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
“六百七十七年三百六十四天前,你私離百草園,與師兄及我相見,當時你說,若我們能助先帝登基,你會如何。兩百一十四年六十九天前,先帝眼疾加重,無力視物,決意讓你代為批改奏折,詢問師兄與我的意見,當時你說只是暫代,這一暫便是兩百一十四年六十九天。二十年前,先帝回歸星海之前,你對先帝說只垂簾一年,便會將皇位交還給陳氏,然而……”
“你的意思是朕應(yīng)該依循當初的承諾,把皇位傳給……這些廢物當中的一個?”
天海圣后看著已經(jīng)進入京都的十五座輦,看著輦上的那些陳氏皇族的王爺們,臉上流露出一抹嘲諷的笑容。
“這是很好的理由,所謂蒼生大義,看起來似乎確實要比個人的承諾更加重要,而且你還會說,要為天海家的存續(xù)考慮。”
道人站在雨里看著天書陵,平靜說道:“但這些理由放在二十年前可以用,現(xiàn)在則不行了,因為我已經(jīng)替你考慮好了。”
天海圣后收回視線,望向夜色里的畫面,說道:“那在你看來,朕的皇位應(yīng)該傳給誰?”
那名道人就在畫面里,應(yīng)該是京都南城的街上,卻又仿佛同時出現(xiàn)在別處。
沒有人能夠確定他現(xiàn)在的真實位置,因為他并沒有真實的位置,他就像微雨里的燕子,看似在雨中,或者可能在雨之上。
他說道:“大周皇位當然應(yīng)該傳給娘娘你和先帝唯一的兒子。”
陳長生就在天海圣后的身后,但她沒有轉(zhuǎn)身,淡然說道:“傳給這個要死的小家伙?”
“先帝有很多兒子,但娘娘你只有這一個兒子,他是理所當然的太子,他的身體里除了陳氏皇族的血,也流淌著天海一氏的血,登基之后,自然也會照拂母家,由他繼承大寶,相信皇族不會有意見,天海家也不會有意見,這樣豈不完美?”
道人說道:“南北合流已然成功,大周王朝必將千秋萬代,而唯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請娘娘你退位而已。”
退位而已,不過四字而已。
好一個而已。
天海圣后靜靜看著雨中那位道人。
那名道人安靜地站在雨里,不再說話,因為他要說的話已經(jīng)差不多說完了,而且他與她的這番對話,相信整個大陸都已經(jīng)聽到了。
不知因為何事,天海圣后忽然笑了起來,笑的極其疏朗,又有很濃的嘲諷意味。
“從兩年多前你送他入京,一直到現(xiàn)在,你似乎一直都在做一件事情,那就是讓朕看見他。”
陳長生坐在地上,看著她的高大背影,聽著這句話,發(fā)現(xiàn)似乎確實如此。
無論是與東御神將府的婚約,還是國教學(xué)院的新生,青藤宴以及神道上的宣告,在過去那段時光里發(fā)生的很多事,現(xiàn)在看起來,似乎都是為了讓他更快地成長,同時盡早地出現(xiàn)在圣后娘娘的視線之中。
很多事情都是由梅里砂大主教推動的,但在他的身后,必然有著那位道人的身影。
“看見他,會有好奇,會有探究之心,會有懷疑。”
天海圣后背著雙手,對雨中的道人,對雨中的世界緩聲說道:“他就像是一顆青澀的果子,被你們培育著,催熟著,被朕靜靜地看著,直至最后終于將要熟了,散發(fā)著果香,被人聞到,生出吃掉他的欲望。”
“對整個世界來說,這顆果子都是極誘人的,對朕來說,更是如此。”
天海回頭看了陳長生一眼,說道:“如果我吃掉他,便是最圓滿的天道循環(huán),便是這場因果最完美的了結(jié)。”
她轉(zhuǎn)身望向夜雨里的整個世界,唇角露出一抹嘲諷的笑容:“但是……朕偏偏不吃。”
整個世界一片安靜,無論是天書陵還是京都里,只能聽到微雨落在地面上的聲音。
她繼續(xù)說道:“這顆長生果,或者能助凡人成仙,但想來對我只有壞處。”
最后她帶著些遺憾的意味,感慨說道:“仙人贈我長生果……可惜,你們不是仙人,你們只是人而已。”
人而已。
而已。
……
……
神國里有片園林,園林里有棵樹,樹上結(jié)著一顆果子。
那顆果子里蘊藏著無比豐富的生命,只要吃掉它,便能夠超越世俗,獲得難以想象的精神體驗與收獲。
這是一個傳說,這是圣光大陸的傳說。
這個世界上的人應(yīng)該沒有聽說過,但他聽說過。
那名來自遠方的僧侶,在溪畔緩緩抬起頭來,望向遙遠的京都,清湛的眼眸里,多出了一抹凝重的意味。
……
……
道人站在夜雨里,依然很平靜,卻不知道此刻真實的情緒如何。
四周的街巷很安靜,在這極深的夜里,人們還在沉睡,只有他是醒著的,但他是清醒的嗎?
