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園的事情,最終在李先進和幾個村官的協商后,很快就被決定了下來。只不過,與寧致遠所想得略有些出入。
也不知道是不是從種植蘑菇上看到了錢景,對于草莓園的投次,村里最終還是覺得合資比獨資好。
荒地和大棚材料方面由村里提供,改造農田、種植草莓的勞力由村民出面,至于種子和技術則由寧致遠負責。
這樣一來,風險由三方共同承擔,一旦事不可為,各方的損失也不會太大,特別是村民那邊頂多也就是浪費點時間和精力。
而利潤方面,因為寧致遠提供了種源、技術和銷售渠道,所以,占去五成。而剩下的五成怎么分,就是村子里的事情了。
至于為什么心甘情愿的讓出五成的收益,除了是明白銷售渠道和種植技術的重要性之外,這里面也有安撫的意思。
好在,這樣的結果,對于寧致遠來說雖然多少有些小小的意外,但也并沒有太放在心上。
其實寧致遠原本也在為再承包荒地還有建造大棚的費用頭痛,這下三方共同合作,到是能省下不少的事情。
畢竟,不管是種植蘑菇還是草莓園,甚至是正在茁壯成長的網紋瓜,寧致遠最終的目的都不是自己來經營。
在他看來,與其自己忙來忙去地賺辛苦錢,還不如提供技術、種源,然后坐等著分臟,不對,是分紅就好。
等蘑菇、草莓和網紋瓜都在村子里推廣開,有了這三種經營項目,相信李家洼摘掉貧困村帽子不過是時間問題。
至于村里賺了錢后,會不會有什么別的想法,只要把經營項目的源頭抓在自己的手中,自然不必擔心什么。
這也是寧致遠思來想去,覺得即能讓自己的小日子過得富足,又不會太過勞累的最好辦法。
當然了,想小日子過得輕閑,也不等于天天啥事兒也不做,就知道坐在院中曬太陽,或者去山里泡溫泉。
這不,眼瞅著之前播種下去的牧草長勢越來越好,基本上已經將自己之前包下來的那些山地、坡地都給占滿了。
被李三炮拉到家里吃飯的寧致遠,這才在酒足飯飽后問道:“三炮叔,不知道這十里八鄉的,有沒有賣牛羊的地方?”
“賣牛羊?怎么,你想買?”飯后點上一鍋煙袋的李三炮,坐在樹蔭下看著不遠處正在搶食兒的細狗,問道。
“是啊,養些牛羊,等到了年底也能賣個好價錢。”靠著椅背上的寧致遠,瞇縫著眼點頭說道。
“我就說你小子之前承包那些山地坡地肯定有用,不過,養牛羊的話,可不是什么簡單的活兒啊。”吧嗒了兩口手中的煙袋鍋,吐出一股煙氣的李三炮說道。
“我也不打算搞大,就打算養個十幾頭牛羊,再加上我后院那十來頭野豬就足夠了。”
寧致遠說著端起身邊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雖然不是什么好茶,但勝在天然,入口雖苦味,但過后卻有一股甘甜。
“那就好,其實養牲口別得不怕,就怕生病。只要不生病也就是飼料上花點錢。”李三炮點了點頭,說道。
“飼料到是沒什么,我之前種的牧草品種不錯,只要牛羊數量不多也足夠用了。”一邊喝著茶,寧致遠一邊說道。
“那就好,算算時間過兩天鎮上也要開廟會了,賣牲口的不少,多到時候叔陪你走一趟就是。”一邊吧嗒著煙嘴,李三炮一邊說道。
“廟會?”寧致遠有點意外地問道。
“是啊,廟會,我們這邊的老習慣了,每年都有一場,等到了年底還會有大集。”把煙袋鍋在鞋底敲了敲的李三炮解釋道。
“那敢情好,那到時候可得麻煩三炮叔陪我走一趟了。”打小就沒怎么參加過廟會的寧致遠到是有了興趣。
“什么麻煩不麻煩的,你嬸子這回能弄到個種蘑菇的指標還不是你幫得忙,這點小事客氣什么。”李三炮笑著說道。
