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梁中了戲志才所獻的反間之計,陣前換將,派自己族弟張晃為潁川黃巾之帥,且對波才下了狠手,意欲取他性命。波才聞之萬念俱灰,憤而橫劍自刎,此事對黃巾軍的士氣乃是極大的打擊,波才此人不光精于戰(zhàn)陣,且平時能善待士卒,見他如此下場,不免令黃巾眾將心中生寒,也間接為長社會戰(zhàn)的失利埋下了伏筆。
“主公,那張梁已中志才之計,天機聞代起位的張晃不過一阿諛小人,波才一去,潁川黃巾不足懼也,只是不知主公有何心思?”波才自刎的消息傳來,漢軍營中都是大喜,劉宇與單天機特地擺宴為戲志才慶功,可席間劉宇卻似乎有點悶悶不樂,故單天機問道。
“志才之計成功足見其深謀遠慮,宇拜服,只是可惜那波才如此帥才竟然落得這樣個下場。張梁身為其主雖用之卻心疑之,豈是為上之道?看來其兵敗身死已不遠矣,宇定當引以為戒,今后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還望二位多多點醒。”劉宇此計雖然成功,可對那張梁自毀長城之舉,尤其是波才的結局很是唏噓,故此言道。
“古人日,每日數省其身,必有所得,主公之言善矣!由此可見擇主而侍才是賢士所為,否則如波才一般確是叫人扼腕,不過志才有幸跟隨主公左右,當可一展胸懷。”戲志才聞言欣然道。
“志才太過謬贊了,劉宇年青識淺,正需志才與天機多多提點,方能自省此身之不足!”劉宇的話說得十分誠懇,單天機足智多謀,卻非是一個諍臣,眼前的戲志才卻又這方面的潛質,正所謂國有諍臣、不亡其國,現在的劉宇需要有這樣一個人在旁。
“既是主公所言,那志才就不客氣了,聞聽天機說主公每戰(zhàn)必爭先,親冒矢石,此舉不可再為!豈不聞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主公現在有一郡之地,萬余虎賁,豈可再如一勇之夫?志才知主公武勇過人,且善能鼓舞士氣,可戰(zhàn)陣之上,千變萬化,誰敢擔保無傷?反正今后只要志才在場斷不會讓主公行此危險之事。”戲志才立刻接過話頭,你不是要提點嗎,這個毛病就先必須改掉!他這一出言,單天機也是練練稱是,他也不是沒勸過,可這主公一上戰(zhàn)陣便什么都忘了。
“這……志才所說自是有理,宇也深知此舉不妥,只是苦于手下無人,像日前長社城下突襲之戰(zhàn)若非我親自沖殺,恐怕難以有此效果。非宇執(zhí)意如此,實是形勢所迫,不過今后當聽志才之言,不到逼不得已絕不如此。”劉宇心道這下好,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兄弟啊,咱不是手下缺人嗎?呂云關飛那倆人丟在燕郡了,若此二人在此,自己又哪里……恩,上了戰(zhàn)場估計自己還得上!
“主公放心,志才當不會糾枉過正,形勢緊要時自然讓主公放手而為,只是主公心中時時要以自身安危為重,一旦有失損失的可不止是主公一人。”看見劉宇撓頭的樣子,戲志才不免心中好笑,自己這主公頗有點純真之意,讓人心生好感,不過仍是不動聲色說道。
“志才之言是也,宇自當遵從,今日乃是為志才慶功,不說這些了,天機,我二人同敬志才一樽。”有這二人在,劉宇估計自己在嘴皮子上肯定討不到什么好處,還是轉移話題吧,不過剛才戲志才關心他安危語出真誠,心中也有感動!二人見劉宇如此,怎還不知他的心意,這也不好太過逼迫了,相視一笑便一飲而盡。
那張晃接任波才之位后一心想要有所作為,便主動出擊幾次尋漢軍對戰(zhàn),皇甫嵩與盧植劉宇袁紹等人商議之下想出一條驕兵之計!每當張晃前來挑戰(zhàn)便小敗一陣,如此反復幾次,張晃的信心徹底膨脹起來,便在長社之野擺開十萬大軍,要與漢軍會戰(zhàn),以求一戰(zhàn)而盡全功,營中雖也有有識之士相勸,可他此時哪里聽得進去?
