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大家好,從今天開始,我就是各位的生物老師了,我姓姜,你們叫我姜老師就好了。”
姜老師個子小小,只有一米五出頭,帶著一副高度近視眼鏡,但說話特別溫柔,輕聲細語的。
“我在接手之前呢,也同海斌老師稍微了解了一下各位同學的學習情況,然后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們覺得生物很難的,請舉手。”
我將左手舉起,班上沒有幾個人舉手,可能出于羞澀,抑或是其他原因?
姜老師道:“覺得難就難,不難就不難。沒有什么好害羞噠,你們根據自己的真實情況,認真的舉手。”
學生你看我,我看你,一會功夫,全班只有少數人沒舉手,基本都舉起了手。
姜老師輕嘆一聲,教學工作任重而道遠。
“哎,好吧。小手都放下來吧,我們繼續講其他的。”
我收拾著書本,感覺這個老師跟大部分老師都不一樣,怎么說呢?大概就是,這才是真正知道學生需要什么的老師了。
“你們高考生物有規劃過自己想考多少分嗎?”
“老師,是賦分之后的分數嗎?”馬佩菊問道,挺客觀一問題。
姜老師點點頭,馬佩菊道:“那應該是七十分往上,當然能考到八十分最好。”
“八十。”
我立下目標,想上中南財大,三門主科起碼120,三門副科起碼80。
“好,我知道了。基礎好一點的同學基本都是七十到八十分,基礎薄弱一點的同學只希望自己能及格。”
姜老師清了清嗓子,喝了口保溫杯中的菊花茶,繼續講:“嗯...你們要記住老師這一句話:只要你們在高二這個階段上課認真聽,作業自己寫不要抄襲。高三一二三輪復習跟著走,你要是能全部吃透,80分以上沒有任何問題。”
“喔!真的嗎老師?”
同我一樣,班上大部分人都不敢相信。我生物基礎不好,就沒有及格過。
“這是我給大家的承諾,但是我也要看見大家的行動,上課就好好上,下課你怎么玩都是你的事情。老師我在這里可以跟大家保證,非必要情況絕對不會拖堂占用大家一秒鐘下課時間。”
我看了眼班上學生的反應,都挺大。曾湛睜大眼睛,嘴巴成了個“o”形。
“作業方面,老師我要求你們兩件事。其一,你必須是自己獨立完成的,而不是抄襲其他同學的,你抄襲還不如不寫。其二,不會的題目可以空著不寫,有些題目確實出的模棱兩可,但這不是你全部不寫的理由。”
“當然,我也能理解大家,有時候作業多的時候,就要取舍一下了。老師我也是非常開明噠,畢竟要是寫不完就需要打燈熬夜,影響的是你們的休息時間對不對?”
“那這樣的情況,你可以來跟我說,或者跟課代表講,作業太多了沒寫完,你可以第二天補起來,送到我的辦公室。我的辦公室在三樓生物辦公室,進去之后第一個位置就是我的。”
許晴看向我,小聲開口道:“這個老師好好哦!”
我點了點頭,看出來了。
“該說的都說的差不多了,課堂紀律不用我強調,該做什么事,不該做什么事情,你們心里都有數,也不用我多說。”
“放心吧老師!我們一定好好學生物!”
“對!一定好好學生物!”
姜老師頗為滿意的點了點頭,看來效果還不錯。
“最后呢,上我的課,你們有兩次逃課的機會!”
“嗯?逃課?”
不少學生才反應過來,生物課居然可以逃課?
“老師,學校不是規定,學生只有一次逃課的機會嗎?而且這一次逃課后,再逃課就是直接退學了。”
姜老師看了眼坐在靠后排的曾湛,嘴角泛起一絲玩味的笑容。
“學校是學校,我是我。學校是你們老師還是我是你們老師啊?”
“喔!喔!喔!”
姜老師比了個打住的手勢,繼續說:“你們的學生時代,總需要那么一兩次機會去抓住屬于你們記憶里最美好的東西的。比如樓下的蒹葭,抑或是今晚的月亮。”
“在轉職做生物老師之前,我做過一段時間的語文老師,我大學專業讀的是漢語言文學,可是后來教資考的卻是生物。”
“如果你們需要這樣的機會,只需要跟老師我說:老師,我遇見了我的蒹葭,或者遇見了我的月亮。我便知道,今晚一定是你學生時代最難忘的一晚。”
“學校有學校的規矩,老師我也有我的規矩,在盡可能不觸及學校規矩的前提下,老師我能給你們最大限度的自由。未來你們的高三一定很累很累,我見過太多這樣的學生了。有想跳樓的,也有想割腕自殺的。但我希望我帶的學生不要成為那樣的人。”
“現在跟你們講高三,你們可能覺得太過遙遠,但其實認真想想,時間真的過的不快嗎?從你們高一結束到現如今高二,你們學了多少,你們又學進去了多少呢?”
我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耳邊回蕩著姜老師的聲音,我思緒開始慢慢放空,我想到了很多很多的事情,對未來有很多很多的規劃。有膽怯,有后悔,也有美好。
“所以說,當你們遇見屬于你的蒹葭或是屬于你的月亮,恰巧又是姜老師的生物晚自習,那么你大膽的追尋你的蒹葭與月亮。”
“在未來回憶起這段時光時,你還能想起曾經有這么一個人,有這樣一位老師,曾經讓你找到了屬于你這個年紀,最美好的蒹葭與月亮。這樣就夠了。”
蒹葭,與月亮么?
我突然看向了某個人,那個讓我自卑,也讓我慢慢開始努力的人。
吃鈣片,喝牛奶是為了長高。節食,運動是為了減肥。聽講、刷題是為了成績。而這些,其實都是為了她,為了能夠讓我在對他說出那句話時,她接受我的概率能夠大一點。
/我看向我心中的那個人,殊不知,心中有我的人,也在看向我。
有人裝飾了我的夢,我也裝飾了別人的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