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西伯利亞訓練營
楊浩然十分感興趣,他也想了解一下這個西伯利亞訓練營。
通過李志安的介紹,楊浩然知道了西伯利亞訓練營的由來,原來這個訓練營在蘇聯時期還沒有建成,后來因為恐怖事件多發,國家也開始重視起了特種兵的建設,在那個時候遠東地區人跡罕至,非常適合特種兵的訓練,這里人少,不用擔心訓練會曝光,也不用擔心會傷到平民。
后來因為雷萬鈞的橫空出世,讓整個世界都認識到了華夏國特種兵的作戰能力,也是在那個時候,由雷萬鈞牽橋搭線,國刃學院和西伯利亞訓練營制定了一個“交換生”計劃,就是每四年都要把自己這里最優秀的八名特種兵送到對方的訓練營去,讓他們感受一下不同的訓練,也是讓他們開開眼界。
“對了,你父親雷萬鈞就是第一批去的人,在那里,你會大吃一驚的,因為西伯利亞訓練營的很多個記錄,都是由你父親創造的,我想不清楚有多少個了,但是始終都沒有人超越,在那里,你也不要表明你的身份,那里的人爭強好勝,說不定就惹來什么麻煩。”
“放心,我知道?!?br/>
聽到李志安說自己的父親也去過那里,楊浩然十分地激動,自己這不就是踏著父親同樣走過的路嗎?他的父親還在那里留下了多項難以超越的記錄,這想想就讓人興奮。
“我再和你說一下西伯利亞訓練的情況,你知道俄國人的體質要好一些,畢竟他們經常在天寒地凍的環境下生存,我要告訴你的就是,我們也不差,他們的力量是大,但是速度、韌性都要差我們一些,你懂了嗎?”
楊浩然點了點頭,力量上的差距,他可以憑借速度和意志來補上,這并不是什么大的問題。
接下來在李志安的介紹下,楊浩然了解到了西伯利亞訓練營的訓練項目,因為天氣冷,所以挨凍這一項訓練必不可少,他們那里不光要在冬天跑步的時候脫掉上衣,而且還會在冰凍的河里待上好幾個小時,這對特種兵的身體和意志都是一份考驗。
“在這一項上,我們都沒有占到什么便宜,這一項記錄,你父親排在了二十名以后,畢竟那些人長年累月地挨凍,和我們這種做著挨凍訓練的人不一樣?!?br/>
楊浩然笑了笑,他知道這一個項目上,他們華夏國的確沒有什么優勢。
“對了,這八個人是如何安排的,都選的咱們學院里的誰?”
聽到楊浩然的詢問,李志安微蹙眉頭,然后說道:“今日不同往日,國刃學院不再是一家獨大了,八個名額我們分到了四個,剩下的四個在其他的特種部隊中出,讓他們競爭選出,所以現在我還不知道是誰,不過到了那里,所有和你有競爭的人你都不用客氣。”
楊浩然沒想到之前牽頭的國刃學院只能留下四個名額,回想到之前,國刃學院的特種兵可謂是風光一時,壓得其他特種兵喘不過氣來,每一個人都是天之驕子,那八個名額也沒有分出去的理由,只是現在實力下降,不得已才分出去了四個名額。
“其實,這是一個很不好的趨勢,因為一開始我們只分出了兩個名額,再到后來是三個,到了我這個時候,是四個,這些年來國刃學院實力也算是有了些恢復,這四個名額沒有再流失,但是這種情況還是有可能會發生的。”
楊浩然點了點頭,沒有說話。
對他來說,父親去世了,母親去世了,國刃學院這里就是他的家,李志安、徐振東為自己付出了這么多,甚至當做了接班人來培養,那么替國刃學院把名額爭回來的事情,就留給他了。
“還有一個事情,西伯利亞訓練營會檢測士兵的意志力,這一個我們會有優勢,只是不知道今年他們會使用什么方法來檢查?!?br/>
楊浩然望向李志安,眼神里滿是堅定,在這一個環節,他沒有輸給任何人的理由。
這個時候,前面的飛行員說話了。
“李教官,我們已經到達目的地,你們準備一下,我這就將落下去?!?br/>
楊浩然和李志安都做好了準備。
楊浩然從窗戶望去,外面的樹上滿是樹掛,一根根水晶柱子就結在房檐上,地上積了一層厚厚的雪,一眼望過去,都是白色的世界。
楊浩然剛隨著李志安走出機艙門,就感覺到一陣冷風吹過,快要把他凍結在一起了。
“堅持住,這還沒有什么?!?br/>
看著李志安和自己一樣的裝束,而其他迎接的人都穿著羽絨服,楊浩然的心就在流淚。
來迎接楊浩然的三個人,都是帶著皮帽子,穿著羽絨服,把自己捂得嚴嚴實實,看到李志安走下來,連忙敬禮。
“李教官好,楊橋訓練基地工作人員隨時接受指示?!?br/>
“沒什么指示,我就是帶著我這個徒弟來你們這里進行訓練,沒有其他的事情?!?br/>
楊浩然的牙齒不斷地發出“咯咯”的聲音,他的身上也在不斷地發抖,看著李志安和那三個人談笑風生,楊浩然就差罵人了。
“混蛋,你們穿的那么厚實,在這里不要緊,我可是受不了啊。”
風聲大作,楊浩然根本聽不清他們四個人說的什么,他只感覺到再不進屋子,自己這條命就要交待在這里了。
眼前的四個人終于是寒暄完了,然后在一個人的邀請下,楊浩然跟著李志安走進了屋子,一進去,溫度馬上就高了起來,楊浩然頓時感覺到自己進了天堂。
上來的茶水被楊浩然一飲而盡,他這個時候是真受不了了。
那三個人也脫下了外面的衣服,摘下了帽子,這個時候楊浩然才發現,這三個人竟然都是頭發花白的老人。
“楊浩然,我給你介紹一下,這是咱們訓練基地的三位長輩,他們年輕的時候也是威震一方的特種兵,退役之后不愿意離開特種兵的生活,就到這里來做了管事的,這一做就是三十多年,他們的年齡可是比我大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