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王和余五、余六二人悄悄潛入京城,余五先想辦法和英國公取得了聯系,英國公派人將信王秘密接入府中。</br> 信王和英國公張維賢竟然在互相一番試探之后,越談越投機,后來兩人一起把酒言歡,氣氛更加融洽。直到信王認為時機成熟,把心中的抱負和志向和盤托出,英國公大為贊賞。信王又將朝中局勢和張維賢說明了一番,并希望得到英國公的鼎力相助,可以共扶社稷,鏟除閹黨。</br> 英國公張維賢聽后也是熱血沸騰,表示憤恨閹黨禍亂久矣,如果信王有雄心抱負,重整河山,自然會傾盡全力,縱然灑盡一腔熱血,也在所不辭。信王聽后大喜。</br> 兩人一直深談了一天一夜,信王在府上留宿。直到第二天傍晚,英國公派人將信王三人護送出城。</br> 三人出城之后,打馬揚鞭,回奔蒼巖山飛鷹堡。眼看上了蒼巖山的山路,余五悄悄說道,“王爺,我們被人盯上了。”</br> 信王聽后欲四下張望查看,余六說道,“不要看,王爺,咱們走咱們的,實不相瞞,咱們在出了國公府的時候,我就發現有錦衣衛的暗哨四處游弋,我已經派了一個國公府的侍衛去給王掌門報信了,讓他們速來接應。”</br> 余五說道,“如此甚好,那咱們就加速前行。”</br> 說完三人打馬加快速度。就在三人剛經過一處河灘的時候,忽然從密林之中竄出五六個黑衣蒙面的大漢攔住去路,信王身后的余六爺感覺到身后有人封住了退路。</br> 只見有個蒙面大漢,一拱手說道,“久仰余五爺劍法超絕,我們今日特里領教。”</br> 余五笑道,“深夜之時,半山之中,攔路比劍,我看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吧?”</br> 那個蒙面大漢一聽,感覺自己說了句多余的廢話,便說了句,“看招”。話音未落,就縱身而起一丈多高,,一把劍白蛇吐信,直刺余五咽喉。</br> 好個余五,一劍對方一劍刺來,在馬上側閃避開,害怕對方傷到信王,在對方身體來到自己身體一側之時,忽然雙掌一推,將那個蒙面刺客,橫著推飛了出去,自己則就勢躍下馬來,提劍在手,護在信王一側。</br> 信王和余六知道一場惡戰在所難免,隨即翻身下馬,手持寶劍,環顧左右。</br> 第一個刺客,出了一招就被余五摔倒在樹林草叢里,弄了個尷尬,狼狽的從樹林里跑出來,說道,“殺無赦,一個不留。”</br> 余五、余六兩柄寶劍上下翻飛,忽左忽右,將信王護在核心,對方圍攻片刻,竟然近不了身。</br> 有人大喊道,“廢物,放暗器,趁機搶攻。”此話一出,有人在外圍施放暗器,有人趁機進攻。余五、余六劍法精妙,儼然將劍舞成了一道屏障,竟然密不透風,同時還能借機將暗器用劍擊向對方,有兩人躲避不及,反被自己的暗器所傷,倒地慘叫。</br> 有三個蒙面刺客,站立在一旁,仔細盯著戰局,一直沒有動手。見到這么多刺客依然無法得手,便亮出兵器,大喝一聲,“都閃開,我們來拿下。”</br> 余五和余六聽到這一聲大喝,也吃了一驚,此人聲若洪鐘,中氣充足,如半空中打了個炸雷一般,知道這三人絕非等閑之輩,便收住劍招,屏氣凝神,嚴陣以待。</br> 余五悄悄囑咐信王,“如果形勢不對,就見機行事,騎馬快跑,我們自有辦法。”信王知道,自己的那點功夫,對余五、余六來說,也是累贅,便答應下來。</br> 只見這三名刺客,一人手持三節棍,那三節棍都比普通的三節棍粗長了一些,自然分量不輕,可以預見此人十分兇猛。另一人手持鏈子槍,兵器一抖,嘩楞楞直響,看這氣勢,必有獨到之處。最后這第三位,竟然用的是雙槍,殺氣騰騰逼了過來。</br> 余五手持寶劍,迎了上去,還未到近前,那用三節棍的便用力一掄,三節棍便兜頭打了下來,余五聽風辨器,就知道力道兇猛,側身避開,那三節棍路在地上,竟然將一塊石頭打得粉碎,三節棍爺彈起老高,那人借勢一揮,攔腰便打,余五竟然不躲不擋,寶劍貼著三節棍的第二節,身隨劍走,唰一劍掃向對手持棍的雙手,又快又疾。</br> 對手也未料到余五劍法如此精妙,連忙將第三節棍子橫過來,擋住來劍。余五極短時間內,唰唰唰連刺五六劍,攻的對方手忙腳亂,三節棍頓時失去優勢。忽然鏈子槍斜刺里飛了過來,余五一劍撩開鏈子槍,兩人雙戰余五,余五以一敵二,一柄寶劍,如千朵梨花飛舞,絲毫不落下風。</br> 三節棍是三節相連,節節能用。且三節互換,攻守兼備,可長可短,遠近兼顧。棍法有劈、掃、掄、擊、戳、絞、格以及各種舞花等,非常豐富。并具有伸縮自如,出入難防,軟硬互具,變化多端,但因三節棍是硬中帶軟的器械,方向易變,不易掌握,加之其運行起來速度快、力量猛,能掌握這種兵器的人,絕非等閑之輩。</br> 鏈子槍也稱十三屆鏈子槍,使用起來和九節鞭差不多,但是鏈子要比九節鞭的粗一些,槍頭的威力也是更大。攜帶方便,可長可短,軟硬兼施。使用的時候以圓運動為主,借助手臂搖動,身體轉動,,增加鏈子槍的擊打速度,改變攻擊的方向。技法主要有纏、掄、掃、掛、拋、舞花及地趟鏈子槍等。</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