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有了奮斗目標的侯耀華早早地就起了床。只可惜,依舊沒有死黨,甚至沒有趕來幫忙的大妞起得早。
等侯耀華稀里呼嚕地將香噴噴的早餐一掃而空時,寧家大院卻已經開始熱鬧了起來。
因為知道今天要送第一批貨出去,早就盼著這一天的李家洼村民,可是一個起得比一個早。
沒多會兒的功夫,寧家大院里就已經被或拿著山貨野味,或拎著裝滿了蘑菇的竹萎的村民站得滿滿當當。
好在,寧致遠早就有所準備,先是請村委的老會計坐鎮記帳,自己則和李先進一起,開始了檢驗和過秤的工作。
看著一院子的人都在忙活,肚皮填飽了的侯耀華自然也不好意思閑著,于是也幫著一起忙活了起來。
“記一下,風雞一只,三斤六兩,你是,哦,長貴家的。暈倒,這一回不收活雞,趕緊帶回去養著等下回再說。”
“再記一下,熏兔一只,嘖嘖,這兔子熏得可真不錯,五斤二兩,夠肥的,還是長貴家的。”
“我去!這誰家的狗啊,跑這里來找食兒了,有沒有人管啊?沒人管我可直接踹啦!!”
“嗷嗚”一聲,本打算混水摸食的狗狗直接被踹了出去,聲音很是凄涼,不過侯耀華卻很是興奮。
雖然剛開始有些忙亂,但隨著過手的東西越來越多,侯耀華做起事兒來也是越來越利索,很有種樂在其中的感覺。
好在,整個李家洼連一百戶都沒有,這一次又不收活物,只是加工過的山貨和野味,所以到也忙而不亂。
至于蘑菇那邊,雖然包括寧致遠在內也不過只有七戶在種,但這幾天下來的產量卻是不少。
由于機會難得,沒有哪家種植戶敢馬虎大意,所以,這一次交上來的蘑菇,不管是個頭還是品質都不錯。
考慮到品質方面的因素,在李先進的主張之下,裝蘑菇的容器統一用竹篾編出來的簍子。
這種竹簍子不但造型挺美觀,而且活動的簍蓋上還貼著各家各戶的名字,以便于計量和識別。
不過,就寧致遠從隨機抽檢后的結果來看,這第一批的蘑菇,基本上都達到了自家蘑菇房里種出來的品質。
而且,由于六家蘑菇種植戶的種植面積都不小,再加上這是頭一批收獲,所以,每家基本上都上交了最少五十多斤的數量。
按當初簽下的協議價來算,這就是三百來塊的收入到手。雖然并不多,但別忘了這才是第一茬。
以寧致遠培育的這種大形口蘑品種,再加上勾兌了靈泉的所謂培育營養液,基本上七天到十天收獲一批不是問題。
這樣算下來,一個月最少也有一千到一千五的收入,一年下來就是一萬多,對于李家洼的村民來說可不是個小數字。
要不是因為寧致遠對采摘蘑菇的個頭有一定的尺寸標準,再加上是生態種植的模式,否則,產量方面還能更高。
隨著一簍簍的蘑菇過了秤,大概的產量很快就被傳到了其它村民的耳中,暗暗算了把帳后,一雙雙眼睛頓時就熱了起來。
雖然草莓園已經開始建了,但畢竟還看不到實際的效益,眼瞅著有人已經開始賺錢了,這心里不急才怪。
在將包括自己在內的七家種植戶產生的蘑菇一一過秤和標注好之后,感受到那一道道火熱視線的寧致遠笑了。
村民們的想法自然是明擺著得,而寧致遠要得就是這樣的效果,有了共同的利益,以后自然就能有勁往一處使了。
足足忙碌了一個多小時后,這第一次大規模的收貨才終于在村民們的期待之下結束。
在核對完數字確認沒錯之后,李先進才大手一揮,親自帶人將東西送往村頭。
只不過,看著這么多的東西,侯耀華不免有些苦惱地將死黨拉到一邊,說道:“圓子,這么多的東西我的車子也裝不下啊。”
“呵呵沒事兒,早上的時候我已經打過電話給黃胖子了,約好了時間在山外的公路邊交貨。”
