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不是猛虎社跟肖易天生就是相沖的,在肖易將猛虎社掃除之后,一切的事情竟然全都順利了起來。[GUANM?官場-小說]首先第622章:已經(jīng)在警局中站穩(wěn)了腳跟的劉建明。當著黃警司的面,裝成是韓琛的兒子和韓琛通了一次電話,并在電話中稱韓琛為“老爸”。從整部電影來看,這個情節(jié)可有可,但筆者覺得這個情節(jié)很有意思。精明的劉建明肯定早就考慮到了如果在警局內(nèi)接到韓琛的電話時該怎么稱呼他。不管這個“老爸”是他早就想好的稱呼還是事到臨頭突然闖進他腦袋里來的,肖易都能從中窺見劉建明潛意識中的一些東西――韓琛代替了,或者就是他心目父親的形象。
“我的家人,他們很早就移民了”,劉建明對mary說這話的時候,才十七、八歲的樣子。一個人如果在兒童或少年時期缺少家庭關(guān)愛,會有什么樣的后果呢?按心理動力學(xué)的觀點,這將直接影響到他人格中超我的發(fā)展。因為超我直接來自于父母和在兒童身邊的其他重要人物及社會典范的影響。很明顯,劉建明的超我沒有得到“正常”的發(fā)展。在他的超我形成期間,對他影響最大的人應(yīng)該說就是韓琛。韓琛自己肯定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他成了劉建明心目中父親形象的替代者。韓琛的女人mary,也就順理成章地成了劉建明心目中母親形象的替代者。成熟優(yōu)雅的mary勾起了他的“戀母情結(jié)”。但mary畢竟不是他的親生母親,劉建明的超我也并不強大,在他聽說韓琛死后,他的“閹割焦慮”也消失了。所以他才能所顧忌地表達出對mary的感情。從他聽說韓琛死了后對mary的所作所為來看,他心里肯定早就希望韓琛死,他日后設(shè)計將韓琛殺死,除了為了擺脫掉韓琛對他的控制這個原因外,也完成了他年少時期的一個愿望――“殺父娶母”。雖然“娶母”是不可能了,但他娶一個英文也叫mary的女人。俄底普斯情結(jié)是他心理發(fā)展過程中的一個“固著點”,是一個他必須要解決的問題。只有解決了這個問題,他的人格才能順利繼續(xù)向前發(fā)展。所以殺死韓琛是他在俄底普斯情結(jié)的作用下所做出的合乎邏輯的舉動。
當然,人格的事情可以不去說,但是從這里也能看出來,在劉建明的心中,韓琛跟mary姐在他的心中有著不一樣的位置。也許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他才心甘情愿的步入了一個不一樣的世界,這個世界叫做間。
如果說第一階段他還只是因為別人的話,那么第二階段為的就是他自己。環(huán)境能夠改變?nèi)说模赡苁且驗殚L時間的生活在警察局,所以在他的心中漸漸的萌生出了要當一個好人的念頭。有很多人說過,在黑暗中尋找光明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更別所他還有太多的問題,這些事情一旦爆發(fā)出來,他就沒有任何的機會。所以為了讓所有人不知道他的秘密,他開始了自己的秘密行動,一點點的毀滅跟以前的接觸,還有一些人。但是他估計也沒有想到,在他毀滅以前生活的時候,他也在毀滅著自己。
對于很多看完間道三部曲的人來說,應(yīng)該會記得在第三部一開始的時候劉建明開始接受警局的調(diào)查,權(quán)力被架空。他的風頭逐漸被警局另一個明日之星———楊錦榮所替代。在這個時候,劉建明雖然沒有了以往的權(quán)利,但是他工作的很開心,就連電影中的音樂都是歡快的。在看到這里的時候,肖易的心中都不禁想到干脆讓劉建明就直接成為警察吧,滿足他當一個好人的愿望。
但是導(dǎo)演的想法是很殘酷的,人都要為他們以前做的事情負責,不管他現(xiàn)在是不是真心在悔改。一直到楊錦榮的出現(xiàn),慢慢的打亂了劉建明的生活。因為劉建明突然發(fā)現(xiàn),楊錦榮跟他以前的老大韓琛有關(guān)系。這個時候他一方面想要除掉這個威脅,另一方面也想要做一個好人,將楊錦榮給除掉。從這個時候開始,他就向著更深一層的間地獄走去。
在這個過程中,家庭的壓力,身邊的威脅,來自內(nèi)部的調(diào)查,還有一點點就要浮出水面的情況,這些壓力讓劉建明的精神一點點恍惚了起來,最后直接形成了多重人格,也就變成了精神分裂。在電影的最后,看著劉建明大聲的叫著‘我要做個好人’然后吞槍自殺的時候,徹底的將整個悲劇畫上了句號。劉建明的悲劇不僅在于他想做一好人,還在于他在精神上以為自己已經(jīng)是好人。劉建明這個人物給人的啟示除了傳統(tǒng)意義上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外。應(yīng)該還有就是讓人認識到了一個健康、完善的人格對人的命運有決定性的影響,劉建明應(yīng)該說是一個精明、干練的人,但人格上的缺陷使他成了一個悲劇性的人物。歡迎您來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