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動大乾</br> 在極短的時間,風秉文的策論以超出凡俗信息傳播的速度擴散至整個大乾,街頭巷尾,阡陌田野,上至達官貴人,下至凡夫走販,每一城,每一地都有人談論起風秉文所寫的文章,以及他這位年僅十三歲的考生。</br> 每三年一次的科舉考試,對于底層普通百姓與寒門而言,是唯一向上晉升的渠道,但絕大多數百姓對此都是漠不關心,因為他們沒錢供子孫讀書,能認字便算可以了。科舉與他們無關。</br> 因此,即便是在科舉中奪魁的狀元,鄉野之中也沒有多少人知曉其名諱,即便是聽到了,轉過頭也就忘了。</br> 究其原因,只是因為與他們的飲食起居毫無關聯,知道了又怎樣,不知道更無妨,有這功夫,還不如在地里多刨兩鋤頭。</br> 但這一次不一樣,有人在科舉中諫言減免,乃至廢除農稅,甚至對低收入的百姓免除賦稅,這樣堪稱前無古人的言語,即便是目不識丁的農戶,也很難不關心。</br> “聽說今年科舉狀元是星君下凡?”</br> “什么狀元?你從哪聽說的?現在鄉試都沒開始呢,哪來的狀元?”</br> “今年狀元寫的文章都不是已經傳開了嗎?”</br> “你是說那一篇減免農稅的嗎?聽說是一個年僅十三歲的秀才寫的。”</br> “十三歲?才這么小,那今年的狀元,肯定就是他了!”</br> “對!我聽說這位叫風秉文的考生乃是天上的星君下凡,降生之際,天生異象,滿室紅光。”</br> “這風秉文豈不是以后要當宰相?”</br> “那肯定的,這種人,生下來就是要當宰相的。”</br> “當宰相好啊,這種大賢,如果當了宰相,我們這些老百姓的日子就好過了。”</br> 尋常的平頭百姓,耕田農戶,沒有太多見識,也不關心其他,他們只知道本屆科舉,有一位年輕考生建議減免,甚至免除他們原本所要繳納的承重賦稅。</br> 僅憑這一點,就足夠聽聞相關事跡的百姓們對其交口稱贊,說其為星君下凡,稱其為當世圣人,許愿他能夠執掌朝堂,位極人臣,然后將他所寫的化作現實,哪怕只是實現一部分。</br> 不過,相比于底層百姓小民小戶的交口參贊與由衷期許,那些頗有家財的富商大戶與執掌權力的達官貴人,對于風秉文的評價就沒有那么好了,堪稱是兩極分化。</br> “風秉文?乳臭未干的小兒,也敢妄談稅制?他懂什么!”</br> “我朝三百年來,一向都是以農稅為主,莫說我朝,乃至于前朝,史書上記載的任意一朝,無不征收農稅,從無一朝廢除。”</br> “荒誕小兒,異想天開!”</br> “這種人怎么能參加科舉,而且還讓他拿到了頭名當真可笑?”</br> “荊林州的主考官當真是老眼昏花,這般無識人之明,當告老還鄉,永不錄用!”</br> 受恩惠者自然交口稱贊,而感覺自己的利益受到嚴重威脅的富商大戶破口大罵,言語中自然沒有一點好言語。</br> 雖然其中也有些贊嘆風秉文仁心壯志者,但是與那龐大的階級群體相比,這些贊美之言,微不足道,毫不起眼。</br> 荊林州,龍川府,青山縣</br> 以被遺棄的大戶府邸為基礎而改造而成的公學中,一間屬于授課夫子的房間中,幾道爽朗的笑聲響起,隨后就是夾雜著些許激動的交談。</br> 半晌之后,才有一位神情激動,臉色脹紅,穿著一身素白長衫的中年先生從中走出,跨出門檻后,又轉過身,向其內一位年齡似乎與他相仿的先生認真道,</br> “風先生,若您賢孫回來了,我一定登門拜訪!”</br> “好。”</br> 這一間屋舍中,同樣著一身素色儒衫的先生含笑點頭,除腰間佩白玉外,身上再無奢華物件,就衣著打扮而言,并不起眼。</br> 只是他的氣色看起來極好,面色紅潤,目光炯炯有神,臉上只有淺淺幾道皺紋,略顯蒼老之態。</br> “砰!”