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風想跟著馮相去趟契丹。
這倒不是他臨時起意,而是聽了他皇爺爺說后,想去看看契丹真實的樣子。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如今中原漸平,南方小國除了吳國已經不成氣候,唯一能讓中原感到威脅的,就是北方的契丹。
林風雖然在政事上不甚敏感,可在打仗上,林風還是腦子好使的,甚至說是天賦過人,林風敏銳地覺得,中原和契丹終究要有一場生死之戰。
到時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
既然如此,他不如趁著這個時候,偷偷去看看。
……
“皇爺爺,你就讓我去么!”寢宮中,林風拽著皇帝撒嬌。
“不行不行,你別瞎搗亂,你去了,萬一被人認出來,還回得來!”
“孫兒會小心的,孫兒到時裝成馮相的兒子,一定老實跟著馮相后面,不會被人認出來的。”
“你說你這孩子,想一出是一出,契丹是那么好去的么!”
“就是因為不好去才不能放過這個機會啊,”林風抱著皇帝胳膊,“皇爺爺,你想啊,你們這一輩和契丹天天打仗,對方什么情況一清二楚,甚至對方有多少個將領都知道,可孫兒這一輩卻沒上過幾天戰場,對契丹更是兩眼一抹黑,以后要真要打仗,那多被動啊,咱們李家是馬上得天下,總不能到孫兒這輩連連對方敵人長什么樣都不知道吧!”
皇帝聽了覺得孫子說的有道理,只是一想到孫子要跑契丹去,“可你去契丹……”
林風一看皇帝動搖,立馬保證,“孫兒一定老老實實跟在馮相身邊,絕對不亂跑,也保證不暴露身份!”
皇帝這才松口,“算了算了,你想去就去吧!不過朕說好了,一定不能暴露身份,更不能給馮相添亂。”
林風大喜,立馬說:“皇爺爺放心!”
說完,林風開心地跑回去準備去契丹的東西了。
三天后城外
啟程去契丹的使臣儀仗旌旗蔽空,綿延百米,在最前面,皇帝拉著馮相的手,依依不舍。
“這一路路途遙遠,契丹又天寒地凍,先生一定記得多穿些衣裳,千萬保重身體。”
馮相點點頭,“陛下放心,臣一定會當心的。”
皇帝還不放心,“那姓耶律的到時肯定糾纏先生,如果真是這樣,先生就傳信給邊關,朕已經給邊關守將去信,由不得他們亂來。”
“臣多謝陛下,陛下放心,臣一定會平安回來的。”
皇帝又看向馮相身后的林風,“風兒這孩子,就辛苦先生了。”
馮相看了一眼因為出門正興奮地左顧右盼的林風,“陛下放心,臣一定會看好他的。”
林風看到皇帝說到他,忙過來小聲說,“皇爺爺,你放心,我會寸步不離跟著我爹的。”
“臭小子,凈會添亂!”
皇帝罵了一句,從懷里掏出一個匣子,放在馮相手里,“契丹天天喝羊奶吃羊肉,先生定然吃不慣,這個先生帶著,別委屈自己。”
馮相不明所以,不過還是收下,“多謝陛下。”
看著時辰不早了,皇帝也不好多說,就重重握了握馮相的手,然后才站到一邊。
馮相登上馬車,對皇帝拱拱手,“臣走了,陛下保重!”
皇帝擺擺手,“一路平安!”
使臣儀仗開拔,朝契丹趕去。
馬車上,林風好奇地瞅著馮相手中匣子,忍不住伸手摸摸,“爹,這里是什么?”
馮相也很是好奇,搖搖頭。
“那打開看看?”林風忍不下。
馮相點點頭,“打開吧!”
林風拿過匣子,迫不及待打開,卻在看到里面東西時愣住了。
匣子里,是滿滿一匣胡椒!
