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臣下之妻 !
卻說明家這邊。
對于皇上封了自己為榮安伯,明家大爺直接就傻了。
明家大夫人也是,比起歡喜,更多的是手足無措,戰(zhàn)戰(zhàn)兢兢。
這在她嫁到明家前,其實(shí)是聽過小姑子和老寧國公的往事的,可說句實(shí)話,自小姑子去了之后,明家真的是小心翼翼的過日子,半分都不敢想別的。
更因著聽說寧國公府老夫人對外甥女的不喜,明家人更不敢偷偷去看外甥女,只能安慰自己說,外甥女便是受了再大的委屈,可能和承恩侯世子有婚約,這熬到出閣,進(jìn)了徐家,日子慢慢也就好了。
可誰能想到,德昭公主會御前請旨賜婚,之后,徐家上門和外甥女退了婚,聞著這消息,明家大夫人如何能看不出自家夫君和小叔子的擔(dān)心。
也因著擔(dān)心,明家大夫人曾偷偷往寧國公府外頭打聽過,可最終沒打聽到什么消息,就聽說外甥女被太后娘娘召進(jìn)了宮。
而好不容易等到外甥女出宮,沒等她想著法子看看外甥女,就聽聞外甥女被送到了外頭的莊子上。
自己夫君就這么一個(gè)外甥女,明家大夫人知道當(dāng)年小姑子去了,這些年一直是夫君的傷心事。所以,萬萬不想看著外甥女一輩子在莊子上蹉跎的。
沒法子,明家大夫人只能喬裝打扮,往莊子上去找個(gè)活計(jì)。
可在莊子上她也進(jìn)不了內(nèi)院,所以便和夫君商量著,這等到了年底,再看看吧。畢竟,年底莊子上的人也得過節(jié),看、管的未必有那么嚴(yán)。
可明家大夫人萬萬沒有想到,沒等她見著外甥女,宮里太后娘娘卻傳了懿旨,封了外甥女為淑妃娘娘,淑妃娘娘更是替皇上誕下了六皇子。
相比外甥女之前坎坷的日子,明家大夫人雖覺得入宮雖也未必是容易的日子,可到底也是有了出路。
所以,便不再折騰,一如既往的小心翼翼的過自己的日子。
萬萬不敢因著明家的關(guān)系,給淑妃娘娘惹了麻煩。
可她做夢都沒有想到,皇上一道旨意,竟然封了夫君為榮安伯。
人生發(fā)生這么大的變化,對于明家人來說,驚的是半晌都沒有說出話來。
等明家人領(lǐng)旨謝恩,這會兒終于是聚在了后院,明家大夫人更是不安的看著夫君,道:“爺,皇上這旨意,您說會不會是有的人別有用心。這若真是對娘娘不利,咱們明家,也不能討了這便宜啊。畢竟這些年,我們也沒能幫到娘娘半分。”
明家大爺心情又怎能不沉重,可他卻是知道,皇上這旨意既然已經(jīng)下了,那么這一切就成了定局。
思尋半晌,他沉聲道:“你吩咐下去,讓府里上上下下的人都謹(jǐn)言慎行,這榮安伯是依仗娘娘才得的。明家萬不能給娘娘惹了麻煩。”
明家二爺和明家二太太聞著這話,也都急忙點(diǎn)了點(diǎn)頭。
其他幾位少爺和兩位姑娘,也連忙應(yīng)是。
屋里瞬間變得再次安靜下來,卻在這時(shí),管事王伯神色匆匆的闖了進(jìn)來,“爺,方才從萬壽山傳了消息,說娘娘召您往萬壽山去。”
明家大爺思索片刻,知道這不可能是別人傳了虛、假消息,可他畢竟顧及娘娘才生產(chǎn)過,何況,他是外男,這個(gè)時(shí)候多少不宜面見娘娘。
想了想,他對著明家大夫人道:“明個(gè)兒還是你帶了瑜姐兒和云姐兒過去。”
明家大夫人聞言,怎能不知道自家老爺?shù)念檻]。
可她也只能點(diǎn)頭,道:“妾身知道了。”
她們畢竟是女眷,過去萬壽山,傳出去該也不至于給娘娘惹了麻煩。
可想到明日要面見娘娘,明家大夫人這指尖卻不由顫抖起來。
實(shí)在是,她覺得多有虧欠娘娘,這些年,沒能照拂娘娘半分,如今,卻要靠著娘娘享了這榮寵。
這如何不讓她心虛。
而明家大姑娘明瑜,二姑娘明蕓,這些年雖知道她們有個(gè)表妹是寧國公府的小姑奶奶,可兩人也不敢在人前問及這表妹的事情。
可今日,大姑娘卻再沒忍住,低聲道:“娘親,當(dāng)年姑母怎么會做了老寧國公的外室呢?”
