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妾心如宅(全3冊) !
此后又過了三日,沈予正式搬了出去,他買的園子距離云府只有兩個街口,來往也很方便。
而出岫則按照太夫人的吩咐,全面接手中饋,開始未出“小月子”時,只在知言軒里看舊賬,學舊例。待出了“小月子”,她便每日早晚都去一趟榮錦堂,聆聽太夫人訓誡,學習府中庶務。
她本就跟隨云辭學過賬目,又聰慧過人,因此上手很快。再者中饋之事雖煩瑣,說來說去不過就是銀錢與人情,只要這兩樣把握準了,許多事情都有舊例可循,并不算太難。
對于出岫而言,銀錢之事尚且好說,左右按著賬目走就行了;可人情世故并非一時半刻就能學會,更何況云府家大業大,往來開銷實在厲害,什么樣的事情該給什么樣的分量,什么時候賞賜,什么時候克扣,倒是一門學問。
太夫人三言兩語交代了,又給了出岫一張單子,上頭羅列著南北兩國重要的世家及人物,誰是當家人、誰是掌權者、哪位夫人得寵、哪位夫人失勢,單子上一目了然分外清晰。自然,沈予的家族文昌侯府也在其上。
出岫生來有過目不忘的本領,記住這單子不難,遑論其他賬目。因而這一個月下來,云府進進出出的庶務與銀錢,從她手中過一遍,也沒有太大差錯。太夫人見出岫學得快,嘴上雖不夸贊,心里還是滿意的。
這邊廂出岫正為中饋的事忙碌不已,那邊廂榮錦堂又來傳話:七月十八,南北各地的旁支將會聚離信侯府,帶著族中未及志學的出眾男丁,給太夫人過目。
挑選世子為云辭傳繼香火,是眼下云氏最大的一樁事,因而各支都是蠢蠢欲動、躍躍欲試,生怕自己這一支里最好的孩子沒被挑上。
早在六月底,出岫便吩咐下去將幾個空置的園子收拾出來,安頓族人。又仔細問過這其中的人情往來,哪一支與哪一支交好?哪一支與哪一支有宿怨?她都打聽得清清楚楚,盡量避免將不睦的兩支安排在一起吃住,以免大家發生不愉快。
轉眼七月十八將至,各支一共挑了十六七個孩子過來,其中還有兩支在路上耽擱了,未能如約而至。這些孩子中,小到兩三歲、大到十二三歲都有,皆是身強體健、眉眼俊俏,其中不乏幾人長得像云辭或老侯爺云黎??磥硎歉饔懈鞯恼袛怠?br/>
云氏合族上下,已許久沒有如此同心期待過某個日子了。這一次離信侯府選嗣,就連南北兩國的幾大世家,甚至是皇室宗親,都為之矚目。
到了七月十八這一天,太夫人讓各支的當家人帶著孩子聚集到外園,她與族中元老們,再加上三爺云羨,率先進行了一番初選。眾人見出岫不在場,云府二爺也不在場,心里多少都明白過來,這兩人是失勢的。
七月十八初選過后,各支都回到園子里等消息,出岫因為沒參加初選,也沒人來知言軒打探消息,算是徹底清凈下來??稍屏w的長風軒卻是絡繹不絕、人滿為患。
如此挨了兩日,初選結果才公之于眾。最終太夫人只挑了六個孩子出來,其余落選的,都給了價值不菲、分量相同的賞賜,也不算讓他們白來一趟。
而余下經過初選的孩子們,太夫人則令人嚴密照顧,避免有投毒陷害的事情發生,防患于未然。
七月二十二一大早,太夫人傳喚出岫陪她用早膳,過后便在榮錦堂里,對余下的孩子再進行一番篩選。這一次來內堂的,除卻太夫人和六個孩子之外,唯有她在場。
出岫放眼望去,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各支帶來的孩子,有的才兩三歲,但如今通過初選的,都是有身量的,最小也有四五歲,大的個頭已然長成,十來歲總有。出岫有些不解,孩子不該是越小越好教導嗎?這些都開了心智的孩子,難道不怕他們將來生出異心?