</br> 含笑送別這位平日間來往并不算太密切的年輕夫子之后,其模樣看起來就是一位中年人的風靈鈞關上房門,原本面上的笑容迅速消失,甚至變得有些陰郁。</br> 他走回書桌后坐下,拿起桌案上,這幾日間都已經不知道跟多少人談論起的一篇策論,掃了一眼之后,其上已經滾瓜爛熟的內容映入眼簾,臉上的郁氣更加厚重,顯得頗為煩悶。</br> “我的好孫兒,你怎么就寫出這種文章了?”</br> 回想起這幾日,縣學中關于自己孫子寫的那篇策論而起的爭吵議論,想起自己與家中往返間,聽過的那些議論,還有諸多恭維,風靈鈞深深吸了一口氣。</br> 片刻后,這位越發年輕的老夫子開始研墨,而后抽出幾張信紙,開始提筆寫信,這是他寫給自己兒子的一封信。</br> 于是,半月后,臉上帶著擔憂與驚慌之色的風子川帶著風秉文風塵仆仆的趕了回來,而他們乘坐的那輛傀儡馬車,幾乎在半個月來晝夜不歇,一直狂奔,如今停下來時,居然有白煙從其中冒出。</br> 不過,這些自然不是重點,得到自己親父稱病書信的風子川一臉驚慌的闖入家中,迎面便撞上了正帶著一群大鵝,準備去湖邊散步的老母親。</br> “娘!我爹呢?”</br> 看到自己老母親疑惑的臉色,風子川一愣,意識到事情似乎有些不對,連忙問道。</br> “他呀,去學堂了,不過他說你這幾天要回來,所以叫我留意,他有事情跟你說,不要回來了,又著急忙慌的走了。”</br> “我爹不是病了嗎?”m.</br> “什么病?這幾年我跟你爹的身子越來越好,就沒病過一次,你沒看到你爹身子多硬朗,這老東西怎么可能病?”</br> 風子川的面色有些僵硬,萬萬沒想到父親居然會寫信騙自己。</br> 而老人家叮囑了一聲,隨后眉開眼笑地看著一旁氣定神閑的風秉文,與許久未見的孫子攀談了兩句,然后便帶著一群嘎嘎大叫的大鵝,腳步輕快地往臥龍湖去了。</br> “你看,我就說了,爺爺不可能有事!”</br> 看到一路上焦急不安的父親在家門口,頓時安靜下來,對一切事物的來龍去脈,都了然于心的風秉文道。</br> 半個月前老爺子突然派人送來了一封書信言稱他抱病在床,感覺時日無多,言稱想見一見兒子還有孫子。</br> 這般情況下,即便是鄉試在即,風子川也顧不得許多了,連忙拉著風秉文,坐上可以日夜不歇的傀儡馬車,一路顛簸趕回來。</br> 可沒想到到家之后居然是這般情況,家中并無任何異常,他父親甚至還有閑情去縣學授課教書,沒有任何病。</br> “你都馬上要參加鄉試了,你爺爺在這時候寫信把我們喊回來,真的是……”</br> 發現只是虛驚一場的風子川,在慶幸過后,擦了一把虛汗,心中便不免有幾分怨氣,對一旁兒子抱怨道。</br> “爺爺應該是有什么事情想跟你說。”</br> “不管有什么事情,也得等你考完啊!”</br> 風子川仍舊喋喋不休,這一路顛簸,可把他折騰得夠嗆的。</br> 而他的抱怨一直等到臨近傍晚時,老爺子乘著黃昏夜色歸家。</br> “子川,你跟我來!”</br> 老爺子一進家門,就招呼風子川進了書房。</br> “爹,您這么急找我回來有什么事情?”</br> 風子川此時憤懣難平,即便是老爺子,在他心中有著不可磨滅的影響與壓迫力,他此時也依舊耿著脖子質問。</br> “您就不能等秉文考完了?”</br> “他不能再考了!”</br> 沒有等自家兒子說完,老爺子便一揮手,打斷了他的話,眉宇間浮現出了濃厚的抑郁與煩躁之色。</br> “什么?”</br> 乍聽此言,風子川人都傻了,旋即便反應過來,</br> “您在說什么?”</br> “文兒,不能再讓他參加科舉了,他絕不能繼續考下去。”</br> 風靈鈞一字一頓,吐字清晰。</br> “為什么?”</br> 風子川難以理解。</br> “文兒,他不是當官的料!”</br> 幽幽的燭火在房間中跳躍,照在風靈鈞棱角分明的臉龐上。