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2老爹祭祖走四方
兒子趙桓上位當了皇上,趙佶才長長地松了口氣,將那肩上的千斤重擔一下子砸在兒子稚嫩的肩膀上。
趙桓1125年當了皇上,他是1100年出生的,按虛歲算已經26歲了,是成年人了。可是,他沒經過什么風雨,也沒受過什么錘練,一下子就當了亂世的皇上,一時間不知道怎么辦才好。趙氏的皇室子弟,總的來說一代比一代柔弱,缺少剛骨。
趙佶可不管這么多,將擔子一交,想得最多不是國家社稷,而是自己的安危。一天如坐針氈,怕金人打進城來,想法設法逃跑,離金人遠遠的。
1125年12月,太子趙桓(欽宗)即位。靖康元年(1126年)正月初一,趙桓到龍德宮給老爹拜年。
老子拉著兒子手說:“桓兒,過幾天我想去祭祖,看一看太祖起兵的地方,也聯絡一下各方軍隊,來汴梁勤王……”
知子莫于父,反過來也可以說,知父莫于子。趙桓一下子就明白了,他的老子要腳底板抹油——溜之乎也。可老子的理由說得冠冕堂皇,又不好反駁。轉念一想,這個太上皇不在身邊也好,省著干什么礙手礙腳,尾大不掉。有他五八,沒他四十,干脆讓他走吧。
“父皇想什么時候走呢?”趙桓問。
“準備好了就走!”趙佶脫口而出。
“我派兵保護父皇?!”
“不必。鋼還是用在刀刃上。守好京城是第一位的。”
趙佶想:你派的人,使著不習慣,也不聽我的。用人還得用自己的人。
過了初三,趙佶實在是等不及了,就想走。可是白天走,影響太大,等到晚上,只帶幾個可心的娘們,三四個太監,和一小隊貼身護衛從南大門溜了。
趙佶一行先到了應天府(商丘),覺得離東京太近,乘船來到泗州(江蘇省盱眙縣境內),心才放下一半,這回離金人越來越大遠了,命是自己的。由于走得匆忙,船上吃的東西沒有了。
太上皇餓了,小順子東找西找,只找到半塊武大郎炊餅,呈了上去。趙佶看都沒看,狼吞虎咽吃掉了,覺得比山珍海味強多了,咂了咂嘴說:“饑餓是最好的廚師啊!”
太冷了,天剛亮,太上皇命令船靠岸。小順子等找了半天,離江邊約二里地有一座民房,只有一個老太太在家里,屋里還算暖和,就請太上皇湊合呆一會兒。
老太太不知是太上皇,看樣子是像個當官的,就客客氣氣的端茶倒水,得知昨天晚飯還沒吃,就炒了兩個菜。一個蔥炒笨蛋,另一個是醋溜大白菜。老太太的廚藝跟御廚比起來那可是天壤之別,冬天里又沒有什么食料可選,只能說是湊合兩個菜。
趙佶真的餓了,又好幾天沒吃上熱菜了,不多時就吃個溝滿壕平,拍了拍肚子,說:“好吃!真好吃!!”
吃飽了飯,人就精神了。趙佶跟老太太嘮起科來了。談起了家事,老太太就流淚了。跟杜甫《石壕吏》詩,倒有幾分相似,雖然沒么那慘,還是挺不幸的。
老頭幾年前就去世了,老大充軍死了,老二因抗稅被官府扔進了監獄,病死了。還好,有一個小兒子,“進城務工”在一家飯店打零工,賺錢養活老娘……
趙佶長長地嘆了口氣,這是他第一次與窮苦百姓“親密接觸”。命小順子拿出50兩一大錠的銀子,送給老太太。
老人家一個勁地念佛,連連說:“我是不是見到救苦救難的觀音菩薩了!”
小順子忍不住說:“給你銀子的不是觀音菩薩,是道君。”
“道君是誰?”
“道君就是當今皇上。”
老太太一聽,忙跪下,磕頭說:“蒼天呢!我見到皇上了!!”
趙佶馬上把她扶起,說:“我現在已經不是皇上了,是太上皇!”
“太上皇那就皇上他爹呀!那是皇上的皇上。——剛才,我要是說了不中聽的話,太上皇可別跟草民一般見識呀!”
“哪里,哪里,你們才是當官的衣食父母啊!有些事,我們沒辦好,讓你們受苦了!”
此時此刻,老太太和趙佶說得都是心里話,沒有宮里那些虛的東西。
出了老太太的家,一行人往江邊趕,下一個目標是楚州(江蘇淮安)。走了一半,一隊人馬揚著灰塵,拼命追趕著他們。
趙佶扭頭一看,嚇壞了。以為金人已經占了汴京,一路追殺他們。兩個護衛架著太上皇就跑,只要上船,就能甩掉金人。
“快!快!快!”心里喊著“快”,可腿不聽使喚,還沒到江邊,趙佶就摔了個大筋斗。
“吾命休矣!”這回趙佶叫出聲來,閉上了眼睛。
“陛下,恕臣護駕來遲!”那聲音挺宏亮。
趙佶一聽特別熟悉,一下子想到了是誰。
“是童愛卿嗎?”太上皇睜大了眼睛。
“正是童貫!”童貫下馬跪倒在趙佶眼前。
君臣相見涕淚四流。
童貫一聽太上皇跑了,嚇出了一身冷汗。一朝君子一朝臣,他跟太子關系不好。如今太子當了皇上,說不定哪天找個錯就砍了自己的腦袋。惟一能保護自己的只有太上皇。
童貫手下有一批西北軍,是他的鐵軍,從中抽出百八十號人,一路追趕趙佶,終于在泗州追上了。趙佶見到童貫帶著兵馬,特別高興,命他馬上弄大船,下楚州,至楊州。
到了揚州,趙佶特別高興,離金人越來越遠了。這里物產豐富,吃喝玩樂樣樣不差,祭祖的事早就丟在一邊。
揚州自古繁華,景色優美。從古詩中就可見一般。“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
太上皇等游完瘦西湖,高俅又帶一隊人馬趕來。告之,金人還沒有退。趙佶又慌了,覺得揚州也不安全,還得往南走,去鎮江。
鎮江靠海,金人就算追來,可以“海上漂”。金人騎兵厲害,可水上不行。趙佶命令,馬上離開揚州,向鎮江挺進。
揚州的軍民一聽太上皇要走,他們不干了。你跑了,金人要是打來,我們怎么辦?必須跟我一起抗敵!
皇后鄭馨此時站了出來,對大家說:“太上皇不是跑,為解汴梁之圍去鎮江籌物資,搬救兵……如果你們不信,我愿信留在這里!”
趙佶一聽馬上說:“是的,是的!鄭皇后留在這里,高太尉也留在這里。”
軍民們終于吐口了。童貫等保護著太上皇,一氣來到鎮江。到了鎮江,就備下十只大船,在海岸飄著。一旦金人打來,就上船——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請看下回——273三箭射品硬趙構
wap.xbiqug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