馮相和林風想起剛剛皇帝的話,契丹天天喝羊奶吃羊肉,先生定然吃不慣,這個先生帶著,別委屈自己……
契丹大都離洛陽有幾千里,所以儀仗一出京,馮相和林風一眾使臣就棄了馬車,改騎馬趕路。
畢竟那位述律太后的生辰是兩個月后,他們得在這之前趕到。
此次出行的儀仗都是段樞密使親自挑得軍中精銳,本來就是數一數二的騎兵,段樞密使和林風也都是武將,自然沒什么問題,唯一的文臣就是馮相,林風本來還擔心他爹馮相趕路吃不消,可很快,林風就發現他多慮了。
馮相雖然天天坐在政事堂,騎術卻一點都不差,甚至還一邊騎著馬一邊處理政務,看得林風一愣一愣的。
這天,一行人正在趕路。
后面一位信使追上來,把一個竹筒呈給馮相,“相爺,政事堂急件!”
馮相一手拉著韁繩,一手接過竹筒。
旁邊段樞密使忙拍了下林風,“快看看馮相。”
林風抬頭一看,就見他爹馮相打開竹筒,從里面抽出一張紙,看了看,然后從馬背的行囊中取出細筆,那筆看起來好像是特制的,然后馮相把紙一卷,一手持卷,一手執筆寫字。
林風當時就驚呆了。
這是在馬上,正在趕路的馬上啊!
這得手多穩,才能寫出字!
“看到了么,這就是昔日征戰天下時掌書記特有的技能持卷書,馮相可是其中翹楚,當年先帝征戰天下,各種軍機政務往來不絕,馮相身為掌書記,都是一邊跟著打仗一邊處理政務,幾乎大半政務都是在馬上處理,倚馬作賦,秉筆則成。這技能,如今年輕一輩掌書記可幾乎沒有會的了。”段樞密使感慨道。
林風看得咋舌,“這得在馬上處理多少政務才能練出這樣的技能!”
段樞密使哈哈一笑,“這誰知道!”
馮相已經寫完,把紙卷好,塞回竹筒,遞給信使,轉頭對段樞密使說:“政事堂傳開消息,契丹已經如約把一千匹馬送到邊關,咱們這邊得快點了。”M.XζéwéN.℃ōΜ
段樞密使一聽,頓時如同打了雞血。
“弟兄們,全速趕路,一個月到大都!”
契丹大都
王庭中,耶律德光大刀闊馬坐在鋪著虎皮的龍椅上,正和幾個大臣商量著一個月后的太后壽宴。
耶律德光雖然已到中年,可對一直扶持自己的親娘還是十分孝順,所以對于此次自己老娘的八十壽宴,也是無比上心,幾乎所有事,都是他親自操辦。
包括這次請馮相,當然也是他的主意。
“闊臺,馮相一行使者走到哪了?”
“回陛下,前幾日得到消息,馮相一行人已經出關。”
耶律德光眼睛一亮,“那這么說馮相一行人快點到了!”
“應該是的,陛下。”
耶律德光立刻說:“馮相名滿天下,他此次來大都,朕是不是該出城迎迎?”
闊臺一聽,忙阻止,“陛下,您是君,馮相是臣,這天下,沒有君迎臣的道理。”
耶律德光一聽不滿,“朕自幼聽先生說,這天下他不如者,唯馮相而已,當年先王在世時,也常說莊宗身邊,唯馮掌書記膽識過人,如今他好不容易來了,朕去提前看看怎么了。”
恰好這時,一個侍衛跑進來,大聲稟報:“陛下,中原朝廷使者到大都城外了。”
耶律德光蹭得一下站起來,興奮地說:“馮相來了,朕去迎他!”
說著耶律德光就大步朝外走去。
闊臺和其他幾個貴族一看,立馬攔住耶律德光大腿,苦苦相勸,“陛下,您不能去啊,君迎臣,這不合規矩啊!”
耶律德光不滿,“放開朕,朕是去迎馮相,又不是別人!”
闊臺斷然否定,“馮相也不行啊!”
耶律德光掙扎,“憑什么不行!”
闊臺和契丹貴族死死抱住耶律德光大腿,“今日馮相來了您親自相迎,他日中原皇帝來了,您又該怎么辦?”
耶律德光:……
作者有話要說:第一章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