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得不到秦家的住址信息,林晚也沒旁的法子。就是告也沒地方告去,姓秦的是學(xué)校教工,就是到學(xué)校打聽,現(xiàn)在學(xué)校放假。跟警察說姓秦的不讓探望孩子,這事兒得閨女出面。估計不等這事兒折騰下來,秦特就自己找來了。
嘆口氣,明兒就臘月二十六,林晚照一邊兒擔(dān)心,一邊準(zhǔn)備過年的事。
大年三十,早點(diǎn)攤子的老板也都回家過年了。
林晚照先在電飯鍋里放上米煮粥,洗個西葫蘆在擦子上擦絲,甩上小半勺鹽,拌勻殺一殺里頭的水分。
趁這功夫,林晚照切一盤子紅腸,抄一盤子芹菜花生米的涼菜。那邊兒西葫蘆絲殺好,拌上面粉、鹽、打上雞蛋,加點(diǎn)水,拌面糊。待油鍋燒熱,直接面糊下鍋,攤開攤平,兩面煎的焦黃,就煎好了。北方叫咸食。
劉愛國在茶幾上拿著搟面杖碾燒紙,燒紙是厚厚一摞,用模子鑿出的外圓內(nèi)方的銅錢,得鑿?fù)浮_@一鑿吧,燒紙就粘一起了,所以得用搟面杖碾開。
還有在商店買來的冥府銀行的銀票、金銀元寶,滿滿裝一籃子。中午給祖宗上墳燒紙去。
林晚照端出早飯,劉愛國說,“今兒事情多,隨便對付口就行。”
“不就是燒紙、包餃子的事么。急什么。”要擱上輩子,林晚照也就對付了。這重活一回不知怎地,倒更愿意慢悠悠的過。
的確,急什么。
昨晚上就把肉餡兒拿出來解凍了,早上和的面,吃過早飯再剁白菜包餃子,時間夠夠的。不用跟打仗似的,兵荒馬亂。
劉愛國吸溜吸溜的喝著小米粥,三兩口半個咸食下肚,就著紅腸、素涼菜,忙慌慌的心也安定下來。
“咱們小時候,過年可是大事。現(xiàn)在不一樣了,我看也沒人拿這年當(dāng)回事了。”
“以前是窮,過年能吃頓好的,可不都盼著過年么。現(xiàn)在什么條件。過年吃的跟平常吃的也沒什么兩樣。”
“倒也是。”
“大院兒里爐子熄了吧?”
“沒。住301的閨女沒回家過年。”
“那個小李啊,她不是在咱們村口那院兒的服裝廠做衣服的么,怎么沒回家?”
“在看書。聽老張說那閨女晚上都在念書,說是要考什么東西來著。”
“唉喲,可真上進(jìn)。”
說著話吃了早飯,劉愛國換好舊襖,把碾好的燒紙與銀票、金銀元寶一起放籃子里,又從隔間的水果紙箱里拿了兩個香蕉,四個小桔子,找個塑料袋裝出來,也一并放籃子,這是供香。
把這些收拾好,劉愛國到廚房跟林晚照說一聲,“我去各院兒把對聯(lián)貼起來。”
“嗯。去吧。服裝廠蔡老板不還送咱好幾對大燈籠么,各院兒都掛一對,也喜慶。”
“成!”
劉愛國去忙他的事,林晚照開始剁白菜,今年多包幾樣餡兒。以前不知道怎地那樣死腦筋,只知道吃白菜餡兒。菜店里什么鮮菜都有,茴香、韭菜,包餃子都好吃。
林晚照每樣都買了點(diǎn)。
不過,韭菜餃子不能久放,當(dāng)天吃當(dāng)天包。
大年初一得吃白菜,百財,吉祥。
她咚咚咚的剁著白菜,神思一時飄遠(yuǎn),又想到秦特,不知那孩子怎么樣了?今晚會不會找來?她即盼著那孩子來,這樣就能好好待那孩子。又心疼那孩子吃的那些苦,心里矛盾極了。
先回來的是老二,老二離的近些,沒空手回來,手里拎的東西林晚照險沒笑出來,拎了一盒子草莓。
這他娘的算什么禮啊!
大過年的,給你爸你媽送一盒草莓,我倆怎么人,一人半盒子。
林晚照瞟一眼,“這得有二斤吧。”
“不止,三斤。”老二把草莓放下,脫了身上锃亮的皮夾克,“我想,給媽你買點(diǎn)什么呢?衣服鞋襪的媽您都買了。吃的吧,現(xiàn)在什么都不缺。冬天干,給媽你買點(diǎn)水果,潤喉。”
三個兒子,數(shù)老二摳兒,又摳兒又滑。這不,自己就打開了,遞給媽一個,自己咬一個,“媽你嘗嘗,特甜。這草莓可貴了,二十塊一斤。”
林晚照不稀罕吃他這虛報賬的草莓,嘲笑道,“那你可買貴了,咱們村兒水果店,十塊一斤,比這還大還好。”
“這哪兒能一樣呢。村兒里東西肯定便宜。”見媽不吃,他自己塞嘴里了。
“以后別買了,我這兒什么都有。”
“那哪兒行啊,回來一趟,兒子能不孝敬您。”屋里暖氣燒的熱,老二脫了夾克,摘了腕表,挽起袖子,到廚房洗過手,“媽您歇著,我來包。”
雖然摳兒,老二最勤快。屬于我摳兒,我干活的類型。
林晚照正好也累了,就讓他包。林晚照自己沏了杯茶水,歇歇。
老二眼睛尖,看飲水機(jī)一眼,“咱家這飲水機(jī)不賴。”
“還行吧。”
他又瞧見桌上臘八醋旁邊兒的半瓶五糧液,瞪大一雙被肉擠小的眼睛,“媽,這是誰買的五糧液啊?這可是好酒。”
“我買的。”
老二倆眼瞪圓,“媽你還知道五糧液?”