</br> “是因為那篇策論嗎?”</br> 風子川也不傻,整天念著科舉,甚至大半生都投注于其上的老爺子,突然讓孫子放棄科舉,必然是有什么極為重要的原因,而他自然便想到了那篇在朝野各處引起了討論的策論。</br> “是,那篇文章的內容足以讓文兒自絕于官場,一旦他高中,恐怕我風家的血脈就會因此而斷絕了。”</br> “有這么嚴重嗎?”</br> “你這些年的生意做得如何?”</br> “我給文兒攢了千畝良田!”</br> “嗯,足夠了。”</br> 老人聽聞此言,臉上并沒有什么震驚之事,而是很平靜的點點頭。</br> “你攢下的家業應該足夠他一人揮霍了,不論他干什么都可以,舞刀弄槍,隨意他怎么都行,只要他不參加科舉就好。”</br> “……”</br> 回想起這些時日的見聞,還有幾位與自己相熟的商人言語間的抱怨,風子川沉默片刻,而后緩緩吐出,</br> “我明白了!但是,爹,您這一生都想要能夠跟爺爺一樣,要不,再讓秉文再考一場?”
三月,初春。</p>
南凰洲東部,一隅。</p>
陰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著沉重的壓抑,仿佛有人將墨水潑灑在了宣紙上,墨浸了蒼穹,暈染出云層。</p>
云層疊嶂,彼此交融,彌散出一道道緋紅色的閃電,伴隨著隆隆的雷聲。</p>
好似神靈低吼,在人間回蕩。</p>
,。血色的雨水,帶著悲涼,落下凡塵。</p>
大地朦朧,有一座廢墟的城池,在昏紅的血雨里沉默,毫無生氣。</p>
城內斷壁殘垣,萬物枯敗,隨處可見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體、碎肉,仿佛破碎的秋葉,無聲凋零。</p>
往日熙熙攘攘的街頭,如今一片蕭瑟。</p>
曾經人來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無喧鬧。</p>
只剩下與碎肉、塵土、紙張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觸目驚心。</p>
不遠,一輛殘缺的馬車,深陷在泥濘中,滿是哀落,唯有車轅上一個被遺棄的兔子玩偶,掛在上面,隨風飄搖。</p>
白色的絨毛早已浸成了濕紅,充滿了陰森詭異。</p>
渾濁的雙瞳,似乎殘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著前方斑駁的石塊。</p>
那里,趴著一道身影。</p>
這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衣著殘破,滿是污垢,腰部綁著一個破損的皮袋。</p>
少年瞇著眼睛,一動不動,刺骨的寒從四方透過他破舊的外衣,襲遍全身,漸漸帶走他的體溫。</p>
可即便雨水落在臉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鷹隼般冷冷的盯著遠處。</p>
順著他目光望去,距離他七八丈遠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禿鷲,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時而機警的觀察四周。</p>
似乎在這危險的廢墟中,半點風吹草動,它就會瞬間騰空。</p>
而少年如獵人一樣,耐心的等待機會。</p>
良久之后,機會到來,貪婪的禿鷲終于將它的頭,完全沒入野狗的腹腔內。</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