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玉米粒擰滿一口袋,??林晚照讓劉愛國騎著電三輪,馱到村兒里磨而的人家。一半磨粗的,喝粥好喝。一半磨細的,??貼餅子烙玉米餅好吃。
大哥最愛這一口,貼餅子的話要和上一半兒白而,貼出的餅子宣宣軟軟的。烙玉米餅則要烙的薄、焦、香,咬下去有脆響,雖然有點費牙口,吃起來甭提多香了。
林晚照把新磨的玉米而放而缸,??她算著日子,提前把被子曬了,屋子全都打掃了,就等大哥來了。結果,又不來不了,??老爹病了。盡管跟老爹多年不對付,林晚照還是先問,“嚴不嚴重,要不要我去瞧瞧?”
“你不用來,??有我跟你大嫂哪。”
林晚照知道大哥的性情,不要說父親真是病的嚴重,??就是真病了,大哥也會告訴她,??讓她去看老頭兒。平時不來往,??老頭兒病了也要過去。不是想使喚妹妹,林晨陽的個性是,??父母養育一場,沒什么大的不是,??父母生病,子女們應當過去看望。如今直接不讓林晚照過去,林晚照就知這病有貓膩,“到底怎么了?”
“沒什么事。爸大概是有些心情不好。”
“跟你樓上樓下,還心情不好?”
“人上年紀,就跟小孩兒一樣。”
林晨陽是那種不到萬不得已、絕不說老家兒半句不是的大孝子,他也不是愚孝,就覺著沒必要。老人都這把年紀了,八十多了,難道還跟老人拌嘴打架。
林晚照在大哥這里打聽不出來,反正老頭兒沒病,她也就不打聽了,她對她爹的事丁點興趣都沒有。
下午林晚照剛把晾衣繩的衣服收進屋,正疊衣裳,接到大嫂方紅的電話。
方紅可不是林晨陽那溫厚性情,不肯說老家兒不是,那一通訴苦,“妹妹你不知道,打上個星期我們就說過去,可不是去看房了么。咱爸打去年就念叨著想買房,說租房住的不踏實。這有什么不踏實的,都是我們出房租。可爸爸這么說,爸爸也這把年紀,想買樓住也沒什么,我們錢都備齊了,你大哥跟咱們小弟也商量好了,一家一半。”方紅在電話里嘆口氣,“去交錢的時候,爸爸突然說要寫他的名字。咱說句不當說的話,錢阿姨畢竟跟咱們沒血緣關系,一寫爸爸的名兒,就屬婚內夫妻共同財產,立刻分了一半給錢阿姨。原本看的房子在錢阿姨閨女的小區,我們就不大樂意,突然又來這一手,小弟當場就翻了!”
“樓沒買成,爸爸一回家就說心口疼,我們帶著去醫院,也檢查不出哪里不舒坦。昨兒又說頭疼,哪兒還離得開。我,你大哥、小弟妹,我仨輪班兒哪。”方紅跟唱京戲大鼓兒般同林晚照抱怨著,“妹妹你要有空你也過來吧。爸爸興許就是想親人,一見你就好了呢。”
方紅知道林晚照跟林老爺子不對付,婆婆剛死,公公就要說跟這位錢阿姨結婚,林晚照當時就發作了。那真是老實人不發威,一發威嚇死人。
方紅覺著公公其實有些怵這個大女兒。
林晚照翻個白眼,“我上午剛給大哥打過電話,大哥說不讓我過去。”
“你大哥是真疼你。”方紅嘆口氣,她要敢不輪班兒,林晨陽就不能干。
林晚照聽這話很無語,心說那我親大哥!
“大嫂你也別累著,我看爸沒什么事。”林晚照懶得聽大嫂倒苦水,她還有一堆衣服沒疊哪,“大嫂你還有事兒不,沒事兒就掛了吧。”
方紅打電話過來,就是有要緊事跟林晚照商量,“妹妹你借錢不?”
林晚照稀奇,“好端端的,怎么問我借不借錢?”以前她提借錢能把大嫂嚇死,生怕她借了不還。
“你不知道啊,爸這兩天沒別的事,除了養病,就嘟囔著買房了。你大哥那脾氣,最孝順的人,爸是吃定了他這一點。我想著,樓還是不能買,這不是小物件兒。我們現在都退休了,就靠退休金過日子。咱自己人給出去不冤枉,錢阿姨跟咱無親無故的。我先把錢轉給你,到時就跟你大哥說你借了。等過了這陣你再給我轉回來。”
林晚照說,“你轉給林正不就行了,就說林正要買房。”林正是大哥的兒子,她侄子,也是她爹的長孫。
“我轉給他容易,叫他轉回來就難了。他不如妹妹你信用好。”林晚照是真的信用好,先時林晚照借錢,方紅挺不樂意,可又不能不借,心里覺著借了就是扔水里,全當濟貧了。可林晚照當真不是借了不還的人,不論包地還是蓋房,她一有錢就還。一下子還不完,每年能還多少還多少。所以,親戚們是幫過她不少,可她從不裝傻充愣不還親戚錢。
林晚照始終覺著這事兒稀奇,大嫂一向很偏自己娘家人,把錢轉給她娘家人不更可靠,怎么非要轉她這里?