中平六年(189年)正月二十三,蛾賊張晃引大軍十萬,于長社之西擺開戰(zhàn)陣,漢軍皇甫嵩盧植率軍六萬列陣相迎,天空之下便見刀槍如林、戰(zhàn)馬如龍,一場決戰(zhàn)便在此展開,士卒喊殺之聲響徹天際!此時戰(zhàn)場之上十數萬士卒奮勇廝殺,暫時還是個僵持之局。
這邊一座土山之上正是漢軍指揮之所,皇甫嵩、盧植、劉宇、袁紹等人盡皆在此,詳觀戰(zhàn)情!如此十數萬人之間的大廝殺劉宇也是頭回得見,那股囂烈之氣讓他心頭興奮不已。
“未料這張晃也不是草包一個,這戰(zhàn)前列陣倒也似模似樣!”看著眼前膠著的戰(zhàn)局,袁紹不由出言笑道,面上很是輕松,以他的眼力已經看出漢軍精銳實在蛾賊之上,如此戰(zhàn)局怕是有意為之。
“呵呵,以老夫看來,這陣型也多是那波才平日所練,此人雖與老夫為敵多時,可治軍之才讓人佩服!不過今日蛾賊必敗,現在其全軍還未與我絞殺一處,只要把敵軍全部纏住,便可下殺手了!”皇甫嵩拈須微笑,似乎是胸有成竹。
“皇甫兄所言極是,此戰(zhàn)不但要勝,還要盡殲敵軍主力,以求一戰(zhàn)而竟全功,絕不許他們再翻波瀾!”盧植出言道。
“你們兩個老東西就一個比一個黑吧,可惜那張晃尤不自覺,不過等這十數萬人全部糾纏一處還需時辰,自己還是先養(yǎng)精蓄銳吧,省的看著手癢!”聽著二人一個比一個狠,劉宇不免腹誹,他也不加言語,竟是閉目養(yǎng)神起來,這場面對他而言實是太過刺激。
他此番表現自然落在皇甫嵩與盧植眼中,二人都是微微點頭,如此大戰(zhàn)當前,這劉龍飛仍是沉穩(wěn)如斯,確是大將之才,假以時日必可成一代名將,他們可沒察覺到劉宇微微顫抖的雙手。
劉宇雖是閉上雙眼,可雙方士卒喊殺之聲都在耳際,片刻之后忽然對方聲勢大作,他不由睜開雙眼向下看去。原來張晃看見自己士卒能與漢軍分庭抗禮,且隱隱之間還居于上風,不由心頭大喜,得意之下竟是來到兩軍陣前,對士卒許下重賞,故黃巾陣中才有歡呼之聲,那些士卒得了許諾更是奮勇廝殺,一時之間漢軍陣腳都有點松動。
“龍飛,那紅羅傘蓋之下便是敵方主帥張晃,呵呵,此人倒還有點威風!”見劉宇睜眼,盧植以手指點,笑言道。
“張晃?吾視之如插標賣首爾,如今兩軍士卒已經絞在一處,還望將軍令我出擊,必斬那張晃首級,獻于麾下!”劉宇見時機已經差不多了,立刻出言請戰(zhàn),說得順溜,直接搶了日后云長的臺詞。
“此人雖不才,可身邊還有十萬大軍,龍飛不可輕敵!”聽著劉宇的豪言壯語,皇甫嵩盧植與袁紹皆是心動,皇甫嵩怕他輕視對方,故才出言勸道。
“烏合之眾,雖有百萬。劉某何懼,皆乃土雞瓦犬耳,請將軍下令。”這臺詞要搶就要搶全,不過此語自劉宇口中言出,端的是豪邁無比,眾人聞之無不側目。
“壯哉斯言,龍飛可領騎軍居高臨下與蛾賊致命一擊,待其亂后我等便立盡全力!”盧植見時機已到,不再遲疑,便令劉宇出擊。
“抬我斧來。”劉宇一聲大喝,旁邊立刻有兩名軍士抬來大斧,劉宇持斧飛身上馬,一聲令下,營中兩千士卒也紛紛上馬,列于身后,這幾天為施展驕敵之計,他們也是憋壞了,又被主帥的豪言壯語所激,現在一個個都恨不得立刻沖下山去,大殺一番。
“弟兄們,老子今天一定要那張晃的項上人頭,誰他娘的也不許和我爭,走!”劉宇大斧一舉,當先沖殺下去,他嘴上說要取張晃人頭便似要去打點酒來喝一般的輕松,此舉更讓身后士卒的士氣飚至頂點,一個個緊隨劉宇,爭先恐后的殺下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