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收了李長貴的那一窩小野兔之后,將鎮在井里的酸梅湯倒了一碗讓對方解渴寧致遠,也沒讓人家空著手回去。
畢竟來而不往非禮也的道理連已經在寶鏡空間里安家的小悟空都懂,寧致遠這個當主人自然不會不明白。
不過,回禮的話直接給錢是行不通地,之前的試了幾次都是如此,非要硬塞的話,人家還跟你急。
所以,李長貴臨離開的時候,寧致遠從寶鏡空間里弄了一大把的口蘑塞到了對方的竹筐后才放行。
好在,蘑菇這種東西,雖然只要一下雨,這山里就到處都是,但李長貴還是很歡喜地收了下來。
畢竟大學生家里的蘑菇房,村里人雖然都不看好,但同時也都在好奇,這種出來的蘑菇跟山里長得到底有什么不同。
只可惜,在被鎮上坑過幾回之后,如果看不到實實在在的利益,村里人情愿觀望也不愿意再被忽悠了。
在送走了李長貴之后,寧致遠也沒閑著,拿起已經清空就剩下兩條大魚的水桶就進了廚房。
黑魚這玩意兒別看著兇,但肉質鮮美細嫩滋補的很,清理干凈之后過油煎一下然后與蘑菇一起下鍋燉上。
沒多會兒的功夫,一股子沁人心脾的鮮香就從鍋沿的縫隙里不停地往外冒,勾得寧致遠狂吞著口水。
至于那條肥大的草魚,在處理干凈之后,直接剁去魚頭和魚尾。魚身則在剔去大骨與魚皮后斜著片成薄片。
配合著前兩天李永強家送來的老酸菜,還有李老七家送來的豆瓣醬,再加上空間里種植的野山椒,正好做一鍋酸菜魚。
蔬菜的話,拍兩個黃瓜拌一拌,再把花生米用過炸一下,用來下酒卻是最好。反正就兩個人,三菜一湯,足夠了。
至于菜的來源問題,雖然后院的菜田還沒長開,但最近幾天,幾乎天天有人送東西過來,到也不用擔心會有人多想。
等寧致遠這邊剛把魚片用生粉和胡椒粉腌上,就聽到李先進在院里笑道:“這味道可真香??!”
用圍裙擦了擦手,端了盤剛炸好的花生米,走出廚房的寧致遠笑道:“叔,你先坐一會兒,魚湯還要點時間。”
“不急不急,你忙你的,叔隨便轉轉就好?!睂⒕破客梦蒿堊郎弦环牛钕冗M笑著說道。
反正自己院里也沒什么見不得人的東西,寧致遠也沒跟對方客氣,招呼了兩句就鉆回廚房繼續忙活去了。
等李先進從堂屋里出來,在前院轉了一圈后到還沒覺得什么,可等他來到后院時卻不由為之一呆。
雖然院子還是那個院子,可只是幾天的時間下來,居然已經被捯飭大變了模樣。
整齊的菜田、院墻邊隨風搖曳著那些果樹,不但為這炎炎夏日帶來了清涼,而且生機勃勃的景象讓人看著就舒坦。
特別是桃樹梨樹上掛著的累累果實,很有種豐收的意思。下意識摘了個梨子在身上擦了擦,一口咬下去味道居然不錯。
要說這梨吃在嘴里雖然甜脆中還帶著一絲酸意,不過,卻并不影響口感,吃起來也挺爽口。
看了看手上模樣并沒什么變化的梨,李先進回想了好一會兒也沒想起這院子里的梨樹到底是哪個品種。
只得暗暗贊嘆道:“到底是大學生啊,有學問就是不一樣,來了之后連這沒人吃的梨居然都變得好吃了不少?!?br/>
三口兩口將手里的梨吃完,猶豫了一下又摘了個桃放手里看了看,李先進確定這是村子老早種過的品種。
這種桃個頭比較小,體形有些尖,顏色方面綠多紅少,沒什么看相,味道記得也不咋樣。
嘗了一口后,李先進卻發現,味道還不錯,雖然依舊有些酸,但甜味到是挺足,肉質挺軟,汁水也比較多。