“到時候你幫著蘑菇帶出去就行了,其它的東西自有村里的驢車去運,不礙事兒的。”拍著死黨的肩膀,寧致遠笑著解釋道。
“呼這就好這就好,對了,你不說有東西讓我帶回去試試水嗎?東西呢?”松了一口氣的侯耀華點頭說道。
“放心吧,給你帶回去的香菇和木耳都是曬好的干貨,早上我已經給你送到車里了。”拿起茶杯正喝著水的寧致遠笑道。
“我去!你這效率可真夠快得啊。”比劃了一個大拇指后,忙活了好一會兒同樣也口渴的侯耀華,也拿起茶杯灌了起來。
眼瞅著死黨并沒有追問東西的來歷,到是讓寧致遠之前準備好的那些個借口都沒了用武之地。
等休息了一會兒之后,寧致遠也沒再耽誤時間,留下大妞看家后,帶著死黨就往村頭趕去。
到了村頭后,就見李先進正讓人把東西裝筐往驢車上搬,至于裝蘑菇的簍則放在了樹蔭下,估計是怕陽光暴曬影響品質。
考慮到這天氣夠熱的,蘑菇放后備箱的話,恐怕還沒到山外就得悶壞了,所以,只能放在車廂里。
將近四百斤的數量,幾乎將寬敞的后座塞的滿滿當當,最后連副駕駛座也給用上了。
至于寧致遠事先放好的干香菇和干木耳,因為是份量都不算重,所以直接被擠到了一邊。
而給侯耀華家人準備的那些空間產的瓜果蔬菜,只能暫時屈居于座椅下面,好在車子里有空調,到也不擔心會悶壞。
只不過,這樣一來,寧致遠明顯就發現越野車的空間雖然不小,但在夏天的時候帶貨的話,后備箱完全不能用。
畢竟這么高的溫度,后備箱又是密封的。別說是新鮮的蘑菇,就是煙熏過的山雞野兔,或者腌好的咸魚咸肉也抗不住。
而相對來說,這露天的驢車卻除了雨雪天不好出行之外,一年四季都可以用來送貨,唯一的缺點就是慢了些。
但以進出李家洼的山路路況來說,哪怕是再好的越野車,想快它也快不了多少,還不如慢點來得穩當。
至于趕車的車把式,李家洼不敢說每一個人都是好手,但想找出能駕車的老手卻是并不難。
再加上用驢車做交通工具還很有鄉土的氣息,所以,寧致遠決定,必要的時候還是組建一個驢車隊。
有了這個車隊,除了可以承擔起送貨的任務,如果之前的計劃有了效果,以后再有什么人想來李家洼玩,也有了進出的渠道。
相信沒有了交通上的限制,想讓李家洼成為一個可望又可及的世外桃源,并不是一件太過困難的事情。
其實,在上一次讓侯耀華把拍攝的進山照片和視頻,還有村子里的環境與風景發到網上后,已經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
只不過正是考慮到交通上的問題,所以,寧致遠并沒有讓侯耀華急著把李家洼的存在公布出去。
而是讓死黨一批一批地將自己沒事時拍下來的照片和視頻不斷地發到網上,吸引更多的注意力。
不過,就算是這樣,根據侯耀華反饋回來的消息,已經有金陵市的野營愛好者和弓獵愛好者聯系上了對方。
考慮到對于這類人來說,交通不便不是問題,所以,寧致遠沉吟了一下之后,還是決定讓死黨把李家洼給透露出去。
雖然聯系侯耀華的野營愛好者、弓獵愛好者的數量并不多,但對于沒李家洼來說,有個平穩的適應期反而不是件壞事兒。
當寧致遠站在村口,看著好友的車子和村里的驢車慢慢地消失在山路之后,不由感嘆了一句道: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慢慢來吧”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