太夫人知道出岫心中所想,不待她問出來,已幽幽道:“這是離信侯府選嗣,選的是世子,不是找個孩子讓你給他當奶娘?!?br/>
出岫被噎得不知如何回話,便聽太夫人又道:“大一些的孩子好,心地如何、智謀如何,都能看出個大概。要那兩三歲的有何用?如今瞧著好,誰知往后長成什么樣子?”
“不是有句俗話說,‘三歲看到老’嗎?”出岫不解。
“那是瞎扯!”太夫人冷哼一聲,“若是‘三歲看到老’,云起小時候又知事又尊老又嘴甜,比辭兒和老三不知強多少。你再看如今?”
出岫明白了。其實她不需要對這個孩子隱瞞身世,相反還要告訴他是過繼來的,只要孩子心地純善,知恩圖報,不愁他不努力奮進,孝順長輩。
“不多說了,我不會告訴你這些孩子都是誰家送來的,你只管看孩子,看中哪個就對我說?!碧蛉艘桓苯怀龃髾嗟哪樱瑢Τ鲠杜伺掳?,便低頭看起佛經。
這可難倒了出岫,別說她是沒做過母親的人,就是這一時半刻,又怎能看出個一二三四?出岫一眼掃去,但見六個孩子按高低個頭一字排開,皆是眉目俊秀身穿錦袍,一副恭順模樣等著問話。
出岫看了片刻,越看越提不起精神,不知為何,她總覺得這幾個孩子好像欠缺了什么。也許是心中太愛云辭的緣故,她對世子人選也有了個大概輪廓——無論長相、性情、才干,都該像云辭那般,才配得上做離信侯府的世子。
出岫有些茫然,雖然知道孩子們年紀小,性情、氣質還沒養成,可她希望從他們身上看到一些熟悉的地方,可是……她失望了。出岫輕輕嘆了口氣,又將難題交還給太夫人:“還是您來做主吧,我實在看不出什么?!?br/>
太夫人面色不變,連眼皮子都不帶抬一下,翻過一頁佛經回道:“是你選兒子,又不是我選。往后這孩子是你教養,你看著順眼便好。”
出岫聞言更加為難,正欲再說些什么,卻忽聽門外傳來一聲稟報,來自竹影:“稟太夫人、夫人,北熙閔州一支在路上耽擱了幾日,眼下剛到府中,也帶了孩子過來,說是要向您二位請安?!?br/>
請安?這詞兒用的倒好,不說抱怨,不說參選,只說請安。出岫小心翼翼看向太夫人,等待她的指示。
太夫人隨手將佛經擱到案上,緩緩道:“無論是什么緣由,錯過初選就是錯過了,給他們一份賞賜,打發了吧?!?br/>
“太夫人……”出岫有些不忍,猶猶豫豫地道,“方才竹影說,這一支來自北熙閔州。如今北熙時值戰事,閔州正是叛軍臣氏的大營,只怕他們路上沒少吃苦頭。既然不遠萬里過來,也是想為選嗣之事盡心,不若您見一見吧?!?br/>
出岫想了想,又補上一句:“興許有意外之喜也未可知?!?br/>
聽聞此言,太夫人挑眉笑問:“這幾個孩子你都沒瞧上吧?才想看看閔州那支?”
出岫抿唇默認。
太夫人這才“嗯”了一聲:“閔州這支被戰亂耽擱是假,遇襲是真。既然有人不想讓他們來選嗣,估摸是孩子不錯。你若想見,便見見吧?!闭f著太夫人已示意竹影將人帶上來。
閔州一支很知事,閑雜人等都沒進入榮錦堂,唯有當家人帶著孩子入得門來,一大一小跪地拜見:“閔州旁支云潭,攜子云彬,給太夫人、夫人請安。路上因戰亂來遲,還望恕罪?!?br/>
太夫人與出岫對望一眼,都有些詫異這云潭沒有告狀,甚至只字未提遇襲之事,只推說是戰亂耽擱了行程。太夫人又見這父子兩人俱是一襲黑衣,并不似其他各支錦衣打扮,倒也心存兩分好感,刻意問道:“你二人怎穿黑衣?難道親近之人遭遇了不幸?”