“這話說的。我連五糧液都不知道?原本想買茅臺的,村兒里沒的買,就買的五糧液。”這五糧液劉愛國是一門心思想著兒子們回來再喝,林晚照才不管這個,有時做了好菜,她就喝兩口。
“怪不得我爸打電話說媽您大變樣,媽您是不一樣了。”
老大老三市里堵車,將中午才到。林晚照下鍋煮餃子,聽著外頭一個給爸試新買的棉鞋,一個給爸試新買的棉衣。劉愛國呵呵呵呵呵呵的笑聲不停傳到廚房,林晚照猜這老東西這會兒都樂傻了。
餃子煮出來,爺兒四個先吃,吃完到劉愛軍家打齊,一起去墳上燒紙。
林晚照去廚房煮第二鍋,待這爺兒四個吃好,走前都跟林晚照說一聲。林晚照對三個兒子看一眼不看一眼的,跟劉愛國說,“別穿這破襖了,不給你買新的么,穿新的去。”
“墳上到處是土,穿新的干什么。”
“怕祖宗看你這破衣爛衫的擔(dān)心。”林晚照瞧見沙發(fā)上放著的男式半長棉衣,鼓鼓囊囊的,拿起來剪了吊牌讓劉愛國換上,又往屋里去給他拿圍巾,今天太陽不錯,就是風(fēng)大。
老三說,“這圍巾不賴,媽,你給我爸買的吧。”
“不我給他買,還天上掉下來的。”圍巾圍兩圈打個結(jié),林晚照拍拍這衣裳,跟老三說,“以后就買正經(jīng)棉衣。”
“媽,這也是羽絨服。”
“里頭都是雞毛,能叫羽絨服?鵝毛鴨毛才叫羽絨服!”
就這衣裳,有一回洗衣機(jī)給洗壞了,飛了滿洗衣機(jī)的雞毛,鬧的洗衣機(jī)也給洗壞了,修都修不好。林晚照一輩子都忘不了這雞毛衣裳。
老大眼睛彎起來,老二直接笑出聲,林晚照瞥他倆,“你倆也別笑。那兩雙老頭兒樂的棉鞋,撐死三十塊錢。那一盒子破草莓,也差不多。老三這兩件棉衣得一百。”一拍劉愛國的雞毛衣裳,“去吧。”
在老二“媽,我那草莓六十”的辯解聲中,爺兒四個提著燒紙供享出門去給祖宗燒紙去了。
林晚照回頭把廚房新煮的那鍋餃子撈出來,心里比較著四個孩子的年禮,還就是閨女的實(shí)誠。
哎,想到閨女那句話,“爸給我五十萬,可給你們是一百萬,爸媽的房,我半套沒得。”
的確,要是相較兒子,給閨女的是不多。
她跟林愛國都是老思想,兒子養(yǎng)老,所以,家里的產(chǎn)業(yè)也是給兒子的多。要擱林晚照的老思想,醫(yī)藥費(fèi)的確不該閨女出的,大家大業(yè)兒子擎受了,憑什么讓閨女養(yǎng)老?她要是指著閨女養(yǎng)老,家業(yè)按理就得正經(jīng)有閨女的一份兒。
現(xiàn)在想想,閨女那話尖刻,其實(shí)沒錯。
她自始至終就沒打算讓閨女養(yǎng)老,就是那話,讓人聽了心酸。
五十萬擱二三十年后也是一筆錢,更別提擱現(xiàn)在,這不是小數(shù)目,現(xiàn)在他們縣城電力局的樓房才七八萬一套。a市二環(huán)買不起,大哥那里地段兒不錯的三環(huán)能買套不小的電梯房,再偏一點(diǎn)的地方兩套也能買。
家業(yè)是沒給閨女,可她也給了錢。可給了錢,怎么就落這么個下場呢。
兒子更別提,你多了,我少了。
所以,醫(yī)藥費(fèi)也得爭一爭,你多出,我少出。
說到底啊,是她傻,早早把家業(yè)散了,手里沒個倚仗,全指望旁人的良心過日子。當(dāng)時也覺著孩子們個個孝順,覺著能指望得上,哪里知道兒女們心里有這許多的不平呢?
林晚照提振一下精神,還是得自己顧著自己啊。
這回一分錢不分,也省得他們不平了。
拿定主意,林晚照就著餃子湯,醮著臘八醋,大口吃起餃子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