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會了。
誤會了!
我們不是夫妻,我是哥,她是弟…哦,我向大哥解釋,我們是兄妹。
“長得也不像啊!”
也有那么點尷尬的大哥,小聲嘟囔了一句。
…… ……
高林縣城不大,一上午轉差不多了,找到七家快遞站,我和高紅都進去了。
除了兩家愛理不理的,其它都挺熱情。
說我們小兩口…
哎~
可能是一男一女的,確實容易讓人誤會,連著好幾次被誤會成夫妻。
挺麻煩的,得一遍又一遍解釋。
不說這個了。
幾個店轉下來,和第一位大哥說的差不多,總結就是:旱澇保豐收。
現在縣城的人們,網購越來越多。
特別是美團、拼夕夕弄得那個、那個,叫什么來的?名字記不清了。
就是今天訂貨,明天送到那種。
在加上原本網購的人群,客流量很大。
而人多,就是商機。
能順手賣的,可不止生活物品。
比如最后轉的那家,人家主要賣特產,還是我們懷贊縣的特產大棗。
還有個在高檔小區的快遞,賣南方運過來的水果。
等等。
啥都有。
至于收入…
還用第一家大哥的話說:“不多,一個月也就四、五千,湊合著干吧!”
不少了。
在我們村口磁磚廠上班,累死累活的不說,每月工資也就三千來塊。
我知足,也替陳煒知足。
但就是覺著不公平。
憑啥?
主意是高紅出的,錢也是她和我一起出的,而她還得在足療店工作。
我沒去過足療店。
她也沒和我說過工作的事。
但想想就知道,伺候人的活不好干。
可那天我和媽、陳煒爭論時,高紅卻主動說繼續上班。
“你嫁到我們家,就是我們家的人,不用那么委屈,更不用依著陳煒。”
中午在牛肉面館吃飯時,我這樣說。
什么意思沒直說。
但她應該懂…
彩禮。
拿彩禮娶媳婦是傳統,但在我看來是陋習,說直白點,像是買媳婦。
當然。
現在好多了。
很多人家要彩禮,就是傳統,等閨女出嫁時,也會將男方彩禮帶回。
又當然。
高紅娘家情況特殊。
我聽媽說的,媽以前打問過。
高紅養父以前是南莊村大隊長,那會鄉里下了指標,解決孤兒問題。
男孩好說,很快被人收養。
女孩就麻煩了。
老以前的農村,重男輕女思想比較嚴重,幾個女孩在孤兒院沒人收養。
可上面有指標,必須得落實。
沒轍。
身為大隊長的高紅養父,只好以身作則、又不情不愿的收養了高紅。
所以…
昂。
總之。
十五萬彩禮,高家沒讓高紅帶回來。
或許因為這,我媽和陳煒才能理直氣壯的,讓高紅繼續做她的足療。
或許還是因為這,她才‘心甘情愿’。
“謝謝哥。”
“我上班就行。”
發呆片刻的高紅,放下筷子,說話時,手輕輕的幾縷黑發撩于耳后。
她又一次拒絕了我好意。
不行。
我說了,嫁到我們家就是我們家的人,而她擔心的,也不用當回事。
“別怕。”
“我給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