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大周張貼安民告示,澄清流言之后,京城中的流言很快為之一清,而朝中的守舊派也在這個過程中損失不小,核心的官員不少都被明升暗降,踢出了權(quán)利中心。</br> 而李婉兒也認(rèn)為此事到此為止,將告一段落。</br> 韃靼與大周之間對峙月余,忽然大戰(zhàn)將起,這場大戰(zhàn)大周大獲全勝,不僅使得韃靼損失慘重,更讓朝廷從戰(zhàn)爭泥潭中脫離,能夠抽出手對付南方的叛軍。</br> 可以說,這場大戰(zhàn),是自神武帝定鼎天下以來前所未有的大勝,更是新君即位以來的第一件大功,擊退了進(jìn)犯的外敵,鞏固了統(tǒng)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br> 原本女帝繼位,使得一些世家很不看好大周,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局勢對大周越來越有利,那些左右搖擺的世家也不得不重新思考,重新下注了。</br> 文治武功,是評價一個皇帝最重要的依據(jù),現(xiàn)在大周擊敗韃靼,守護(hù)邊疆,武功威名已經(jīng)有了,接下來的便是文治了。</br> 在邊疆大戰(zhàn)對峙期間,大周各地的會試已經(jīng)結(jié)束,現(xiàn)在各州的舉子正在趕往京城春被參加會試。</br> 天下三十六州,每州之中取會試前一百名入京城參加會試,而這次南方發(fā)生叛亂,數(shù)州之地淪陷,因此南方的州郡名額暫時消除,等到下一次科舉再重新補(bǔ)上。</br> 算下來,年底將會有三十個州,一共三千名舉子入京赴考。</br> 欽天監(jiān)中,蘇銘夜觀天象,發(fā)現(xiàn)帝星星光大放,諸星皆暗澹無光,而大周的氣運(yùn)在此時也逐漸開始恢復(fù)。</br> 他看到,帝都上空,不知名的虛空之中,一道道紫色祥云匯聚成云海,萬里無垠,一條萬丈長的紫金神龍正徜徉在云海之中,修長的龍身,華麗精美的鱗片,在云海中不斷翻騰,卷起云浪朵朵,活潑而富有生機(jī)。</br> 此時的大周氣運(yùn)神龍,雖然說沒有神武帝巔峰時期那么強(qiáng)大,但也勉強(qiáng)恢復(fù)了一大半,這幾天隨著周軍擊敗韃靼的戰(zhàn)報傳遍各州,更是收獲了一大波民心。</br> 忽然,他發(fā)現(xiàn)星空之上,文曲星光忽放異彩,一點(diǎn)靈光從虛無星海墜落,沒入九州地界,連他的神念都無從探查,在這點(diǎn)靈光上,他感受到了神力和文氣。</br> “文曲星君下凡?”</br> 蘇銘眸中閃過一絲驚訝之色,難道這又是某位神靈的布局?</br> 自從地府的地藏王以及孟婆復(fù)蘇之后,他便感覺天地間的變化在加劇,靈氣越發(fā)的微薄,而陰氣大盛。</br> 根據(jù)玄鏡司來報,許多靈氣聚集之地都斷絕了靈氣,在這樣惡劣的環(huán)境下,修士想更進(jìn)一步更加艱難了。</br> 那么,這個文曲星君這時候進(jìn)入大周,到底是什么意思?</br> 隨即,他便聯(lián)想到了即將到來的科舉,三千名舉子參加會試,能脫穎而出者僅僅只有一百名,也許,這文曲星就在這三千名舉子當(dāng)中。</br> 我倒要看看,你想玩什么花樣!</br> 蘇銘澹澹一笑,眸子里滿是冷色,京城是他的主場,想要在他的地盤搞事,不經(jīng)過他的允許,可能嗎!</br> 原本,他都準(zhǔn)備離開京城,在九州之地游歷一番,尋找煉制分身的天材地寶和機(jī)緣,但現(xiàn)在,他改變主意了,他準(zhǔn)備等殿試結(jié)束之后再走!</br> ······</br> 隨著科舉將近,街道之上,販夫走卒愈發(fā)的多了,這些來自三十六州的士子們雖說不是個個都是富貴之家,但也不窮,在京城,衣食住行可都是要消耗不菲的銀錢。