云潭頭也不抬,回道:“多謝太夫人關懷,路上未有死傷,這黑衣……是為侯爺穿的。”
此話一出,出岫立刻鼻尖微酸,只聽云潭再道:“侯爺薨逝之時,閔州一支來得晚了,錯過喪期,云潭心中一直內疚不已?!?br/>
“也不是你的錯,北熙山高路遠,閔州又逢戰亂,來一趟不容易。你們起來說話吧!”太夫人軟語嘆道。
云潭領命從地上起身,出岫順勢打量,見他三十歲左右,面目輪廓分明,也算一表人才。她再看云潭身邊的黑衣少年,八九歲的年紀,只微微頷首垂目,不似別的孩子那樣畏懼恭謹,但也不覺得無禮過分。
許是云潭的分寸拿捏得極好,出岫對這黑衣少年也頗有好感,正打算命他抬起頭來,恰好這少年抬眉放目,視線正與出岫對上。出岫心中立時“咯噔”一聲,不自覺地站起身子,耳畔已聽太夫人恍惚說道:“辭兒……”
出岫側首看去,但見太夫人雙目微瞇似有所想。再看那黑衣少年,一雙深潭黑眸波光粼粼,恰如她初見云辭時的印象!還有那鼻骨、那臉型,甚至是下頜,都與云辭很是相似!
出岫攥著帕子的柔荑微微收緊,一時間竟要垂下淚來,而太夫人此時亦目不轉睛盯著那少年看,口中還喃喃道:“像,真像……與辭兒小時候一模一樣?!?br/>
剎那間,婆媳兩人四目相對,都已知曉彼此的想法??商蛉水吘共皇歉星橛檬轮?,見那名為云彬的少年自行抬目,便問他:“旁人都知非禮勿視,不聽傳喚不能抬頭,你怎不知禮數?”
少年蹙眉一想,并無惶恐或不安,很是沉穩地回道:“晚輩初次得見太夫人與夫人,心存敬慕才不自覺抬頭,的確于禮數有欠,萬望恕罪。”
這少年說話不脫稚氣,但勝在應對沉穩,話語真誠。尤其他自稱“晚輩”,應是不知道該按什么輩分開口稱呼,又怕太過唐突失去禮數,才如此自稱吧。
算是個謹慎有禮的孩子。太夫人做如是想法,又看向出岫,示意她開口問話。
出岫沉吟片刻,問云潭:“這孩子的母親可來了?”若要瞧出一個孩子如何,必不能忽略其母。
豈知云潭面有哀色,回道:“他母親福薄,四年前已然去世了。我身為閔州一支的當家人,平日事務纏身疏于對犬子管教。今次接到太夫人選嗣之命,都是族人抬愛,才將犬子舉薦過來……”
短短幾句話,已透露出許多信息,看來這云潭在閔州一支頗具威望,不想他年紀輕輕不過三十多歲,不僅坐上旁支當家人的位置,且還在妻子去世的情況下,將孩子教得不錯。而且,這孩子生母早逝,日后若過繼而來,必當與嗣母親近。
太夫人在心里盤算著,對于云潭,她還知道一個十分重要的消息。北熙閔州如今是叛軍臣氏的據點,他作為當地的云氏當家人,不僅要安撫族人之心,還要應對臣氏的威逼利誘。可一直以來傳到她耳中的消息,閔州這支都十分平穩,沒有什么異動,足見云潭的能力。
這般一想,太夫人又對云潭父子高看幾眼,轉而再問他:“妻子過世,你沒有續弦?”
云潭垂目而回:“家中有房妾室在打理庶務,至于續弦……暫無考慮?!彼嫔鸦謴推届o,并無方才提及妻子去世時的哀傷,應是刻意克制。
看來也是個癡情人呢!云氏多出重情重義之輩,有父如此,這孩子的資質應是不錯,何況又與云辭長得如此相像,也是緣分。
太夫人看了一眼出岫,見她亦是點頭,便對云潭道:“你可要想好了,從此之后,這孩子只認離信侯為父,拜出岫夫人為母,與你再無關系?!?br/>
云潭身形一頓,似是不舍又似凜然:“這是犬子的福分。放在您身邊,總比留在閔州好?!彼樕蠜]有喜色,不像個攀附富貴之人,無論是真情流露還是假裝,都算難得。
為子考慮,是天下父母的心愿,本也無可厚非。太夫人對這父子倆很滿意:“做離信侯世子須得膽識過人、殺伐決斷,就憑他方才敢抬頭看我,已很令人中意。留下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