兩天后,又給自己的山地和坡地上補了些牧草種的寧致遠,就在李三炮的陪同下,坐著老把頭的驢車往鎮上的廟會趕去。
頭一天就請了假的大妞,也帶著家里留下的山貨跟著一起,打算去廟會上換點錢貼補一下家用。
一路顛簸下來,足足走了快兩個小時,差點沒把全身骨頭都給顛散了的寧致遠,遠遠看到人山人海的場景就跳下了車。
壯觀的景象讓寧致遠第一時間就想到了以前過小年,自己逛夫子廟燈會時的情景,摩肩接踵、人頭攢動,熱鬧非凡。
原本只是想買牛羊的寧致遠,自然不會放過這么好的機會,打算先體會一下這極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
正好李三炮也帶了些山貨,再加上大妞一起,一行三人順著人流的方面就擠了進去。
逛廟會的人們,不管是賣東西的還是買東西的,一個個都是面帶微笑,一派喜慶祥和的景象。
捆上稻草的竹竿上插著一串串包裹在糖殼里的冰糖葫蘆,吃上一串,外甜內酸,生津開胃。
捏面人兒的攤位們擠滿小蘿卜頭,那雙靈巧的手,一會兒的功夫就捏出個杵的金箍棒作遠望狀的孫悟空。
而隔壁吹糖人的攤子前,同樣也是圍滿了小家伙,那暗金色的濃稠糖稀,一會兒只個機器貓,一會兒吹個喜羊羊。
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不時聽見這樣那樣的叫賣聲,滿街的貨物攤子,從街頭擺到了街尾。地
攤上五顏六色、琳瑯滿目的貨物使人眼花繚亂,就連空氣中也彌漫著油條、煎餅、包子的誘人香味。
賣貨的極力地推薦著自己的商品,買貨的顧客則東瞧瞧西摸摸挑選自己喜愛的貨物。
結果這一路走下來,還沒找到合適的擺攤地點,寧致遠和大妞的手上,就又是冰糖葫蘆又是梅花糕,各種小吃拿了不少。
一開始大妞還扭捏著推辭不肯要,可在李三炮的勸說之下,很快就被寧致遠的糖衣炮彈給打敗了。
等李三炮和大妞終于找到一個地方把各自的山貨放到一起開始叫賣時,寧致遠還幫著吆喝了兩句。
只不過,眼瞅著已經耽誤了這么些時間,李三炮可不管某人還沒過癮,直接將攤子交給大妞,拉著人就往牲**易區走去。
等轉過一個街口,不遠處里三層外三層圍了不少人的地方引起了寧致遠的注意,拉著李三炮就擠了過去。
等到了近前一看,原來是一輛插滿彩旗的大貨車,上面正掛著一條大橫幅,工工整整地寫著:“農業科技知識宣傳”。
車前的人們爭先恐后地向前擠著,有的搶著向幾位技術員訊問著各種問題,有的則翻閱著搶到手的資料。
“咦?沒想到農科站的人會在廟會上搞農業技術推廣。”感受著人群中洋溢著的那種致富的熱情,寧致遠不免有些驚訝。
只不過看著那人頭攢動的場面,寧致遠可沒敢上去湊熱鬧。轉身跟著李三炮順著人流往畜生交易區走去。
雖然還沒有走到地方,可遠遠的空氣中那股子隨風飄來的難聞氣味,就已經提醒了寧致遠快到地頭了。
路上不時地還可以看到牽著牛羊的人,三三兩兩的朝牲**易區方向走去,有些心急的經濟更是早早的攔在路口看貨。
只不過,這些經濟雖然看地是仔細,但卻并不會急著下手,真正地交易一般得到快中午時才會開始。
按照李三炮的說法,到了中午時分,賣牛的人一般都急著回家,這價錢上自然就不會象一開始那樣太過計較。
除此之外,這半天的時間下來,牲口們也早已經餓了,沒精打采地慫樣,也好挑毛病找借口壓壓價。
等火候一到,這些經濟就會連連出手。買賣雙方不一會兒就能掙得面紅耳赤、口水四濺,最后在推搡埋怨中成交。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