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鄉野大刁民 !
光有一座大學似乎不妥,應該再建設至少三座大學,發展十幾所高質量的高中、初中,甚至小學、幼兒園……”
王遠志沒想到文駿對洪土生才說這些,對他根本就沒說什么,不覺有些難過。
但想到他作為教育局副局長,能有幸陪著部長同吃同睡同視察,說起來已經是很榮幸的事情了,加上文駿這么表態,劍南市以后的教育事業肯定能突飛猛進,他又很開心。
文駿是對洪土生說的,洪土生自然要做出回復。
“文爺爺,那你看我們劍南市該建設三所哪種類型的大學呢?”洪土生問道。
文駿笑道:“一所是綜合性的,暫時叫他劍南大學吧。
這樣的話,這些學生可以在劍南市實習,畢業后就能在劍南市各大企業、集團、公司工作,成為劍南市新引進人才的儲備庫。
第二所暫時叫天然工業大學,是對接你提出的天然工業概念,培養出一批從事天然工業的專業人才。
第三所暫時叫生物科技大學,主要培養專門從事藥材和經濟作物種植、禽畜養殖、野生動物養殖、并對這些生物進行研究、通過各種農牧業技術改良,通過高科技生物技術和中醫藥科技進行選育的專業人才。
這是一所算與中醫藥科技大學相輔相成,但涉及到農牧林業,又與天然工業有關聯的大學。”
洪土生聽著,感覺文駿考慮得很周到,笑道:“文爺爺,你的設想太好了!
有了這些大學之后,我感覺發展天然工業,以后需要的人才也不用愁了!”
“哈哈哈,土生,其實這是我們教育部多位同志一起商量的結果。
要發展天然工業,首先就得有天然農牧林漁等業,還有中醫藥作為基礎,不能只依靠你一個人,而是需要一大群專業人才。
但現在全世界都沒有這些專業人才,就必須依靠培養,那就只能建立專業的大學了。”
文駿笑說過后,洪土生又說道:“文爺爺,建立這三所大學,加上華夏中醫藥科技大學的確很有必要。
但是,我們劍南市總人口也就五十來萬,小學、初中、高中也都有名校,要在再發展十幾所這些學校甚至幼兒園,是不是純粹的浪費資源呢?”
文駿解釋道:“土生,你得有前瞻性。
我預計不出兩年,劍南市就會成為地級市。
如果天然工業搞起來了,那就是世界天然工業之都,到時候成為特別市,也是有可能的!
特別市雖然并不是直轄市,但地位卻比地級市要高。
在這西南與西北的核心地區,三省交界地區出現這么一個特別市,就會形成一個地區中心城市,會吸引來很多的外來人口。
加上在劍南市投資建設的大型企業集團公司,越來越多,外來人才來這里安家,之后要生兒育女,也得有教育配套。
加上劍南市成為地級市后,肯定會劃入周邊一些地區,帶動發展,所以本身也會增加不少的人口。
這樣的話,增加十幾所名校,根本不算什么的。”
“原來是這樣啊。那文爺爺不然把這些事情,都交給我的老師王遠志副局長來負責吧。”洪土生隨即推薦起了王遠志。
“可以!”
文駿點頭后,這才看向了王遠志,說道:“小王,你以后就辛苦一點。部里會盡快派出專家前來選址、設計,盡快進行建設的。”
王遠志感激的說道:“謝謝部長!我們劍南縣……呃,我們劍南市以后的教育事業肯定會在部長的親自關系下,發展得非常好的。”
眾人邊走邊聊,到了村部之后,康清華四人又跟李學民、甘建等村干部見了面,之后就被他們陪同著去了村小學。
看到村小學的環境還很差,文駿看著甘建,皺眉問道:“甘村長,你們村新修小學了嗎?”
“修了。就在新村部附近,現在主體工程已經修好,等多晾曬一段時間之后,就可以進行裝修了。”甘建趕忙道。
“嗯……有多大的面積?”文駿問道。
甘建回應道:“占地一千多平米,兩層樓,有九個教室,還有三個辦公室、食堂、室內體育場等等。另外還有占地五百平米的幼兒園。”
文駿癟嘴道:“太小了!擴建吧!
我考慮要將井鹽村作為從小培養天然工業、中醫藥科技、生物科技專門人才的教育基地。
井鹽村不光要有國內知名的幼兒園和小學,還要有國際知名的初中和高中,也就是說,光井鹽村就將有四所名校。
凡是井鹽村高級中學的畢業生,都將根據他們從小到大學習的實際情況,以及培養出的興趣愛好,保送除劍南大學之外的其它三所大學。”
“呃……文爺爺,我們井鹽村孩子不多啊。”洪土生皺眉道。
“等修好之后,孩子自然就多了!”
文駿接著道:“土生,部里以后會選拔國內各大家族、各大醫學世家子弟的孩子,烈士、英雄和對國家有突出貢獻人物的后人,從小學甚至幼兒園起,就到井鹽村來學習、生活。
這些孩子的忠誠度算是最高的,能最大程度的學習,并確保天然工業和中醫藥的核心秘密不被泄露,從而培養出最核心的一批青少年人才。
修建從幼兒園到高中的費用,還有各種設施設備,以及以后選拔的師資力量,全部由教育部來安排。
井鹽村的孩子,只要不是天生愚笨,或者家屬有各種違法違紀違規問題的,都可以直接入學。
當然了,從幼兒園起,就會有優勝劣汰的制度存在。
除了普通文化課外,沒有掌握中醫藥基礎理論,沒有掌握天然農牧林漁業基礎的,品行不好的、懶惰的,也將被陸續淘汰送走。”
“可以啊!那就這么決定了。”洪土生笑著點起了頭。
此時已經是七點半,隨著廣播響起,學生們都聚在了操場上,開始在王巧巧、秦玉艷、尹月、曹婉婷四女和其她幾名老師的帶領下,做起了七動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