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祭的對象是植靈的能力,而不是植靈的數量。</br> 如果一千株植物中,有許多能力重復的植物,所有能力總數只達到一百種。</br> 而一萬株植物中,除開重復的能力,總數也是一百種,那么獻祭一千株與一萬株區別并不大。</br> 由此總結出第一條規律,獻祭的能力數量很重要,越多越好。</br> 第二,一級植物的能力與二級植物的能力也有區別,等級越高的植物,能力越強的植物,獻祭之后合成的新能力越強。</br> 綜合這兩點,獻祭所換取的合成能力,不外乎數量與質量。</br> 之后寧又做了嘗試,這種獻祭對植物會造成什么傷害呢?</br> 很多能力都是植物與生俱來的本能,通過獻祭能剝奪它們的這種賦本能嗎?</br> 實驗結果表明,一些基礎類的能力,即便是獻祭之后,植物依舊保留。</br> 但一些衍生出來,或是進化成長中新生的能力,在獻祭之后,就會被剝奪。</br> “任何成果都需要付出代價,掠奪與吞噬永遠都是變強的最佳手法。”</br> 寧有些感慨,離開湖泊后繼續趕路,他的殖網還在不斷擴大。</br> 殖網擴張的第一要素是要數量,不要質量。</br> 等到分殖點數量突破兩百萬時,寧就開始獻祭,將一級植靈、二級植靈全部獻祭,暫時只保留三級植靈與四級植靈。</br> 這是一個不斷重復的過程,雖然看起來很枯燥,但是寧發現,殖網最開始突破百萬分殖點時,自己就累得不行了。</br> 后來經過不斷擴大殖網范圍,不斷獻祭植靈的能力,合成新的能力,讓他對于殖網的駕馭能力不斷增強。</br> “分殖點突破三百五十萬…四百萬…五百萬……”</br> 寧在不斷打破記錄,這對魂道運用有著極佳的提升效果,且合成的新能力如果用不上,也能暫時保存下來,后面與其他能力一起獻祭,從而獲得更強的能力。</br> 殖網用處很大,熟悉環境,適應環境,攝取各類信息,幾乎快要替代萬物于心了。</br> 此外,各種合成的新能力,對寧的身體細胞、肌肉強化,筋骨硬化、消化吸收增強,六識感應都有提升。</br> 其中最明顯的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是魔瞳,融合了秘境之眼,在吸收了眾多合成的新能力后,寧可以掃描鎖定折疊空間,感知靈井、靈田、靈湖的存在。</br> 當然,地下若是有靈礦,更是逃不過他的法眼。</br> 第二個方面是植基增幅,開啟了殖訣的第二重運用——防御運用。</br> 殖訣是侵略性極強的一種功法,宛如尖刀,無堅不摧,能吞噬熔煉萬物。</br> 但是在防御上,寧雖然有永恒金身與黑暗金身,但那都出自木傳承,屬于樹類植源的一種賦神技,是殖訣強行攝取了其他植靈的防御能力,并非殖訣本身的防御能力。</br> 隨著植道根基的不斷強化,寧在一次次獻祭之后,終于觸發了殖訣的第二重運用,植基護甲。</br> 這是一種很奇特的防御體系,就好似元修的護體靈器一般,一旦完成,可以覆蓋全身主要要害,提升安全性,降低風險。</br> 植基護甲引起了寧極大的興趣。</br> “初級形態孕育汁…”</br> 這是殖訣反饋的信息,寧剛剛觸發這一新能力,護甲還需要孕育構建,需要特殊能量。</br> 一路上,寧獻祭的植靈數量已經超過三百萬株,全都是一級植靈與二級植靈,換來的成果是植基護甲的初級形態僅孕育出百分之七。</br> “速度太慢了,看來光有數量,沒有質量也是不行的。”</br> 寧看著右手,肌膚之下有紋路在波動,好似一層特殊的保護,那就是植基護甲初級形態的部分顯化。</br> “獻祭三級植靈的能力……”</br> 寧的殖網中,分殖點數量已經超過七百萬,其中八層以上都是一級植靈與二級植靈。</br> 那些獻祭效果不大,所以寧準備嘗試三級植靈的獻祭,數量多達一百零六萬株左右。</br> 這就好比一百多萬位聚罡境界的植修,將各自的能力全部獻祭出來,經過祭壇分解、整理、重組之后,合成了新的能力。</br> “初級形態孕育提升汁完成百分之十…十五…二十…”</br> 三級植靈的獻祭效果十分理想,不僅加速了植基護甲的孕育速度,也讓寧獲得了更多更有用的能力,青蓮、神樹、綠草、青藤都得到了進一步強化,輔助效果極佳。</br> “植修有植基護甲,獸修有獸化鎧甲嗎?”</br> 寧心中突然閃過這個念頭,這是他從來不曾考慮過的。</br> 甚至在寧的認識中,萬植門的至尊都從不知曉植基護甲,從來沒有人提過,難道以往沒有人發現嗎?</br> 寧覺得這是一種新的方向,至于效果怎么樣,還得看護甲孕育成型后,防御力強不強。</br> 翻山越嶺,寧一路上入殖的植物多不勝數,植基護甲的初級形態在快速孕育,達到百分之五十后,三級植靈的獻祭效果就開始下降了。</br> “這玩意需要的能量都足夠我提升兩座能量塔了。”</br> 寧距離焱秘境已經不遠,時不時能看到其他各派高手。</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