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阿哥從來都沒有像現在這樣有成就感, 誠如他昨日向皇阿瑪所說的那般,他的功課在上書房一直都是墊底的,比不上兄弟們, 也不得皇阿瑪喜愛。
昨天去乾清宮跪求皇阿瑪,是他長這么大辦過的最大膽的一件事兒,是別的兄弟們都沒有辦過的事兒, 他非但去辦了,還辦成了。
跟內心的成就感和喜悅感比起來,額頭上的這點傷又算得了什么,就算會留下些痕跡, 可他又不是太子, 為君者臉上不能有疤痕,對他而言, 額頭的傷反而是勛章,他以額頭上的勛章來換得皇阿瑪妥協。
畢竟是在宮中,哪怕是在自己的院子里,五阿哥也沒敢把昨日的情況詳細告訴三哥, 只含糊著說了個大概。
看著老五頭上綁著的白布,說個大概對胤祉來說就夠了, 老五算是掌握到了對付皇阿瑪的精髓。
用心機一般都是不太成的, 畢竟在用腦方面他們這些兒子是比不上老子的。
對付皇阿瑪, 越虎越管用,尤其是像他和老五這種躺平了的咸魚, 對皇阿瑪無所求, 那還有什么可怕的, 皇阿瑪再怎么折騰兒子, 那也是有限度的, 又不至于把人關起來坐牢子,更不會上刑。
皇阿瑪不會把兒子關起來,但五阿哥卻是自己給自己禁了足,他讓小九和十一給額娘稍了消息,在額頭上的傷不需要包扎之前,他就老老實實在阿哥所里窩著好了,既不去惹皇阿瑪的眼,還能得幾分清閑。
不過,等額頭上的傷養好了,他還是要去內務府當差的,免得把三哥給惹急了。
皇阿瑪他得罪了,說不準要當多久的光頭阿哥呢,他也做不出中飽私囊的事兒,日后養家糊口還要靠三哥。
如今在朝廷的各個衙門里頭,能光明正大掙外快的,內務府是獨一份。
戶部雖不能掙外快,但三哥在籌建商業司的時候就立下了規矩,戶部的官吏及其所屬的官兵和農戶,都是可以在這兩樁生意當中分到紅利的,雖然只占千分之五,但架不住總體的利潤大,戶部官吏每個月到手的錢是其他衙門的五六倍,這可是干干凈凈的錢。
不然就四哥那張冷臉,哪能讓戶部上下服服帖帖,誰都舍不得離開。
跟著三哥干,有錢途,沒風險。
五阿哥悠哉悠哉地休起了假,兄弟們紛紛來看望他,小九是為數不多的幾個知情人之一,頭一次對他這個哥哥佩服得五體投地,瓜爾佳氏更是拿他當英雄。
這頭磕的,一點也不虧。
康熙下令乾清宮封了口,但架不住老五自己這邊往外漏,當然他還是有分寸的,只是漏給了幾個人,奈何有個不靠譜的弟弟。
九阿哥當天就把這事兒告訴了十弟,從前他還真是看錯了五哥,以前覺得五哥雖然忠厚但太過老實,沒什么脾氣,所以五哥雖然排行靠前,但遠不如前頭那四位哥哥出的風頭大。
經過這事兒,五哥在他心里的形象瞬間就拔高了,是個狠人,有脾氣,有膽量,這才像是他一母同胞的哥哥。
九阿哥當著十弟的面兒,連聲夸贊了五哥好幾句,這是以前從未有過的。
只是地方沒選好,被十三和十四聽了去,十三性子穩重,十四不著調的程度跟老九沒差多少,這不是個能管住嘴的。
要么說兒子隨母呢,跟九阿哥玩的最好的是老十,跟宜妃娘娘關系最好的是老十的額娘鈕鈷祿貴妃,九阿哥把消息透給了十弟,宜妃也滿是驕傲的將這事兒說給鈕鈷祿貴妃聽。
不過兩位娘娘比兒子靠譜多了,是在自個兒宮里說的悄悄話,說話之前也已經屏退了下人。
康熙要瞞的事兒,很快就在小范圍之內傳開了,向來存在感不高的五阿哥,倒是讓眾人大吃了一驚,以前的印象是忠厚老實,如今卻如大阿哥和誠親王一般,都有了莽撞的名聲。
當然,能讓平日里不聲不響的五阿哥去跪求萬歲爺,五阿哥的側福晉瓜爾佳氏這手段實在了得,活脫脫又一個紅顏禍水。
此次選秀的高門貴女,聽聞這事兒大都是后后怕的,幸好五阿哥去求了萬歲爺,也幸好萬歲爺同意了,不然若選中她們做五阿哥的嫡福晉,將來進府那豈不是要被欺負死。
