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遠航
</br>
</br>“大人且先留步,皇上怒氣過后,親筆寫了密旨,命我呈送過來。 ”
</br>
</br>那宮女輕語曼然,眼波流轉間,清婉雋和,使人如沐春風。
</br>
</br>李贏將小盒收入袖中,也不曾急著打開一閱,卻是深深看了這錦裳少女一眼,笑著竟是一躬,“方才真是孟浪,卻是多謝姑娘蘭心蕙質,暗中為我解圍了!”
</br>
</br>“大人說哪里話來?”
</br>
</br>寶錦微微一笑,仿佛不勝驚訝,“我遇事不慎,打翻了茶盞,幸好萬歲仁慈,才沒有責罰,那時我心中一慌,大人在說些什么,我可半點都記不得了!”
</br>
</br>她掩袖低笑,仿佛水蓮花的不勝嬌羞,“不過大人今日直言上諫,惹得萬歲大發(fā)雷霆,大伙兒都嚇得魂飛魄散,更有些多舌好事的,不知要在后宮中怎么混說一氣呢!”
</br>
</br>她在后宮兩字上加重了意味,李贏頓時心領神會,激動過后,想起皇后在宮中耳目眾多,不由的心中一寒。
</br>
</br>“大人如今也算苦諫的純臣了,若是有個三長兩短,任誰也交代不過去……所以,您目前算是高枕無憂了。 ”
</br>
</br>寶錦輕聲笑道,不等李贏再說,隨即襝衽一禮,如白蝶一般翩然而去。
</br>
</br>****
</br>
</br>大軍起程那日,天氣陰沉異常,寒風颯颯,鉛云低垂,烏沉沉壓在空中,好似千萬匹駿馬堆雪而過。 *
</br>
</br>無數(shù)大小舟楫從津口出發(fā),沉重的鐵鏈帶起浪花無數(shù),閘門大開之后,千帆盡發(fā),一時幾乎將江海截斷。
</br>
</br>寶錦侍立在皇帝身后,靜看著水面波濤浩淼,眼眶下有淡淡青暈,她想起昨晚那一場秘會的情形,不由地陷入了思索——
</br>
</br>……
</br>
</br>“偽帝悍然出兵,不殲滅我南唐,必不能稱心如意,我們也沒什么好說,只是盡忠為國,死而后已。 ”
</br>
</br>如此慷慨激昂的,乃是上次所見的,那位南唐最富盛名的白衣卿相,包括毒門一脈的刺客在內(nèi),所有人皆是肅容含悲,眼中怒色更寒。
</br>
</br>他冷然說完,對著寶錦,很有些不客氣地質問道:“殿下在京中人手眾多,難道不能稍盡援手嗎?”
</br>
</br>“若不是我親自出手,今日的大軍中,怕是會有更多虎狼驍將。 ”
</br>
</br>寶錦端坐席間,亦是從容答道。
</br>
</br>她望了一眼四周焦慮的眾人,眸中閃過一道幽光,緩緩又道:“你家主上耽于安樂,卻又不知收斂,你們在宮宴之上的刺殺,更使得皇帝決心南伐——歸根到底,早晚會有這一日的。 ”
</br>
</br>“但那是我們的故鄉(xiāng),我們的金陵!”
</br>
</br>上次行刺的女子忍不住低喊道,纖纖玉手緊攢著,幾乎要掐出血來——
</br>
</br>“你不是江南之人,又怎能體會到我等的煎熬心焦——若是國破家亡,我們還有什么面目去見地下的親人!”
</br>
</br>“我不能體會?!”
</br>
</br>寶錦陰郁冷笑道,笑容宛如暗夜月華,清冷,然而淡漠,她的眼中燃燒著冷銳的火焰,兩點簇,在昏暗中熠熠生輝——
</br>
</br>“自國破家亡后,我嘗遍人間冷暖,忍受著奚落和譏諷,顛沛流離,甚至為人奴仆……這其中的滋味,我再清楚不過了!”
</br>
</br>她抬眼望來,眾人只覺得淡淡神光中,威儀自生,“京城畢竟是天子腳下,削弱朝廷的羽翼是我們唯一能做的,若是諸位還是什么更好的主意,我倒是愿意洗耳恭聽!”
</br>
</br>她這話雖說得客氣,卻是內(nèi)含鋒芒,那人聽后,也無話可說,只是鄭重起身道:“大軍一到江南,便是天塌地陷之禍,看在唇亡齒寒的份上,殿下也不會毫無辦法吧!”
</br>
</br>“辦法么……也不能說沒有。 ”
</br>
</br>寶錦唇邊露出一道神秘幽深的微笑,冬夜中看來,竟有一種凜然之感。
</br>
</br>……
</br>
</br>“很多人都有些暈船,你倒是還好。 ”
</br>
</br>皇帝的聲音打斷了她的回憶,他微訝笑道:“你長居北疆,大約從沒看過大江大海吧?”
</br>
</br>“我們有大大的鹽湖,一眼望不到天,大家也叫它們海子……我偷偷地帶著侍女玩過……”
</br>
</br>寶錦根據(jù)典籍所記,小心編造著子虛烏有的經(jīng)歷,眺望著無盡席卷的浪濤,聽著那天地間單調而洪大的水聲,只覺得熟悉而又陌生,
</br>
</br>多年以前,她也曾經(jīng)盛妝嚴服,隨著蔽日的旌旗,乘著巨舶遠航海上,到得那個被稱為隱士國度的他鄉(xiāng)異國,高麗,滿懷憧憬的締結婚姻。
</br>
</br>那時的海波,也是如今日一般,一去不返,紅塵千里。
</br>
</br>她驀然感覺一陣恍惚,心中那已經(jīng)結痂的隱痛又開始泛上——本應白首不離的那人,卻終究背棄了她,誓言如這浪濤之聲一般,卻仍是付之滄海,只留下無盡諷刺。
</br>
</br>她不愿再想,起身幫皇帝整理奏章,卻見他心事重重,在顛簸之中,更顯得氣色不好。
</br>
</br>“皇上也有些不適嗎?”
</br>
</br>“朕戎馬倥惚,倒是不至于這么孱弱……”
</br>
</br>皇帝煩躁地推開案間奏報,仿佛不勝苦澀道:“昨晚跟梓童又有所爭執(zhí),她很是不快,朕卻也無法可想。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