她們雖說年齡小,可也是知道當(dāng)年那一樁風(fēng)波的。
沒想到,明家大夫人卻是暗暗嘆息一聲道:“你姑母是個(gè)苦命的人啊,當(dāng)年和城西的白家原是議過婚約的,那白家是皇商,你爹爹呢經(jīng)營著茶鋪,倒也不算是太過高攀。可沒想到,那白家少爺一次意外沒了,可白家卻愣逼著你姑母抱著那白家少爺?shù)呐莆唬屗鲞@寡婦。為此,還故意讓人打、砸你爹爹的茶鋪,以、權(quán)壓人。”
“這之后,也不知你姑母是怎么遇到老寧國公的,等我們聞著消息時(shí),外頭已經(jīng)是流言蜚語。”
說到這,明家大夫人再沒說下去。
可明家大姑娘和二姑娘卻也琢磨出了個(gè)大概。
很快到了第二天,因著今日要往萬壽山去,明家夫人是一宿都沒有睡著。
等梳妝打扮妥當(dāng)后,更是一刻都不敢耽擱,直接就往萬壽山去了。
萬壽山,顧珞其實(shí)也多少有些緊張。
徐嬤嬤卻是笑著對她道:“娘娘,剛從已經(jīng)傳了消息過來,說是今個(gè)兒只是明家大夫人帶了兩位姑娘過來給您請安。可見,明家也是頗有顧慮,害怕給娘娘惹了麻煩。”
在徐嬤嬤看來,明家人這樣肯替娘娘打算,便是知禮數(shù)的。
一旁,拙心也很是開心道:“娘娘,您往日里受了那么多的委屈,如今,明家人若能因著您光耀門楣,往后,受了委屈兩位舅爺肯定會護(hù)著您的。”
拙心自幼就侍奉在自家娘娘身邊,這些年,別人不知娘娘受了多少苦,她卻是知道的。
所以,比起去、賭寧國公府那邊對娘娘的另眼相待,她更覺得,明家人的實(shí)誠,日后才可能成了娘娘的助力。
顧珞怎能不知道拙心想什么,她不由就笑了出來。
其實(shí),即便沒有明家人,她如今也已經(jīng)不怕了。
她往日里沒有依靠,可現(xiàn)在,皇上會護(hù)著她,這讓她再沒有和往日一樣覺得孤助無援了。
說話間,便有宮女緩步進(jìn)來回稟:“娘娘,榮安伯夫人和兩位姑娘到了。”
宮女們當(dāng)然知道明家大爺已經(jīng)被封了榮安伯,所以,自然樂得稱呼明家大夫人為榮安伯夫人,來討了娘娘的喜。
顧珞只抬眸看向門口,卻見一個(gè)四十多歲的婦人,圓臉,看著很是面善,可也看得出,并非養(yǎng)尊處優(yōu)之人,這樣低著頭,拘謹(jǐn)?shù)淖吡诉M(jìn)來。
而身后跟著的是兩個(gè)十八九歲的姑娘,一個(gè)鵝蛋臉,一個(gè)則是圓臉,小心翼翼的跟在明家大夫人后面,不敢往別處多看一眼。
只這么一眼,顧珞便喜歡上了明家人。
明家大夫人則恭敬的跪地請安,“臣婦給淑妃娘娘請安。”
身后,大姑娘明瑜二姑娘明蕓也跟著道:“臣女給娘娘請安。”
顧珞趕忙讓人賜座,奈何明家大夫人心里緊張,只敢坐了三分之一,顫著聲音便道:“娘娘,臣婦能得娘娘召見,老爺能得皇上封賞,這一切,不瞞娘娘,府中眾人都擔(dān)心會不會給娘娘添了麻煩。”
說著,明家大夫人不免紅了眼睛,又道:“這些年,明家也沒能照拂娘娘半分,卻要受這樣的封賞,說實(shí)話,大家都受之有愧啊。”
顧珞雖早就聽皇上提及過明家人,可真正見到,卻也是驚呆了。
她何曾想過,明家人會這樣善良。
顧珞笑著就道:“大舅母不用擔(dān)心本宮,這一切既然皇上已經(jīng)下旨,您萬不要想太多。”
一句大舅母,聽在明家大夫人耳中,更是讓她慌了神。
在她看來,娘娘如今身份尊貴,這聲大舅母,她哪里受得住。
一旁,徐嬤嬤卻是開口了,“伯夫人,您往萬壽山來,這路上該是辛苦了。今個(gè)兒中午,就留在萬壽山陪著娘娘用膳吧。”
畢竟皇上肯封賞明家,那肯定是想著明家子弟能立得住,將來能為娘娘所用。
所以,徐嬤嬤便不由有心提點(diǎn)明家大夫人,這在徐嬤嬤看來,明家大夫人拘謹(jǐn)些沒什么,可也不能拘謹(jǐn)太過,明家更是,該大膽些也該大膽些,這樣才能有大的造化。
聽徐嬤嬤留了自己吃飯,明家大夫人也不是愚鈍之人,怎能不知道徐嬤嬤的意思。
顧珞則沒那么多的心思,和明家大夫人說起了體己話。
等顧珞從明家大夫人口中聽說當(dāng)年姨娘和爹爹的事情時(shí),也如明家大姑娘和二姑娘一般,不由嘆息一聲。
可比起往日對這件事情的一無所知,顧珞還是挺開心的,畢竟,姨娘受了那么大的委屈,最終是爹爹讓她有了避風(fēng)港。
看娘娘喜歡聽明家大大小小的事情,明家大夫人慢慢也不再那么拘謹(jǐn),笑著閑聊起來。
“老爺平日里都在弄那些茶葉,也常往南邊去親自采購新茶。所以院里,遠(yuǎn)遠(yuǎn)都能聞到茶葉的味道。”
“二老爺呢,前些年中了秀才,近年就在城郊一處教一些孩子讀書識字。”
屋里,玉春和玉秋瞧著自家娘娘嘴角掩蓋不住的笑意,不由對視一眼,“看來娘娘和榮安伯夫人很投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