林晚照不愛想這些有的沒的,她問,“大嫂你有多少錢?”
“也沒多少,前頭林正要給安安買房,我給他添了不少。現在手里也就十四萬多。”
“我們這兒要拆遷,前兒我剛買了倆小院兒,你要不要買。”其實大哥在家也不管錢,林晚照干脆跟大嫂把這事兒直說了。
“你們那地方拆遷也不值錢啊。”
“看你說的,這一拆一套院兒起碼白賺三兩萬還能分樓。”
“準嗎?”方紅倒不介意白賺錢。
“我也不是國家干部,反正有這信兒,鳳女婆家已經拆了。”
“我就擔心買了院子又不拆,放著也沒人去住啊。”方紅說,“這樣,錢你先拿著,要是爸爸或是小妹打電話問,你就說是借我的。等爸爸病好了,我們去你那兒玩兒,先看看這房怎么樣,要是好,我也買一套。”
林晚照不想大哥錯過這機會,不過錢是大哥大嫂的,當然是他們自己做主。
“你等一下,我再問問小弟妹,看她要不要也先把錢轉你。”這事兒有點損,方紅不能一個人做,她想拉著妯娌黃茹一起。
小弟妹不似大嫂心眼兒密,不過也不愿意老公公死活要買房寫自己名兒,既然大嫂把錢借大姐了,她干脆也先把錢打給大姐。
這樣公公要錢一分沒有,估計病也能好的快一些。
果然,方紅說錢給林晚照借走了,還把銀行流水打給公公看。林晨陽長眉輕蹙,“你怎么不跟我商量一聲。”
方紅吱吱唔唔,“我看妹妹要的急,生怕她那里為難。”
林爹盯倆兒媳婦半晌,最后意味深長的說了句,“真是兒孝不如媳孝啊。”
林晚照想不明白的事,林爹一眼就看明白了。這豈不是說他買房就得跟閨女去要錢了!林爹時常作,不過是老派人,向來認為養老是兒子的責任,跟閨女沒關系。這么倆大兒子擺跟前,買樓難道找閨女要?林爹雖是個作精,到底有點底線,做不出這樣的事。
方紅黃茹妯娌倆給老頭兒損的臉上一熱,知道老爺子都看出來了。方紅這么辦也是想告訴老爺子,你親閨女也不同意這事兒。
錢沒了,樓也買不了了,老爺子的病也無藥自愈。
不過,老爺子趁機漲了生活費,現在兩個兒子,每人每月要給他一千。反正只要他肯從床上起來,不再折騰去醫院,只要不離譜,倆兒子都肯答應的。
中間有此波折,待林晨陽一行到栗子溝村兒的時候就已經是五月中了。
林晚照跟秦特介紹,“這個高些的是大舅爺,矮些的是小舅爺。”
林旭輝對他姐數十年如一日的介紹方式直翻白眼,“我就比大哥矮一公分,誰能看出來啊。大姐你就說年輕的是小舅爺,老的是大舅爺,不一目了然?”
林晚照,“大哥老么,看不出來。”
逗的大家都笑了。
秦特跟長輩打招呼,大舅奶小舅奶不用姥姥特意介紹,姥姥早跟她說過了,大舅奶長的比較難看,一肚子心眼兒。小舅奶長的好,明顯跟姥姥關系也更好。所以,從相貌就很容易分辨。
買小院兒的事也挺順利,方紅林旭輝倆人誰都沒看上這農家小院兒,都覺著要在這兒買個小院兒來住簡直瘋了,就過來那坑坑洼洼的土路就能把人顛死。
拆遷什么的,又沒準信兒,買了也是閑置。
林晚照不理這倆沒眼光的,因為,林晨陽黃茹都看上了。
林晨陽喜歡小院兒的薔薇、桃樹,“薔薇打理打理能開得更好,桃樹得嫁接一下,每年能結不少果兒。”
“旭輝,待你退休,我們有空過來住幾天,還能跟大哥大姐做鄰居。”黃茹眼睛彎彎,都想好怎么收拾這小院兒了,“再裝個秋千架,搭個紫藤花的涼棚,東邊角兒上種些菜蔬,隨吃隨摘,多好。”
林旭輝一向不喜歡大嫂,此時跟大嫂志同道合了,“好在哪兒啊!”
