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魂31
姚慎的話說來謙虛,但其中自傲之意卻也表露無疑。姚慎本不是如此鋒芒畢露之人,奈何麻人旺從中作梗,這倒不是為了報復姚慎把他放到海底穴處,便如在學院的演講時一般,麻人旺是惟恐語不驚人,聽得姚慎謙虛,禁不住在下面作起亂來,此時兩人實已一體,也是姚慎不很在意,竟是成功了。
黃東興的反應甚是快捷,一下便把握了這句話的“關鍵”,問道:“‘聯方’的理論我在中醫學院的主頁上看了,很有意思,我想問一句,既然‘聯方’是以氣功理論為架構,是不是象前幾年氣功流行時的口號一般,能治療百病?”
這句話的分量頗重,氣功是偽科學已是蓋棺定論早成定局,“聯方”既然以氣功理論為框架,那這中間是否有偽科學的成分在內?這問題一個回答不好,便會誤導人們對中醫的看法。好在麻人旺倒也知機,曉得這時不是胡鬧的時候。而姚慎又哪有空閑去責怪他,趕緊整理了思路,緩緩說道:“十二年前我還是中醫學院大二的學生,時值氣功流行,當時氣功的口號是治病強身,這治病就是可治療百病;當時是一腔熱血,就想學了以后好作為臨床的一大臂助,而事情的結果也與很多人一般,就是出了偏差;那時候的我自持學了一點中醫,就自我進行調治療,服用了很長時間的溫陽助熱藥,差不多有一年多吧。半壇子的水平去治病,結果當然不會很好,就因為那段經歷我落下了便秘、手足心發熱的毛病。可笑的是,在開始服藥的時候,我毫無顧忌,而等服用了那么長時間的中藥,并且出了很大的毛病時,我想起了‘藥有三分毒’的古訓,再也不敢亂服用中藥了。直到五年前,我的毛病愈發嚴重,大便半月才解一次,而身體也因為長期便秘致使毒素堆積過多而垮了下來,出現全身乏力,面現黑斑,兩腳在走路時不由自主的打抖。”說到這里,姚慎指著臉說道:“現在還能隱約看見,其實我也是當時氣功潮的受害者之一。”觀眾很配合的一陣大笑。
姚慎待笑聲平息了,又道:“我那時才引起重視,并開始服用藥物治療。當時或許是病急亂投醫,或許是醫術不精,服用過西藥如果導片之類的通便藥,中藥則服用過瀉下的承氣湯、潤腸的麻仁丸,至于滋陰的六味地黃丸也是長期服用,但效果都不怎樣。”說到這里,姚慎對觀眾們看了一眼,見大家都頗關切的傾聽著,心里放了口氣,說道:“后來,我在偶然的情況下接觸到《衷中參西錄》這本書,并在讀到黃芪這位藥的時候,從當中的一句話悟出了一個很淺顯的道理:溫升涼降,以前我讀了那么些年的教材都沒能悟出來,你們說可笑不可笑?”
觀眾與黃主持都很耐心的看著姚慎,等他繼續往下說。一個人的苦難,你會把他當做笑料嗎?姚慎雖然因之而悟出聯方,但畢竟付出了很大的代價,并且姚慎的話中隱約透露出對現行教材的不滿,這牽涉到一直以來的僵化教條的教育問題,更沒有值得笑的東西。
“我拿那一條簡單明白的道理,結合令我患病的氣功理論,運用張錫純前輩制作的方藥,擬就‘聯方’并自行服用,這一服就服了四年,每天拿著個藥瓶子上班,情景頗為滑稽。現在,你們看我怎樣?還算健康吧?”姚慎把肱二頭肌露出來,做了幾個健美的pose,觀眾一陣掌聲。
“要拿一個或者兩個方子去治百病,就如佛教中的‘著相’一說那般,是落于下乘了,我想西醫里應該也是沒有這樣的藥吧,青霉素的運用范圍雖廣,但也是有所局限的。我這‘聯方’雖然效用雖比不上青霉素那般廣泛,但對于對于危重病人的效果恐怕是青霉素類西藥所拍馬難及的吧。”話一說完,姚慎這才醒悟過來不用說,最后一句又是麻仁旺加的,姚慎雖在心里百般詛咒他不得好死,但又不好表現出失態的樣子,只好裝出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不過麻老兄也不會怕姚慎的詛咒,長短已經是個鬼了,再好死不死,也還只是個鬼而已,也不理會姚慎怎么反應,只是躲著偷笑。
姚慎一反剛才謙和內斂的態度,雖然也博得一陣彩聲,但也有人看不順眼他的狂態,觀眾席里一個身體強壯的胖小伙舉了手說道:“我認為中醫不是科學!一個把幾百年前古人寫的書當做圣典的學科你能說她科學么?醫學不應人為的分為中醫、西醫,而是把她當做現代科學的一個分枝,以科學的觀點來研究和發展。中國傳統經驗醫學可以把她做為現代醫學的一點補充,而把她做為相對單獨的中醫進而設立相應的醫院、醫學院,那就是浪費了。”(奇妙鴨大大之言)然后憨厚的笑了笑,對著姚慎說道:“姚先生,我這不是針對你。”
這話雖然極端,但也有幾個觀眾持贊同意見。黃主持把話筒對準姚慎問道:“姚先生,你怎么看?”
