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兩天,兩個舅舅又背著柴火木板來家里了,又給家里拿了五十斤的洋芋。
“二毛,好好看著,舅舅給你搭個小廚房。”兩個人說著就開工了。
圍繞著門口的灶臺,在房檐底下開始四周釘木樁,定好后比劃了尺寸,又去搬土磚,先結實的壘好灶臺,再搭個斜斜的房頂蓋上薄薄的一層木板,做一個柴火木門。
為了美觀,這個小廚房做的窄,順長一個灶臺再放一個板凳,案板水桶什么的還是要放在屋里。
有兩個好處,一個是下雨的時候做飯不會淋雨,再一個防君子不防小人——做好吃的也沒那么顯眼了。
張大紅和李桂芝參觀了參觀,回去就央求著老大和老三一家做一個棚棚。
王東勝要做大點被王桂花罵了一頓。
“你看看院子多大,老五你再蓋那么大的廚房,你煮龍肉啊你,我都不屑的罵你。”
王桂花罵的王東勝連連告饒,比照二毛家的大小在自家門口搭了個小廚房。
下了一場雨,地里的黃豆出來了,大人天天下地鋤黃豆,二毛帶著三毛跟著下地挖野菜。
麥地里的套種了玉米,但黃豆還沒到收割的時候,地里有雜草也有苦根菜,苦根菜嫩二毛最愿意去,二毛摘夠晚上吃的菜就牽著三毛回來了。
她這幾天都惦記著豬油炒洋芋(土豆)片,油滋滋軟糯糯再下一把蒜苗一點點辣椒,那味道沒的說。
“三毛,屋里自己玩,我給咱們炒洋芋片,你乖乖的噢?!?br />
二毛不怕三毛不聽話,她發現其實三毛是個特別聰明的小孩,只要有好吃的就更乖更聽話。
二毛端個盆兒,拿出三個小個兒舅舅給的紫皮洋芋,一邊淘洗干凈一邊輕輕的一搓,洋芋皮就下來了,拿進屋,放在新箱子上的小案板上一刀分二,再切成薄片片。
準備一點點辣椒面,切好一根老蒜苗。
二毛門口小廚房燒火,焯了苦根菜,添柴火又旺了,才記起油缸子沒取出來,急匆匆屋里開箱子取好油缸子,鍋已經燒的很熱,小勺子舀一勺豬油下去,油香味立刻飄出來。
二毛趕緊取切好的洋芋片蒜苗下鍋,木鏟子翻炒均勻,火也沒有剛才那么旺,等洋芋片慢慢的煎到兩面金黃,放鹽,二毛夾起一塊給早早等候的三毛嘗咸淡,給他單另產出幾片,再下辣椒面翻炒出鍋。
“姐,洋芋片好香,好好吃?!比缘暮苄⌒?,一邊吃一邊吹,怕燙。
“嗯,用鍋里的油做野菜拌湯,更好吃?!卑肷鬃与s面攪成糊糊倒進鍋里放鹽慢慢煮,出鍋前下上苦根菜,就夠家里一頓晚飯了。
“啊呀,你們二毛又放油炒菜了,整個院子香噴噴的,老二家的,你娘家拿來了多少豬油?”張大紅扛著鋤頭院門里進來,心里想的是要是沒分家,這豬油可是大伙兒一起吃了。
“也沒多少,就三兩不到,二毛做飯愛放油?!?br />
范亞娟跟在她身后進來,看兒子越過了自己嘴角上揚,不由得笑笑,二毛這飯做得把一家人都饞了。
“今年咱家的豬好好養著,等過年殺了多留點油,豬油炒菜那以前可是地主家才吃得上的好東西。”李桂芝狗嘴里吐不出象牙,若有所指。
“老三,老三,把你李桂芝送娘家住幾天,一天不作妖就不知道東南西北了,送她家去吃肉?!蓖豕鸹匆娎罟鹬ミ@個嘴臉就煩。
李桂芝急急忙忙沖進自己的屋,嘭關上了門,從窗戶看婆婆后院去了,才給老三開門。
“我也就嘴上說說,娘怎么那么愛發脾氣?!?br />
“地主能是嘴上胡說的嗎?你小心點,在家里也就罷了,出去管好你這張嘴。別忘了二嫂還沒找你算賬,嚴敏雪到底怎么一回事,你最好把你知道的早早的告訴二嫂?!?br />
“誰知道呢?我不知道,我什么都不知道,別問我。”李桂芝嘴上嚷嚷著,心里卻高興了。就,二嫂吃的好算什么,丈夫都快是別人的了。
苦根菜焯過水,苦味淡了,做豬油拌湯比以前的野菜糊糊好吃幾倍,大毛吃了一碗半,二毛吃了一碗,三毛只吃了半碗,范亞娟刮了鍋。
“二毛,以后不要給你弟弟單獨留菜,我們吃什么他吃什么。他現在大了,不怕辣?!狈秮喚赀呄村佭吀f。
“媽媽,我做的飯好吃嗎?比奶奶做的好吃吧!”
“你做的好吃。等你大一點再教你搟面,做饃饃。女孩子要學茶飯,你那小鞋墊繡的怎么樣了?”
“繡著呢,媽媽,我記起來,王奶奶居然會做衣服,你會做衣服嗎?”
“會啊,老式的衣裳誰不會做,等我閑了給你做個罩衣?!?br />
“媽媽,我不要,冬天你給我做個好棉襖?!?br /> 二毛搖頭,現在大家穿的衣服普遍是新式唐裝的款式,女式斜襟,男式對襟,褲子直筒褲,闊腿褲,女式褲腰也是斜開口,那她寧愿穿松緊帶褲子,可惜沒有松緊帶。
鐺鐺鐺,老村長熟悉的鑼聲又響了。
“二嫂,快,我們去看看有啥好消息。”李桂芝急匆匆往院子里沖,還不忘叫上范亞娟。
“媽媽,是要開會嗎?”二毛追著李桂芝跑,后面跟著范亞娟和王桂花。
這兩年安穩,一般村里沒什么事,晚上大家吃了飯,沒事干,就往大場片閑話,婦女湊在一起做針線,孩子們結伴捉迷藏。
等大家差不多到齊了,老村長揚起了洪亮的嗓子,道:“縣里有個學裁縫的名額,有沒有誰愿意去學,學會了到村里給村民做衣裳算工分。
不過,有一個,這次學裁縫學的是新式的得會縫紉機,手工裁剪縫紉機等等等一會兒就做成一件衣裳。
誰要去學,估計回來得先自己買縫紉機,經過討論,這縫紉機的錢允許學裁縫的人先掙出來。
再一個,夏收結束,今年的掃盲班也要開起來,大家晚上沒事就到保管室來學習文化,我希望大家都認點字,不要當睜眼瞎。
今年交糧的時候大家也都見了,那糧管所的工人有多吃勁,那工作多少人羨慕,老祖宗老話說的好: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就算自己不行,也可以送年輕人來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