皇家的福晉不好當,好在那么多的皇阿哥,只出了五阿哥這么一位不著調的,不然就這寵愛側福晉的勁頭,日后誰還愿意嫁進皇家。
此次選秀,康熙沒給任何一個兒子賜婚,也沒指人。
他不做這討人嫌的了,除太子外都各有各的額娘,日后想要后院進幾個人,讓這些后妃們去安排算了,他不插手,除了嫡福晉,他一概不管,側福晉也甭想了,相中哪家就自己過來請旨。
宮中妃嬪無人能管太子,平妃也不行,太子的后院之事沒有讓后宮嬪妃插手的道理。
因為太子妃馬上就要進門了,此次選秀他就不給太子指人了。
康熙不知他精挑細選的太子妃,在家中待嫁五六年后,原本就有些佛了,身為未來太子妃,家中親人都待她與旁的姐妹不同,原來那些手帕交也都陸續嫁人生子了,甚少再見面,她即被萬歲爺賜了婚,就要謹言慎行,不能墮了皇家的體面,所以平日里基本是不出門的,連話本子都不能看,幾年里做的最多的反而是抄佛經。
如今得知五阿哥為側福晉跪求萬歲爺一事,未來太子妃也就徹底佛了。
幾位年長的皇阿哥中,有側福晉的可不只五阿哥一人,太子也有,而且太子的側福晉李佳氏還生下了皇長孫,這情分豈是旁人能比的。
她都懷疑太子和五阿哥的態度是一樣的,都不會想要一個嫡福晉礙眼,太子爺還比五阿哥有優勢,皇子的側福晉不可能被扶正,沒有這樣的規矩,但太子爺就不一樣了,太子的側福晉不能被扶正,皇帝的妃嬪卻是可以做皇后的。
只要太子爺能堅持到繼位之時不要嫡福晉,就能將皇長孫的生母扶正了。
只是萬歲爺如今身體康健,太子雖是太子,可還沒到能夠乾坤獨斷的時候,所以才沒有不要她這個未來的太子妃吧。
未來太子妃瓜爾佳氏如今已經放平了心態,皇家的婚事不能悔,就算她絞了頭發去做姑子,也還是會連累家里人,她就進宮去做一尊泥像好了,擺上去糊弄人,太子爺如何抬舉李側福晉都可以,她還可以幫著抬舉,絕不礙這二人的眼,若如此能平靜無波的過一生,那也是好事。
為著太子大婚之事,四月里,宮里宮外就都跟著忙活起來了,內務府和禮部無疑是最忙的兩個地方。
但胤祉這會兒還真顧不上關心太子大婚,畢竟在他這里二姐姐是遠遠排在太子前頭的,二姐姐有了喜信兒,誰還管太子成不成婚,禮部不是已經列出了章程嗎,這可是差不多五年才定出來的章程,內務府照著辦就是了。
在醫療不發達的古代,女子生產的風險極大,就如同老話說的一樣,那是在鬼門關走了一趟,連仁孝皇后都是因為難產走的。
胤祉也算是提前做了準備,皇莊上養著十多個穩婆,這幾年京郊的孩子出生,幾乎都被他皇莊上的穩婆壟斷了,免費接生,手藝還好,沒有被拒絕的道理。
十幾個穩婆都是他高薪請來的,因為錢給的夠多,也就打破了門戶之見,穩婆們之間彼此交流經驗,也都帶著兩三個學徒。
這十幾個穩婆,每個人都至少接生了上千個孩子,絕對比內務府養的穩婆經驗豐富。
不過照顧孕婦,就不在穩婆的工作范圍之內了,但他確實信不過內務府的嬤嬤,與其請幾個嬤嬤來照顧二姐姐,還不如請擅長安胎的太醫多跑幾趟。
皇阿瑪不比從前那些年了,從前是孩子扎堆上,如今一兩年才能零星的蹦出一個來,宮中擅長安胎的太醫都要閑得發毛了,倒不如請一位專門負責給二姐姐安胎。
兒子們爭氣的少,茉雅奇好不容易爭口氣,為皇家開枝散葉,康熙這事兒應允的利索,非但指派了一位擅長安胎的太醫給茉雅奇,還給了許多的賞賜。
“朕記得你成婚比茉雅奇還早些,如今茉雅奇都要做額娘了,你府上還沒什么動靜,不如去廟里頭拜拜,朕聽說南郊的送子娘娘廟很是靈驗,你帶著福晉去拜拜試試。”
若真是靈驗,他再安排老大和老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