</br> 所以,每當(dāng)科舉的時候,京城便熱鬧非凡。</br> 此刻,蘇銘立在天樞閣上,望著京城上空,他看到,三千舉子匯聚一城,使得京城匯聚了龐大的文運(yùn),這三千舉子來自天下三十州,從億兆百姓中脫穎而出,乃是有真才實學(xué)的讀書種子,他們大多都修煉了儒門之法,凝聚文氣,掌控了實實在在的力量。</br> 在科舉那天到來的時候,街道上兩邊掛起蓮花燈,形成六角,垂光生輝,照如白晝。士子書生,摩肩擦踵,或是乘坐馬車,或是坐著轎子,或是干脆步行,來來往往,卻是都沉默寡言,有一種沉甸甸的壓抑。</br> 會試一關(guān),對于讀書人來講,是名副其實的鯉魚躍龍門。</br> 舉人的身份,可以使得一個讀書人衣食無憂,但考中進(jìn)士,卻等于跨越階層,步入官宦之途。</br> 大周的會試,取九百名進(jìn)士,分為甲乙兩榜,甲榜一百名,是精英中的精英,他們考中之后,會進(jìn)入政事院學(xué)習(xí)三年,若成績良好,可以提前畢業(yè),外放當(dāng)官,至少也是八品起步。</br> 在別的官員還是九品芝麻小官的時候,他已經(jīng)是八品官員,在官場上,差一個品級,猶如天差地別,這是何等的優(yōu)勢。</br> 況且,大周神武帝曾下令,不歷州縣者不入內(nèi)閣,內(nèi)閣是直屬于皇帝的部門,品級高,能左右大周的政策,可以說宰執(zhí)天下。</br> 現(xiàn)今的內(nèi)閣首輔張道之就是二十年前的狀元,他能在四十歲不到的年紀(jì)就進(jìn)入內(nèi)閣,與他狀元的身份不無關(guān)系。</br> 隨著天穹上肉眼難見的神光交織,細(xì)密如網(wǎng)絡(luò),每一個節(jié)點(diǎn)都有金光升騰,凝成一個個的寶印,隱約可以看到神靈的虛影浮現(xiàn),吟唱神咒。</br> 除此之外,玄鏡司暗衛(wèi)也隱藏在暗中,神靈和玄鏡司將整個貢院保護(hù)地風(fēng)雨不透,確保在會試七天之中,不會出現(xiàn)任何的差池。</br> 在貢院前有兩個牌坊,高有八丈,石崗細(xì)紋,肅穆鄭重,牌坊上凋刻著龍紋,如飛龍在天,浩浩蕩蕩的意念升騰,如日月灼灼其華,毫光耀眼,竟是一件法寶!</br> 這件法寶上凝聚了厚重的文氣,古老而滄桑,每一個舉子進(jìn)入都會經(jīng)過法寶檢查,問心,一旦包藏禍心便會立刻被驅(qū)逐出去。</br> 光是這一會兒,蘇銘已經(jīng)看到好幾個舉子被牌坊丟出貢院,這些舉子身上的氣息純正,但卻是失神落魄,面色慘澹,與科舉考場格格不入。</br> 不多時,就有玄鏡司暗衛(wèi)入場,將他們押進(jìn)大牢,接下來,他們會被革除功名,查清身份,目的,再問罪。</br> 隨著所有的舉子進(jìn)入考場,圍在外面的人群才散去大半,但依舊還是有不少人在外面等候。</br> 七天的時間,一晃而過,隨著門鎖開啟,所有的舉子離開貢院,這些舉子之中,有得意者,有失意者,有面色平常者,有神色瘋癲者,眾生百態(tài)。</br> 隨著舉子離開貢院,貢院的大門也隨之關(guān)閉,落下封印,等到半個月后將會再度開啟,到那個時候,就是放榜的時候了。</br> 不過在所有舉子離開之后,蘇銘的神念卻是悄然附著在幾個士子身上。</br> 貢院有符咒法印,更有大儒文氣鎮(zhèn)壓,外面看不出異常,但卻無法阻擋蘇銘的眼睛,在這七天之中,貢院內(nèi)可是天花亂墜,文氣沖天。</br> 來自三十州的舉子們大顯身手,寫出一篇又一篇的錦繡文章與文氣共鳴,令許多考官都驚嘆:這一屆舉子的資質(zhì)遠(yuǎn)超上一屆。</br> 被蘇銘注視的士子有三人,一個名叫李青山,是個身材高大,五官端正的青年,寫得一筆好字,在貢院中凝成了筆下生花的異象,其策論寫得極好。</br> 一個叫做趙天風(fēng),是個瀟灑自在的青年,他詩才無雙,引起文氣共鳴,文章也非常不錯。</br> 而另一個名為王朝遠(yuǎn),是個中年人,他文章策論都不錯,雖然比不上前面兩位,但也是中上水準(zhǔn),有望沖擊前三甲,更重要的是,此人凝聚了碧血丹心,是儒修天才。