姚慎在那小伙子說話的時候就在心里埋怨麻人旺的不知進退,這是倒起了反著用。誰知那麻兄竟說他在這幾天里已反復思索過這“聯方”應該稱得上為重病而生的贊喻。姚慎還待與他分說,話筒卻已遞到面前,只好說道:“對于這句位先生的意見,我不贊同。我不能僅僅拿‘中醫是我國寶貴的文化遺產’來數說他的不對,如果目前臨床中醫的那么多實際的醫案都不能說服這位先生,那我只好說:請這位先生繼續關注這場中西比武,我想我會拿出令人滿意的證明的。”
姚慎性格內向,在梅城又落魄多年,早不是當初那個熱血青年,待人處世的準則已變成一個“忍”字,此番出山,雖是一腔抱負,但還是顧忌分寸,對麻人旺的舉動也不是很贊同,但此刻聽得有人出言辱及在他心目中神圣無比的中醫時,再也按捺不住,便在言語上來個“針尖對麥芒針鋒相對。”麻人旺的目的就是一個:引人矚目,現在距離目標雖然尚遠,但能把在他看來懦弱無用的姚慎逼出這般效果,那也是一個意外的收獲了。兩“人”本已一體,但一個怒來一個樂,端的是有趣。
危醫生一直面帶笑容的看著節目中的“表演”,作為中西比武的另一個主角,從節目一開始他就處于配角的位置,采訪的中心一直是以姚慎以中醫為主。不過他一點也不著惱,在他看來,大家之所以對中醫這般關注,是因為中醫的弱勢地位讓人們人們的愛心泛濫所致,一待比武完畢,大家該看西醫還是看西醫,該干什么就干什么,這難道能出現奇跡。所以,當話筒面對他時,違醫生溫文爾雅的笑道:“姚先生剛才的話說得很精彩,我對于姚先生的自信也很佩服,如果不是作為他的對手,我肯定是要站在他那一方,投他一票。對于姚先生那專治療重病的‘聯方’,我象大家一樣也是很期待,那就讓我們看他的進一步表現吧。”
黃主持:“看來危醫生對于下一場比武是勝券在握啊,可以透露一點相關病人的內容嗎?”
危克平很有風度的說道:“可以。這位病人與上一位病友一樣,是我比武的助手醫大附一血液科的昶宇先生推薦的,我與昶先生以前是同學,所以,他一聽說我比武的需要,就馬上給我準備好了一切,現在我們聽聽他來給我們介紹一下病人的情況吧。”
在觀眾席里應聲站起一位身材瘦長的年輕人,很“秀氣”的對著臺上主持、佳賓及四周的觀眾笑了笑,然后很“秀氣”的說道:“大家好,我是昶宇,醫大附一血液科的總住院,醫大的在讀研究生。”觀眾席里懂行的馬上一陣嘩然,在讀研究生能當總住院,說明他在讀期間的表現可是非同一般,要不也不會讓醫大未等他畢業就先預定了。只聽昶宇說道:“我在醫大是專門研究血液病的發病機理以及臨床用藥的,自認為對于該科有一點獨到的想法,但卻一直難以驗證,所以在臨床上就難以取得什么好的效果。上次那位‘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就是我給推薦的疑難的病人,老實說,我也是學中醫出生的,在那位病人住院期間我也給她開過中藥,但卻沒有什么效果,而姚先生卻能在一個星期之內能取得如此的效果,這我很佩服。剛才聽了姚先生對‘聯方’專治重病的說法,讓我感到很好奇,很想看看‘聯方’的潛能到底有多大,恰好我手頭上有一個白血病患者,由于缺乏受體,就不能做骨髓移植治療,而我也恰好給危同學推薦了。那就讓我們再看看姚先生能給我們什么驚喜吧。”話一說完后,便示意身邊一面色蒼白的少女,待她站起來后,說道:“就是這位小姐。”
昶宇的話聲輕柔,但分量卻猶如一重磅炸彈,莆一落入觀眾耳中,便又是一片輕噓聲,就連向來自詡沉著的姚慎也不由目瞪口呆。
竟然是白血病!
竟然是在前幾年號稱醫學界中有著“珠穆朗瑪”美譽的白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