“不對啊,這桃的品種我到是記得,很老的一個品種,因為味道不好早就淘汰了,怎么會”
百思不得其解之下,李先進自然就把這樣的變化落在了寧致遠的身上,越發覺得這城里來的大學生手上確實有真本事。
別得不說,就院墻后的那一畝多瓜田,雖然是薄地,但瓜秧子長得那叫一個壯實,只是幾天的功夫就已經竄出了老大一節。
這樣的長勢,不管是被雇來的那三個老農,還是村里的其它人,看過之后沒有不嘖嘖稱奇的。
甚至有些膽子大些的,都有些后悔當初為什么沒答應跟著種一些,哪怕有風險,也可以先少種一點嘛。
不過,眼瞅著拒絕都已經拒絕了,而且這瓜秧子長得再好再快也沒用,還得看瓜結得咋樣才行,所以也就歇了這心思。
有一口沒一口地將手中的桃子給吃完后,來到被改成蘑菇房的雜物間的門前,李先進眼神一陣閃爍。
與那些村民不同,身為村長的他見識方面多少要來得更遠一些。知道村子里之所以窮,并不完全是因為太偏僻。
畢竟李家洼依山傍水的,靠著老山么這個天然寶庫,山珍野味、河鮮家禽,只要肯忙活,這日子也不是愁過得。
只不過,不愁過跟富裕卻是兩回事兒。
雖然李家洼離老山足夠近,可周邊這十里八鄉的離老山也不算遠啊,靠山吃山的可不只李家洼一處。
也正因為如此,同樣是收山貨,那些二道販子自然沒人愿意費功夫往山里跑。就算偶爾有幾個跑來的,價格也壓得很低。
所以,各家各戶但凡有些好東西,都舍不得自己吃。而是想方設法地換些錢回來補貼家用。
可這年頭的物價越來越高,孩子上學、住校還有看病,各個方面都要花不老少,一來二去,這貧困村的帽子自然就摘不掉。
李先進還記得一次到鎮上開會時,聽一個老教授說過,李家洼的貧困,就在于靠山吃山的先天優勢上并沒有什么競爭力。
如果想脫貧致富只有兩個方法,一是修路,修一條可以連通李家洼與外面的路,不用多好,只要夠平坦就行。
可惜,修路這種事兒,不是靠李家洼這幾十戶人家就能辦到得。人力、物力還有最著急的資金都是個大問題。
除了修路之外,那順路到鎮上做一個考察項目的老教授還說,修不了路,那就得給李家洼找一個項目,增加競爭力。
只要能擁有一個很有發展潛力的項目,做大做強,到時候自然不愁識貨的人找上門,想脫貧致富也就容易了。
也正是因為那次機緣巧合下的指點,在聽說農業大學這一次安排了個大學生下來搞實踐時,李先進才會覺得機會來了。
同樣也是因為這樣的想法,對于來到村子里的那個大學生,他才會近乎有求必應,甚至不惜親自地忙前忙后。
可惜,這幾天忙活下來,發現事情的發展并不像自己想得那么順利,不管是網紋瓜還是蘑菇房,根本就推廣不了。
雖然對村民們的不配合李先進很是惱火,可換個角度來說,他到也能夠理解,畢竟包括他自己在內也都被坑怕了。
好在,脫貧致富的計劃雖然進行得不順利,但也不是一點進展也沒有,最起碼這人看樣子是有長住下來的打算。
在經過老教授點撥的李先進看來,只要人在,而且有真本事,那村子里真正能脫貧致富也不過是時間上的問題。
就要李先進站在蘑菇房前,靜靜地思索了好一會兒之后,就寧致遠在前院喊道:“叔,過來吃飯吧?!?br/>
下定決定要好好跟這個高才生相處的李先進,連忙應了一嗓子“來啦來啦!”深深地看了蘑菇房一眼后,這才往前面走去。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