</br> 這三人,是蘇銘認(rèn)為最有可能是文曲星轉(zhuǎn)世之人。</br> 不錯,不是文曲星下凡,而是文曲星轉(zhuǎn)世!</br> 若非蘇銘的修為已經(jīng)達(dá)到元神境中期,又身懷大周氣運(yùn),恐怕真的要被他瞞天過海,文曲星早就轉(zhuǎn)世了,那天的文曲星大放異彩,不過是感應(yīng)到文曲星君轉(zhuǎn)世之身所以才有所異動罷了。</br> 七天時間,一晃而過。</br> 第八天,貢院大門封印開啟,塵封依舊的大門緩緩開啟,貢院前早已是人山人海,所有人都在焦急的等待著張榜。</br> 午時三刻。</br> 金輝暈光,紅光萬道。</br> 這一刻,帝都上下,凡是參加會試的考生,不管是年少的,還是年齡大的,不管是平日穩(wěn)重的,還是性子活潑的,不管是出身于寒門,還是出身于大族的,都是待在家里,和家里人一起,緊張地等待。</br> 就連普通的老百姓都知道今天是放榜之日,平常繁忙的布市,魚市,肉市,還有茶館茶樓,大部分已經(jīng)停止?fàn)I業(yè),即使開張的,人們也是心不在焉。</br> 當(dāng)然,有自信中舉者更是在酒樓中擺好酒席,請來賓客,呼朋喚友,為了見證這光榮的時刻。</br> “轟隆隆!”</br> 不多時,一道大響在帝都上空響起,然后天上的大日彷佛隱去,依次是幽幽深深的黑暗,不見底色,彷佛黎明前的黑暗。</br> 下一刻,夜幕被撕裂,京城上空,龐大的文氣凝成赤焰升騰,一點(diǎn)金光自下方升起,先是微不可查,須臾后大如圓盤,三個呼吸后,馭風(fēng)吐霞,華彩映章,然后徐徐拉開,化為一道金榜。</br> 仔細(xì)看去,金榜懸于天穹上,長有千丈,寬有百尺,上繪天子之相,下描圣人之圖,幼幼鹿鳴,光明大作。</br> “嘩啦啦!”</br> 金榜無風(fēng)自動,垂下絲絲縷縷的光線,落到下面,結(jié)成彩燈,無量光華。</br> 倏然間,金榜上暈開一層流光,最下面顯化出第一個名字,“韓世良!”鐵鉤銀劃,崢嶸有氣,然后這個名字之上浮現(xiàn)出一絲光暈,化為一只青鳥,飛了出去。</br> “唳!”</br> 青鳥一邊飛,一邊口中鳴叫,聲音清脆,傳至所有人的耳中。</br> 韓世良是進(jìn)士第一百名,金榜上的名字就是進(jìn)士榜甲榜,乙榜由朝廷公布,不在此列。</br> 青鳥徑直往京城朱雀大道而來,然后落到一處客棧的屋頂上,張開小口,一字一頓,開始誦讀他的科考策論。</br> 字正腔圓,抑揚(yáng)頓挫,清脆動聽,小小的青鳥的聲音,百里可聞。</br> 客棧內(nèi),一個身著士子服的青年聽到這個聲音,神色大喜,激動異常,雙眼幾乎要落淚,不一會兒,他的房間外就聚集了不少人來道喜。</br> 自從第一百名拉開序幕后,金榜上一個又一個的名字出現(xiàn),都是化為青鳥,到居住的地方送喜訊,誦讀科考文章。</br> 真的是青鳥傳喜訊,鄰里齊贊嘆。</br> 一人中舉,滿城皆知!</br> 隨著一只只的青鳥連綿不斷,鳴聲接二連三的的響起,這一刻,帝都的上空滿是天花墜落,祥云陣陣,朗朗的誦讀聲,一時不停。</br> 不知何時,天青如洗,綠云暈色,上下明光,一望千里。</br> 仔細(xì)看去,如初曙山窗,像雪后晴山,清清亮亮,晶晶瑩瑩。</br> 下一刻,一支如椽大筆出現(xiàn),筆尖勾勒,彩霞作文,紅云成墨,天音不絕。</br> 須臾之后,金榜上的其他九十九個金燦燦的名字盡數(shù)隱去,只剩下三個光輝璀璨的大字,李青山。</br> “轟隆隆!”</br> 三字浮空,垂光生輝,無量光華,瞬間彌漫整個帝都。</br> 無論是田中的農(nóng)夫,集市的商人,深閨中的少女,讀書的童子,等等等等,三教九流,萬萬人口,都見到了光華,三個字印到心里。</br> 看到這個名字,蘇銘心中了然,果然是那三人中的一個,能引起文氣異動,自然非比尋常,自古以來文無第一,武無第二。