡天良,他們不怕犯法,因為法和錢是相通的”。
“你在胡說些什么?”,徐憂民皺眉道。
想起高家的一幕,褚遇就情不能自控,“我沒胡說,你們這些當官的只顧高座廟堂,看著下屬們送來的一本本國泰民安的假賬,就以為天下人個個都行有車,食有肉,怕濕了鞋,贓了腳,從不走訪民間,親自體驗。
難得破例一次,也是讓人牽著鼻子,哪里生活好去哪里,真正需要你們的窮鄉僻壤,那里的老百姓便是盼瞎眼睛也盼不到你們的影子”。
“閉嘴,越說越離譜”,徐憂民一巴掌拍得桌子直搖晃。
“我偏不閉嘴,你們只往上看,看到個別有錢人寢臥高棚,出行車馬,便扯著嗓門高喊國家強盛了,子民富裕了,卻哪里知道我上古王朝最底層的人是怎樣生活的?”。
“好了褚遇,徐爹請你不要再講了”,徐憂民又拍拍桌子道。
褚遇借題發揮,義憤填膺到了極點,哪里還停的住,“什么好了?什么不要再講了?你們在老百姓面前除了這幅嘴臉,請問還會什么表情?”。
“放肆”,徐憂民板起臉。
“哼哼哼,徐爹,我今天是放肆了,我今天就要告訴你們,上古王朝給予當官者一身皮不是讓他們狐假虎威,以權謀私,不是叫他們像您一樣板起面孔,端上架子去嚇唬老百姓,震懾老百姓的”。
“你……”,徐憂民上了一半的火,驟然緩了下去,“遇兒哪!遇兒,你怎么和你爹一個德行?你不知道十指有長短,人有良莠不齊嗎?再說高福才之事,也是個別現象”。
“個別現象?難道徐爹不曉得以小見大,以片取廣的道理嗎?從高福才自殺足可以洞悉上古王朝如今的國情,朝堂執印者有良莠不齊,我不敢辯解。
再說,我們老百姓也不敢奢求他們多么的公正執法,我們只愿他們別權錢交易,別幫著錢來欺負我們就夠了”。
“您……您怎么不說話了徐爹?”見徐憂民一言不發地望著他,褚遇又道。
徐憂民輕笑了一聲,“等你呀!等你發泄完”。
“我……我說完了”。
“說完了?說完了才想起我是徐爹,才想起用‘您’來稱呼我是嗎?”。
褚遇摸摸鼻子,“有感而發,徐爹您也別見怪”。
“怎么敢呢?說說吧!說說到底是誰用五百兩銀子買了高福才的命,又是誰在御前告的狀?”。
“從動機上來說,想巴結平王爺的人都有告狀的可能,但要歸根到個人,我認為吏部尚書宋大人的嫌疑最大”。
徐憂民沒有吃驚,反而淡淡的說道,“有什么根據嗎?”。
“有……吏部尚書宋大人是專門主管人事的,他最是清楚我頂替高福才一事,而他又是平王爺的首席幕僚,而,平王爺要對付淮陰王,首先要對付徐爹您。
皇上在根本不會知道,也沒有理由知道的情況下,卻知道了內情,我斷定,唯一的可能就是宋大人在御前告了密,宰輔大人,用人唯親,以權謀私事小,但出了人命事情就大了,當著律法的面,皇上不可能,不做一些嚴肅處理”。
“推測的極符合情理”,徐憂民把眼光飄向窗外,眼里透著無限的迷茫,“因為扳倒徐宰輔后,陸鍔相應就好對付的多了,可,事實上我是全力支持平王爺的”。
“可事實上誰信呢?除了你我?”。
“看來淮陰王陸鍔若不死,平王爺是很難安枕,更不會善罷甘休了”,徐憂民垂下眼皮,長嘆了一聲。
“那是當然,不管淮陰王是否有意,有能力跟平王爭奪江山”。
褚遇忽然覺得,接桑大姐母子三人回統領府,是他這輩子做的,最大的錯誤決定,因為經過一通細微分析,他發現皇宮真的很黑暗,黑暗得竟然連智慧與高權并驅的徐憂民也不能撥云見日,他一刻也不想在中樞院待下去了。
“那好,你先回去吧!”,徐憂民起身逐客,“明天也不用再來中樞院當差了”。
“徐爹,您這什么意思?”,褚遇急了,雖然他并不怎么想干中樞院文記,但為了桑大姐一家子,他還是得暫時保住這份差事去取悅父母,“這叫卸磨殺褚遇嗎?”。
“不是,真的不是”,徐憂民慈愛地望著他,“我就怕你有危險”。
危險,褚遇當然怕,可是……于是他把答應接桑大姐回統領府的事兒說給了徐憂民聽。
“這個……”,徐憂民道,“改日,我跟你爹娘再細說吧,如若不然,把她們母子三人接到我府里也可以,大不了,你北辰哥身上的擔子再加重一些”。
這個,應該是褚遇最巴望不得的,可他能說好嗎?能做己所不欲,施于他人之事嗎?況且徐憂民說的話,也沒多少底氣,并且還話中有話,扯到了朝天司尉徐北辰身上。
“徐爹,您這話什么意思?怎么還有北辰哥的事兒?”。
“沒什么意思,總之你以后不來中樞院就對了”,徐憂民話里話外都透著煩躁。
褚遇瞇起眼,圍著徐憂民轉了一圈兒,忽然道……
“喔!我曉得了,徐爹是根據高福才一事,判斷出,李時苑大婚很可能是個幌子。
你為了不血染宮廷,還是打算犧牲淮陰王,不,甚至不惜搭上自己,去成全平王爺,同時,您為了讓我遠離黑暗漩渦,免受波及,所以……”
能把徐憂民的心事,洞穿到如此地步,褚遇的腦子……還行,“不過,宋大人告密高福才自殺一事于天庭,只是我們的推理猜測,并無半點佐證,徐爹大可不必如此驚恐不安”。
腦子疼就不說了,而且眼睛也模糊不清的厲害,整天像吹入了沙粒一樣,徐憂民拿手揉了揉,“還要什么作證啊?那銀子不就是鐵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