他從夜雨里平空出現(xiàn)之后,自天落下的那些雨絲便沒有一道能夠落在他的道袍上,然而此刻,他的發(fā)間多了些水珠,晶瑩剔透。
是的,那顆長生果就是一個陰謀,或者說是一個局。
除了隱藏在整個事件之后的那卷西流典,沒有太多玄妙的地方,很簡單,并不復(fù)雜。
從二十年前他設(shè)這個局開始,他就很清醒地認識到了這一點。
這個局本來就沒有辦法太復(fù)雜,因為事涉天道妙意,而且越是復(fù)雜的局,越容易引發(fā)像天海這等層級人物的警惕。
但他相信,除了那個遙遠大陸上的某些神明,沒有誰能夠看破,那顆長生果的問題,天海也不行。
而且他相信,那顆長生果對任何人來說,都是難以抑止的誘惑,尤其對天海來說。
這是一個暗合天道的殺局,沒有任何理由不成立。
然而,天海卻沒有落入局中。
她沒有看破那顆長生果的問題,她只是在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
她想吃掉那顆長生果嗎?當然。
但她清楚,那些人花了無數(shù)精力,用了二十年時間,把他送到我的面前來,表面上用西流典把他的年歲斬了三載,看似不想她我知道他是誰,但那些人怎么會不知道她一定會知道他是誰?所以那些人就是要她吃掉他。
整個世界都在靜靜等待著她吃掉他。
整個世界都準備看著她吃掉自己的親生兒子。
那么她就不會吃。
哪怕這顆果子可能沒有問題,吃掉這顆果子,或者真的能夠超脫生死,進入真正的大自由境界,她還是不會吃。
不是因為警惕與謹慎,而是忠誠于自己的意志。
她就是她的意志。
她的意志就是當整個世界都想讓她做什么的時候,她就一定不會做。
……
……
西寧鎮(zhèn)舊廟后。
那名僧侶隱約明白了些什么,微微轉(zhuǎn)頭,望向小溪的上游。
夜已深,荒涼的小鎮(zhèn)上沒有任何燈火,四周漆黑一片。
但在他的眼里,四周的景致依然明亮如晝,他能夠看到靜靜浮在石縫里的游魚,能夠看到有花瓣隨著流水漸漸飄至。
花瓣飄到他的赤足邊,緩緩地回轉(zhuǎn)著。
他微笑著,嘆息了一聲。
有些遺憾,但并沒有失望。
……
……
“或者長生,或者永墮深淵,這是一場賭博,你不吃他,不代表你的眼光能夠看穿至高無上的天道,只能說明你在畏懼。”
站在夜雨里的道人也沒有失望,因為這只是剛剛開始。
他說道:“你知道這是天道局,你的對手不是我,而是天道,所以你根本不敢落場。”
聽到這句話,天海圣后微微挑眉,如鳳凰將飛。
“既然你對天道心存畏懼,難道你就不怕天道的反噬?”
道人看著她平靜說道:“不要忘記當年你對著星空發(fā)出血誓的時候,我也在場。”
“就算天道降臨,要死的人也是他。”
天海圣后平靜說道:“朕會親眼看著他死去,確保不會有任何意外發(fā)生。”
道人感慨說道:“你果然還是那個世間最冷酷無情的人。”
天海圣后說道:“彼此。”
二人似乎是在對面說話,其實隔著數(shù)十里的距離,有時候甚至覺得像是隔著數(shù)千里。
因為道人在這個世界里的位置依然虛無縹緲,無法確定究竟在哪里。
陳長生也不知道自己在這個世界里的位置。
他曾經(jīng)以為自己是西寧鎮(zhèn)舊廟的少年道士,是師父的學(xué)生,然而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自己只不過是一顆果子。
如果能被吃掉,便算有些價值,如果沒有,那么便會被人無視,只等著熟透、落下,然后成泥。
他是天海圣后的親生兒子,但她卻在如此平靜地看著他死去。
從道理上來說,此時當著整個世界在對話的兩個人本應(yīng)該都是他最親的人。
一個是他的親生母親,一個是把他養(yǎng)育成人的師父。
然而他們對話的時候,連看都沒有看他一眼。
說到冷酷無情,又有誰能比今夜的他體會的更真切,更深刻呢?
那種淡漠的、悲涼的、又有些令人發(fā)笑的感覺,是什么感覺?
很是刺骨。
刺骨般的痛楚,在非常短的時間里,從他身體里的所有地方暴發(fā)出來。
幾聲細微的破空聲,他頸間的金針被激飛了出去,深深地刺進石板里。
蘊藏著無窮能量的鮮血在他的腑臟間像洪水一般洶涌地奔流著。
殘余的真氣在他斷裂的經(jīng)脈里到處亂竄,向著骨與肉不停地侵伐。
他的腑臟上開始出現(xiàn)蛛網(wǎng)般的裂口。
他的臉色蒼白。
他很痛苦。
他要死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