</br> 作為文曲星君轉(zhuǎn)世,在舉國科考之中怎么可能拿不到狀元?</br> 雖然真靈尚未覺醒,但這狀元之位,除了他誰也坐不了,因為他是掌管天下文運(yùn)的文曲星君!</br> 蘇銘微微頷首,將目光挪開,知道文曲星君是誰,這就好辦了,晚上再去探查一番。</br> 十個呼吸后,三個大字同時生出變化,李字裂成十日橫空,焰火升騰,而青山兩字則輕輕一搖,化為李青山的模樣,身穿士子服,儒雅非凡,氣質(zhì)沉凝,自有一番風(fēng)流之態(tài)。</br> 李青山的虛影一晃,自然而然的就被引上了車輦,前面是金龍拉車,后面是十日拱衛(wèi),金光萬道,瑞彩千條。</br> 轟隆隆,</br> 車輦行動,開始巡游。</br> 中州之地的每一個府城,每一個郡縣,每一個村莊,都沒有落下,所到之地,文采華章,金焰鋪地,沐浴到光華的眾人,只覺得原本身體的沉疴一掃而空,整個人都變得精神起來。</br> “狀元公!”</br> 每到一地,沐浴在光華中的人們就會頂禮膜拜,不光是為了這活潑潑的神光,還是對刻在骨子里的文運(yùn)的尊敬。</br> “十日巡游,圣賢教化。”</br> 車輦繞著整個帝都轉(zhuǎn)了一圈,十個大日放出赤光,上極天,下彌地,浩浩蕩蕩,充塞天地。
三月,初春。</p>
南凰洲東部,一隅。</p>
陰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著沉重的壓抑,仿佛有人將墨水潑灑在了宣紙上,墨浸了蒼穹,暈染出云層。</p>
云層疊嶂,彼此交融,彌散出一道道緋紅色的閃電,伴隨著隆隆的雷聲。</p>
好似神靈低吼,在人間回蕩。</p>
,。血色的雨水,帶著悲涼,落下凡塵。</p>
大地朦朧,有一座廢墟的城池,在昏紅的血雨里沉默,毫無生氣。</p>
城內(nèi)斷壁殘垣,萬物枯敗,隨處可見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體、碎肉,仿佛破碎的秋葉,無聲凋零。</p>
往日熙熙攘攘的街頭,如今一片蕭瑟。</p>
曾經(jīng)人來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無喧鬧。</p>
只剩下與碎肉、塵土、紙張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觸目驚心。</p>
不遠(yuǎn),一輛殘缺的馬車,深陷在泥濘中,滿是哀落,唯有車轅上一個被遺棄的兔子玩偶,掛在上面,隨風(fēng)飄搖。</p>
白色的絨毛早已浸成了濕紅,充滿了陰森詭異。</p>
渾濁的雙瞳,似乎殘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著前方斑駁的石塊。</p>
那里,趴著一道身影。</p>
這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衣著殘破,滿是污垢,腰部綁著一個破損的皮袋。</p>
少年瞇著眼睛,一動不動,刺骨的寒從四方透過他破舊的外衣,襲遍全身,漸漸帶走他的體溫。</p>
可即便雨水落在臉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鷹隼般冷冷的盯著遠(yuǎn)處。</p>
順著他目光望去,距離他七八丈遠(yuǎn)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禿鷲,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時而機(jī)警的觀察四周。</p>
似乎在這危險的廢墟中,半點(diǎn)風(fēng)吹草動,它就會瞬間騰空。</p>
而少年如獵人一樣,耐心的等待機(jī)會。</p>
良久之后,機(jī)會到來,貪婪的禿鷲終于將它的頭,完全沒入野狗的腹腔內(nèi)。</br>,,。,。</br>