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楊志夸刀
楊志賣刀是《水滸傳》中的精彩片斷。筆者以為,主要不在于刀多么好,也不在于殺了潑皮牛二,而在于楊志夸刀。請看一看原文——
牛二便去州橋下香椒鋪里討了二十文當三錢,一垛兒將來放在州橋欄干上,叫楊志道:“漢子,你若剁得開時,我還你三千貫。”那時看的人,雖然不敢近前,向遠遠地圍住瞭望。
楊志道:“這個直得甚么?”把衣袖卷起,拿刀在手,看的較準,只一刀,把銅錢剁做兩半,眾人都喝彩。
牛二道:“喝甚么鳥采!你且說第二件是甚么?”
楊志道:“吹毛得過:若把幾根頭發,望刀口上只一吹,齊齊都斷。”
牛二道:“我不信。”自把頭上拔下一把頭發,遞與楊志,“你且吹我看。”
楊志左手接過頭發,照著刀口上盡氣力一吹,那頭發都做兩段,紛紛飄下地來,眾人喝彩,看的人越多了。牛二又問:“第三件是甚么?”楊志道:“殺人刀上沒血。”
牛二道:“怎么殺人刀上沒血?”楊志道:“把人一刀砍了,并無血痕,只是個快。”牛二道:“我不信,你把刀來剁一個人我看。”楊志道:“禁城之中,如何敢殺人?你不信時,取一只狗來殺與你看。”牛二道:“你說殺人,不曾說殺狗!”楊志道:“你不買便罷,只管纏人做甚么?”牛二道:“你將來我看。”楊志道:“你只顧沒了當,灑家又不是你撩撥的!”牛二道:“你敢殺我?”楊志道:“和你往日無冤,昔日無仇,一物不成兩物,現在沒來由殺你做甚么?”
后來的故事大家都清楚,牛二被揚志給殺了。刀上沾沒沾牛二的血,書上沒有說。應該是沒有沾上吧。
楊志夸刀,頭兩樣都沒問題,比較容易驗證。牛二也服氣,因為他找不出毛病來。第三條,二人產生了分歧。楊志說得清清楚,此寶刀殺人不沾血,卻要用狗來試。
牛二抓住了楊志的把柄,你說殺人不沾血,就得用人來試。不然,就是做虛假廣告,就是欺騙消費者。
在一般人看來,牛二的邏輯自然是強盜的邏輯,因為人不能隨便殺的。可牛二說得也不是一點道理都沒有。楊志確實說的是殺人不沾血,卻要用狗來試,從邏輯角度講前后確實不統一。
當然,牛二是胡攪蠻纏。可楊志有錯在先,做廣告的時候不該用“敏感詞”。用“殺人不沾身”來宣揚自己的刀好,犯了大忌,讓牛二鉆了空子。
楊志因做“虛假廣告”被牛二給纏上了。
牛二死乞白賴人家的寶刀。結果是楊志興起,一刀把牛二給殺了,算是激情殺人。不管是怎么殺人,都是殺人,結果楊志吃了官司。牛二因強買寶刀,“中命”沒了。
施公這個片斷寫得特別好,從細微處入手,一點點深入。一樁看似普通的買賣,卻因賣家夸得不當,買家要占便宜,引發了一場血案,值得人們深思。
寫殺人的文字并不多,也就是說“武戲”很淡,“文戲”卻很濃。不是簡單地寫打打殺殺,而是進行很長的鋪墊,預熱,喧染,最后殺人是水到渠成的事。
“將軍夸寶刀,功在殺人多。”“金尊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無論是劍也好,刀也罷,在寫它們殺人之前,將刀與劍出鞘前的文字寫好特別重要。不然,殺多少人,人們也記不住。
wap.xbiqug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