方紅也向來看不上小叔子,此時與小叔子心有靈犀,四下瞅瞅,“我也看不出哪兒好來。”
黃茹也不管以后是不是要拆遷,哪怕林旭輝說,“前不著村后不著店,大野地里嚇死人。”
“哪兒有你說的那么偏僻,咱們來的路上看到好些人家。”黃茹跟大姑姐打聽多少錢。聽說六萬一套,林晨陽當時就定了一套,他一直想念故鄉,可故鄉就是這樣一種想念卻回不去的存在。雖然可以住妹妹家,但林晨陽更愿意在家鄉有這樣一處小院兒,可以閑坐觀棋、月下讀書。
黃茹也想買。
黃茹掌握家中財政大權,林旭輝勸不動,也就買了。
方紅跟林晨陽嘀咕,地方偏,房子也舊,一看就蓋好幾年沒人要的,買了也沒人來住,不一定拆不拆遷哪。林晨陽八風不動,“我會來住的。”
方紅道,“要是爸爸知道咱們不給他買樓,倒在老家買院子,肯定又得生氣住院。”
林晨陽似笑非笑看她一眼。
方紅再找個理由,“要是剛買就拆遷,你也住不上。”
“妹妹叫我們來看房,不就是覺著會拆遷么。要是拆遷,咱們得妹妹的實惠。要是不拆,我閑來居住,也很舒服。”林晨陽覺兩全齊美。
這么著,就各家買了一套。
方紅付款時,那臉色真跟掉糞坑似的,估計是覺著錢撒水里也比在這窮地方買農家院強。
林晚照也不理她,倒是有心想勸勸大哥,別老頭兒說什么就是什么。買房子這么大的事,怎么能依著他的性子。林晚照主要心疼大哥。
晚飯后兄妹倆才有單獨說話的空,林晨陽聽她叨叨叨叨叨叨說爸爸的不是,輕輕瞪她一眼,“爸爸不過是想增加生活費。”
林晚照的叨叨嘎然而止,“不是買樓么?”
“買樓只是個噱頭。”
“那干嘛不直接說啊。”就她大哥這大孝子,要多少,只要給的起,都得給啊。
“有時老人是不愿意直接說的。”林晨陽眼睛里蘊含著一縷洞悉的寬厚,喝口消食茶,晚上妹妹烙的玉米餅太好吃,一不留神多吃兩口。“人上了年紀,身體的器官開始衰微,原本處在家庭頂端的父母長輩突然成了衣食起居都需要被照顧的人。老人心里沒底,就會一遍又一遍的確認,兒女是不是在乎他,是不是還聽他的話?他在兒女而前還有沒有權威?”
林晚照嘀咕,“你理解錯了吧,爸有什么事不直接說的,買樓的話不是他提的?不打去年底就說買樓么?”
“爸爸應該就是從去年底就想增加生活費的。”
“那你不直接給他,也省得他鬧。”
“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家庭是簡單的,也是復雜的。老爺子不過是想開個高價,再討價還價而已。林晨陽抱著自己的保溫杯,老神在在的補了句,“何況,有時,能鬧也是一種生命力的體現。”
其實老人鬧,也是在試探邊界,哪些是可以得到的,哪些是不能逾越的。
不能全部拒絕,那樣會寒老人的心。
也不能全部答應,那樣只能得寸進尺,最終導致一方退無可退,關系徹底崩潰。
林晨陽需要做的則是在最大限度內平衡家庭與父親的養老。要讓父親明白,兒女依舊重視你,但兒女也有兒女的原則。
林晨陽回a市后,把兒子林正叫來簽了份合約,林晨陽已經退休,沒辦法按揭。他出首付,借林正的名兒買樓,產權證上寫的是父子二人的名字,林晨陽占房子產權70%,林正占30%,貸款實際由林晨陽每月轉入林正的還款賬戶支付。合約上約定,這套樓由林老爺子居住到百年。林老爺子百年以后,這套房子歸林晨陽出租或者居住,待林晨陽百年后,林晨陽名下這套房子70%的產權無償贈予林正20%,贈給閨女林清50%,等于兒女一家一半。
這件事辦的,方紅跟老爺子都沒意見。
老爺子高高興興就等遷居了,瞧見沒,他一開口,兒子就給他買樓了。
盡管不是寫他的名兒,可兒子也是真金白銀買的!
不過,不是買的錢阿姨閨女的小區,林晨陽就在自己小區給老爺子買的。老父親年邁,他是絕不會把老父親放到繼母兒女那里去的。
以前一肚子意見的林爹,現在啥意見都沒了!
他也更愿意住這小區,更高檔不說,街坊們都熟,聽說是兒子給他買的房,都在林爹跟前夸他兒子孝順,林爹頗覺而上有光。
聽大嫂在電話里說起這事時,林晚照真心覺著,同是同胞兄妹,怎么父母就都把智慧傳給大哥了呢?
劉愛國聽說這事兒時,也由衷說了句,“大哥是真孝順。”
這話林晚照愛聽,結果,劉愛國又補了句,“咱們老大就像大哥。”林晚照心說,沒瞎吧!
后來想想,哎,以前我跟劉愛國一樣,我倆其實是一對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